DB44T 1683-2015 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4T 1683-2015 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4T 1683-2015 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4T 1683-2015 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4T 1683-2015 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4DB44/T1683—2015姜荷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2015-11-05发布2016-02-05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Ⅰ1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包装等大田生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东地区姜荷花切花简易遮荫生产栽培,也可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姜荷花植株地上部分开花、枯萎后,地下部分形成发达的根部,可以露地越冬,翌年再次萌芽、2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轮作种植,不宜超2生长适温为日温26℃~29℃,夜温20℃~22℃。若采用宿根栽培的方式,冬季极3施肥次数视叶色、花色适量增减。直接撒在土表再喷洒水,加速肥料溶解进入土壤,以使植株处于最姜荷花地上部分干枯后,地下种球可露地过冬,种植第一年冬季可以不必采收种球,翌年春季能正常生长开花,并且花期比第一次种植提早20d。宿根栽培期间病害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缘、叶脉处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桔红色病斑,边缘褐色,中央散生黑色小粒。发病严重时病斑相愈合,叶片干枯。花瓣受害时,产生不规则圆形至椭圆形黄褐色病斑,4病害症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枯黄色或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呈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大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不宜偏施氮肥防治措施:①发病时要严格控水,及时去除病叶、病株,增施磷、钾肥等;采用轮作方式,并在炎夏进行多次耕翻土地。②20%氯唑灵可湿性粉剂60液,或25%丙环唑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或7.5%鱼藤酮乳油10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布5%毒死蜱粒剂1.5kg~2kg)/667m2,或喷施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5按种球直径大小,分≥1.5cm、1.种球分级后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1000倍溶液浸泡30min,消毒后晾干。用湿润的木屑或泥炭等基质覆盖种球,一层基质一层种球,种球之间用基质隔开。然后用多孔的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