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368-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_第1页
DB45∕T 2368-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_第2页
DB45∕T 2368-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_第3页
DB45∕T 2368-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_第4页
DB45∕T 2368-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120.10

CCSA000

45

广西壮壮族族自自治区地方标准标准

DBB45/T23668—2021

汽车零部部件供供应商商能力力管理理体系系

Capabilitymanaggementssystemoffautomobbilepartssupplliers

2021--09-27发布2021-110-31实施

广西壮壮族自治区区市场监督督管理局发布布

DB45/T2368DB45/T—2021

目次

前言................................................................................III................................................................................前言

1范围...............................................................................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1.........................................................................术语和定义3

4缩略语.............................................................................4.............................................................................缩略语4

5设计开发管理.......................................................................4.......................................................................设计开发管理5

5.1项目管理.......................................................................4.......................................................................项目管理5.1

5.2产品和过程策划.................................................................6.................................................................产品和过程策划5.2

5.3产品设计和开发.................................................................7.................................................................产品设计和开发5.3

5.4过程设计和开发.................................................................8.................................................................过程设计和开发5.4

5.5变更控制.......................................................................9.......................................................................变更控制5.5

5.6产品和过程确认/认可............................................................9............................................................产品和过程确认/认可5.6

5.7经验教训.......................................................................9.......................................................................经验教训5.7

6采购及分供方管理..................................................................10..................................................................采购及分供方管理6

6.1分供方定点....................................................................10....................................................................分供方定点6.1

6.2分供方产品开发认可............................................................10............................................................分供方产品开发认可6.2

6.3分供方管理....................................................................11....................................................................分供方管理6.3

6.4采购产品质量监控..............................................................13..............................................................采购产品质量监控6.4

6.5仓储管理......................................................................13......................................................................仓储管理6.5

6.6分供方绩效评价及改进..........................................................13..........................................................分供方绩效评价及改进6.6

6.7人员能力......................................................................14......................................................................人员能力6.7

7生产制造管理......................................................................14......................................................................生产制造管理7

7.1制造系统管理*.................................................................14.................................................................制造系统管理*7.1

7.25S&目视化管理.................................................................14.................................................................5S&目视化管理7.2

7.3标准化管理....................................................................14....................................................................标准化管理7.3

7.4人员培训......................................................................16......................................................................人员培训7.4

7.5分层审核......................................................................17......................................................................分层审核7.5

7.6快速反应*.....................................................................17.....................................................................快速反应*7.6

7.7准时化(JIT)生产.............................................................17.............................................................准时化(JIT)生产7.7

7.8零缺陷........................................................................19........................................................................零缺陷7.8

7.9持续改进......................................................................21......................................................................持续改进7.9

8质量管理..........................................................................23..........................................................................质量管理8

8.1质量策划......................................................................23......................................................................质量策划8.1

8.2产品质量监控..................................................................23..................................................................产品质量监控8.2

8.3过程监视和测量................................................................24................................................................过程监视和测量8.3

8.4检测设备......................................................................25......................................................................检测设备8.4

8.5变更管理......................................................................26......................................................................变更管理8.5

8.6质量信息系统管理..............................................................26..............................................................质量信息系统管理8.6

I

DB45/T2368DB45/T—2021

8.7质量预警质量预警8.7.......................................................................27

8.8持续改进(质量)持续改进(质量)8.8...............................................................27

9物流管理物流管理9...........................................................................28

9.1物流规划物流规划9.1.......................................................................28

9.2物流设施物流设施9.2.......................................................................29

9.3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管理9.3...................................................................29

9.4物料存储9.4.......................................................................30

9.5物料作业物料作业9.5.......................................................................31

9.6顾客服务顾客服务9.6.......................................................................32

10成本管理成本管理10..........................................................................32

10.1策划策划10.1..........................................................................32

10.2监控监控10.2..........................................................................32

10.3分析分析10.3..........................................................................33

10.4改进改进10.4..........................................................................33

11评价与分析评价与分析11........................................................................33

11.1评价标准构成评价标准构成11.1..................................................................33

11.2评价分析方法评价分析方法11.2..................................................................34

