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含答案)_第1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含答案)_第2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含答案)_第3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含答案)_第4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

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旅居”“CityWalk”等,越来越多旅行者开始放

慢脚步,在全国各地以周、月为单位丈量时光,在祖国的山水之间解锁生活的另

一种可能。新学期开始,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暑假中的见闻和收获,请你参与互

动交流,并完成相关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任务一・讲述假期经历】下面是小文分享的假期经历,请阅读后完成小题。(共

6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和父母趁着暑假外出旅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在西湖边,我们欣赏了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胜景。逛武林夜市,丰富的小

吃、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在钱塘江边,我们目睹了振聋发耳责的浩

hM大潮……接下来,又从浙江根转到福建,游南平武夷山……我们发现山

水已经成为区域文化的藜体,江山多娇,我们得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

见得瑰奇。

几天“特种兵”式的旅行结束,回到家的我天精竭虑。回味这趟旅程,

充实美好的记忆judn刻在脑海中。可惜长假接近尾声,如梦初醒的我准备返

校上课了。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琳)体a()奇

(2)根据语境,帮小文把拼音对应的汉字写出来。(2分)

浩han()juan()刻

(3)根据语境,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眼花缭乱B.振聋发耳贵

C.弹精竭虑D.如梦初醒

2.【任务二•城市漫步】有些同学选择了时下较为流行的“CityWalk”作为旅行的

方式,请将下列介绍“CityWalk”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CityWalk”起源于英国伦敦的“伦敦漫步"(LondonWalks),翻译成中文

便是“城市漫步”。

②有别于散步和“压马路”,CityWalk会对城市的人文历史进行探索。

③从“日行三万步的特种兵旅游”到“蹭老年旅行团的黄昏游”,再到沉浸

式、慢节奏的CityWalk,当代年轻人的旅行方式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④总的来说,CityWalk是带有知识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轻型城市漫游。

⑤指在城市里或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路线,也指在讲述员的带领下,

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行进,深度体验该城市的生活氛围,感受其人文风情及历

史文化的旅游方式。

A.①⑤③④②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D.③①⑤②④

3.【任务三•坐着高铁去旅行】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

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

西高铁在郑州交会,“米”字还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2012年12月,

京广高铁京郑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

步架构。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随后两年,郑太

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

字加一“、”。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2019年12月,郑

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

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

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4.【任务四•感受黄河文化】小语同学去了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感受到了

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因此想为景区选配一幅宣传图。A、B两幅备选图

中,你认为哪幅图的设计更巧妙?请结合构图要素,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

点明确,语句通顺。(4分)

5.【任务五•吟诵山川美景】同学们发现旅行中借助诗文名句描写山川美景,既

简洁又有文采,你也来试试吧。(8分)

所见的自然美景可引用的古诗文名句

漫山遍野的树木都染上了秋天特

(1)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色彩,重重叠叠的山峦沐浴在

___________________o(王绩《野望》)

夕阳的余晖中

(2)___________________,

莽莽黄沙中只见一缕孤烟垂直升

___________________o(王维《使至塞

腾,落日紧贴河面散发着余晖

上》)

高峰傲立,直插云霄;流水悠然,(3)___________________,

澄澈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o(陶弘景《答谢中

3

书书》)

(4),水中藻、存

月光澄澈,院子里竹柏之影斑驳,

交横,o(苏轼

宛如水草

《记承天寺夜游》)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任务六•家乡的风土人情】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开封城里的温暖相遇

①青年摄影师晓妍听闻开封有着独特的古城风貌和淳朴的民风,便决定来此

寻找创作灵感,渴望用自己的相机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市井生活中的灵魂碎片,将

它们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②初到开封,晓妍就被那古色古香的街道吸引。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仿弹

