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_第1页
2025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_第2页
2025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_第3页
2025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_第4页
2025 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演讲人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2025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外科查房课件01前言前言站在2025年的临床视角回望,甲状腺疾病的诊疗版图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我仍记得刚入行时,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过10%左右,而如今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普及和体检意识的提升,门诊中每三个患者就有一个带着甲状腺超声报告——其中约5%最终需要手术。更值得关注的是,甲状腺癌发病率连续15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三,且年轻化趋势明显,30-45岁患者占比超40%。作为普外科的“精细活”,甲状腺手术看似“小切口”,实则“大挑战”:喉返神经细如发丝(直径约1-2mm),甲状旁腺黄豆大小却掌控着钙磷代谢,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可能在5分钟内压迫气管导致窒息……这些都让围术期管理成为保障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今天,我将结合近期管床的一例甲状腺癌患者,和大家分享我们团队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实践与思考。02病例介绍病例介绍先说说我最近特别“上心”的一位患者——42岁的李女士。她是社区小学的语文老师,性格温和,但说话时总不自觉摸脖子。3个月前体检发现甲状腺右叶结节(超声提示TI-RADS4b类,大小2.3×1.8cm),外院细针穿刺确诊乳头状癌,上周收入我科。术前评估时,她拉着我的手说:“护士,我平时连打针都怕,这要在脖子动刀……会不会哑巴?会不会缺钙瘫了?”这份焦虑让我印象深刻。她有5年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130/80mmHg),无糖尿病、甲亢史;术前甲功正常(TSH2.1mIU/L,FT415.2pmol/L),颈部增强CT显示结节未侵犯被膜,中央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这些信息为制定围术期方案提供了基础。病例介绍9月12日,她接受了“甲状腺右叶切除+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历时2小时15分钟,术中冰冻确认乳头状癌,清扫淋巴结6枚(术后病理均阴性)。术后返回病房时,我第一时间检查了她的颈部敷料——干燥无渗血,引流管接负压球(初始引流量25ml,淡红色),血氧饱和度98%(鼻导管吸氧2L/min),声音稍嘶哑但能完整对话:“护士,我喉咙有点紧,能喝水吗?”03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从李女士入院到术后72小时,我们的评估始终围绕“动态、全面、个体化”展开。术前评估(入院-手术日晨):生理层面:除了基础生命体征(BP135/85mmHg,HR78次/分),重点关注颈部活动度(她能轻松完成“仰头-下颌抵胸”动作,提示术后体位训练可耐受)、气管偏移(甲状腺右叶肿大致气管左偏1cm,但无呼吸不畅主诉)、营养状况(BMI22.3,血清白蛋白42g/L,无营养不良风险);心理层面: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2分(轻度焦虑),主要顾虑集中在“术后声音改变”“缺钙抽搐”“癌症复发”;护理评估社会支持:丈夫是中学体育老师,全程陪同;女儿读高二,周末来院陪伴——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但患者担心“耽误学生课程”,需强化“术后康复后可重返岗位”的正向引导。术后评估(返回病房-出院前):即刻评估(术后2小时):意识清醒,主诉切口疼痛(VAS评分3分),颈部无肿胀,引流液40ml(累计65ml),血氧98%(停氧后96%),四肢无麻木;关键节点评估(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术后6小时引流液总量80ml(颜色转淡),可半卧位进食温凉流质(米汤未呛咳);术后12小时诉“指尖有点麻麻的”(无抽搐),护理评估急查血清钙2.0mmol/L(正常2.1-2.5mmol/L),离子钙1.0mmol/L(正常1.1-1.3mmol/L);术后24小时引流液总量100ml(符合“甲状腺术后24小时引流量<150ml”的安全范围),拔除引流管,血清钙回升至2.1mmol/L;功能评估:术后48小时喉镜复查(门诊便携式喉镜)显示双侧声带活动正常(术前担心的喉返神经损伤未发生),吞咽无呛咳,可正常发声(但患者自述“声音比术前略低”,解释为术后局部水肿影响喉上神经外支,属暂时性)。04护理诊断护理诊断2.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颈部制动有关(术后6小时VAS3分,活动时加重);C5.知识缺乏(特定)缺乏术后康复、用药及随访的相关知识(患者问“钙片要吃多久”“多久能上课”)。F1.焦虑与担心手术效果、并发症及癌症预后有关(SAS评分52分,反复询问“会不会留疤”“复发概率”);B3.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手术创面渗血、引流不畅有关(术后24小时是出血高危期);D4.潜在并发症:低钙血症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能损伤甲状旁腺有关(术后12小时出现指尖麻木);E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5项核心护理诊断:A05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1:患者焦虑情绪缓解(SAS评分≤40分)认知干预:术前带李女士参观病房术后康复区,让已康复的患者分享“我术后3天就能说话”“疤痕半年就淡了”的经验;用3D解剖模型演示手术范围(“只切右边甲状腺,左边还能工作”),解释“乳头状癌5年生存率>95%”;放松训练:指导每日2次正念呼吸(用“吸气数1-4,呼气数4-1”的节奏),术前晚播放轻音乐助眠(她反馈“比平时睡得好”);家庭参与:教会家属“倾听>安慰”,鼓励丈夫说“我们一起配合医生,你一定能好”,而非空洞的“别担心”。