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_第1页
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_第2页
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_第3页
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_第4页
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与实践一、引言1.1研究背景与目的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载体,经济类文本的翻译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准确、专业的经济类文本翻译,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15年哈尔滨市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和重要数据,是了解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将其翻译成英文,能够让国际社会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哈尔滨市的发展成就和潜力,为吸引外资、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该统计公报的翻译实践,不仅能够为哈尔滨市的对外交流提供服务,也能为经济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具体案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翻译实践,深入分析经济类文本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总结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经济类文本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提升经济类文本翻译的质量和水平。1.2研究意义与价值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本翻译实践丰富了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研究案例。经济类文本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专业知识体系,其翻译研究一直是翻译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一具体文本的翻译实践与分析,能够深入探讨经济类文本中术语、数字、长难句等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为经济类文本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撑,有助于完善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能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教学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类文本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在经济交流层面,准确翻译该统计公报能够为国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公报中包含了哈尔滨市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哈尔滨市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以及投资环境至关重要。精准的翻译能够消除语言障碍,使国外投资者能够准确把握哈尔滨市的经济动态,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促进哈尔滨市与国际市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哈尔滨市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对外贸易,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哈尔滨市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对于地方发展而言,翻译后的统计公报是哈尔滨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它向世界展示了哈尔滨市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提升哈尔滨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这对于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翻译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还能为哈尔滨市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城市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助力哈尔滨市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1.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成果颇丰。西方学者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基础,从多个维度对经济类文本翻译展开研究。在语言学层面,他们运用功能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理论,深入剖析经济类文本的语言结构和语义特点。例如,从词汇角度,研究经济术语的精确性和专业性,指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变化;从句法角度,分析复杂长句的构建规律以及如何在翻译中实现结构的转换和语义的准确传达。在翻译理论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如目的论、忠诚原则等在经济类文本翻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这使得译者在翻译经济类文本时,会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和受众需求,灵活选择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方法,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西方学者还关注经济类文本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概念、表达习惯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翻译实现文化的跨越和融合。国内对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经济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一方面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经济类文本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结合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中国经济的独特背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类文本翻译策略。许多学者从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进行研究,总结出经济术语的翻译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加注释等;探讨长难句的翻译技巧,如拆分、重组、调整语序等;分析篇章结构的特点和翻译时的连贯性处理方法。还有学者从翻译教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经济类文本翻译能力,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经济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开始利用语料库进行经济类文本翻译研究,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分析,总结翻译规律,发现翻译中的常见错误,为翻译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然而,当前经济类文本翻译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虽然已有众多理论和策略被提出,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目的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与策略,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指导。不同类型的经济类文本,如统计公报、经济报告、商务合同等,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功能要求,现有的研究未能充分针对这些差异提供细致、精准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类文本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虽然有所关注,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经济领域涉及众多专业概念和行业术语,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如何在翻译中准确传达这些信息,避免文化误解,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新经济业态的不断涌现,如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经济类文本中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和表达,对这些新兴内容的翻译研究还相对滞后。