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_第1页
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_第2页
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_第3页
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_第4页
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简介蟠龙综合楼二楼重症康复/脱机中心主管护师/本科学历山东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成人肠造口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综合楼二楼郝荣荣前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人肠造口护理的基本要求、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术语和定义肠造口(stoma)是指出于治疗目的而将一段肠管拉出腹壁外所做的人工回/结肠开口,粪便由此排出体外。术语和定义单腔/双腔造口(end/doublestoma)回肠/结肠连续性完全中断,只将肠管近端在腹壁外开口称为单腔造口肠管近端和远端分别在腹壁外各自开口称为双腔造口袢式造口(loopstoma)是指回肠/结肠连续性没有完全中断,肠管近端和远端在腹壁外同一开口基本要求1.应指导患者及照护者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并掌握其使用。2.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支持。3.宜在术前一天为患者进行造口定位。4.应在术后每天进行造口评估,及时发现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并予以处理5.宜建立由手术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精神科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患者术前护理一(一)心理护理1.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2.应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3.应帮助患者认识肠造口手术的目的,增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康复的勇气术前护理一(二)造口定位1.肠造口宜位于腹直肌上,避开疤痕、皱褶、骨隆突或腰带等部位。2.回肠造口宜在右下腹与髂前上棘连线中上1/3处或脐、骼前上棘耻骨联合三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点;3.乙状结肠造口用前述方法定位在左下腹术前护理一(二)造口定位4.横结肠造口宜在上腹部以脐和肋缘分别做一水平线,两线之间,且旁开腹中线5~7cm。5.体重指数(BMI)30kg/m2者造口位置宜定在腹部隆起的最高处。6.计划行两个以上造口手术者,定位不宜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造口之间相距5~7cm术前护理一(二)造口定位7.造口定位以患者取半坐卧位、坐位、弯腰、站立等不同体位时能看到造口为宜。8.宜用手术记号笔画实心圆标记造口位置术后护理一(一)造口评估应术后每日进行造口评估,及时发现造口及周围有无异常情况。术后护理一(一)造口评估术后护理一(二)心理支持1.应评估患者对造口的接受程度有无很难正视自己的造口、拒绝参与自我护理、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护理造口、认为自己是残疾、自卑、失望等问题。2.术后首次让患者观看造口时,宜在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后。3.宜鼓励患者参与造口自我护理,可安排同伴教育让家人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朋友给予情感支持可以先让家人知晓造口护理及相关知识,给予护理,然后逐步让患者参与造口护理4.当患者出现拒绝直视或触摸造口、不愿意参与排泄物的排放、表情淡漠、哭泣等情况时,需要进一步心理辅导时,应报告主管医师术后护理一(三)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1.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手术早期宜选用透明、无碳片、开口袋,康复期可选择不透明造口袋排泄物稀薄宜选开口袋,排泄物稠宜选开口袋或闭口袋。视力障碍者宜选透明造口袋,手灵活性差者宜选预开口造口袋腹部平坦或膨隆宜选平面底盘,造口回缩宜选凸面底盘加腰带术后护理一(三)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2.造口袋更换流程准备造口更换用物取半坐位或坐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揭除造口底盘时,一只手按住皮肤,另一只手由上而下轻柔揭除。宜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棉球、软湿布、

柔软的卫生纸或湿纸巾由外向内清洁周围皮肤及造口,再用于纱布、软布

或柔软的卫生纸蘸干造口周围皮肤。术后护理一(三)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2.造口袋更换流程评估造口及周围皮肤按测量好的造口根部大小及形状裁剪造口底盘,直径大于造口根部1-2mm粘贴造口底盘时,对准造口由下而上粘贴,轻压内侧周围,再由内向外轻加压术后护理一(三)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2.造口袋更换流程若有造口周围皮肤凹陷,可使用防漏膏/条或防漏贴环若造口处有支撑棒,可先把造口底盘“一”字形剪开1-处,对准造口把支撑棒及肠管套入后再粘贴。若用二件式,将二件式造口袋与底盘扣紧夹闭造口袋底端开口整理用物,记录造口底盘发白或卷边时,宜尽快更换,宜在清晨空腹时进行。造口袋内1/3~1/2满时,宜排放造口袋内排泄物。术后护理一(四)结肠造口灌洗1.乙状结肠造口和降结肠造口患者可每日或隔日进行结肠造口灌洗,若连续发生两次灌洗间隔有排便现象,则宜调整灌洗液量或不再进行灌洗。2.应提供安全隐蔽、独立的卫生间或房间,协助患者坐于马桶上或便器旁3.应准备结肠造口灌洗用品和39°C~41°C的温开水1000ml。术后护理一(四)结肠造口灌洗4.灌洗前应戴手套,用食指探查造口的肠腔走向。5.灌洗速度宜为100ml/min,成人灌洗量500~1000ml/次。若灌洗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头昏眼花或血压骤降、脉搏上升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洗。6.应在灌洗后15~30min评估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等。7.每次灌洗时,宜确保液体全部灌入到肠腔内。术后护理一(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护理一(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造口出血一黏膜出血,黏膜与皮肤交界处渗血、活动性出血应评估出血部位、量及原因造口浅表渗血可压迫止血,若压迫无效可撒涂造口护肤粉或使用藻酸盐敷料按压。非造口肠腔出血可用浸有1%肾上腺素溶液的纱布、云南白药粉等外敷,然后纱布压迫止血或硝酸银烧灼止血。止血无效时,报告医生。术后护理一(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造口水肿:应评估水肿发生的时间、肿胀程度、造口血运及排泄情况等黏膜皱褶部分消失的轻度水肿者,可放射状剪裁造口底盘,剪裁孔径比造口根部大3-6mm,并观察水肿消退情况。黏膜皱褶完全消失的重度水肿者,可用3%高渗盐水或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在造口黏膜上,2-3次/日,20-30min/次合并脱垂者,水肿难以消退且脱垂的肠管无法回纳,应注意观察和保护肠管并报告医生。术后护理一(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3.造口缺血/坏死一造口黏膜暗红色、紫色、苍白、黑色应评估缺血/坏死的范围、黏膜颜色等宜选用二件式透明造口袋宜遵医嘱去除造口周围碘仿纱布,或将缺血区域缝线拆除1~2针,观察血运恢复情况。造口局部缺血/坏死范围<2/3者,可在缺血/坏死黏膜上涂撒造口护肤粉造口缺血/坏死范围22/3或完全坏死者,应报告医生术后护理一(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4.皮肤黏膜分离:应评估分离的范围、大小、深度、渗液量、基底组织情况及有无潜行。浅层分离,宜用造口护肤粉喷洒局部;深层分离,宜去除黄色腐肉和坏死组织,可用藻酸盐敷料充填伤口;合并感染时,宜使用抗菌敷料。上述步骤后宜涂抹防漏膏/条、防漏贴环或应用水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