II

DB45/T2368DB45/T—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文件按照GB/T

起草。

本文件由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佐平、黄训、杨燕文、胡健斌、蒋智焱、冯琳、王因杰、陈志堂、罗颖洹、

唐瑞峰、钟国友、李燊、张乐、郭其昌、宁燕、梁军。

III

DB45/T2368DB45/T—20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生产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应具备的

能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主机厂对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能力管理体系的评价。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最新版本(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文件。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19000GB/T基础和术语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质量管理体系19001GB/T

IATF16949:2016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forautomotiveproductionandrelevantservicepartsorganizations)

33术语和定义

GB/T19000、GB/T1900119000、GB/TGB/T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能力capabilitycapability能力

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即具有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或质量,将其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的能力。

3.23.2

供应商能力suppliercapabilitycapabilitysupplier供应商能力

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一组反映效率和效果的能力,这些能力可

以体现在企业从产品开发到营销再到生产的任何活动中。

3.3

项目管理机制projectmanagementmechanismmechanismmanagementproject项目管理机制

达成项目目标,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制定的,为了度去衡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有

量且有法去奖惩和激励的规程。

3.43.4

项目资源projectresourceresourceproject项目资源

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项目接受和利用,且属于项目发展过程所需求的客观存在。

3.53.5

质量阀qualityvalvevalvequality质量阀

在特定的阶段对特定要素强制性评审,以保证在产品项目阶段尽可能早地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并

对潜在风险识别、消除或降低升级的活动。

1

DB45/T2368DB45/T—2021

3.63.6

早期次品遏制earlydefectiveproductcontainmentcontainmentproductdefectiveearly早期次品遏制

为了确保早期生产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而进行的独立于生产线外的对产品100%

全检。

3.73.7

按节拍生产runatraterateatrun按节拍生产

评价供方的实际制造过程能够生产满足质量要求和产量要求的管理规定。

3.83.8

供应商定点supplierdesignationdesignationsupplier供应商定点

确定供方供货资格的全过程。

3.93.9

关键零部件keypartspartskey关键零部件

涉及国内外法规/安全/环保等有关规定的零部件。

3.103.10

限度样品limitsamplesamplelimit限度样品

买卖双方用来具体判定某一无法量化(或不易量化)的质量特性的最低要求标准,一般都是用实体物

件作为买卖双方最后决定质量要求是否合格的基准。

3.113.11

异物foreignmattermatterforeign异物

产品设计开发时没有将其列入却实际含有的任何物质,如毛发、绒线、塑料、纸片等。

3.123.12

岗位柔性postflexibilityflexibilitypost岗位柔性

一名员工能够胜任多个工位操作的程度。

3.133.13

分层审核layeredauditauditlayered分层审核

一种由组织中各级人员按照预先计划的频次定期参与评审并回顾整改为基础的标准化的评审过程。

3.143.14

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responsequick快速反应

在生产现场召开的一个简短快速的问题沟通会议,通常是企业进行问题解决的一种工具。

3.153.15

生产节拍takttimetimetakt生产节拍

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3.163.16

快速换产quickproductionchangechangeproductionquick快速换产

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向生产另一种产品所需最低时间的转换过程。

3.173.17

变化点changepointpointchange变化点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执行点发生了改变,即执行状态与原设定状态发生了改变。

3.183.18

变化点管理changepointmanagementmanagementpointchange变化点管理

当变化点发生时,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来保证安全、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

2

DB45/T2368DB45/T—2021

3.193.19

旁路管理bypassmanagementmanagementbypass旁路管理

旁路管理就是当检核机制发生异常,一堆检核机制,而在一个系统的正常流程中,有无法在短期间

内排除时,使系统作业能绕过这些检核机制,系统能够继续运行的作业模式。

3.203.20

遏制containmentcontainment遏制

为避免可疑品流出而对其开展的检查挑选工作。

3.213.21

防错验证errorproofingverificationverificationproofingerror防错验证

为确认防错装置有效而开展的模拟防错装置失效的验证过程。

3.223.22

反应计划responseplanplanresponse反应计划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或操作失控所规定的纠正措施。