是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街边的店铺中.商品琳琅满目,传统的手工艺

品精致绝伦。特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气息,香喷喷的灌汤包、甜滋滋的花生糕,

让人垂涎欲滴。晓妍扛着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如同一只敏锐的飞鸟,捕捉那

些最真实的古城画面。

③一天,她在拍摄一座古老的庙宇时,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正在摆摊卖手工鞋

垫的老奶奶。老奶奶的鞋垫散落一地,晓妍急忙道歉,蹲下身子帮老奶奶捡鞋垫。

她的心里满是愧疚,老奶奶却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反而笑着说:“闺女,不

碍事嘲,你这是在拍啥好看的呀?”那和蔼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仿佛一阵春风,

瞬间吹散了晓妍心头的阴霾。晓妍拿出相机给老奶奶看了几张照片,老奶奶看后

连连称赞,她那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从晓妍的照片中看到了另一个别

样的开封。

④随后,老奶奶热情地邀请晓妍去家里坐坐,说要给她讲讲这开封城里的老

故事。晓妍欣然答应,跟着老奶奶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小院。院子虽不大,但收拾

得十分整洁,院中种满了各种花草。老奶奶进屋端出了热气腾腾的菊花茶和自己

做的糕点,一边招呼晓妍吃糕点,一边开始讲起了故事。从开封城的历史变迁,

讲到邻里间的互帮互助;从古老城墙的修建历史,讲到每年庙会的热闹场景。晓

妍听得入了迷,她仿佛随着老奶奶的讲述,穿越时空,目睹了开封城曾经的辉煌

与热闹。她手中的菊花茶冒着热气,那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与老奶奶讲述的

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温暖的画面。

⑤然而,就在此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相机不见了,那里面可是存着她这几

天在开封拍摄的所有珍贵照片啊。那些照片对于晓妍来说,不仅仅是一些影像资

料,更是她这几日在开封城用心感受、用爱捕捉的成果,是她与这座城市灵魂对

话的见证。晓妍焦急地四处寻找,她的脸色变得苍白,眼神中满是慌乱。老奶奶

也着急起来,赶忙喊来邻居们帮忙一起找相机。

⑥邻居们听闻此事,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加入了寻找的队伍。时间一分一

秒过去,晓妍的心越来越慌,她的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拍摄的画面,想着如果相

机就这么丢了,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啊。就在晓妍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位年轻小伙

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里正拿着晓妍的相机。原来,小伙在路过庙宇时捡到了

相机,发现里面都是关于开封的照片,想着失主一定很着急,便四处打听,费了

好大的力气才找到了这里。小伙跑得满脸通红,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但他的眼神

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和善良。晓妍接过相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连连向小伙道谢,

小伙却笑着说:“这有啥,咱开封人可不能让来这儿的客人受委屈嘲。”老奶奶也

笑着说:“闺女,你看,咱开封人就是这样,热心肠着呢。"(有删改)

6.晓妍来到开封城后经历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7.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请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赏析。(4分)

(1)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仿佛是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

(2)她手中的菊花茶冒着热气,那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与老奶奶讲述的故事

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温暖的画面。

5

8.文章以晓妍的视角叙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下面两段文字,你会选择哪一段作为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请简述两点理由。

(4分)

(1)晓妍紧握着失而复得的相机,心中满是感动。看着大家真诚的微笑,想着这

些天的经历,她不禁心生感慨,对大家说:“你们带给我的温暖、给予我的

善意如此珍贵,回去之后,我一定通过摄影作品把这份温情传递出去,让更

多人感受美好的情谊!”

(2)这份失而复得的惊喜,让晓妍对开封城又多了几分眷恋。回到住处,她欣赏

着用镜头捕捉的开封印记:老手艺人的绝活儿、庙会热闹的场面、旧豉瓦斑

驳的痕迹……她不由暗下决心:一定要举办一场以开封城为主题的摄影展,

把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一张张照片展现给世人,让这座古城的文化

和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延续。

(二)【任务七•弘扬优秀文化】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共11分)

以汉服为媒,洛阳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①近年来,河南洛阳的汉服频频登上热搜,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立足数千年

的历史文化积淀,洛阳发挥汉服经济的长尾效应,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

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持续培育全产业链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让

洛阳汉服火爆“出圈”。例如,洛阳推出的满城汉服秀、全城剧本杀、夜宿博物

馆等活动,背后靠的正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颠覆性创意。

②业内人士指出,就像淄博因烧烤火热,柳州因螺狮粉走红,洛阳则以汉服

为媒,找到了文旅市场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全产业链打造沉浸式“穿越”体验

③“我这么大年纪了,在其他地方穿汉服不好意思,来洛阳感觉很普遍,大

家都这么穿。”杭州40多岁的王女士和女儿跨越千余公里,来洛阳专程体验汉

服。

④据统计,洛阳市共有400余家汉服体验店,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

租售、妆造、跟拍等服务的产业链,让整个城市都成了汉服的“秀场”。

⑤“我们店里大概有300套服装,以汉服为主,涵盖唐风、宋制、明制等风

格,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栗。”洛邑古城景区某汉服体验馆老板表示,“服装+造

型+拍摄+修图”,“一条龙”服务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⑥除了推出汉服配饰,研发汉服盲盒、手办等文创产品,洛阳还全力打造“沉