目标2:患者疼痛控制在VAS≤3分(静息时),≤5分(活动时)护理目标与措施阶梯镇痛:术后6小时内冰敷颈部(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水肿和疼痛);术后6小时后如VAS>3分,予对乙酰氨基酚0.5g口服(李女士未用到);体位管理: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呕吐误吸);6小时后摇高床头30(减轻颈部张力),指导用手托颈起身(避免直接抬头牵拉伤口);分散注意力:李女士喜欢听书,我们为她准备了《平凡的世界》有声版,疼痛时播放,她笑着说“听着孙少安种地,倒忘了脖子疼”。目标3:术后24小时引流量<150ml,无颈部肿胀、呼吸困难引流管“三定”:固定(胶布“工”字形粘贴,避免牵拉)、定时观察(每小时记录量、色、质)、定位(标记引流管体外长度,防脱出);李女士术后2小时引流量25ml,4小时40ml,6小时65ml——均在正常范围;护理目标与措施出血预警:重点观察“三征”——敷料渗血(尤其是后颈部位,易被忽视)、引流液突然增多(>100ml/小时需警惕)、患者主诉“颈部发紧/呼吸费力”(李女士术后8小时说“脖子像戴了紧箍”,触诊颈部软,无张力,考虑水肿,予地塞米松5mg静推,30分钟后缓解);急救准备:床旁备气管切开包(科里规定甲状腺术后患者必配),我们甚至演练过“如果突然大出血,如何1分钟内剪开缝线减压”——虽然希望用不到,但必须万无一失。目标4:术后72小时血清钙维持≥2.1mmol/L,无手足抽搐护理目标与措施早期筛查:术后6小时常规查血清钙(李女士2.0mmol/L),12小时复查(1.9mmol/L),同时观察“隐性体征”——轻叩耳前面神经(Chvostek征):李女士阳性(口角抽动),束臂试验(Trousseau征)阴性(无手部痉挛);01补钙策略:术后即予碳酸钙D3片1.5g口服(每日2次),离子钙<1.0mmol/L时加用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李女士离子钙1.0mmol/L,未静推);02饮食指导:鼓励高钙饮食(牛奶、豆腐、深绿蔬菜),避免咖啡、浓茶(影响钙吸收);李女士术后第二天喝了200ml温牛奶,第三天早餐吃了蒸水蛋,她开玩笑说“我现在是‘补钙小能手’”。03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5:患者能复述术后康复要点(准确率≥90%)分层教育:术前用“一图读懂”手册(图文结合,标注“术后6小时可喝温水”“勿用力咳嗽”);术后当天用“小卡片”(写着“引流管勿打折”“出现口麻立即按铃”);出院前用“随访日历”(标注“1个月后查甲功”“3个月复查超声”);反馈式提问:出院前问李女士:“如果回家后发现脖子肿了,该怎么办?”她答:“先平躺,马上联系护士,可能的话拍照片发过来。”——符合我们强调的“早发现、早处理”原则。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就像“隐藏的关卡”,我们既要熟悉“通关攻略”,更要“防患于未然”。结合李女士的案例,重点说三个:出血——最凶险的“急症”表现:术后24小时内(尤其6-8小时)引流液突然增多(>100ml/小时)、颜色鲜红,颈部肿胀(触之有张力),患者主诉“憋气”“吞咽困难”,严重时出现烦躁、发绀。护理:除了前面提到的引流管管理,关键是“快速响应”——我曾经历过一例术后4小时引流液骤增200ml的患者,当时值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床旁拆开缝线清除血肿,5分钟内解除了气管压迫。所以我们反复培训:“发现异常,先处理再汇报!”喉返神经损伤——最让患者恐惧的“后遗症”表现:单侧损伤(最常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李女士术后声音略低,但无呛咳,属暂时性水肿);双侧损伤可致失声、呼吸困难(需紧急气管切开)。护理:术前喉镜检查是“基线”,术后3天内每天评估发声(“发‘衣’音是否有力”)、饮水(“喝温水是否呛咳”);指导患者“小声说话,避免长时间用嗓”(李女士是老师,我们特别提醒“术后1个月内少讲课,用扩音器辅助”)。低钙血症——最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表现:早期(术后12-36小时)为口周、指尖麻木(李女士的症状),进展为手足抽搐(“助产士手”——手腕屈曲、手指强直),严重时喉痉挛、癫痫发作。护理:除了补钙,更要“教会患者自我监测”——我们让李女士记“麻木日记”(记录麻木时间、部位、持续时间),并告诉她:“如果麻木从指尖蔓延到手腕,或者出现脚麻,必须马上联系我们。”0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健康教育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分阶段播种”。术前:重点是“建立信任”。我们会演示“术中体位”(垫肩枕,头后仰),让患者提前练习(李女士术前3天每天练习10分钟,术后说“这个姿势我不陌生,不紧张”);讲解“为什么要做喉镜”(“就像给声带拍照片,术后对比看有没有受伤”),减少未知恐惧。术后:关键是“指导自护”。比如“咳嗽时用手按伤口”(减少震动痛)、“颈部活动要‘慢、柔’”(避免突然转头)、“引流管的‘三不’——不打折、不扭曲、不高于伤口”。李女士术后第一天自己检查引流管位置,还提醒同病房患者:“阿姨,您的引流袋别挂太低,会倒流的!”出院:核心是“延续照护”。我们给她的“出院包”里有:健康教育010203一张“钙摄入表”(标注每日需喝500ml牛奶+100g豆腐);一个“症状预警卡”(写着“立即就诊”的情况: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手足抽搐);一个“随访日历”(标记1个月查甲功、3个月查超声、6个月查颈部CT)。她出院时说:“以前觉得出院就没人管了,现在感觉你们还‘跟着’我呢。”08总结总结站在病房窗前,看着李女士今天出院时轻快的脚步——她特意戴了条丝巾,笑着说“等疤痕淡了,我就不用遮啦”,我突然想起刚入行时带教老师说的:“甲状腺手术的成功,一半在手术台上,一半在围术期。”这五年的临床实践让我更深切体会到:围术期护理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而是“用专业化解恐惧,用细节守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