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十章幼儿的个性_第1页
幼儿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十章幼儿的个性_第2页
幼儿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十章幼儿的个性_第3页
幼儿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十章幼儿的个性_第4页
幼儿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第十章幼儿的个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幼儿的个性1学习目的◆理解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概念。◆掌握幼儿自我意识、气质、性格、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2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3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构造三、个性的特性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四、个性的形成4一、个性的概念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平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不一样,平常生活中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一种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性的总和。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重要体目前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行为体现更能反应一种人真实的个性。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5二、个性的构造个性是一种复杂、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构造系统,包括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个性心理特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爱好、志向、世界观等要素。需要是指当有机体内部处在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力争得到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规定引起的,这种规定也许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也许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6三、个性的特性每一种人均有不一样的遗传素质,又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因而各人均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没有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似的,这就构成了个性的独特性。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似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似的人。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1.独特性72.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是指包括在人格中的多种心理特性彼此交错、互相影响,构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它虽然不能直接观测到,但表目前行为中,让人的多种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特性是一种整体,体现了它独特的精神风貌。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83.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性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在个体生活中临时的偶尔体现的心理特性,不能认为是一种人的个性特性。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9四、个性的形成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在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7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18岁左右时,个性基本定型,但人的个性定型后尚有发生变化的也许。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101.形成一种完整的主观世界幼儿期幼儿的多种心理现象开始体现齐全,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种完整的主观世界。婴儿刚出生时,重要靠本能来维持生命,心理刚刚开始发生,只具有简朴的感觉现象(微弱的视力、听力及嗅觉、味觉等)。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112.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幼儿期,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幼儿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逐渐稳定。幼儿的个性特性已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幼儿的气质已经有明显不一样,幼儿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尤其是作为个性特性关键成分的性格开始形成。同步,幼儿的个人特点在不一样的情境中体现渐趋稳定。幼儿期的这种差异成为幼儿后来发展的基础。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123.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及对应的自信心已经体现出差异,如有的幼儿对自己充斥信心,有的幼儿遇事退缩;有的幼儿可以控制自己,有的幼儿自制力较差。自我意识的高下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在兴奋、爱好方面,有的幼儿对事物充斥好奇、喜欢探索,有的幼儿则对什么都不体现出尤其的喜欢。幼儿的爱好是影响其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因此爱好强的幼儿会有更好的发展。第一节幼儿个性概述13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二、自我意识的构成部分三、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性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四、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14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种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5二、自我意识的构成部分自我评价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性的认识。自我评价的对的与否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行为体既有较大影响。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自我评价16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由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引起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与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原则的认识有关。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7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详细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发动作用;另首先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克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规定,通过自我监控调整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8三、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通过如下几种阶段。(1)自我感觉阶段(2)自我认识的发展(3)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阶段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192.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性幼儿期自我意识重要表目前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上。