浸式”汉服体验:唐代酒楼、宋代商铺、明清建筑,不同时期的文化在此融合;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步一景”让洛邑古城、应天门、天堂明堂、九洲池等

景区成为天然的摄影棚;“梦里隋唐•尽在洛邑"汉服文化节、“神都华裳”国风

走秀,让一批批游客乐此不疲...

爆款IP与城市营销的“狂欢”

⑦扑朔迷离的剧情、烧脑跌宕的推理、尘封千年的文物、神秘刺激的古墓、

雍容华贵的牡丹……在"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活动中,洛阳打造《神都诡事

录》《无上龙门》等40多个沉浸式剧本娱乐项目,让游客穿上汉服、选择身份进

入剧本情节中,通过非玩家角色(NPC)演绎、互动,创新剧本新玩法,吸引大批

7

游客慕名而来。

⑧“汉服+剧本杀”只是洛阳市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从《唐宫

夜宴》到《洛神水赋》,从《登场了!洛阳》到《风起洛阳》,多个文旅爆款IP让

洛阳频频出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标识。

⑨“通过爆款IP,推动汉服体验与其他业态的跨界融合,形成新业态新服务,

让游客在多样化体验中强化旅行记忆。同时,通过线上渠道推动热点话题与城市

营销交互传播,持续推高城市热度,是洛阳‘汉服经济'火爆出圈的又一密码。”

业内专家表示。

引爆“Z世代”的消费热情

⑩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推出了“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

杀、“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妙夜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将目光

投向青年。

⑪“洛阳不仅抓住了移动端传播平台、短视频传播载体、交互式传播方式,

更重要的是,抓住了'Z世代'主流消费群体追求个性、愿意为兴趣买单、为体

验付费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口',引爆了消费热情。”

有专家表示。

⑫洛阳这座千年古城,处处焕发着年轻新活力:借助互联网平台设计线上购

票、通关认证、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吸引年轻人到景区闯关打卡;创新推出39

元起的汉服体验套餐,有效满足并进一步引爆年轻人低消费门槛、深度体验需求;

汉服秀、电糖公园音乐节、Cosplay漫展等活动,满足年轻群体多元化社交和圈

层文化需求,引领消费潮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洛阳的汉服体验店,已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

等服务的产业链。

B.“汉服+剧本杀”是洛阳市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

C.为了持续推高城市热度,洛阳文旅采取了线上渠道推动热点话题与城市

营销交互传播的方式。

D.洛阳推出“全城剧本杀”“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目

的是吸引更多的青少年。

11.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有着鲜明针对

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请你找出本文的主要观

点。(2分)

12.洛阳是如何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的?通读全文,请简要分析。

(3分)

13.为了持续释放“汉服友好”的城市态度,表现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满满

诚意,班级开展“如何创造更好的顾客体验”讨论会,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一谈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任务八•欣赏古人笔下的景色】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7题。(共11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不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褰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9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蹴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

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①,色无

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②,宜为仙

真所托。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

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裴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太华、衡、庐:华山、衡山、庐山。②奇峭:神奇峻峭。

1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略无”是完全没有的意思,突出了三峡的

山连绵不断的特点。

B.“夏水襄陵”中“襄”是冲上、漫上的意思,突出了三峡夏天水大的特

点。

C.“林寒涧肃”中“肃”是肃杀、凄寒的意思,突出了三峡秋季萧条、凄

凉的特点。

D.“皆无此奇”中“皆”是全、都的意思,这里借华山、衡山、庐山的奇

来反衬巫山的无奇。

1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6.【甲】文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作用?(4分)

17.【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这两句话运用的描

写方法是否相同?请简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的?(4分)

11

四、名著阅读(3分)

