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_第1页
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_第2页
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_第3页
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_第4页
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日期:2022年07月1 12.规范和标准 23.使用环境条件 4 43.2设备安装环境 44.技术要求 44.1预制舱规格尺寸 44.2预制舱结构和技术要求 5 85.1型式试验 85.2工厂试验 85.3现场试验 86.运输及吊装 86.1运输 9 97.技术服务 97.1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9 11.2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国家标准,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1.3供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应执行规范书所列的各项现行(国内)标准。规范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所列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当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在此期间若颁布有要求更高、更新的技术标准及规定、规范,则以格证明文件给需方;供方提供合同设备时需提供装配、安装、调试1.5供方所提供设备必须满足并网的要求并提供所有文件和资料。1.6在签定合同之后,需方和设计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定或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1.7联络方式:设计联络会、传真。日常可以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联络。(但具备法律效1.8本规范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9供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图纸及文件应由供方免费翻译成中文,随同原文一并提交需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及图纸除纸质版外(包括配套的外购设备和部件原产商的技术文件及图纸),还应提供一份相同内容的电子版,技术文件及图纸中的计量单位按法定计量单位。AutoCAD2010版本的dwg格式;文字版本须为OfficeWord或Excel格式。图纸及文本文件1.10技术条件签订后,供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供方在工程中的各1.11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应保证需方2则上所有二次屏柜厂家在完成设备组屏后,整体屏柜包1.13供方提供的设备质保时间不少于2年,使用寿命不少于25年。1.14本设备技术协议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3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DL/T860实施技术规范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3.1项目建设地点:3.2设备安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征求意见稿)预制舱(所有电气一二次元器件)应能在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5年。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如下(后期根据实际项目填写):多年平均气温多年月极端最高气温多年月极端最低气温4多年平均降水量舱体宜采用预制舱式箱房,舱体尺寸应综合考虑消防报警、空维护通道、运输条件等确定,舱体建议尺寸见表1。表1:舱体尺寸型号预制舱尺寸(长×宽×高)舱体总体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要求,并结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满足强度供方应提供预制舱结构设计方案,内外墙材料选择、静电地板选择.空调通风等具体设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2008中规定的IP54的要求。火要求的聚氨酯作为芯材,成型彩钢面板厚度不低于0.5mm,舱体整体厚度不小于50mm,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以及抗暴晒、不易导热、阻冷轧钢板厚度不低于2mm,具有防腐、防紫外线、抗氧化能力。箱体顶盖设计为非瓦楞外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5纵向柱距、受力情况和安装条件确定。当不允许设置交叉柱间支撑时,可设置其它形式的支撑;当不允许设置任何支撑时,可设置纵向刚架。在刚架转折处(边柱柱顶和屋脊)应沿舱体全长设置刚性系杆。4.2.1.4舱体起吊点宜设置在预制舱底部,吊点应根据舱内设备荷载分布经详细计算后确定吊点位置及吊点数量,确保安全可靠。4.2.1.5结构自重、检修集中荷载、屋面雪荷载和积灰荷载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悬挂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取用。4.2.1.6舱体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附录A的规定计算。4.2.1.7地震作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计算。4.2.1.8舱体骨架应整体焊接,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舱体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应变形或损坏。钢柱结构的舱体钢结构变形应按《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要求计算。4.2.1.9舱体受力计算原始条件取值原则。基本风压0.45kN/m²;基本雪压0.40kN/m²;地面活载4kN/m²,不上人屋面活载0.5kN/m²;抗震设防烈度7度。具体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进行校验调整。4.2.1.10舱门设置应满足舱内设备运输及巡视要求,采用乙级防火门,其余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第3.2.1条规定。舱体一般不设窗户,采用风机及空调实现通风。主控室及值班室宜可设置窗户便于采光通风。