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一具体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各类经济信息的翻译实践,深入分析统计公报类经济文本的独特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强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运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还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本研究还将关注统计公报翻译中的信息传递准确性、数据表达规范性以及文化适应性等问题,力求为经济类文本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丰富和完善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二、翻译任务描述2.1文本来源与特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哈尔滨市统计局发布,是对2015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全面总结和呈现。该文本来源于政府官方渠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是了解哈尔滨市当年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也是进行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数据支撑。从语言风格上看,该统计公报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为了高效传递大量信息,文本在表述上力求简洁,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修饰成分。例如,在描述经济数据时,直接采用数字和简短的语句进行说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经济增长情况,让读者能够迅速获取关键信息。同时,语言表达规范、严谨,遵循统计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固定表达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体现了政府公文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数据精确性是该文本的显著特点之一。统计公报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载体,数据是其核心内容。文本中涉及大量精确的经济数据,如各类产业增加值、财政收支数额、人口数量及增长率等,这些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甚至更多,为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例如,“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656.0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7.7亿元,下降3.7%”,通过精确的数据对比,清晰地展示了财政收支的变化情况,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态势。该文本包含众多专业术语,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经济领域的专业术语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频繁出现,这些术语具有特定的经济含义和行业规范,是准确传达经济信息的关键。此外,还涉及一些统计专业术语,如“同比”“环比”“贡献率”等,用于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对译者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准确理解和翻译这些专业术语,才能保证译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使国际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本中的经济信息。2.2翻译要求与目标在翻译《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准确性是首要要求。由于该文本包含大量经济数据和专业术语,译者必须确保译文在数字、术语以及各类信息的表达上与原文完全一致,不出现任何偏差。例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中的数字“5751.2”“7.1%”以及专业术语“地区生产总值”,在翻译时必须准确无误地转换为英文,“Theannualgrossdomesticproduct[2]reached575.12billionyuan,anincreaseof7.1%overthepreviousyear”,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精确传达,避免因数字或术语翻译错误导致读者对经济形势的误判。专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翻译要求。经济类文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术语和行业规范。对于统计公报中频繁出现的经济术语,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等,要使用专业、标准的英文表达方式,“fixed-assetinvestment”“totalretailsalesofconsumergoods”“above-scaleindustries”,确保译文符合经济领域的专业习惯,能够被国际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准确理解。同时,对于统计专业术语,如“同比”“环比”“贡献率”等,也要准确翻译为“year-on-year”“month-on-month”“contributionrate”,以体现译文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规范性要求译文遵循英语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表达习惯,同时符合经济类文本的国际通用规范。在语法上,要保证句子结构正确、时态运用恰当;在词汇选择上,优先使用经济领域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表达经济增长时,常用“increase”“grow”“rise”等词汇,而在描述经济下降时,常用“decrease”“fall”“decline”等,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选择词汇。对于统计公报中的表格、图表等内容,其翻译也要符合国际通用的格式和规范,确保信息的清晰呈现和易于理解。本翻译任务的目标是为相关领域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资料。通过高质量的翻译,使国际经济研究者、投资者、合作伙伴等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2015年哈尔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他们的研究、投资决策和合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准确的译文能够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哈尔滨市与国际社会在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哈尔滨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潜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翻译过程3.1译前准备在正式开始翻译《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之前,译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旨在为高质量的翻译奠定坚实基础。熟悉统计公报内容是首要任务。译者花费大量时间深入研读原文,对公报的整体结构、各部分内容以及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多次通读,了解到公报涵盖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财政金融和保险、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多个板块,各板块紧密相连,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哈尔滨市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例如,在综合板块中,对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关键指标的了解,为后续各产业数据的分析提供了宏观背景;而农业板块的数据又与国内贸易、人民生活等板块存在内在联系,农产品的产量、产值会影响市场供应和居民消费。熟悉这些内容,使译者在翻译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准确传达信息。建立术语表是确保翻译准确性和专业性的关键步骤。经济类文本包含大量专业术语,统计公报也不例外。译者在研读过程中,将遇到的专业术语逐一记录,并借助权威的经济词典、统计专业书籍、相关行业标准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查证和核实。对于一些常见的经济术语,如“地区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固定资产投资(Fixed-AssetInvestment)”“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RetailSalesofConsumerGoods)”等,直接采用通用的英文表达方式。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语境含义的术语,如“哈尔滨新区”,通过查阅官方资料,确定其英文翻译为“HarbinNewArea”。