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_第1页
2024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_第2页
2024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_第3页
2024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_第4页
2024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理工学院单招《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可能减少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物体内能的知识。内能与质量、温度、状态、体积等有关。A选项,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不同。B选项,0℃水结成0℃冰放热,内能一定减少。C选项,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正确。D选项,气体吸热且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增加。综上,答案选C。2、下列各种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雷达的应用说明电磁波具有反射现象C.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台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电磁波没有污染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波相关知识的理解。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正确。雷达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工作,B选项正确。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台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C选项正确。而电磁波可能会造成电磁污染,D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D。3、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a,上升的高度为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A.mghB.mahC.m(a+g)hD.m(g-a)h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功的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F=m(a+g)。上升高度为h,功等于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起重机对货物做功,力为F,距离为h,所以做功为W=Fh=m(a+g)h,答案选C。4、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光学知识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雨进了水后,它能会聚太阳光。当会聚的光线强度足够大时,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选项A符合这一原理,B中凸透镜对光不是发散作用,C、D中凹透镜对光也不是会聚作用,所以答案是A。5、物理来源于生活,中国古人通过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写下了许多关于物态变化的句子。以下涉及物态变化的句子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水蒸气形成雪是升华现象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成冰是熔化现象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水的沸腾是汽化现象D.“水缸出汗不用担挑”水蒸气变成水是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A选项,水蒸气形成雪是凝华现象;B选项,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C选项,水的沸腾是汽化现象,此说法正确;D选项,“水缸出汗”是水蒸气变成水,属于液化现象。综上,答案选C。6、西安北到佛坪的G1831次高铁,15点06分到达汉中,停车2分钟。则()A.“15点06分”是指时刻,“停车2分钟”是指时间间隔B.“15点06分”是指时间间隔,“停车2分钟”是指时刻C.“15点06分”与“停车2分钟”均指时刻D.“15点06分”与“停车2分钟”均指时间间隔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时刻是一个瞬间的点,而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长。15点06分是高铁到达汉中的一个瞬间,所以是时刻;停车2分钟是从开始停车到结束停车的一段时间,属于时间间隔。综上,答案选A。7、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在任何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A选项,位移不一定等于路程;B选项,位移方向从A指向B,路程无方向;D选项,路程不一定是曲线。所以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答案选C。8、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D.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分子运动相关现象的理解。分子扩散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在一杯热水中放盐,整杯水很快变咸,正是食盐分子扩散的体现。A选项,手捏面包体积缩小不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选项,铅和金互相渗入是扩散现象,不是布朗运动。D选项,观察到的是碳颗粒的布朗运动,不是碳分子。所以答案选B。9、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某时刻撤去拉力F,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变小B.变大C.不变D.变为0答案:C解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动摩擦力,动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在F撤销时,二者均未发生变化,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选C10、用干燥的软纸分别摩擦两张透明塑料薄膜,摩擦后的两塑料薄膜靠近时互相排斥,则摩擦后的两塑料薄膜()A.均不带电荷B.带同种电荷C.均失去正电荷D.带异种电荷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荷的相关知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干燥软纸摩擦两张塑料薄膜后靠近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有同种电荷。A选项均不带电荷不会互相排斥;C选项均失去正电荷说法错误;D选项带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所以答案是B。11、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是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答案:D解析: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规律可知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等势线,所以A、C两点电势相等,又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点电势高于A、C点电势,所以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故选D。12、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已知火星的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大气成分:二氧化碳95%,氮气3%,盖气1.6%,很少的氧气、水汽等。若在火星上从事以下活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拉开半球所用的拉力大小不变B.演示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C.人体呼吸,将会变得很困难D.煮饭,锅内的水在1℃时就可以沸腾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火星环境下的物理和生理现象。火星大气压约为地球的1%,气体成分也不同。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呼吸所需的氧气量不足,会变得很困难。A选项,拉力会变小;B选项,水银柱高度差会变小;D选项,水的沸点会降低,不是1℃沸腾。所以选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贝克勒尔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B.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并测出了氨原子光谱C.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慢中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慢中子的衍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A选项,发现钋(Po)和镭(Ra)的是居里夫妇;B选项,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分立,但测出氢原子光谱的不是玻尔;C选项,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综上,D选项正确。