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_第1页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_第2页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_第3页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_第4页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初一分班测试模拟真题(比较难)及解析一、选择题1.小丽参加团体操比赛,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如果这时的方队是一个正方形,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至少有()人。A.9 B.24 C.64答案:C解析:C【分析】小丽位置(3,8),在第3列第8行,因为是个正方形方队,列数与行数相等,最少有8行8列,根据列数×行数=总数,计算即可。【详解】8×8=64(人)至少有64人。故答案为:C【点睛】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2.如图是一个由草绳编织成的圆形茶杯垫片,沿直线剪开,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观察这个三角形,高相当于圆的()。A.周长的一半 B.周长 C.半径 D.直径答案:C解析:C【分析】设圆形的半径为r,三角形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底等于圆的周长,根据三角形、圆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面积,根据三角形与圆的面积相等列出方程,找出r、h之间的关系即可。【详解】解:设圆形的半径为r,三角形的高为h,根据题意得:πr2=2πrh÷2πr2=πrhr=h即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形茶杯垫的半径。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角形的底等于圆的周长。3.比较下图中甲、乙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不确定答案:C解析:C【分析】如图,甲、乙两部分加上相同的一部分后,得到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部分面积相等。【详解】如图所示:甲、乙两部分同时加上图中的三角形,得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部分面积相等;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应用的是差不变原理,差不变原理的求解几何体时经常用到。4.如下图所示,为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B、C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的和为0,则填入正方形A、B、C内的三个数依次为().A.1,-2,0 B.0,-2,1 C.-2,0,1 D.1,-2,1答案:A解析:A【详解】略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B.圆的半径一定,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D.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为两半,切面是三角形。答案:B解析:B【分析】根据正比例、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圆锥体沿高切成的图形知识,进行逐项解答。【详解】A.三角形面积=底×高÷2,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原题干说法正确;B.圆的周长公式=圆周率×半径×2,圆的半径一定,周长也一定,三个量都是一定,不存在变量问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不成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诶;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比是1∶2∶3,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180°×=30°;180×=60°;18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D.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成两半,切面是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仔细认真分析。6.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可能得到一个()。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答案:A解析:A【分析】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沿侧面斜着展开得到平行四边形,据此分析。【详解】根据分析,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得到的是三角形。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学生应掌握。7.一款电视机原来在甲、乙两家商店售价相同。元旦促销活动,甲商店先提价,再降价,乙商店先降价,再提价。现在甲、乙两家商店这款电视机的售价相比,()。A.一样高 B.甲商店售价高 C.乙商店售价高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A【分析】假设电视机原售价是“1”,甲商店先提价,再降价,现在售价是1×(1+20%)×(1-20%);乙商店先降价,再提价,现在售价是1×(1-20%)×(1+20%);计算后比较即可。【详解】假设电视机原售价是“1”,则甲商店现在的售价是:1×(1+20%)×(1-20%)=1×1.2×0.8=0.96乙商店现在的售价是:1×(1-20%)×(1+20%)=1×0.8×1.2=0.960.96=0.96,现在售价相等。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时注意单位“1”的变化。8.某地居民生活使用天然气每月标准立方数的基本价格为4元/立方,若每月使用天然气超过标准立方数,超出部分按其基本价格的80%收费。某用户2月份使用天然气100立方,共交天然气费380元,则该市每月使用天然气标准立方数为多少立方?()A.60 B.65 C.70 D.75答案:D解析:D【分析】设该市每月使用天然气标准立方数为x立方,根据2月份使用天然气100立方,共交天然气费38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该市每月使用天然气标准立方数为x立方,根据题意得:4x+(100-x)×(4×80%)=3804x+320-3.2x=3800.8x=60x=75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9.如下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标有字母“P”,将其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想想、这个平面图形是()。A. B. C. D.答案:C解析:C【分析】这个正方体纸盒无盖,则展开图中,标有字母“P”的下底没有相对的面,据此逐项分析。【详解】A.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B.这个平面图折叠后有重复的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C.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且标有字母“P”的面没有相对的面,符合题意;D.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要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并灵活运用。10.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的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的三角形有()A.82个 B.154 C.83个 D.121个答案:D解析:D【详解】略11.2.15小时=2小时(________)分5升60毫升=(________)升6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2立方米8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分米解析:5.060.062080【分析】(1)2.15小时看作2小时与0.15小时之和,把0.15小时乘进率60化成9分钟;(2)把60毫升除以进率1000化成0.06升再加5升;(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4)把2立方米乘进率1000化成2000立方分米再加80立方分米。【详解】(1)2.15小时=2小时9分(2)5升60毫升=5.06升(3)600平方米=0.06公顷(4)2立方米80立方分米=2080立方分米【点睛】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2.