对于统计术语,如“同比(Year-on-Year)”“环比(Month-on-Month)”“贡献率(ContributionRate)”等,也严格按照专业规范进行整理。同时,为了便于查阅和使用,将术语按照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建立了详细的术语表,术语表不仅包含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还对一些容易混淆或具有特殊含义的术语进行了注释和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随时对照术语表,确保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对于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主要借助了电子词典、翻译软件和在线语料库等工具。有道词典和欧路词典是常用的电子词典,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解释和例句,还具备发音功能,有助于译者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同时纠正发音。对于一些专业术语,还会参考《朗曼当代英语大辞典》《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等权威词典,以获取更准确、专业的解释。翻译软件方面,使用了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等,这些软件能够快速提供参考译文,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常见句式和短语时,能够为译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译者也清楚地认识到翻译软件存在局限性,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仅将其作为参考,最终的译文仍需经过仔细的人工校对和修改。在线语料库如中国知网翻译助手、BabelNet等,为译者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翻译案例和语境信息。通过在语料库中搜索相关术语和句子,译者可以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方式,借鉴他人的翻译经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自然度。例如,在翻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时,通过在语料库中查询,发现常见的翻译为“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aDesignatedSize”,这一翻译在众多经济类文本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确定了最终的翻译。3.2翻译执行在翻译执行阶段,译者严格按照翻译计划,逐句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翻译,同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数字的处理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统计公报中包含大量精确的经济数据,如各类产业增加值、财政收支数额、人口数量及增长率等。在翻译数字时,首先要确保数字的准确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对于整数和小数的翻译,直接按照英文数字的表达规则进行转换。例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1.2亿元”,翻译为“Theannualgrossdomesticproduct[2]reached575.12billionyuan”,其中“5751.2”准确翻译为“575.12”,“亿元”根据国际通用表达转换为“billionyuan”。对于百分比的翻译,直接使用“%”符号,并将前面的数字准确翻译。如“比上年增长7.1%”,翻译为“anincreaseof7.1%overthepreviousyear”。在遇到较大数字时,需要注意中英文数字表达单位的差异。中文以“万”“亿”为单位,而英文以“thousand(千)”“million(百万)”“billion(十亿)”为单位。为了准确表达数字,译者采用了标记单位的方法。例如,“全市常住人口1066.5万人”,先将“1066.5万”转换为“10,665,000”,再翻译为“Thepermanentpopulationofthecitywas10.665million”。在翻译过程中,为了避免混淆,对于复杂数字还会进行多次核对和计算。术语的准确翻译对于传达经济信息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统计公报中涉及众多经济术语和统计术语。对于常见的经济术语,译者依据术语表和专业词典进行翻译。例如,“固定资产投资”翻译为“fixed-assetinvestment”,“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译为“totalretailsalesofconsumergoods”。然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语境含义的术语,翻译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比如“哈尔滨新区”,在翻译时通过查阅哈尔滨市政府官方文件、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对外宣传资料,确定其英文翻译为“HarbinNewArea”。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如“增加值”和“增长率”,“增加值”翻译为“addedvalue”,“增长率”翻译为“growthrate”,译者通过仔细分析上下文和术语的定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句子结构方面,统计公报中的句子多为简洁明了的陈述句,但也存在一些长难句,尤其是在描述复杂经济现象和关系时。对于长难句的翻译,译者主要采用了拆分和重组的方法。例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8.5亿元,下降8.1%”。该句子较长,包含多个信息点。译者将其拆分为几个短句进行翻译:“Themainbusinessincomeof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adesignatedsizereached497.54billionyuanforthewholeyear,adecreaseof1.9%overthepreviousyear.Amongthem,themainbusinessincomeofstate-ownedandstate-holdingenterpriseswas139.85billionyuan,down8.1%”。通过这种方式,使译文更加清晰、易懂,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在处理一些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时,也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直接翻译可能会让外国读者难以理解。译者将其翻译为“Grainoutputincreasedfor12consecutiveyearsthroughouttheyear”,对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更符合英文读者的理解方式。3.3译后校对译后校对是确保译文质量的关键环节,译者采用了自我校对、他人校对和专业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对译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修正。自我校对是译后校对的第一步。在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首先对译文进行自我检查。逐句对照原文,检查数字、术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句子结构是否合理,语法和拼写是否存在错误。例如,对于数字的翻译,再次核对了数值的准确性以及单位的转换是否正确,确保“亿元”“万元”等单位准确转换为“billionyuan”“tenthousandyuan”。对于术语,对照术语表,检查是否存在术语不一致或翻译错误的情况。在检查句子结构时,关注译文是否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是否存在中式英语的问题。如发现“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最初翻译为“Throughouttheyear,thegrainoutputachieved'twelveconsecutiveincreases'”,这种翻译虽然字面意思传达了,但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经过自我校对,修改为“Grainoutputincreasedfor12consecutiveyearsthroughouttheyear”,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同时,利用翻译软件和在线工具的语法检查功能,辅助查找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如使用Grammarly对译文进行语法检查,纠正了一些冠词、介词使用不当以及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完成自我校对后,译者邀请了一位英语专业且对经济领域有一定了解的同学进行他人校对。他人校对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译者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这位同学在阅读译文时,重点关注了译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及是否符合英语母语者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描述经济数据的变化趋势时,原文中使用了“持续增长”“略有下降”等表达,译者在翻译时虽然准确传达了意思,但在一些表述上略显生硬。