4.2.1.11舱体宜采用双坡屋顶结构,屋面坡度不小于5%,北方地区可适当增大屋面坡度,预防积水和积雪。屋面板应采用轻质高强,耐腐蚀,防水性能好的材料,中间层应采用不易燃烧,吸水率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小,并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4.2.1.12舱体屋面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和自然散排两种方式。当采用有组织排水时,排水槽及落水管与舱体配套供货,现场安装,落水管宜采用内置方式。对于寒冷地区可采用散排。空调排水管宜采用暗敷或槽盒暗敷方式。4.2.1.13舱底板可采用花纹钢板或环氧树脂隔板。舱地面宜采用陶瓷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钢支架应固定于舱底。防静电活动地板高度宜为200~250mm,应方便电缆敷设与检4.2.1.14舱体与基础应牢固连接,宜焊接于基础预埋件上,舱体与基础交界四周应用耐候硅酮胶封缝,防止潮气进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6根槽钢(#5以上),与底板焊接作为控制柜安装基础,机柜底盘通过地脚螺栓与槽钢固定,螺栓规格M12以上。免积水。经过防腐处理的零部件,在中性盐雾试验最少196小时后应无金属基体腐蚀现象。时设置照明、检修、接地等,保证预制舱设备安全运行及人员巡检需求。供方应负责舱内所规程规范的要求,舱内0.75米水平面的照度不小于3001x。灯具宜采用嵌入式LED灯带,均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3m;照明箱安装于门口处,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3m。开关面板采用嵌入式安装,设置于门口处,方便控制,面板底部距地面1.3m,侧边距门框0.2m,面板间距不小于20mm;插座底边离地0.3m,其他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相关走线均应采用暗敷方式。源供电,事故照明由直流屏供电,当正常照明故障时可手动切换至事故照明)应急照明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小于60min,出口处设自带蓄电池的疏散指示标志。事故照明在配电箱4.2.2.5舱内应配置5kg手提式灭火器2个,置于门口处,灭火器级别及数量应按火灾危险类别为中危险等级配置。在确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可设置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舱内应配置2个火灾报警烟感探测器,火灾报警烟感探测装置采用吸顶布置,报警信号为干接点,信号需引至舱内配电箱,并采用专用端子排,信号接入测控装置,通过测控装置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7为1级,正常工作状态下舱内温度宜控制在(5~30)℃范围内。4.2.2.7舱体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舱内形成通风回路。采用风机通风时,风道应有除尘防水措施,且应采用正压通风,以防通风时粉尘进入舱体。4.2.2.8舱内相对湿度为45%~75%,确保任何情况下设备不出现凝露现象。4.2.2.9舱内宜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可根据需要设置水浸传感器,并将信息上传至智能辅助控制系统。4.2.2.10舱内应配置一台配电箱,舱体内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均从配电箱引接。4.2.2.11舱内应设置紧急逃生门,此门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紧急启动。4.2.3预制舱接地及抗干扰要求4.2.3.1预制舱及其内部设备在站内完成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预制舱的接地系统应符合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4.2.3.2在预制舱静电地板下层,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100mm²的专用铜排,将该专用铜排首未端连接,形成预制舱内二次等电位接地网。屏柜内部接地铜排采用100mm²的铜带(缆)与二次等电位接地网连接。舱内二次等电位接地网采用4根以上截面积不小于50mm²的铜带 (缆)与舱外主地网一点连接。连接点处需设置明显的二次接地标识。4.2.3.3舱内应暗敷接地干线,每个预制舱在离活动地板300mm处宜设置2个临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质螺栓。连接点处需设置明显的一次接地标识。4.2.4预制舱材质要求4.2.4.1预制舱墙体采用保温复合墙体,预制舱墙体由外墙(彩钢瓦)、聚乙烯防湿密封膜、保温材料、龙骨架、内墙(彩钢瓦)等材料组成。4.2.4.2内部结构件材料要求与箱体主体的焊接(连接)相容性良好、可靠性高,表面美观不锈蚀。4.2.4.3保温材料宜采用防火性能好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厚度根据热力学仿真计算确定。4.2.5舱体内外装修要求4.2.5.1舱体顶部及外立面两侧颜色采用RAL7035。4.2.5.2舱体外立面正面喷写预制舱名称,并要求带有隆基logo。预制舱名称按照功能命供方应提供喷涂样式示意图,并经需方确认后再进行生产。4.2.5.3舱内屏柜外观形式、颜色统一,屏柜名称、厂家名称等标识位置、字体、高度应保持一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次设备预制舱技术规范书84.2.6预制舱屏柜布置要求4.2.6.1预制舱内间隔层二次设备、通信设备及直流分屏等二次设备屏柜采用屏柜,柜前后门均采用双开门模式;直流柜预制舱可单独配置,柜体采用2260×800×600mm 4.2.6.2舱内二次屏柜可采用单列或双列布置。当前接线、前显示式二次装置技术成熟时,宜采用双列靠墙布置方式。4.2.6.3当屏柜单列布置时,柜前维护通道不小于900mm,柜后维护通道不小于600mm,两侧维护通道不小于800mm。4.2.6.4预制舱内二次设备当采用双列布置时,宜设置集中接线柜。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应开展以下型式试验:1)预制舱舱体结构加荷试验;2)预制舱舱体保温隔热试验;3)预制舱舱体风雨密封性试验;4)预制舱舱体运输颠簸试验;5)预制舱舱体起吊试验;为保证工程进度,减少简化现场试验工作量,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及其相关所有IED设备应在工厂内进行联调;因此预制舱式二次设备除完成相关设备单体工厂试验外,还应完成以下测试:5.2.1.2设备其它特定功能试验;5.2.1.3所有设备的系统联调试验;5.2.3高级应用功能测试。5.3现场试验95.3.2传动试验。6.运输及吊装6.1.1预制舱应可靠固定在运输车上,固定及拆卸方式应快速简便。6.1.2预制舱在运输中应直立放置,不许倒置、侧放。6.2.1运输与现场安装均采用吊装方式,以舱底部吊件为起吊点,起吊应保证箱体两端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