自我评价就是一种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种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控制反应的是一种人对自己行为的调整、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202.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性幼儿自我意识重要有如下发展特性:(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性1)幼儿自我评价常常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2)幼儿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3)幼儿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2)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特性1)受暗示性。2)社会性。3)发展水平不停深化。(3)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性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21四、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成人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满足幼儿独立行动的愿望,在幼儿碰到困难时予以协助,增强幼儿的信心。例如,在幼儿学自己用勺吃饭时,可以让幼儿拿一把勺自己吃,同步家长拿另一把勺去喂,既满足幼儿自己吃饭的愿望,又防止幼儿吃不饱。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1.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222.运用灵活的教育技巧处理幼儿提出的不一样主张当成人提出的规定得不到幼儿的认同步,幼儿常常并不听从,会说“就不”“不行”等。这时成人要照顾幼儿的独立性,不要强制服从,以免引起哭闹;而应运用教育技巧引导幼儿快乐地去执行命令。例如,吃饭前成人规定幼儿洗手,但幼儿偏不顺从,这时成人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措施“我们来赛一赛,看看谁的手洗得洁净”。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233.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幼儿前期,伴随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开始出现自尊心。当成人当众批评或指责幼儿时,往往会引起幼儿愤怒、哭闹或对抗。因此,当两个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或家长不应当着同伴的面训斥幼儿,而应把两个幼儿隔离开分别进行教育。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244.家园配合,指导家长对幼儿实行对的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幼儿教师应对家长进行对的的指导,通过家访、举行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协助家长全面理解自己的幼儿。第二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25一、气质的概念二、气质的类型三、幼儿气质发展的重要特性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四、幼儿气质的培养26一、气质的概念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脾气急躁,喜怒皆现于外;有的人性情温和,从容冷静,喜怒不形于色;有的人动作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则行动缓慢稳重,适应性差。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的这些不一样方面,就属于气质的个别差异。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27二、气质的类型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吸取了前人的医学成就,提出人体含“四液”学说。他认为人体有四种液体,即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并根据个人身体内占优势的体液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四种类型。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28三、幼儿气质发展的重要特性婴儿出生后即体现出气质的个别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在一项著名的追踪研究中,采用家长问卷法从1956年开始对141个婴儿做纵向研究,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轻易抚养型(2)难以抚养型(3)缓慢发动型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1.婴儿气质出现个别性292.幼儿气质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期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气质是人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个性心理特性中受先天生物原因影响较大的部分,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幼儿的气质体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例如,有些幼儿无论在幼稚园还是在家里都非常兴奋和活跃,而有些幼儿却很安静。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303.幼儿气质也许发生变化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人的气质类型在教育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变化。首先,幼儿进入幼稚园后,某些初期形成的消极的气质类型,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逐渐得到改正,甚至完全消除。另首先,在不良教育或坏楷模的影响下,幼儿也也许形成新的消极特性。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314.幼儿气质也许发生“掩蔽”现象“掩蔽”现象是指一种人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变化,但形成了新的行为模式,体现为不一样于本来类型的气质外貌。例如,某幼儿神经类型的检查成果是“强、平衡并且灵活型”,但行为体现明显属于抑郁型。究其原因,发现这个幼儿长期处在十分压抑的生活条件下,这种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特定行为方式掩盖了原有的气质类型,而出现了萎顿、畏缩和缺乏生气等行为特点。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32四、幼儿气质的培养教师应通过幼儿的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对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现、行为态度等进行反复细致的观测,把观测成果和气质类型的经典特性相对照,确定幼儿气质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时,要针对幼儿的气质特点对幼儿提出不一样规定,采用合适措施区别看待。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1.针对幼儿气质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措施332.平等地关注不一样气质的幼儿幼儿的气质特点常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胆汁质的幼儿常由于其好动、易吵闹、自制力差等特点而让教师感到头痛,多血质的幼儿常由于活泼、灵活而受到教师的爱慕,黏液质的幼儿常由于过于安静而易被教师忽视,抑郁质的幼儿则常由于孤僻和沉默寡言而让教师不知怎样是好。每种气质类型的幼儿都但愿获得教师的关注、喜欢和夸奖,教师应予以多种类型的幼儿以平等的关注。第三节幼儿气质的发展和培养34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的构造三、性格的特点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四、幼儿性格的萌芽五、幼儿性格发展的重要特性六、幼儿性格的培养措施35一、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人在面对现实时所体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对应的行为方式,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个性心理特性。它是与社会关系最亲密的人格特性,可以表明一种人本质的、经典的特点。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36二、性格的构造性格的态度特性包括个体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及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如宽容和刻薄、利他或利己、勤奋和懒惰等。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1.性格的态度特性性格的意志特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调整支配行为,从而到达目的的性格特性。顽强拼搏、当机立断、优柔寡断等都属于性格的意志特性。2.性格的意志特性373.