14、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能起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只有很小的球形带电体才叫做点电荷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荷相关概念的理解。在物理学中,电荷守恒定律表明摩擦起电并非创造新电荷,A错误。物体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不是任意值,B错误。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不取决于带电体大小,只要其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影响可忽略,就可视为点电荷,实际不存在,D正确,C错误。15、我们在使用电炉加热食物的时候,往往会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是那么热,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电炉丝的电阻小,发热功率低B.导线的电阻小,发热功率低C.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D.通过导线的电流大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电阻与发热功率的关系。在电路中,导线与电炉丝串联,电流相同。根据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电炉丝电阻大,发热功率高;导线电阻小,发热功率低,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却不那么热。答案选B。1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晨钟暮鼓”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调进行分辨的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从而获得车后障碍物信息的D.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在生活中,人们分辨钟声和鼓声依据的是音色,而非音调,A项错误。“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B项正确。汽车“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测距,不是次声波,C项错误。紧闭门窗是通过阻断声音传播来控制噪声,不是防止噪声产生,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B。17、驱动轮在后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则前后轮受到路面的摩擦力方向()A.均向后B.前轮向后,后轮向前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D.均不受摩擦力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汽车前后轮摩擦力方向的知识。汽车驱动时,后轮是主动轮,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后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所以前轮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综上,答案选B。18、2020年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B.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D.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北斗导航卫星服务功能的理解。位置是指物体所在的具体地点,位移则是位置的变化量。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而非位移。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所以选项D不正确。19、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压强单位的是()。A.伽利略B.牛顿C.帕斯卡D.阿基米德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压强单位的命名知识。在物理学中,压强是重要概念。帕斯卡是一位在压强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压强单位。而伽利略、牛顿、阿基米德在其他领域成果显著,未以他们名字命名压强单位,所以答案是C。20、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B.牛顿依据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库仑引入“电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奥斯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学史知识。在物理学发展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而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揭示天体运动规律;库仑发现库仑定律描述电荷间作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这道题选A。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看到湖水“变”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答案:ABD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知识。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树下圆形光斑,光折射使湖水“变”浅,紫外线能灭菌,所以A、B、D正确。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C中说水中“树”比岸上树小错误。2、[多选题]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推课桌没有推动,课桌受的推力一定小于摩擦力B.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由悬浮变为上浮的过程,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C.水平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为曲线,这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CD解析:这道题考查运动和力的知识。潜水艇上浮浮力大于重力。平抛篮球受重力轨迹成曲线。物体不受力必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推力等于摩擦力。课桌没动是因为推力无法克服最大静摩擦力。3、[多选题]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采用1880MHz~2635MHz频段的无线电波,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采用3300MHz~5000MHz频段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5G频段的无线电波与4G频段的无线电波相比()A.传播速度相等B.传播速度较大C.波长较短D.波长较长答案:AC解析:这道题考查无线电波的知识。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传播速度相等。5G频段频率高于4G频段,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以5G频段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与4G相等,但波长较短。4G频段频率低,波长较长。4、[多选题]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在哪些情况下改变()A.从赤道拿到两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从地面浸入水中D.将物体置于运动的电梯中答案:AB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的影响因素。重力大小与质量和地理位置有关。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变化导致重力加速度改变,重力会变。送到月球,所处星球不同,引力不同,重力改变。物体浸入水中,质量不变,位置不变,重力不变。在运动电梯中,重力也不变。5、[多选题]扩散现象说明了()A.物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扩散现象的理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才能相互进入,不停运动才会发生扩散。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不是扩散现象直接说明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与此现象无关。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判断题]法拉第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2、[判断题]光速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这道题表述正确,因为根据目前的科学认知,真空中的光速约为299792458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