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解析)1.在计算25×41时,小明想到了这样的方法:25×40+25这是依据()。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2.如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A.3个 B.4个 C.5个3.下面每组小棒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单位:厘米)A.6,8,1 B.8,4,4 C.3,4,5 D.2,5,94.从()面看到的是。A.右面 B.前面 C.上面5.下面各数中,去掉“0”之后大小不变的数是()。A.120 B.5.04 C.5.406.下面说法对的的有()个。①136-8+22=136-(8+22)。②这个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③身高1.4米的人到平均水深1.2米的水池游泳不一定安全。④4.5和4.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A.1 B.2 C.3 D.4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在1.262中,左边的2是右边的2的100倍B.列整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本质含义就是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C.小数中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所以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完全一样。8.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0个,它一连10天共采了120个松果。这10天中有()天是雨天。A.2 B.4 C.6 D.8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8,则中间的那个自然数是()。A.26 B.39 C.不能确定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4元9分=()元8.05千米=()米960秒=()分7千克80克=()千克5.09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11.17.508中的5表示,7表示,这个数里面有个.12.()÷28=46……(),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13.用10kg海水可以晒出0.03kg食盐,那么,用1000kg海水可以晒出()kg食盐。14.商店开展促销活动。10元钱可以买3双袜子,60元能买()双袜子。15.如图,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1+∠2=130°,∠2=()°。16.“小马虎”人如其名,总是马马虎虎.这不,今天做题时,又把乘数67写成了76,结果所得的积比原来多了135,正确的积是.17.精心整理细答问题。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戴近视镜人数统计图(1)请根据条形统计图把下面统计表补充完整。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戴近视镜人数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戴近视镜人数(人)()()()()()()(2)①三、五年级共有()人戴近视镜。②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年级的人数少。③二、三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人戴近视镜。18.一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扩建后,长没变,宽由原来的15米变成30米,扩建后的面积是()。19.口算。20.计算并验算。10.6+7.39=504÷36=32×17=2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75+169+256.81+5.5-6.819.26+2.8+0.74+3.233×12+12×67220÷5÷26000÷[4×(60-10)]22.一袋大米吃了14.15kg,剩下的比吃掉的少3.3kg。这袋大米原来有多重?23.在体检中,小明的体重是46.8kg,小红的体重比小明少了4.68kg,小青的体重比小红多了2.16kg。求小青的体重是多少。24.张阿姨在超市买了14千克猪肉和25千克大米,共用去664元。已知每千克猪肉26元,每千克大米多少元?25.四(1)班同学在长虹路路口统计1小时内4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了下图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问题:(1)填好下面的统计表。1小时内4种车辆通过长虹路路口数量统计表车型小汽车大客车货车摩托车数量(辆)(2)从条形统计图中分析:在路上行驶的()最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最少,说明人们的安全出行意识在不断地提高。(3)按上面统计的4种车辆计算,在长虹路路口平均每分钟通过几辆车?26.商店以每件165元的价钱,购进100件羊毛衫。以每件240元的价格卖出了75件,余下的羊毛衫降价处理后共卖了2500元。在这批羊毛衫的销售中,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请用计算来说明。1.C解析:C【解析】【分析】在计算25×41时,把41看成40+1,然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5×41=25×(40+1)=25×40+25×1=25×40+25所以在计算25×41时,小明想到了这样的方法:25×40+25,这是依据乘法分配律。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左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个,共有4个。故答案为:B【点睛】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选择即可。【详解】A.6厘米+1厘米=7厘米,7厘米<8厘米,因此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B.4厘米+4厘米=8厘米,8厘米=8厘米,因此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C.3厘米+4厘米=7厘米,7厘米>5厘米,5厘米-4厘米=1厘米,1厘米<3厘米,因此此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D.2厘米+5厘米=7厘米,7厘米<9厘米,因此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观察可知,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前面看到的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5.C解析:C【解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即可。