=6∶5=18÷()=()%=()(填小数)。解析:24;15;120;1.2【分析】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先求出小数,再将小数化成百分数。【详解】20÷5×6=24;18÷6×5=15;6÷5=1.2=120%=6∶5=18÷15=120%=1.2(填小数)。【点睛】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二、填空题13.一个三位数,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解析:990【分析】一个三位数,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就是求2、3、5的公倍数。2×3×5=30,30×33=990,30×4=120,则这个三位数最大是990,最小是120。【详解】一个三位数,既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990。【点睛】明确本题就是求2、3、5的公倍数,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答案:C解析:5612.56【分析】根据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14×2×2=3.14×4=12.56(厘米)它的周长是12.56厘米;3.14×22=3.14×4=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牢记公式认真计算即可。15.甲、乙两数之和是4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数是__________,乙数是__________。答案:25【分析】由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可知甲为4份,乙为5份,甲乙两数的和为5+4=9(份),用甲乙两数的和45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再乘以甲乙各自的份数即可得两数。【详解】4解析:25【分析】由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可知甲为4份,乙为5份,甲乙两数的和为5+4=9(份),用甲乙两数的和45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再乘以甲乙各自的份数即可得两数。【详解】4+5=9(份)45÷9=5甲数:5×4=20乙数:5×5=25【点睛】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关键是得出每份是多少。16.在比例尺为1∶6000的地图上,5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________)米,240米在图上要画(________)厘米。答案:4【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5÷=30000(厘米)30000厘米=300米240米=24000厘米2解析:4【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5÷=30000(厘米)30000厘米=300米240米=24000厘米24000×=4(厘米)【点睛】熟练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统一单位。17.把一个边长分别是13厘米,12厘米,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以12厘米的边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______)。它的底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高是(______)厘米,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答案:圆锥78.5123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12厘米)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圆锥,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解析:圆锥78.5123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12厘米)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圆锥,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把一个边长分别是13厘米,12厘米,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以12厘米的边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圆锥,圆锥的底面积:3.14×52=3.14×25=78.5(平方厘米)圆锥的体积:×78.5×12=78.5×4=314(立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8.有三位好朋友都参加了绘画比赛,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______分.答案:6【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解析:6【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可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根据“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可求出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再用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减去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即可求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列式计算即可.【详解】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17×2=34(分),①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20×2=40(分),②②﹣①,可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40﹣34=6(分);答: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6分.故答案为:6.19.某公园的门票是每人10元,30人以上(含30人)可以买团体票,按7折优惠,即每人7元.最少____人时买团体票比买普通票便宜.答案:22【详解】30人的团体票为7×30=210(元),可以买普通票210÷10=21(张),所以最少22人时买团体票要比买普通票便宜.解析:22【详解】30人的团体票为7×30=210(元),可以买普通票210÷10=21(张),所以最少22人时买团体票要比买普通票便宜.20.如下图,把一根长2米的圆柱体木材截下3分米,表面积减少了37.68平方分米,剩下木料的体积是(____)立方分米。答案:68π【详解】首先,统一单位名称,2米=20分米,圆柱底面积=减少的面积÷截下的高,37.68÷3=12.56(平方分米),剩下的体积=底面积×剩下的高,12.56×(20-3)=4π×17=6解析:68π【详解】首先,统一单位名称,2米=20分米,圆柱底面积=减少的面积÷截下的高,37.68÷3=12.56(平方分米),剩下的体积=底面积×剩下的高,12.56×(20-3)=4π×17=68π(立方分米)。21.直接写出得数。5670-3650=4-=÷=0÷×2=3.1+6.09=7.2÷0.04=0.4+=××9=答案:2020;;;0;9.19;180;1;【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详解】5670-3650=20204-=÷=×=0÷×2=03.1+6.09解析:2020;;;0;9.19;180;1;【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详解】5670-3650=20204-=÷=×=0÷×2=03.1+6.09=9.197.2÷0.04=1800.4+=0.4+0.6=1××9=×9×=【点睛】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18分,每题3分)(1)0.25×3.2×1.25(2)9÷-÷9(3)6.35--(-4.65)(4)69×75%+7.5×3.1(5)(+)×7+(6)÷[÷(-)]答案:(1)1;(2);(3)10;(4)75;(5)6;(6);【详解】(1)0.25×3.2×1.25=0.25×(4×0.8)×1.25(1分)=0.25×4×(0解析:(1)1;(2);(3)10;(4)75;(5)6;(6);【详解】(1)0.25×3.2×1.25=0.25×(4×0.8)×1.25(1分)=0.25×4×(0.8×1.25)(2分)=1(3分)(2)9÷-÷9=9×-×(1分)=15-(2分)=(3分)(3)6.35--(-4.65)=6.35+4.65-(+)(1分)=11-1(2分)=10(3分)(4)69×75%+7.5×3.1=6.9×7.5+7.5×3.1(1分)=7.5×(6.9+3.1)(2分)=75(3分)(5)(+)×7+=×7+×7+(1分)=5+(+)(2分)=6(3分)(6)÷[÷(-)]=÷[÷](1分)=÷4(2分)=(3分)三、解答题23.解方程或比例。