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课件_第1页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课件_第2页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课件_第3页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课件_第4页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第二课学过,诺贝尔奖是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不虚度此生了。但是居里夫人,却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了诺贝尔奖。她之所以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定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和品格。导入新课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来感受也那美丽而伟大的灵魂。

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素养书本铅笔齐备好,坐姿端正不乱摇。专心听讲记得牢,认真书写错字少。课前准备操课前预习走近作者简介作者艾芙·居里(ÈveDeniseCurieLabouisse,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与玛丽亚·居里(MarieCurie)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课前预习走近主人公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因研究放射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钋和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也是第一位连获两个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在科学史上独一无二

1934年,居里夫人因恶性贫血而去世。课前预习背景链接观图片,知背景。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左明彻译。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外,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了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方式。本书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这本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同时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许多居里夫妇的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等,是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文体知识课前预习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祜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文体知识课前预习传记定义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特点记言记行并重,大节细节并重,优点缺点并重,主观客观并重。分类从叙述人称自传、他传。从创作方法历史性传记、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一般的传记以叙事为主。有一种传记,一面记叙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价,被称为“评传”听教师读,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讲授新课读显身手整体感知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一读:读准字音简陋(

燥热(

)冻僵(

)镭

)沉淀(

)炽热(

幼稚(

轮廓(

)踱

)窒息(

吹嘘(

)骤雨(

气氛(

筋疲力尽(

)lòuzàojiānɡléipōdiànchìzhìkuòduózhìxūzhòufēnjīn记一记:理解词义炽热:温度高,极热。猝:突然。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完成如下任务.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2.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点我放课文朗读文章题目“美丽的颜色”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美丽的颜色”在文中指的是居里夫妇提取的镭有“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花了多长时间提取了镭?他们是在1898年至1902年进行实验工作,用了四年的时间提取了镭。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传记的主要内容吗?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简陋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出提取镭的过程。整体感知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人物:地点:事件:居里夫妇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

记述了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出镭。文章感知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每部分大意。第一部分

(1-6)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艰苦。第二部分

(7-19)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的艰难与漫长。第三部分

(20-26)写居里夫妇终于发现“美丽的颜色”——成功提取镭。精读课文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指出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文章解析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结构上看:总起全文。指出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娄蒙路的棚屋,……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极其简陋、艰苦。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居里夫人的工作条件怎样?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朗读2~7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陋艰苦的词句。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棚屋的破旧夏天:“燥热”冬天:“冻僵”恶劣工作设备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简陋说明居里夫妇忘我的工作态度以及极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最美好最快乐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艰苦”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用意何在?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

冬天夏天,室内室外。“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烟窒息.”“有时候我整天……东西”“最困难的……分离出来”设备简陋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的艰苦努力,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同时,“最美好”“最快乐”是玛丽对旧棚屋生活的真切感受,照应文章开头,表现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课文研读研读第一部分第6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妇顽强忘我、痴迷科学的精神。

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概括旧棚屋的简陋,启下引出下文提取镭的工作。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品味第9段中“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一句的妙处。

通过描绘玛丽的外貌和工作环境,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大、工作的艰辛,工作环境的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居里夫人承担的工作是怎样的?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汉的工作。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可以看出工作强度很大。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第10段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单句成段,把玛丽“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进一步强调了玛丽工作量之大,表现了她的能干与工作的艰辛,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敬仰、爱慕之情,也隐含着对母亲的心疼和爱。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怎样理解第13段中“反自然”一词的含义?

一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能承受的极限。二指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因条件艰苦,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

突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事业方面的志同道合与不畏艰辛的献身精神。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第15段中写道“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这种气氛指怎样的气氛?谈话提神剂比喻

指在实验室里谈科学问题,而不是琐碎的闲聊。表现了实验室里的人不断思考,专注研究,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有浓厚的科学兴趣,有执着顽强的科研精神。课文研读研读第二部分试简要分析第18段“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在内容上:“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是比埃尔对玛丽的答复,展现比埃尔的期待。在结构上:照应文题,破题。课文研读研读第三部分怎样理解第20段中“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这句话的含义?领域:指他们进行实验工作的棚屋,引申为他们的学术范围。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和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课文研读研读第三部分在发现镭的瞬间,玛丽为什么很“谨慎”?

因为这是他们几年来艰辛探索、努力钻研的结果,也因为这种物质前所未有,极为宝贵。课文研读研读第三部分本文结尾一段有何妙处?

这一段表达出了居里夫人对此时此景的难忘和喜悦。两个“永远记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她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让她难以忘怀他们的艰辛付出。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拓展发散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有几处提到了“美丽的颜色”?

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既指镭放射出的美丽颜色,也指居里夫妇美丽的人格和科学精神。文章中共有三处提到了“美丽的颜色”,它们分别出现在第18段、第21段和第22段。合作探究①第18段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对科学的向往,充满信心和希望。②第21段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照应第18段,确信后的满足。③第22段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意料之喜带来的情不自禁的惊叹。深入探究人与人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在于个性的不同。传记要写出传主是“这一个”,就要在传记中刻画出传主的个性。阅读文章后,说一说在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表现出了怎样的个性。

居里夫人的个性是热爱科学,顽强坚持,贫贱不移。从课文看,居里夫人为科学而顽强研究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提炼纯净的钋和镭,在四年中进行了科学史上最艰难的拼搏。2.坚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研究。实验条件极其简陋:实验室是一间漏雨的棚屋;实验工作很艰辛:居里夫人是学者、是专业工人、是技师,也是苦力。

3.实验成功后的晚上,居里夫人和丈夫又回到棚屋。4.他们热爱自己提炼出的纯净镭盐,把它当作“宝贝”。文章只是客观记述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不但写出了居里夫人坚韧的品质,还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另外还隐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这四个“转向”和她的姿势,都表现了她对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珍爱,这种爱、这种感情也是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能够表达得出来。深入探究课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请说说这些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些引用的话语,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一方面补充了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展现了传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入探究根据本文的学习,你能概括出传主的精神品格吗?坚定的信念;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时刻保持专注;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深入探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总结传记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