3.233.23

暗灯系统andonsystemsystemandon暗灯系统

应用在车间的生产线上的实时呼叫系统。

3.243.24

七大浪费sevenwasteswastesseven七大浪费

企业管理中的七大常见浪费现象,包含等待浪费、搬运浪费、不良品浪费、动作浪费、加工浪费、

库存浪费和制造过多浪费。

3.25

验证岗位verificationpostpostverification验证岗位

一个通过预防,探测和遏制异常情况的在线制造质量系统。

3.263.26

报警界限alarmlimitslimitsalarm报警界限

根据发现缺陷的类型和数量,当达到报警界限时,启动升级程序并进行跟踪。

3.273.27

单一零件规划planforeverypartparteveryforplan单一零件规划

明所有与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零件的详细计划,并注这是精益物流系统的一个

关键工具。

3.283.28

断点breakpointbreakpoint断点

由于工程更改等原因引起的新旧零件号的交替点。

3.293.29

工位器具positionapparatusapparatusposition工位器具

在生产现场(一般指线)或仓库中用以存放生产对象或工具的各种装置。

3.303.30

溢库overflowwarehousewarehouseoverflow溢库

物料在固定的存储地点超过最大库存。

3.313.31

目视化管理visualmanagementmanagementvisual目视化管理

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

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3

DB45/T2368DB45/T—2021

3.323.32

窗口时间windowtimetimewindow窗口时间

可以对事件或事物进行处理或者反应的一段时间。

4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AG:汽车工业行动小组(AutomotiveIndustryActionGroup)

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

BOE:设备清单(BillofEquipment)

BOP:过程清单(BillofProcess)

BPD:业务计划实施(BusinessPlanDeployment)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

Cmk:设备能力指数(MachineCapabilityIndex)

DFMEA:设计失效模式及影响效果分析(Design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

EWO:工程工作指令(EngineeringWorkOrder)

FIFO: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

GMS:通用汽车全球制造体系(GlobalManufacturingSystem)

IE: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

JES:工作要素单(JobElementSheet)

KPI: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

OEE: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PDCA:戴明环(Plan、Do、Check、Act)

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效果分析(Process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

PPM:每百万件的产品缺陷数(PartsperMillion)

PTR:生产试运行(ProductionTrialRun)

SMART:目标管理(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

SOS:标准化操作单(StandardizedOperationSheets)

SPC: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SPS:系统汽车配送(SetPartsSystem)

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upplierQualityEngineer)

STS:标准化任务单(StandardizedTaskSheet)

TIS:任务指导单(TaskInstructionSheets)

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TPS:丰田生产方式(ToyotaProductionSystem)

55设计开发管理

5.15.1项目管理

5.1.15.1.1机制

应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管理机构、职责及项目管理的过程。

4

DB45/T2368DB45/T—2021

5.1.25.1.2项目资源

5.1.2.15.1.2.1项目团队*

应组建项目团队:

a)有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有明确的组建团队的过程;规定了团队的职责和权限;团队人员具

包含自以下职能:商务、备相关专业能力,成员应研发、工程、采购、制造、质量、财务等;

b)分供方也应该被纳入项目团队。

5.1.2.25.1.2.2项目资源规划*

应为项目规划和项目目标的实现,配置必要的资源:

a)有明确的项目资源规划并考虑了顾客需求,同时也考虑了供应商;

b)项目预算合理且经过审批;

c)项目团队成员及时到位,人员实际工作负荷合理;

d)项目资源能够根据各种变更及时调整;

e)项目资源规划应特别关注项目关键路径。

5.1.3项目计划

5.1.3.15.1.3.1项目主计划

应编制项目主计划,并已经与顾客进行了协商沟通:

a)满足顾客的要求,关键路径来自于项目主计划表,所有里程碑都应完整纳入项目主计划;

b)定期针对实际发生的变更进行调整,变更应在项目团队内部及时沟通,对于非顾客触发的项

目主计划表的任何变更应及时与顾客协商沟通;

c)考虑关键分供方的情况;

d)对里程碑进行评审并确认落实度。

5.1.3.2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应建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a)项目主计划中包含有一份质量管理计划;

b)满足组织内部和顾客要求的产品和过程技术规范;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有明确的责任人;考虑