【详解】A.此选项不是小数;B.此选项是小数,但是“0”不在末尾处;C.此选项是小数,同时“0”在末尾处,因此5.40=5.4;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选项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详解】①是加减混合计算式,它不可以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说法错误。②这个轴对称图形因该有2条对称轴才对;说法错误。③身高1.4米的人到平均水深1.2米的水池游泳不一定安全;说法对的。④4.5和4.50大小相等,4.5计数单位是0.1;4.50计数单位是0.01;4.5和4.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说法错误。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①减法的性质;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③平均数的含义;④小数的大小比较。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小数的计算法则、小数的读法以及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即可解;A项中1.262左边的2表示2个十分之一,右边的2表示2个千分之一,2个十分之一是2个千分之一的100倍,是正确的;B项的说法与小数加减竖式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符合的,所以说法是正确的;C项的后半句“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完全一样”是错误的,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是不一样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在1.262中,左边的2是右边的2的100倍;说法对的;B.列整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本质含义就是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说法对的。C.小数中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所以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完全一样;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的读法以及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8.D解析:D【解析】【分析】假设10天全是晴天,分别计算出10天采松果的数量、10天采松果的数量与实际采松果的数量差、晴天与雨天一天采松果的数量差,然后用采松果的总数量差除以一天采松果的数量差,得到的数就是雨天的天数。【详解】10×20=200(个)200-120=80(个)20-10=10(个)80÷10=8(天)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中间的自然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78÷3=26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10.098050167.0859【解析】【分析】(1)100分=1元,依此先将9分化成元,然后再填空;(2)1千米=1000米,因此用8.05×1000;(3)60秒=1分,因此用960÷60;(4)1000克=1千克,依此先将80克化成千克后再填空;(5)5.09平方米=5平方米+0.09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此用0.09×100即可将0.09平方米化成平方分米。【详解】(1)9分=0.09元,因此4元9分=4.09元;(2)8.05×1000=8050,因此8.05千米=8050米;(3)960÷60=16,因此960秒=16分;(4)80克=0.08千克,因此7千克80克=7.08千克;(5)0.09×100=9,因此5.09平方米=5平方米9平方分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5个0.1,7个一,17508【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7.508中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0.1,“7”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这个小数是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即该数里面有17508个0.001(或);据此解答即可.解:17.508中的5表示5个0.1,7表示7个一,这个数里面有17508个;故答案为5个0.1,7个一,17508.点评:此题考查小数、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12.1315【解析】【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余数要小于28,最大是27。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详解】()÷28=46……(),余数最大是27。28×46+27=1288+27=1315则这时被除数是1315。【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13.3【解析】【分析】用10kg海水可以晒出0.03kg食盐,则平均1kg海水可以晒出0.03÷10kg食盐。1000kg海水可以晒出0.03÷10×1000kg食盐。【详解】0.03÷10×1000=0.003×1000=3(kg)则用1000kg海水可以晒出3kg食盐。【点睛】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4.1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只需先用除法求出60元里面有多少个10元,即有多少个3双,乘3即可得到60元可以买多少双袜子。【详解】60÷10×3=6×3=18(双)【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关键看懂题意,先求出60里面有多少个10。15.40【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又∠1+∠2=130°,可知∠2=130°-90°=40°。【详解】∠1=90°∠1+∠2=130°∠2=130°-90°=40°所以,如图,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1+∠2=130°,∠2=40°。