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编制说明_第1页
《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编制说明_第2页
《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编制说明_第3页
《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编制说明_第4页
《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化工产业的发展,污染土壤已

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存在效果不明

显、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寻求一种高效、经济、

环保的修复方法,成为了治理污染土壤的关键,低渗透地层

原位压裂修复技术是一种新的土壤修复技术,具有治理成本

低、污染物彻底降解、生态环境恢复快速等优势。因此,在

污染土壤治理领域中,低渗透地层原位压裂修复受到了越来

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固废产量巨大,根据《第

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20)与《2019年全国大、中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我国工业固体废弃

物年产量达39.34亿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量

占比达39.3%。随着国家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大批污染

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停产,导致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现遗

留污染场地50多万块,占用土地面积超过200万公顷。《全

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土壤

超标率达34.9%,重污染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超标点位占

36.3%,集中分布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

重点区块。因此,在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对

2

工业污染场地开展原位协同修复刻不容缓,也是推进净土保

卫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地资源更加短缺,我国国土面

积辽阔,但是人口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均占有面积相

对较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果出现土壤污染问题

将会进一步减少人均土地面积,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土地资源

的应用需求。其次,土壤污染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

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相对较高,但是农作物生

长过程对客观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如果土壤环境受到了较严

重的污染和破坏,则意味着农作物缺乏优质的生存环境,进

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甚至影响我国整体

经济发展。同时土壤污染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的

粮食安全。最后,土壤污染问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一

方面土壤污染会直接破坏生态环境,降低人们生存的舒适

度,另外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土壤污染问题

会导致粮食及植被中含有较多有害元素,而在食物链作用

下,人们会食用这些植物或食用以这些植物为生的动物,进

而导致这些有害元素进入人体,诱发各种疾病。

化工行业生产产生的废物、污染物等大量排放到环境

中,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等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土壤具有难治性、持久性、危害性等特点,给农田和城

市的深层土壤带来恶劣影响。如何治理污染土壤,使其能够

3

恢复生态功能,防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一直是环

保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存在制约因素

面较多的问题。

传统物理和化学方法治理技术,治理成本高,容易产生

二次污染,这些方法难以根除污染物,只是通过物理或化学

手段将其转移、限制或降解,其次,这些方法对土壤的生态

功能恢复效果有限,往往只能修复出静态工程景观式修复效

果,无法全面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低渗透地层原位压裂修

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土壤修复技术,在治理污染土壤中具备

良好的应用前景。

低渗透黏性土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一带及内陆河湖流

域,与我国污染场地集中区域相重合。这类地区污染场地具

有渗透性能差、物质传输困难等特点,场地原位修复面临巨

大挑战。由于低渗透地层污染场地与普通污染场地差异显

著,国内外尚未形成完善的原位修复技术体系,现阶段低渗

透地层非水相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水平难以达到《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亟需针对低渗透污染场地压

裂协同修复工程中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施工

与调试等难点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

本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低渗污染场地的

管理水平,将大大促进工业污染场地土地再利用效率,释放

数十万亩可利土地,有效缓解因土地资源紧张造成的社会问

4

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巨大,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

期战略规划。因此,本规范的立项与制定具有良好的社会经

济效益。

2、协作单位

《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牵头,联合10家单位

共同起草。

3、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同济大学、中国

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矿

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上海金泰

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上海亚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同力地质

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侯冰冯世进张丰收陈宏信张其星戴一凡张宇肖

英建王剑波李小迪徐泉崔壮曾悦王财宝刘珊周洋

张晓磊刘见通陈思源李道华王涛顾军吴希平谢添

王小华丁露沈前李全李猛利

二、工作主要过程;

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低渗透地层污染

5

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标准起草组,开展本标准制定

的各项工作,并先后召开了多次工作组会议,就标准原则、适用

范围、任务分工、标准限值确定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

2024年1月21日,向标委会提交了本项目联络人信息(姓

名、电话/手机、邮箱)。

2024年2月25日,标准起草小组查阅了我国及国外的有关

标准和相关的文献,参编单位对各自完成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

展开调查研究和咨询,提出了技术指标。

2024年3月13日,标准起草组提交了本标准起草工作方案

(电子版);

2024年4月2日,向标委会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

创新联盟提交了本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材料;

2024年4月16日,标委会邀请了五位评审专家,开展了《低

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裂修复技术》标准的立项审

核;

2024年5月-6月,编制组根据标准立项审核意见,形成征

求意见稿;

2024年7月15日,标准起草组召开征求意见稿评审会;

2024年7月-8月,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

三、确定土盟团体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

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

括试验、统计数据);

