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解度单元易错题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详解】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解析:B【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详解】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睛】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S/(100+S)×100%.甲、乙物质的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S/(100+S)×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解析: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质量分数,故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D、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故选A。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故A错误;B、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故A错误;B、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则溶剂最少,甲、乙物质的溶剂质量相等,所以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故B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故D正确。故选A。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正确;B.微观上看,物质溶解时都有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放热)两个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通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正确;B.微观上看,物质溶解时都有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放热)两个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相互混合的微粒间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远动着,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错误;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因此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溶质、溶剂、温度的影响,所以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正确;选C。6.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①硝酸钾晶体不溶,②硝酸钾晶体溶解,③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变,④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减小,⑤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增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稳定下对一种溶质来说的,若该加入其他的溶质仍能够继续溶解,即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后,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而使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稳定下对一种溶质来说的,若该加入其他的溶质仍能够继续溶解,即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后,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食盐的质量分数要减小,②④是正确的,故选C。【点睛】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对这种溶质是饱和的,但是其他的溶质仍可以继续溶解直至饱和。7.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20℃40℃水109g129g酒精17.3g40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说法正确;B、在室温下,物质溶解度大于10g为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说法正确;B、在室温下,物质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质,由表中数值可知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故B说法正确;C、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故C说法正确;D、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甲的溶解度大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甲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D.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所以饱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所以饱和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向100g水中加入100g甲最多溶解80g的甲,形成溶液的质量=100g+80g=180g,故C错误;D、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分析饱和溶液温度改变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时,首先根据溶解度曲线判定溶液的状态,再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判定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9.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生成的氢气会逸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32=1: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D、向20℃的1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1g;故D不正确;故选C.10.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C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11.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S/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C.40℃时,10gKC1加入2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10gKCl加入20g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是解题关键。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2.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6.036.336.637.037.3KNO331.645.863.985.5110Ca(OH)20.170.150.130.120.1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C.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的种类有关D.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剂的种类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正确;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选项正确;C、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解析:D【解析】【详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正确;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选项正确;C、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在同一温度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得出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的种类有关,选项正确;D、由题意可知,表中的数据是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溶剂相同,得不出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剂的关系,选项错误,故选D。13.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答案:C【解析】【分析】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详解】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解析:C【解析】【分析】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详解】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正确;B、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正确;C、从t2℃降至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不正确;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D正确。故选A。【点睛】14.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答案: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解析: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错误;C、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不知三种溶液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错误;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先溶解则说明温度升高了,后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甲溶于水会放出显著热量,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项,水是常见的溶剂,但并不是只有水可作溶剂,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错误;B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正确;C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解析:B【解析】【详解】A项,水是常见的溶剂,但并不是只有水可作溶剂,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错误;B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正确;C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错误;D项,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纯净物,错误。16.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答案:D【解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解析:D【解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故选D。1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解析: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故选D。【点睛】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泥水不是溶液,没有溶质和溶剂之说;故错误;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等,故正确;C、搅拌可以增大固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泥水不是溶液,没有溶质和溶剂之说;故错误;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等,故正确;C、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影响;故错误;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是指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g硝酸钾,溶质质量为:110g,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故错误;故答案为B.20.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题干中强调一定温度下,可见在选择方法时不可以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详解】A.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则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题干中强调一定温度下,可见在选择方法时不可以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详解】A.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大,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所以溶液质量不一定变小,选项A错误;B.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选项B正确;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选项C错误;D.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如果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选项D错误。故选B。2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a=mb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方式不同,应该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错误;B、t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方式不同,应该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错误;B、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a=mb,选项正确;C、如果t2℃时b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则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D、t2℃时,a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所以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故选B。22.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B.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C.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答案:C【解析】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B、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7%,错误;C、NaN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解析:C【解析】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B、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7%,错误;C、NaN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KNO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析出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C。23.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答案: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解析: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D、450℃时,CaCl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2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为乙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不符合题意;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所需溶剂质量小于乙,故乙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故选D。2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故A正确。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无色透明的。故C错误。D.饱和溶液不一解析:A【解析】【详解】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故A正确。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无色透明的。故C错误。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D错误。2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由于不知道溶液解析: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和状态,故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比较;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降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判断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27.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5g,故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g/115g×1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5g,故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g/115g×100%=13.0%,错误,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30g,故此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克,有20g没有溶解,错误,故选C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2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B.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若甲中混有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心理健康的守护之道
- 三只小鸭子绘本课件
- 2025-2030中国对冲修剪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乐高大颗粒课件
- 面试题库精 编:针对性面试出题技巧与实例
- 专业问答精 编:医疗护理面试题目解析
- 医疗求职面试必做题:结核病学面试题库精 编
- 专业实 用岗位考试指导
- 大学财会专业学生自我鉴定
- 大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2025至2031年中国缓冲体总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箱泵一体化泵站设计图集
- 可研报告收费标准(国家标准)
- 智慧华中大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案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方案
- 肩关节脱位-课件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2025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三新起点暑期效果联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