了项目主计划表中的时间安排;包含关键的分供方;

c)定期监控落实情况。

5.1.45.1.4项目质量阀*

项目各阶段的质量阀应评估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a)结合自身管理要求和项目的复杂程度,设置适宜的项目质量阀,评估项目各阶段目标和任务

的完成情况。至少包含:

1)项目会议制度;

2)项目进展,产品工程、采购、制造、质量、生产启动、售后、市场等交付物状态及目标达

成;

3)开启人员;

b)质量阀的开启应以项目阶段目标的达成和风险消除或降低为原则。

5.1.55.1.5项目变更及风险管理

5

DB45/T2368DB45/T—2021

5.1.5.15.1.5.1变更管理*

应建立变更管理要求并有效实施:

a)满足顾客要求,发生变更应及时与顾客协商沟通;对影响到产品质量的重要变更,与顾客一

起进行风险评估;

b)针对不同的变更类型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流程(分发范围、处理/实施时间、风险升级等),针

对顾客、组织内部、分供方,分别定义变更管理负责人及其职责和权限,确保变更管理中分

供方的积极参与;

c)所有变更都有记录。

5.1.5.25.1.5.2风险管理*

应建立风险管理要求并有效实施:

a)针对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不符合情况和超期情况,建立一套风险升级流程;该风险升级流

程充分考虑顾客要求,规定风险升级标准、风险识别/评估方法、风险范围、应对措施和人员

的职责权限;

b)针对项目变更和项目偏差的情况开展风险评估;

c)跟踪、评价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d)保存风险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记录。

5.1.5.35.1.5.3事态升级管理

应建立事态升级管理机制,明确事态严重程度、升级层次、处理时限、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并跟

踪处理结果,确保异常情况得到有效处理。

5.25.2产品和过程策划

5.2.15.2.1策划*

策划活动应满足:

a)按照AIAGAPQP的要求进行先期质量策划活动,制定产品和过程开发计划,包括计划和确定

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个阶段,

并重点关注员工培训、防错、追溯性、检具等方面;

b)计划中包含时间节点、里程碑、生产测试等信息,并与顾客一致,并为开发计划的各里程碑

确定考核指标;

c)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设计开发不同接口间的负责人和沟通方法,确保设计和开

发过程中信息得到有效传递;

d)对APQP计划进度进行跟踪并评审,对问题予以记录并及时更新。

5.2.25.2.2要求识别

应确保充分识别产品和过程开发的具体要求:

a)有明确的流程和渠道来识别顾客要求,确保产品所有的相关要求均已经得到识别;

b)要求包括:顾客的要求及对分供方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产品设计要求、特殊特性的要求、

质量协议、采购要求、设备工装要求、物流、包装、标识要求等。

5.2.35.2.3可制造性评审*

应进行可制造性评审,确保加工可行性:

6

DB45/T2368DB45/T—2021

a)规范评审的步骤;

b)相关责任部门参与评审过程,评审考虑:

1)合同和询价文本的可行性,并规范报价前的审批流程;

2)有确定所有产品要求的流程,包括隐含要求(如法律法规);

3)经验和未来的期望;

4)组织产能情况;

5)顾客满意度的要求。

5.2.45.2.4资源规划*

应规划并落实必要的资源,确保产品和过程开发能力及验证能力:

a)建立了合理的产品和过程开发流程、方法,新产品设计周期;能够采用合适的信息化软件用

于产品和过程开发的各阶段(三维造型、模拟仿真、性能分析等);

b)具备足够的有能力的产品和过程开发人员,对产品相关的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有充分了解;

c)具备一定的新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能力、必要的工装设计能力或者通过外包方式获得;

d)具备必要的试验能力(尺寸、材料、性能、可靠性等)或者通过外包方式获得;

e)设置独立的试制专门区域,并具备必要的制能力或者通过外包方式获得。

5.35.3产品设计和开发

5.3.15.3.1输入*

应充分识别顾客要求并转化为设计和开发输入:

a)将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质量要求、产品要求、对分供方的要求等)、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