6

1、规范的主要内容

(1)低渗透地层气液驱动原位压裂技术设计原则

1)绿色性原则: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

裂修复技术需遵循绿色修复理念,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

2)同时性原则: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

裂修复技术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意见的要求,其

防治污染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

3)修复性原则: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

裂修复技术处理后土壤渗透率需满足修复目标值的要求

4)针对性原则: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位压

裂修复技术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

修复工艺设计本着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

并考虑节能、安全、操作简便。修复工程应与修复工艺水平

相适应

5)规范性原则:应对低渗透地层污染土壤气液驱动原

位压裂修复技术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固

体废物及其他污染物进行治理,并达到GB9078、GB13271、

GB1554、GB16297、GB37822、GB8978、GB12348、GB15618、

GB36600等国家、地方和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

2、规范的技术指标及制定依据

对现行国家标准中涉及低渗透地层原位压裂修复技术的相

关标准进行了调研分析,汇总如表1,根据现行标准与工程实践

7

经验,确定本标准中涉及的技术指标。

表1现行标准涉及的技术指标

序号标准名称工程执行标准

措施

满足压裂前的通井、洗井、试压、射孔等工序

地面的排液、泄压要求;同时满足压裂期间及后期

设备井简砂堵返排、井简清理、节流降压等工艺要

求。

注浆泵最大注入压力不低于10MPa,总输出水

马力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混砂装置排量>40L/min且各种仪表应齐全正

常,总供液能力满足连续施工要求,且现场应

有应急备用。

《石油天然气钻仪表控制室应能控制压裂泵注设备和监测混

压裂

采设备固井、压砂设备,能实时显示主压车、混砂设备以及井

设备

1裂管汇的使用与口压力、封隔器压力压、排量、液量等各项数

维护》(SY/T据,并能实时采集、记录、储存、远程传输作

6270)业数据。

压裂用高压管汇的最低工作压力按连续施工

压力不高于管汇额定工作压力80%的原则进

行选择

高压作业区与其他作业区采用安全防护挡板

隔离,并用警示锥、警示带标识.

高压

高压管汇管线用绑带绑定,井口、高压区、联

防护

合作业区等现场配置视频监控摄像头和满足

设施

夜间作业的照明设施,高压泵注期间施工方落

实专人对视频监控区进行监控。

工厂在施工现场,采用具有供水、供液、供砂、压

化压裂功能和一体化、专业化特点的施工流程,对

裂平台多井多段等进行批量压裂作业。

为保障平台压裂连续作业需求,配备多级储水

+快速转水系统:在平台附近设置支撑剂、化工

料储存点,不同规格支撑剂、不同类型化工料

《工业企业总平分区堆放,便于装卸及使用要求。

2面设计规范》(GB物资水源应满足压裂施工的用水需求及供水速度。

50187)供应供液系统的供液能力应满足压裂用水需求,并

与储配备应急供液设备。

存根据蓄水池容量及供水能力匹配合理数量的

过渡罐,满足连续压施工用水要求。

支撑剂储存点满足储砂和吊车对作业面的需

求,支撑剂码放需预置管排,底部和顶部铺好

防渗雨布。

8

支撑剂规格、储备量满足施工要求,并分类存

放。

供砂优先使用连续加砂装置,供砂速度满足施

工最高砂比要求。

吊车底盘及上车车架与井口之间最小距离不

低于5m。

压裂设备隔离设施距离不小于1m。

《石油天然气工安全

消防器材房、材料房距离压裂高压管线不小于

业健康、安全与距离

320m

环境管理体系》及要

井口液动平板阀远控装置距离井口不小于

(SY/T6276)求

25m。

储液池周围安装安全防护围栏、配置救生器

材,设置警示标识

监测系统应实时监测地下土壤和地下水的温

度并传输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对各系统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

《井下作业井控液位等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同时对生产设备

过程

4技术规范》(Q/SY工作状态进行画面监测和挖制制。

控制

02553)控制系统应配有安全联动装置,在发生突发情

况时,可以关闭压裂系统。

控制系统可采用中控室集中控制系统或分站

就地控制系统。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符合

国家和地方的劳动生产安全与职业卫生法规

和标准。产生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和异味的场

所应采取通风措施并设置报警装置。电力控制

装置应将电网电压调节至合适的电压等级再

《污染地块风险输送给加热电极。井场内的导电部件应连接并

管控与土壤修复劳动做等电位处理。变压器、配电盘、工艺设备及

5

效果评估技术导安全其它导电系统部件应按照相关要求连接并接

则》(HJ25.5)地。

在修复系统设计阶段,应考虑不利运行工况

下,易爆气体在系统中的局部积累,充分设置

抽提系统的负荷余量,使加热区及系统内部的

污染物蒸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并设置相

应的爆炸监测预警及应急装置。

四、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

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及综述

9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关系到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进

程,但是我国土地受工业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人类生存

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国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环境