性格的情绪特性性格的情绪特性是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包括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性,如热情和冷漠、内向和外向等。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性格的理智特性性格的理智特性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理智和冲动、深谋远虑和轻举妄动等。38三、性格的特点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人和周围现实的互相交往中,在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学校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1.后天性每一种人的性格均有自己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性格是不相似的,我们把这种彼此间的不一样叫作性格的独特性。2.独特性393.稳定性性格是稳定的、常常发生作用的心理特性,一旦形成,便会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态度和行为。个人偶尔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能看作性格的体现,只有常常体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才能称为性格。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0四、幼儿性格的萌芽在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合群性在幼儿身上体现出的个体差异。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1.合群性独立性是幼儿期发展较快的性格特性,独立性的表目前2~3岁变得明显。独立性强的幼儿可以独立做诸多事情。而有些幼儿离不开成人,体现出很强的依赖性。2.独立性413.自制力自制力是指幼儿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3岁左右,在对的的教育下,有些幼儿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行为规范,并学会了自我控制,如不随便哭闹、不随便要东西。而有些幼儿则不能控制自己,当规定得不到满足时,就以哭闹为手段要挟成人。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活动性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手脚不停,对任何事物都体现出很强的爱好,且精力充沛。而有的幼儿则好静,喜欢安静的游戏。42五、幼儿性格发展的重要特性幼儿的好奇心强,凡事爱问“为何”,诸如“飞机为何会在天上飞?”“鱼在水里为何淹不死?”等。幼儿的好问恰恰是幼儿好奇心强的突出体现。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1.好奇心强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他们最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行为,因此可运用它作为教育手段。2.模仿性强433.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期幼儿性格最明显的特性之一。幼儿总是不停地做多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喜欢交往喜欢交往是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性之一,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幼儿均有此特性,在幼儿游戏的发展中尤其明显。3岁后来,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成分逐渐加强,个体游戏减少,与同伴有联络的、合作性的游戏增多。445.好冲动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体现是情绪不稳定、好冲动,与之相联络的是缺乏深思熟虑。例如,幼儿常常从情绪出发提出问题,为提问而提问,并非通过认真思索。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5六、幼儿性格的培养措施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虽然幼儿的性格特性还没有定型,不过这是他们未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一般状况下,性格比较轻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61.重视家庭原因,发挥家长作用伴随《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不停深入,幼儿教育界越来越强调家庭教育及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最初生活的环境,从出生到5~6岁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72.重视在幼稚园的教育除了家庭,幼稚园也影响着幼儿性格的形成。幼稚园里幼儿参与多种集体活动,集体意志与规定制约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集体生活环境方式也有助于纠正幼儿已经形成的不良性格特性。(1)在平常生活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2)树立良好的楷模(3)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第四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培养48一、能力的概念二、能力的分类三、幼儿能力发展的重要特性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四、幼儿能力的培养49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毕的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总是与人完毕的活动相联络。离开了详细活动,既不能体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不过,我们不能认为但凡与活动有关的并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所有心理特性都是能力。只有完毕活动所必需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并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才是能力。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50二、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所体现的活动领域的不一样,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一般能力是指观测、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一般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毕任何活动所不可缺乏的,是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如音乐中所需要的听觉表象能力,美术中所体现出的绘画能力等。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512.再造能力和发明能力按活动中能力发明性的大小,可以把能力分为再造能力和发明能力。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顺利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记忆、操作与纯熟能力多属于再造能力。发明能力是指在活动中发明出独特的、新奇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52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活动中能力的功能不一样,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及完毕各项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能力、试验操作能力、艺术体现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53三、幼儿能力发展的重要特性从1岁开始,幼儿操作物体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开始进行多种游戏活动,同步幼儿走、跑、跳等能力逐渐完善。幼儿言语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伴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模仿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模仿能力从延迟模仿开始,延迟模仿发生在18~24个月的幼儿身上。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1.幼儿智力发展的多元性542.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1)能力类型的差异在平常观测中可以发现,有的幼儿记忆力较强,很长的儿歌或诗词很快就能记住;有的幼儿理解能力很好,很轻易理解故事的内容、计算的措施等。(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除了能力类型差异之外,幼儿在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充足发挥有早有晚。第五节幼儿能力的发展和培养553.幼儿智力构造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幼儿智力构造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