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_第1页
2025 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_第2页
2025 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_第3页
2025 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_第4页
2025 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演讲人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2025康复科康复三级预防查房课件01前言前言站在2025年的康复科病房里,看着窗外银杏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落在康复训练区的玻璃上,我想起上周科务会上主任说的那句话:“康复医学的本质,是用科学的手段阻断疾病向残疾、残障的演变,而三级预防就是我们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剑。”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攀升,我国残疾人口已超8500万(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2024年统计)。康复医学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防残疾、促回归”的三级预防模式,早已不是书本上的概念——它是我们每天在病房里为脑卒中患者调整良肢位时的细心,是指导脊髓损伤患者学习转移技巧时的耐心,是教老年骨折患者家庭防跌倒措施时的用心。前言今天的查房病例,是一位62岁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从入院时的“一级预防”(预防并发症)到恢复期的“二级预防”(减轻功能障碍),再到即将出院的“三级预防”(促进社会参与),他的康复轨迹恰好串起了三级预防的全链条。我们就跟着这个病例,聊聊康复科护士在三级预防中的角色与实践。02病例介绍病例介绍查房推车停在3床前,王大爷正扶着助行器在床边做站立平衡训练,老伴儿攥着毛巾站在旁边,眼神里既有紧张又有期待。这是我第三次参与他的查房,对他的情况再熟悉不过。基本信息:王XX,男,62岁,退休教师,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2025年8月15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4小时入院,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20ml),急诊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病情稳定后于8月25日转入我科。入院时功能状态:左侧肢体Brunnstrom分期Ⅱ期(上肢仅见手指轻微屈曲,下肢可见髋关节伸展),改良Barthel指数(MBI)25分(依赖程度:重度依赖),NIHSS评分8分(神经功能缺损中度),存在构音障碍(说话含糊,能理解他人语言),洼田饮水试验Ⅲ级(饮水偶发呛咳)。病例介绍目前(查房时)情况:入院第21天,左侧肢体Brunnstrom分期Ⅳ期(手能抓握但不能伸展,下肢可独立站立5秒),MBI评分55分(部分依赖),NIHSS评分4分,构音清晰度改善(能完成短句表达),洼田饮水试验Ⅱ级(饮水无呛咳但有停顿)。王大爷的康复之路,正是三级预防理念的生动实践——急性期防并发症(一级预防)、恢复期促功能(二级预防)、恢复期后防残障(三级预防),环环相扣。03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推开通往治疗室的玻璃门,治疗师正在给王大爷做上肢分离运动训练,他额头渗着汗,却咬着牙说:“大夫,再练5次!”这种主动性,是康复的关键。但作为护士,我们的评估要更“细”——从身体到心理,从病房到家庭,都是需要关注的维度。身体功能评估运动功能:左侧上肢屈肌痉挛(改良Ashworth量表1+级),手指精细动作0分(不能完成对指);下肢伸肌痉挛1级,踝背屈受限(被动活动度约10),站立平衡功能Ⅰ级(需双手支撑)。日常生活活动(ADL):进食需辅助(用患手抓握勺子不稳),穿脱上衣需部分帮助(健手能穿,患手需协助),如厕需1人扶持。吞咽与言语:吞咽时喉上抬幅度不足(电子喉镜提示会厌谷少量残留),构音障碍以舌肌运动不协调为主(吐字“d、t”不清)。并发症风险评估Braden压疮风险评分14分(中度风险),Caprini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分5分(高风险),改良Rankin量表(mRS)3分(需要部分帮助)。心理与社会支持王大爷入院初期曾因“从能写板书的老师变成要人喂饭的病人”产生抑郁情绪(PHQ-9评分10分,轻度抑郁),但近2周在老伴儿陪伴、医护鼓励下,PHQ-9评分降至5分,主动询问“什么时候能自己做饭”。老伴儿61岁,退休工人,掌握基础的翻身、喂饭技巧,但对痉挛管理、家庭康复训练仍有困惑。这些评估结果,像一幅“康复地图”,标出了王大爷当前的“痛点”和“增长点”,也为后续护理诊断和措施提供了依据。04护理诊断护理诊断01站在护理站的白板前,我看着自己记录的评估数据,结合NANDA护理诊断标准,梳理出以下核心问题:02躯体活动障碍:与脑出血后运动神经损伤、肌肉痉挛有关(目标:4周内Brunnstrom分期提升至Ⅴ期,MBI评分≥70分)。03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有关(目标:住院期间无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发生)。04吞咽障碍:与舌咽神经损伤、喉上抬无力有关(目标:2周内洼田饮水试验Ⅰ级,经口进食无呛咳)。05焦虑/抑郁:与疾病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角色改变有关(目标:PHQ-9评分≤3分,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护理诊断知识缺乏(家庭康复):与患者及家属未接受系统康复指导有关(目标:出院前家属掌握良肢位摆放、转移技巧、痉挛管理3项核心技能)。