答案:x=20;x=1.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0.4x=1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即可;方程左边合并同类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解析:x=20;x=1.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0.4x=1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即可;方程左边合并同类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详解】解:0.4x=12×x=8÷0.4x=20解:x=1.4x=1.4÷x=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方程的解法,灵活应用等式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计算即可。24.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已知这本书有180页,小明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答案:18页【详解】解:180×30%-180×=18(页)解析:18页【详解】解:180×30%-180×=18(页)25.小明是一个小统计迷,某天他统计出了学校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后,回去跟妈妈交流,给了妈妈这样几条信息:a.这两个班的人数正好相等;b.六(1)班的女生人数比六(2)班的女生人数少20%;c.六(1)班的男生人数与六(1)班全班人数的比是9:17;d.六(2)班有女生30人请你帮小明妈妈计算出:(1)六(1)班女生有多少人?(2)六(2)班男生有多少人?答案:(1)24人;(2)21人。【解析】【详解】(1)六(1)班女生人数=30×(1-20%)=24(人)(2)六(1)班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六(1)班学生人数=24÷=51(人)六(2)班解析:(1)24人;(2)21人。【解析】【详解】(1)六(1)班女生人数=30×(1-20%)=24(人)(2)六(1)班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六(1)班学生人数=24÷=51(人)六(2)班男生人数=51-30=21(人)。故正确答案是(1)六(1)班女生有24人;(2)六(2)班男生有21人26.元旦文艺表演,商场的同学共407人,其中未得奖的女同学占女同学人数的,未得奖的男同学有16人,得奖的男女同学人数相等,问演出的女同学有多少人?答案:207人【分析】演出的女同学、得奖的男同学:407-16=391(人),得奖的女同学为,即得奖的男同学+得奖女同学×=391,得奖的男同学=得奖女同学,则得奖女同学得解。【详解】(人)答:解析:207人【分析】演出的女同学、得奖的男同学:407-16=391(人),得奖的女同学为,即得奖的男同学+得奖女同学×=391,得奖的男同学=得奖女同学,则得奖女同学得解。【详解】(人)答:演出的女同学有207人。【点睛】此题也可这样解答,设演出的女生有x人,则获奖女生人数为x,则x+x+16=407,据此解答。27.星期六下午,王明同学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王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3)求王明回程阶段的速度?如果不计停留时间,请求出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答案:(1)30分;(2)1时40分;(3)12千米;10千米/时【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得出王明行程情况:①下午1时出发,行驶20分钟,到下午1:20走了3千米;②然后休息了20分钟,到下午1:40解析:(1)30分;(2)1时40分;(3)12千米;10千米/时【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得出王明行程情况:①下午1时出发,行驶20分钟,到下午1:20走了3千米;②然后休息了20分钟,到下午1:40;③接着从下午1:40到下午2:00,行驶20分钟,又走了3千米,到姥姥家;④从下午2:00到下午2:30分,王明在姥姥家玩;⑤从下午2:30到下午3:00返回家中。(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钟;(2)用到达姥姥家的时刻减去休息的时间,就是不休息到达姥姥家的时刻;(3)返回时的时间是0.5小时,路程除以时间得出返回时的速度;总路程是2个6千米;去时用的时间是1小时减去休息的20分钟,返回用的时间是0.5小时,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详解】(1)王明在姥姥家是从下午2时到2时30分;2时30分﹣2时=30分;答:王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2)王明中间休息了20分钟;否则他会提前20分钟到姥姥家。2时﹣20分=1时40分;答:下午1时40分可到达姥姥家。(3)6÷0.5=12(千米/时);20+20=40(分)3时﹣2时30分=30分40+30=70(分)70分=时6×2÷=12÷=10(千米/时)答:王明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时。【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看懂图,找出王明各个时间的状态,进而求解。28.一个底面周长是3.14分米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些水,恰好占杯子容量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里.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口平齐,求玻璃杯的容积?答案:1884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圆柱形杯子的高,已知原来杯子里面的水占杯子容量的,即杯中水的高也占杯子高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解析:1884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圆柱形杯子的高,已知原来杯子里面的水占杯子容量的,即杯中水的高也占杯子高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口相平.把被子的高看作单位“1”,8厘米占杯子高的(1),由此可以求出杯子的高;再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容积)公式,v=sh,列式解答.【详解】8÷(1﹣)=8=8×3=24(厘米);3.14分米=31.4厘米,3.14×(31.4÷3.14÷2)2×24=3.14×52×24=3.14×25×24=1884(立方厘米);答:玻璃杯子的容积是1884立方厘米.29.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扣除5000元后,余额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按3%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公布:从2019年1月1日起,除计算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外,还可以享受专项扣除。如子女教育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等教育,每个子女每月享受扣除1000元。两种扣除方式,选择一:父母分别扣除50%;选择二:一方扣除100%。李叔叔2019年1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是7500元,他只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前班,在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方面选择了“父母分别扣除50%”,并再无其他附加扣除项。他本月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答案:60元【分析】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扣除金额”先计算李叔叔1月份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再找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再根据“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进行计算。【详解】7500-(解析:60元【分析】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扣除金额”先计算李叔叔1月份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再找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再根据“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进行计算。【详解】7500-(5000+1000×50%)=7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