19.【任务九・红色旅游】延安,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它见证了中华民

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现如

今,延安正利用独特的文旅资源,阔步走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大路上。在《红

星照耀中国》中,谁是你内心的英雄?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陈述理

由。(3分)

五'作文(50分)

20.【任务十•我的人生旅途】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人生如旅,长路漫漫,走过几多坎坷,留下多少故事。走出去,看到未

知的风景;走出去,了解多元的文化;走出去,突破心灵的桂梏……走出去,

处处别有洞天;走出去,见山见海见自己。

(1)请以《走出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

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定。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

名、校名、地名。

13

答案

一\1.(l)zaigul(2)瀚镌(3)A

评分标领1)(2)小题每空1分。(3)题答对得2分。

2.D

3.①初步架构②2016年③基本成形

@2023年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4.示例一:我认为图A的设计更巧妙。图A以“河”字的草书字体为造型,由

流淌的“几”字形黄河、中国龙、太阳等元素构成。“河”字草书,体现了

中国文化的厚重、博大精深;“几”字形黄河,展现了黄河九曲十八弯的壮

美之姿;“河”字又形似一条飞跃的巨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示例二:我认为图B的设计更巧妙。该图中字母“H”和“司母戊鼎”的造型

融为一体,象征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鼎”上花纹似奔流不息的黄河,

又似中国龙,整体以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形象定位,稳重大气;线条粗犷而

流畅,简洁明了,识别度高。

评分标准结合构图要素,2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共4分。

5.(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评分糅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一)6.①被古色古香的街道吸引,穿梭其中拍摄。②在拍摄庙宇时撞到卖

鞋垫的老奶奶,老奶奶不仅没责怪她还邀请她去家里听故事。

③发现相机丢失,焦急万分,老奶奶和邻居们帮其寻找。

④小伙捡到相机送回,晓妍激动不已。

湃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每个事件1分,共4分。

7.(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石板路比作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石板路所蕴含的历史韵味,体现出开封城浓厚的历史氛

围,表达了晓妍对开封城的初印象之深刻。

再分标海写作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共2分。

(2)示例:此句通过描写晓妍手中菊花茶“冒着热气”这一视觉形象,以及

“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的嗅觉感受,从多感官角度营造出一种温馨、惬

意的氛围,烘托人物内心的温暖放松。

评分标准感R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共2分。

8.以外来者晓妍的视角将开封风土人情一一呈现,让开封善良热情、拾金不昧

的人物纷纷登场,反映城市整体的精神风貌,使读者更有代入感,更利于串

联事件、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评分标准分析合理即可。指出“代入感”2分,指出有利于串联事件、塑造人

物、表现主题等2分。共4分。

9.示例一:选择(1)。理由:从情感表达上,直接表达了晓妍的感动,突出了开

封人的善意和温暖对她的触动,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和传递这份温暖,容易引

起读者对生活中类似善意的回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与文章主题相呼应。

从情节发展上,晓妍表示要通过摄影作品传递温情,既自然地收束了写在开

封城的这段温暖经历的情节,又使故事有了后续的延伸感,给读者留下美好

的想象空间。

示例二:选择(2)。理由:在主题上,强调了对开封城文化底蕴的展现和传承,

升华了主题,不仅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强调对城市文化传承的责任。

在情节上,与前文晓妍来开封寻找创作灵感、拍摄古城等内容相照应,表明

晓妍对开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宣传开封更为具体的做法,使整个

故事更完整。

:评分卷麻分析合理即可。每点理由2分,共4分。

(-)10.D点拨: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青年。

11.以汉服为媒,洛阳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2分。

12.首先,洛阳以汉服为媒介,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

等服务的产业链,还全力打造“沉浸式”汉服体验,让一批批旅客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第二,洛阳推动汉服体验与其他业态的跨界融合,让游客在多样

化体验中强化旅行记忆;此外,洛阳还抓住了“Z世代”主流消费群体的心

15

理需求和消费需求,引爆消费热情。洛阳正是以汉服为媒介,用“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颠覆性创意,找到了文旅转型的“核心密码”。

评分标港每点1分,共3分。

13.示例:在热门景点设立综合服务站,及时为游客解决问题;景区延长开放时

间;公共交通延时服务;政府大院免费停车等。

评分标海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三、(-)14.D点拨:这里是用华山、衡山、庐山来衬托巫山的奇,而不是反衬

巫山的“无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