这些诊断不是孤立的——比如“躯体活动障碍”会加重“焦虑”,而“吞咽障碍”若不解决,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反过来影响整体康复进程。三级预防的关键,就是抓住这些“关键点”,阻断恶性循环。05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与措施查房时,张护士长指着王大爷的康复日志说:“三级预防不是三个阶段,而是贯穿始终的‘预防链’。急性期防并发症是一级,恢复期促功能是二级,回归社会防残障是三级,我们的措施也要跟着阶段走。”一级预防(急性期,入院0-2周):防并发症,保生命质量王大爷刚转入时,左侧肢体完全不能动,我们的重点是“制动但不‘失能’”。良肢位摆放:每2小时翻身,患侧卧位时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直,下肢屈髋屈膝;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放于软枕上,避免肩关节内收;仰卧位时患侧臀部垫软枕,防止骨盆后倾(这是防关节挛缩的“基础课”)。DVT预防:每天3次气压治疗(每次30分钟),指导家属为患侧下肢做向心性按摩(从足背到大腿),监测D-二聚体(入院时1.2μg/ml,2周后0.8μg/ml)。压疮管理:使用气垫床,翻身时避免拖、拉、推,观察骶尾部、足跟皮肤(始终无发红)。二级预防(恢复期,入院2-6周):促功能,减残损现在王大爷进入恢复期,重点是“动起来,但动对方向”。痉挛管理:上午治疗前用冰刺激(冰袋敷肱二头肌30秒)降低肌张力,训练中强调“先放松再用力”——比如练习抓握时,先让他用健手辅助患手伸展,再缓慢抓握海绵球(现在抓握力量从0级提升到2级)。ADL训练:把“吃饭”拆成“拿勺子-舀饭-送入口中”三步,开始时用加粗柄勺子(增大抓握面积),现在他能用普通勺子独立完成70%的进食量。吞咽训练:每天做2次门德尔松手法(吞咽时自主上抬喉部),用不同稠度的食物(从稀粥到软米饭)训练,上周已能安全进食软食。三级预防(恢复期后,出院前):促回归,防残障再过1周王大爷就要出院了,我们的任务是“把康复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环境改造指导:和家属一起画“家庭平面图”,标注卫生间要装扶手(高度90cm)、走廊宽度至少80cm(助行器能通过)、床高45cm(与轮椅座高一致)。社区资源链接:联系社区康复站,确认每月有2次上门指导;教会老伴儿用“康复训练APP”(里面有坐站转移、上肢牵拉的视频)。心理支持:组织“康复者小组”,让已回归家庭的患者分享经验(比如李叔说“我现在能自己下楼遛弯,秘诀是每天记录进步”),王大爷听了眼睛都亮了。这些措施不是“护士单打独斗”——我们和治疗师、医生、家属开了3次多学科会议,调整过2次方案(比如发现王大爷对“数字游戏”感兴趣,就把上肢训练融入“按键计数”,他练得更起劲了)。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昨天晨间护理时,我发现王大爷左足内翻比前一天更明显,赶紧叫来治疗师——这就是并发症观察的“敏感性”。康复患者的并发症像“暗礁”,看不见但危险,必须“早发现、早处理”。常见并发症及观察要点肩手综合征:观察患侧手是否肿胀(对比健侧手指周径)、皮肤温度是否升高(用手背触摸)、是否出现自发性疼痛(王大爷目前无)。1关节挛缩:每天测量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正常应≥10,他现在是12,达标)。2肺部感染:听诊双肺呼吸音(王大爷有吸烟史,重点听右下肺),观察痰液性状(最近是白色黏痰,量少)。3针对性护理措施肩手综合征预防:避免患侧输液(王大爷的静脉通路全在健侧),指导他用健手托住患手(吃饭、转移时都要做)。痉挛管理升级:如果内翻加重,准备用踝足矫形器(已联系康复工程室,下周适配)。呼吸训练:教王大爷做“腹式呼吸”(手放腹部,吸气时鼓起,呼气时收缩),每天3次,每次10分钟(他说“感觉喘气更顺了”)。有次夜班,我发现王大爷夜间翻身减少(可能因为怕麻烦老伴儿),赶紧和家属沟通:“夜间是压疮的‘高发期’,您哪怕叫醒他,也要每2小时翻一次。”现在老伴儿定了闹钟,爷俩儿虽然睡不好,但皮肤一直稳稳的——这就是“预防”的力量。0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今天查房后,王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姑娘,我回家后要是练错了,咋整?”这正是健康教育的核心——不是“填鸭式”说教,而是“手把手”教会他们“自己走路”。分阶段教育内容急性期(入院0-2周):重点是“家属培训”——教老伴儿翻身技巧(“三步法”:屈髋屈膝→健手勾住患者肩部→同时用力)、喂食姿势(头稍前倾,用小勺从健侧喂入)。恢复期(入院2-6周):重点是“患者主动参与”——教王大爷识别“过度用力”的信号(比如练完后肌肉发僵、疼痛),学会“自我放松”(用健手按摩患侧肌肉5分钟)。出院前(入院6周后):重点是“家庭环境改造+社区支持”——和他们一起列“出院准备清单”(扶手装了吗?轮椅能进电梯吗?社区康复站电话存了吗?)。教育方法:从“我说你听”到“你做我看”我们用了“回示法”:教完转移技巧后,让老伴儿现场演示“从床到轮椅”,我在旁边纠正(“对,先锁住轮椅,再让大爷双手撑床,您扶腰部——很好!”);用“图文手册”把关键步骤画成漫画(比如良肢位摆放,配文字“像小鸟展翅,别让胳膊窝着”);还建了“康复家庭群”,有问题随时拍视频咨询(上周老伴儿发了段王大爷练站立的视频,我们指出“膝盖别过脚尖”,调整后更稳了)。王大爷昨天跟我说:“我现在觉得,康复不是大夫护士的事儿,是我和老伴儿的‘共同作业’。”这就是健康教育的成功——我们要培养的,是“自己能划船的人”,而不是“永远等船来的人”。08总结总结夕阳把走廊照得暖黄,王大爷扶着助行器慢慢走向治疗室,老伴儿举着水杯跟在后面,嘴里念叨:“慢点儿,不着急。”这场景让我想起刚入院时,他眼神里的绝望。三级预防不是三个“阶段”,而是一条“生命支持链”——从“防卧床并发症”到“促功能恢复”,再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