【点睛】熟记:正方形的特征及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9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100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又把乘数67写成了76,因数多了76﹣67=9,积比原来多了135,也就是多算了135÷9个9,另一个因数就是135÷9,然后再乘上67即可.解:解析:100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又把乘数67写成了76,因数多了76﹣67=9,积比原来多了135,也就是多算了135÷9个9,另一个因数就是135÷9,然后再乘上67即可.解:另一个因数是:135÷(76﹣67)=15;67×15=1005.答:正确的积是1005.故答案为1005.点评:积比原来多的,其实就是另一个因数乘上比原来看错的数的差多出来的,用积多的除以原来看错的数的差,可以求出另一个因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17.2040636075100四或六30【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形图可看出一格表示10人,即可看出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解析:2040636075100四或六30【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形图可看出一格表示10人,即可看出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数;(2)①三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加上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即可;②根据统计图直条的长短可以直观地看出五年级戴近视镜的比四年级和六年级人数少;③二年级戴近视镜的加上三年级戴近视镜的,除以2就是平均数,据此解答。【详解】(1)由分析可知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数依次为5、20、40、63、60、75。(2)①40+60=100(人)②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四或六年级的人数少(60<63,60<75);③(20+40)÷2=60÷2=3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840平方米【解析】【分析】用420除以15,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然后乘30即可得解。【详解】420÷15×30=28×30=840(平方米)【点睛】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解析:840平方米【解析】【分析】用420除以15,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然后乘30即可得解。【详解】420÷15×30=28×30=840(平方米)【点睛】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3;3.2;4.5;6;90;50;1;504;8.56【解析】【分析】【详解】略解析:3;3.2;4.5;6;90;50;1;504;8.56【解析】【分析】【详解】略20.99;14;544【解析】【分析】根据小数加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解析:99;14;544【解析】【分析】根据小数加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乘积。【详解】10.6+7.39=17.99验算:17.99-7.39=10.6504÷36=14验算:36×14=50432×17=544验算:17×32=54421.269;5.5;16;1200;22;30;【解析】【分析】75+169+25,交换加数的位置,算式变为:75+25+169;6.81+5.5-6.81,解析:269;5.5;16;1200;22;30;【解析】【分析】75+169+25,交换加数的位置,算式变为:75+25+169;6.81+5.5-6.81,交换位置,算式变为:6.81-6.81+5.5;9.26+2.8+0.74+3.2,利用加法交换和结合律算式变为:(9.26+0.74)+(2.8+3.2);33×12+12×67,根据乘法分配律算式变为:(33+67)×12;220÷5÷2,根据除法的性质,算式变为:220÷(5×2)6000÷[4×(60-1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详解】75+169+25=75+25+169=100+169=2696.81+5.5-6.81=6.81-6.81+5.5=0+5.5=5.59.26+2.8+0.74+3.2=(9.26+0.74)+(2.8+3.2)=10+6=1633×12+12×67=(33+67)×12=100×12=1200220÷5÷2=220÷(5×2)=220÷10=226000÷[4×(60-10)]=6000÷[4×50]=6000÷200=3022.25千克【解析】【分析】先用吃掉的重量减去3.3千克计算出剩下的重量,然后用剩下的重量加吃了的重量即可。【详解】14.15-3.3=10.85(千克)10.85+14.15=25(千克)解析:25千克【解析】【分析】先用吃掉的重量减去3.3千克计算出剩下的重量,然后用剩下的重量加吃了的重量即可。【详解】14.15-3.3=10.85(千克)10.85+14.15=25(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来有25千克。【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先计算出剩下的重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28kg【解析】【分析】根据“小明的体重是46.8kg,小红的体重比小明少了4.68kg,小青的体重比小红多了2.16kg”,可知:小红的体重是(46.8-4.68)千克,小红的体重加上2.1解析:28kg【解析】【分析】根据“小明的体重是46.8kg,小红的体重比小明少了4.68kg,小青的体重比小红多了2.16kg”,可知:小红的体重是(46.8-4.68)千克,小红的体重加上2.16千克就是小青的体重,即小青的体重是(46.8-4.68+2.16)千克,据此解题即可。【详解】46.8-4.68+2.16=44.28(kg)答:小青的体重是44.28kg。【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解题关键,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注意小数点要对齐。24.12元【解析】【分析】用每千克猪肉的价钱乘购买猪肉重量,求出购买猪肉花费的钱数。用总钱数减去购买猪肉花费的钱数,求出购买大米花费的钱数。再除以购买大米的重量,求出每千克大米的价钱。【详解】解析:12元【解析】【分析】用每千克猪肉的价钱乘购买猪肉重量,求出购买猪肉花费的钱数。用总钱数减去购买猪肉花费的钱数,求出购买大米花费的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