修复将是我国未来环保产业的主要方向。环境修复主要关注

污染场地、地下水和空气质量的修复,而低渗污染场地修复

问题最为突出,孔隙小、渗透性差的低渗污染场地亟待高效

快速修复。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指出美国大约有60万公顷

低渗污染场地需要采取紧急补救措施,而根据生态环境部调

研中国大约有50%的低渗污染场地需要采取有效修复措施。

低渗污染地层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

修复是指对原始位置的污染物直接进行土壤修复,该技术旨

在从土壤中去除或者中和污染物而不移动土壤本身,异位修

复是指利用清洁的土壤置换被污染的土壤,以稀释污染物的

浓度,提高土壤的环境容量,从而对土壤进行修复。目前美

国针对低渗污染场地主要采用异位修复和水压致裂分层修

复技术,但是异位修复效率低、成本高,而传统水力压裂裂

缝支撑剂存在易沉降、低悬浮、低导流等缺点,无法保证原

位立体均匀地修复低渗污染场地。在修复实践中当前可用的

修复技术无法将低渗污染场地最大污染物水平浓度降低到

美国EPA确定的标准,同时传统污染场地修复方法难以满足

原位立体修复和原位压裂缝网长效支撑的需求。因此,建立

适用于低渗污染地层的气液驱动原位缝网压裂装备和工艺

10

方法,解决低渗污染场地压裂增渗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实

现低渗污染地层立体高效增渗,是污染土壤修复问题中的机

遇和挑战。传统压裂技术具有裂缝结构单一、层间干扰强、

定向性弱等缺陷,且裂缝内支撑剂易沉降、导流能力差,为

解决污染土层治理所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对低

渗土壤压裂技术进行相关研究。

近几年来水力压裂技术逐渐开始应用到地下水和土壤

污染修复方面,研究者对裂缝形状的影响因素和裂缝表征方

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裂缝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G.Zhang研究发现当用

低粘度的压裂液时,裂缝形态为网络状裂缝,且裂缝长度较

短,形状较为弯曲。用高粘度的压裂液时,易形成平直较长

的单一裂缝。Murdoch研究表明黏土中的含水率对压裂情况

有影响,当含水率高时,由于存在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会降

低黏土的断裂韧性,从而降低初始破裂压力。同时较高的孔

隙水压力也可以改变裂缝边缘的形状,影响裂缝扩展。注入

流量和注入时间对水力压裂影响较大,若注入流量较大,时

间较短时,虽然裂缝长度较长,但是裂缝不能充分的扩展,

裂缝波及范围较小。注入流量较小时,裂缝较窄,但裂缝呈

网络状,波及范围较大。Li的研究表明使用固定的脉冲压裂

能创造出均匀的裂缝网络,通过变频器从低频到高频变频率

脉冲既可以使裂缝长度和宽度增加,也可以使裂缝有充足的

11

时间扩展,增大裂缝的波及范围。

2.技术经济论证

本规范提出的工程技术、指标限值是与目前的技术水平

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相符的,提出的指标较全面,且根据现

有工程案例分析,本标准提出的工程技术、指标限值可以实

现。

3.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规范可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场地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威

胁,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问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稳

定社会,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可显著降低修复成本,促进污

染场地治理的集成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目前项目研发技术

可节约30%场地修复成本,据此估算直接节约金额在百亿元

以上,经济效益巨大。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粗放式治理方法带

来的环境扰动和二次污染,切实解决工业企业规划布局大调

整背景下低渗透地层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力推进生态宜居城

市建具有重大生态效益

五、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水平的简要说明(适用时);

六、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关系;

目前,我国低渗透污染地层原位修复技术等处理的相关

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

12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等,相关标

准有《井下作业安全规程》(SY/T5727)、《石油天然气钻采

设备固井、压裂管汇的使用与维护》(SY/T6270)、《压力

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

规范》(GB50187)、《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

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

化稳定化》(HJ1282-2023)、《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7)等。

经查阅、调研,本标准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不存在任何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相

违背之处。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解决过程、依据和结果(适用时);

本标准的编写过程无重大分歧。

八、贯彻土盟团体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

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标准发行范围和数量的建议;

本规范规定了污染土壤原位压裂修复工程的总体要求、

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

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等。

本规范适用于污染土壤原位压裂修复工程的建设与运

13

行管理,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的技术依据。

十、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14

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化工产业的发展,污染土壤已

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存在效果不明

显、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寻求一种高效、经济、

环保的修复方法,成为了治理污染土壤的关键,低渗透地层

原位压裂修复技术是一种新的土壤修复技术,具有治理成本

低、污染物彻底降解、生态环境恢复快速等优势。因此,在

污染土壤治理领域中,低渗透地层原位压裂修复受到了越来

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固废产量巨大,根据《第

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20)与《2019年全国大、中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我国工业固体废弃

物年产量达39.34亿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量

占比达39.3%。随着国家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大批污染

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停产,导致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现遗

留污染场地50多万块,占用土地面积超过200万公顷。《全

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土壤

超标率达34.9%,重污染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超标点位占

36.3%,集中分布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

重点区块。因此,在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对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