教训转化为可度量的技术指标,输出设计任务书;

b)通过多方论证,识别设计输入并实施评审,保持评审记录。

5.3.2输出

5.3.2.15.3.2.1输出*

应按照产品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输出相关产品技术要求,包括:工程图样、工程

规范、材料规范、产品和过程特殊性等。

5.3.2.25.3.2.2DFMEA分析*

应进行DFMEA分析,确保产品在功能、可靠性方面满足要求:

a)规范DFMEA的实施流程,明确内外部的接口,DFMEA和PAFME的接口;

b)开发计划应包含DFMEA,应考虑顾客的潜在要求;

c)DFMEA殊特性,制定相应措施,并验证措施有效性;应识别特

d)产品设计变更时,DFMEA需重新评价,确保DFMEA文件动态更新;

e)DFMEA团队应包括生产规划和制造现场人员。

5.3.35.3.3验证*

应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样件开发、验证和提交,对发现问题进了有效跟踪解决:

a)按照规范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样件开发,确保送样质量和及时性;

b)具备必要的试验能力(尺寸、材料、性能、可靠性等),或者通过外包方式获得;设置独立

的试制专门区域,并具备必要的制能力,或者通过外包方式获得。

7

DB45/T2368DB45/T—2021

5.3.45.3.4评审*

要求应满足:

a)建立产品设计阶段各阶段评审要求,有效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包括:产品设计输入评审记

录、产品设计输出评审记录、产品设计更改评审记录、产品设计验证评审记录、产品设计确

认评审记录、DFMEA评审记录、样件控制计划评审记录等;

b)评审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考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依据;合理的设计结

构;准确的计算结果;适合的公差配合;

c)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的内容覆盖其所有输出,参加评审的人员应包括设计和开发有关的职能

代表;

d)识别和确定所需采取措施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5.45.4过程设计和开发

5.4.15.4.1输入*

应识别过程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形成文件并评审:

a)顾客要求;

b)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内容;

c)生产能力、过程能力及成本目标;

d)可利用的信息,如,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

e)特殊过程。

5.4.25.4.2输出

5.4.2.15.4.2.1输出*

应按照过程开发的任务要求,输出相关用于指导生产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过程流程图、车间平

面布置图、特性矩阵图、PFMEA、试生产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初始过程能力研

究计划、包装标准及规范、适当的防错控制等。

5.4.2.25.4.2.2PFMEA使用*

应使用PFMEA确保过程设计符合顾客要求:

a)规范PFMEA的实施流程,明确内外部的接口、DFMEA和PFMEA的接口;

b)开发计划包含PFMEA,应考虑顾客的潜在要求;

c)识别特殊特性,制定相应措施,并验证措施有效性;

d)过程设计变更时,PFMEA需重新评价;确保PFMEA文件的动态更新;

e)PFMEA团队包括生产规划和制造现场人员。

5.4.35.4.3验证*

要求应满足:

a)在新产品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过程流程图、新产品实际所需的制造过程/工序、

工艺文件、试生产控制计划、相关生产和设备操作标准/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对新设计的制造

过程/工序(包括制造过程的参数,如:设备参数等)进行制造过程设计验证,以确保制造过

程设计阶段的输出满足该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

b)制定验证方法,明确验证的内容、实施验证的样品要求以及接收准则,并对验证过程中产生

的偏差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8

DB45/T2368DB45/T—2021

5.4.45.4.4评审*

要求应满足:

a)建立过程设计阶段各阶段评审要求,评价过程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有效实施

并保留相关记录;

b)过程设计和开发评审的内容覆盖其所有输出,至少包含以下内容:适合的设备能力;合理过

步骤程的布局/流程/作业;合理的包装/搬运运输;适宜的生产和储存环境;

c)参加评审的人员包括设计和开发有关的职能代表;

d)识别和确定所需采取措施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5.55.5变更控制

证行了评审、验应建立产品和过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对更改进得(必要时)和确认(必要时)并

