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3.1复数的三角表示式3.2复数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基础落实·必备知识一遍过重难探究·能力素养速提升目录索引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促达标课程标准1.通过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2.了解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之间的关系.3.了解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基础落实·必备知识一遍过知识点一
复数的三角表示式
这个式子称为复数z=a+bi(a,b∈R)的
,简称三角形式.为了与三角形式区分,a+bi称为复数的代数表示式,简称代数形式.
当z=r(cosθ+isinθ)≠0时,z的辐角有无穷多个值,这些值相差2π的整数倍.三角表示式
为确定起见,将满足条件0≤θ<2π的辐角值,称为
,记作argz,即0≤argz<2π.每一个非零复数有唯一的模与辐角的主值,并且可由它的模与辐角的主值唯一确定.因此,两个非零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角的主值分别相等.如果z=0,那么与它对应的向量
缩成一个点(零向量),它的方向是任意的,所以复数0的辐角也是任意的.
非零复数的辐角不唯一,辐角的主值唯一辐角的主值
名师点睛1.复数的三角形式的特征:(1)模r≥0.(2)括号内需满足:前余弦,后正弦,角相同.(3)cos
θ与isin
θ之间用加号连结.简单地说,复数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是: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不符合条件的都不是三角形式.2.在复数的三角形式中,幅角θ的值可以用弧度表示,也可以用角度表示,可以是主值,也可以是主值加2kπ或k·360°(k∈Z).但为了简单起见,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时,一般将θ写成主值.思考辨析1.复数0的辐角是多少,辐角主值是多少?
2.把一个复数表示成三角形式时,辐角θ一定要取主值吗?提示
0的辐角是任意角,辐角主值是[0,2π)内任一角.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人教A版教材习题]将下列复数表示成三角形式:解(1)6=6(cos
0+isin
0).知识点二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与几何意义1.复数乘法运算的三角表示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r1r2[cos(θ1+θ2)+isin(θ1+θ2)].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它们的模的
,积的辐角等于它们辐角的
.
简单地说,两个复数三角形式相乘的法则为:模数相乘,辐角相加.积
和
2.复数乘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θ2>0,逆时针;θ2<0,顺时针
思考辨析一个复数对应的向量无论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一致吗?提示
不一致,根据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可知,所得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与旋转方向有关.自主诊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若argz1=α,argz2=β,则arg(z1·z2)=α+β.(
)√×2.把复数a+bi(a,b∈R)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向量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
A.a-bi B.-a+biC.b-ai D.-b+aiC解析
按顺时针旋转90°,即将复数与cos(-90°)+isin(-90°)相乘,∴所求复数为(a+bi)·(-i)=b-ai.知识点三
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法则与几何意义1.复数除法运算的三角表示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数的模,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
.
简单地说,两个复数三角形式相除的法则为:模数相除,辐角相减.差
2.复数除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θ2>0,顺时针;θ2<0,逆时针
自主诊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重难探究·能力素养速提升探究点一复数的三角形式【例1】
将下列复数表示成三角形式(辐角取主值).(1)5i;(2)8;(3)-3-3i;(4)-1+i.(2)因为r=8,cos
θ=1,sin
θ=0,所以θ=0,所以8=8(cos
0+isin
0).规律方法
复数的代数形式z=a+bi化为复数三角形式的一般步骤(2)由tan
θ=及点(a,b)所在象限求出复数的一个辐角(一般情况下,只需求出复数的辐角主值即可);(3)写出复数的三角形式.变式训练1将下列复数中代数形式的表示成三角形式(辐角取主值),三角形式的表示成代数形式.(1)-1;解
(1)因为r=1,cos
θ=-1,sin
θ=0,所以θ=π,于是-1=cos
π+isin
π.探究点二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运算【例2】
计算下列各式:(3)(cos36°+isin36°)5.解
(1)原式=21(cos
π+isin
π)=-21.(3)原式=cos(5×36°)+isin(5×36°)=cos
180°+isin
180°=-1.规律方法
两个复数三角形式乘法的法则可简记为,模数相乘,辐角相加,并且可以作以下推广:(1)有限个复数相乘,结论亦成立.即z1·z2·…·zn=r1(cos
θ1+isin
θ1)·r2(cos
θ2+isin
θ2)·…·rn(cos
θn+isin
θn)=r1·r2·…·rn[cos(θ1+θ2+…+θn)+isin(θ1+θ2+…+θn)].(2)当z1=z2=…=zn=z时,即r1=r2=…=rn=r,θ1=θ2=…=θn=θ,有zn=[r(cos
θ+isin
θ)]n=rn(cos
nθ+isin
nθ),这就是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方法则,即:模数乘方,辐角n倍.变式训练2计算下列各式:(2)3(cos18°+isin18°)·2(cos54°+isin54°)·5(cos108°+isin108°);(2)原式=3×2×5[cos(18°+54°+108°)+isin(18°+54°+108°)]=30(cos
180°+isin
180°)=-30.探究点三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运算解
原式=9[cos(270°+90°)+isin(270°+90°)]=9(cos
360°+isin
360°)=9.规律方法
进行两个复数的三角形式除法运算时,将模对应相除等于商的模,用被除数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等于商的辐角,即可得两个复数的除法结果.探究点四复数乘除法运算的几何意义【例4】
已知复数乘法(x+yi)(cosθ+isinθ)(x,y∈R,i为虚数单位)的几何意义是将复数x+y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x,y)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则将点(6,4)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解析
复数乘法(x+yi)(cos
θ+isin
θ)(x,y∈R,i为虚数单位)的几何意义是将复数x+y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x,y)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则将点(6,4)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点的对应的复数为变式探究若将条件“逆时针方向”改为“顺时针方向”,其结果如何?规律方法
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复数的乘法的几何意义相对应;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复数的除法的几何意义相对应.可简记为“逆乘顺除”四个字.本节要点归纳1.知识清单:(1)复数的三角形式及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的互化;(2)复数在三角形式下的乘法、除法运算;(3)复数在三角形式下的乘法、除法运算的几何意义.2.方法归纳: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3.常见误区:(1)辐角和辐角主值容易混淆;(2)若arg
z1=α,arg
z2=β,则arg(z1·z2)不一定为α+β,arg()不一定为α-β.学以致用·随堂检测促达标1231.复数z=-sin100°+icos100°的辐角主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产业:锂电池隔膜湿法工艺技术创新进展报告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技术创新与无人机通信技术
- 智慧安防社区巡更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分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摄影墙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水养殖与种植业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龙虾健康饮食定制化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洋渔业水产品建筑节能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5G技术对工业自动化的赋能
- 智能采矿资源整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解读《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含准则全文)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GB/T 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 GB/T 19227-2008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企业员工出差登记表Excel模板
- 《鱼》 一种提高士气和改善业绩的奇妙方法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全本
- 汽车认购合同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 GB∕T 37303.6-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操纵性 第6部分:模型试验特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