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突出中心》写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的内涵及其对文章的统领作用,认识到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与2.掌握确定中心的方法,学会从生活小事中提炼深刻主题,做到以小见大、化实为虚。3.学会运用线索贯穿、详略安排、细节描写、直接点题等技巧突出中心,能在写作中围绕中心选材并展开内容。4.能结合具体话题完成习作,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或一件物品表达真情实感与思考,使文章中心明确且突出。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确定中心的方法,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运用恰当技巧突出2.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内涵,能将生活琐事与深刻主题关联,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多种技巧突出中心。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故事导入视频、范文片段、修改示例、话题素材等。2.素材卡片:印有不同话题(如“旧物”“街头一幕”“家庭瞬间”)及相关写作提示。3.学生预习:回顾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思考哪些文章中心突出,其突出中心的方法是什么。1.播放动画短片:古时候有位书生跋涉百里向大师请教写作之道,大师带他观察蜘蛛网。书生凝视三日,悟得“织网先定中心,作文亦如是”的道理。2.师生讨论:蜘蛛网的“中心”有何作用?(支撑整张网,使网结构有序)由此联想,文章的“中心”应具备什么作用?(统领全文内容,决定材料选择,让文章有灵魂)3.教师小结:写作如织网,中心是文章的“网心”。没有中心的文章,内容会像散乱的蛛丝,无法形成完整的意义;有了明确的中心,文章才能条理清晰、主旨鲜明。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如何突出中心”。(二)认识中心:何为“中心”?为何重要?1.概念解析:文章的中心是作者通过全文内容想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情感态度或思考感悟。它可以是对亲情的赞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等。呈现两段文字:片段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蓝色的,有两个口袋,我很喜欢。”片段二:“妈妈连夜为我缝补书包,补丁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装饰都温暖。那是她下岗后省下买菜钱,熬夜赶工的结果。这个补丁书包,装着她对我的全部牵挂。”提问:哪段文字更有感染力?为什么?(片段二有明确中心——母爱,片段一仅描述事实,无深层情感)3.小组讨论:结合学过的课文(如《散步》《往事依依》),说说这些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如何通过小事体现中心。教师总结: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它让文字超越表面描述,传递深层意义。好的中心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记住文章的核心思想。(三)确定中心:从生活中提炼深意以小见大:通过具体的小事、物品或场景,折射出普遍的情感或道理。例如,通过“奶奶的老花镜”写亲情,通过“街头共享雨伞”写社会温暖。化实为虚:将具体的事物(如旧钢笔、老槐树)与抽象的情感(思念、坚守)关联,赋予事物象征意义。2.话题实践——“旧物里的故事”:提问:你身边有哪些有故事的旧物?(如褪色的红领巾、修补的运动鞋、爷爷的旧手表)小组活动:每人选择一件旧物,用一句话说说它可能承载的中心(示例:“爷爷的旧算盘”——老一辈的敬业精神;“外婆的绣花鞋”——传统手艺的传承)。教师点评:强调中心需明确、集中,避免模糊(如“旧书包”的中心可定为“同学情谊”,而非笼统的“回忆”)。3.迁移训练——“校园外的瞬间”:展示图片:雨天交警护送小学生过马路、志愿者在社区整理旧物、老人在公园教孩子下棋。要求:任选一幅图,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确定中心(示例:交警护送——责任与关爱;老人教棋——传承与温暖)。(四)突出中心:技巧与方法运用1.线索贯穿法:概念:以一件物品、一种情感或一个事件作为线索,串联全文内容,使中心集中。示例分析:《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串联起“赠送木雕—被迫索回”的故事,中心是“成人与孩子对友谊的不同理解”。实践: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让学生设计线索(如“一碗长寿面”“争论的遥控器”),说说如何用线索贯穿中心。2.详略安排法:原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示例对比:略写:“妈妈给我夹菜,我很感动。”详写:“妈妈夹菜时,手腕上的银镯子轻轻撞在碗边,发出‘叮当’声。她把鱼肉最嫩的部分挑出来,细心剔除小刺,再放进我碗里,说:‘多吃点,明天考试有力气。’那根被她捏过的鱼刺,在桌上闪着微光。”提问:详写部分如何突出“母爱”的中心?(细节描写让场景具体,情感更真实)3.细节描写法:要求: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让中心更生动可感。练习:补全句子(围绕“父亲的严格”中心):“父亲接过我的试卷,手指在‘65分’上停顿了几秒,(动作),说:‘’(语言),眼神里(神态)。”示例参考:“指关节捏得发白,却没抬头看我”“把错题抄三遍,明天我检查”“藏着失望,却更多是期待”。4.直接点题法:概念:在开头、结尾或段落中直接点明中心,让读者清晰把握主旨。示例:《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直接点出对父亲的思小组活动:为“雨中送伞”的故事写结尾,要求直接点题(示例:“那把倾斜的伞,遮住的是雨水,撑起的是同学间最纯粹的善意。”)。(五)实战演练:围绕中心写作1.话题选择:从“家庭小事”“校园角落”“社会见闻”中任选一个话题,确定中心后写作(500字左右)。2.写作要求:用一个线索贯穿全文;至少有一处详写的细节;在结尾直接点明中心。3.片段示例——“家庭小事·爷爷的茶缸”爷爷的茶缸缺了个口,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每天清晨,他都要用这茶缸泡上浓茶,坐在老藤椅上慢慢喝。那天我调皮,把茶缸碰倒在地上,缸底的“劳动模范”刻字露了出来。爷爷捡起来,没骂我,只是说:“这缸陪我在厂里干了三十年,那时加班赶工,全靠它提神。”他摩挲着缺口,像抚摸老朋友的伤疤。如今茶缸里的茶凉了又热,爷爷的腰弯了,但那“劳动模范”的刻字,在阳光下依然清晰。这茶缸装的不是茶,是老一辈人对日子的认真。4.同伴互评:评价标准: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围绕中心?是否运用了至少两种突出中心的技巧?示例点评:某同学写“社区志愿者”,以“红色马甲”为线索,详写志愿者帮老人查健康码的动作,结尾点出“平凡人的坚守”,中心突出,细节生动。(六)课堂总结与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