到批准,有效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

5.6产品和过程确认/认可

5.6.15.6.1试生产*

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前,通过试生产运行评价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确认:

a)建立试生产要求,明确确认的方法、确认内容、实施确认的样品要求和接收准则;

b)采用正式的生产工装、设备、环境(包括生产操作者)、设施和节拍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

过程和零件用于: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测量系统分析、最终可行性评审、过程审核、生产确

认试验、生产件批准、包装评价、首次能力、质量策划认定;

c)确认特殊过程策划的结果,当准则、设备、人员、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实施再确认;

d)针对在确认过程中产生的偏差,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5.6.2生产件批准*

应通过PPAP批准,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a)满足AIAG关要求,按顾客要求的内容和时间节点提交相关AP(第四版)的有PPPPAP资料,

确保向顾客供应的物料在首批发运前通过PPAP批准,并保证日常供货的一致性;

b)确保由正式生产工装和过程制造出来的产品满足和符合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工程规范的所有要

这些要求的潜在能力;在执行所要求的生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足求,并

现的偏差得到有效解决。c)试生产过程中发

5.6.35.6.3早期次品遏制*

应在新产品开始投产和生产加速期间加严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得任何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供

应商的现场而不是在顾客的制造场被很快的发和解决。

5.6.4按节拍生产*

应在按节拍生产运行期间,对实际制造过程进行评估,以确认有能力持续的按预定节拍进行生产,

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产能要求。

5.75.7经验教训

应建立总结、保存和共享经验教训的机制:

9

DB45/T2368DB45/T—2021

a)对在新项目或改进项目实施和问题解决中的经验进行总结、评审,并保存项目过程发生的设

计缺陷/重大质量问题等记录,建立经验教训库;

b)经验教训数据库应便于查询。

66采购及分供方管理

6.16.1分供方定点

6.1.16.1.1分供方评价*

应建立分供方评价准则并有效实施:

a)建立潜在分供方评价程序;开展分供方基本信息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员、生产、商务、

物流、售后、质量体系认证情况等方面;

b)对潜在分供方的评价应关注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评价内容包括:体系运行、制造

能力、质量能力、产品设计和工装设计能力、制造加工等方面,保存潜在分供方评价记录,

评价记录中的做法与程序要求一致;

c)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潜在分供方资源系统,并实施维护。

6.1.26.1.2分供方选择

应建立分供方准入条件,确保与经过批准的分供方合作:

a)根据采购项目要求、顾客要求及潜在分供方评价结果选择分供方,至少采购、质量、研发和

工程职能部门参与;

b)把分供方的同步研发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作为定点先决条件,确保定点分供方符合准入条件

并经过批准;

c)对顾客推荐或指定分供方应执行企业定点批准程序,并不能因顾客推荐免除企业的质量责任;

d)已批准的分供方纳入合格分供方管理系统,并动态管理。

6.1.36.1.3合同管理

应建立合同管理程序,程序包含合同管理人员、合同文本拟定、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监

管、合同变更处理和合同档案管理等要求。应与经过批准的分供方签订合同,合同应明确对分供方的要

求,包括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服务要求、商务要求。

6.26.2分供方产品开发认可

6.2.16.2.1先期产品质量开发计划(APQP)*

分供方对所有新开发零件的先期质量策划活动应满足:

a)按照AIAGAPQP的要求进行先期质量策划活动,包括: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个阶段,并重点关注员工培训、

防错、追溯性、检具等方面;

b)在产品开发前成立跨部门的功能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并实施项目管理,确保配置足够的

项目资源,项目的各时间节点在顾客项目节点之前;

c)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分供方APQP过程进行跟踪,并能对风险问题进行评估。

6.2.26.2.2工装样件认可

对分供方的工装样件认可应满足:

10

DB45/T2368DB45/T—2021

a)建立对分供方工装样件的认可程序,包括:工装样件批准、外观认可(适用时)、功能性评

估(适用时);

b)分供方样件的开发认可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认可程序执行。

6.2.36.2.3生产件批准*

报价生产保分供方了解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并具备按应实施生产件批准流程,确

节拍持续生产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a)要求分供方满足AIAG关要求,以及顾客对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