同学提出将“持续增长”翻译为“keepgrowingsteadily”比“continuetogrow”更能体现出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略有下降”翻译为“decreaseslightly”比“haveaslightdecrease”更符合英语的简洁表达习惯。此外,他人校对还对一些文化背景相关的内容提出了建议。如在译文中出现“哈洽会”(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译者最初翻译为“HarbinFair”,同学建议补充完整为“ChinaHarbin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Fair”,以确保外国读者能够清楚了解该展会的性质和规模。专业审核是由一位资深的经济领域专家和一位专业翻译人员共同完成的。经济领域专家主要负责审核译文中经济术语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对经济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专业翻译人员则从翻译技巧、语言表达和译文风格等方面进行把关。专家在审核过程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提出了宝贵意见。例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翻译“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aDesignatedSize”虽然常见,但在某些国际经济报告中,也会使用“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Scale”这种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专家根据国际惯例和行业常用表达,建议在特定语境下可以使用后者,使译文更符合国际交流的习惯。对于一些复杂的经济数据和分析内容,专家仔细核对了数据的来源和计算逻辑,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经济信息。专业翻译人员则对译文的语言质量进行了全面提升。调整了一些句子的语序,使译文更符合英文的逻辑结构;优化了词汇的选择,使用更地道、专业的词汇替代一些常见但不够精准的表达。如将“makeeffortsto”替换为“endeavorto”,使译文更具专业性和正式感。通过专业审核,译文在准确性、专业性和语言质量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四、翻译案例分析4.1词汇层面的翻译4.1.1专业术语的翻译在《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是传达文本核心信息的关键。例如,“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其英文表达为“GrossDomesticProduct(GDP)”,这是国际通用的术语,直接采用这种翻译方式,能够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使国际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其含义。同样,“固定资产投资”翻译为“Fixed-AssetInvestment”,“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译为“TotalRetailSalesofConsumerGoods”,这些都是经济领域常见且固定的术语翻译,在各类经济文本中广泛使用。然而,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语境含义的术语,翻译时需要更加谨慎。以“哈尔滨新区”为例,它是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和发展定位的区域,通过查阅哈尔滨市政府官方文件、相关新闻报道以及对外宣传资料,确定其英文翻译为“HarbinNewArea”。这种翻译方式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能够让国际读者准确理解其指代的特定区域。部分术语还可采用意译的方式。如“哈洽会”,其全称为“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若直接翻译为“HarbinFair”,可能会让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其性质和规模。因此,将其翻译为“ChinaHarbin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Fair”,通过意译的方式,完整地传达了该展会的核心信息,使国际读者能够清楚了解这是一个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性经济贸易洽谈会。在一些情况下,还可借助已有的权威翻译或行业惯例进行术语翻译。例如,“同比”和“环比”是统计领域常用的术语,“同比”翻译为“Year-on-Year”,“环比”翻译为“Month-on-Month”,这是在统计领域被广泛认可的翻译方式,遵循这些惯例能够保证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4.1.2数字与单位的翻译数字和单位在统计公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准确翻译对于经济信息的传达至关重要。在翻译数字时,严格遵循中英文数字表达的规则。对于整数和小数,直接按照英文数字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换。例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1.2亿元”,准确翻译为“Theannualgrossdomesticproduct[2]reached575.12billionyuan”,其中“5751.2”准确转换为“575.12”,“亿元”根据国际通用表达转换为“billionyuan”。在处理较大数字时,充分考虑中英文数字表达单位的差异。中文以“万”“亿”为单位,而英文以“thousand(千)”“million(百万)”“billion(十亿)”为单位。如“全市常住人口1066.5万人”,先将“1066.5万”转换为“10,665,000”,再翻译为“Thepermanentpopulationofthecitywas10.665million”。为避免混淆,对于复杂数字进行多次核对和计算,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对于数字单位的翻译,也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元”翻译为“yuan”,“吨”翻译为“ton”,“平方公里”翻译为“squarekilometer”等。在涉及货币单位时,注意区分不同货币的英文表达方式,如“美元”为“dollar”,“欧元”为“euro”等。对于一些特定的统计单位,如“%”直接翻译为“percent”,“‰”翻译为“permille”。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还需注意单位的缩写形式,如“kg”(千克)、“m²”(平方米)等,确保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以符合经济类文本简洁、准确的表达要求。4.2句子层面的翻译4.2.1长难句的翻译统计公报中虽多为简洁陈述句,但在描述复杂经济现象和关系时,仍存在长难句,给翻译带来挑战。例如,“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35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城镇投资3392.3亿元,增长9.9%;农村投资187.4亿元,增长18.7%。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51.9亿元,增长13.6%;民间投资1855.7亿元,增长7.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84.7亿元,下降1.7%”。此句包含多个信息点,结构复杂。若直接逐字翻译,会使译文冗长、逻辑混乱,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译者采用拆分和重组的方法,将其拆分为几个短句进行翻译:“Thefixed-assetinvestment[3]ofthewholecitythroughouttheyearreached357.97billionyuan,anincreaseof10.2%overthepreviousyear.Amongthem,theinvestmentinurbanareaswas339.23billionyuan,anincreaseof9.9%;theinvestmentinruralareaswas18.74billionyuan,anincreaseof18.7%.Intheurbaninvestment,theinvestmentofstate-ownedandstate-holdingenterpriseswas135.19billionyuan,anincreaseof13.6%;theprivateinvestmentwas185.57billionyuan,anincreaseof7.9%;theinvestmentfromHongKong,Macao,Taiwanandforeigninvestorswas18.47billionyuan,adecreaseof1.7%”。通过这种方式,将复杂的长句拆分成多个简单句,每个短句表达一个核心信息,使译文更加清晰、易懂。同时,使用“Amongthem”“Intheurbaninvestment”等连接词,巧妙地将各短句连接起来,保证了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贯性。再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8.5亿元,下降8.1%;集体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5.7亿元,增长2.6%;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76.6亿元,下降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6.4亿元,下降3.9%”。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长难句,包含众多数据和不同企业类型的信息。译者同样采用拆分策略,将其拆分为:“Themainbusinessincomeof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adesignatedsizereached497.54billionyuanforthewholeyear,adecreaseof1.9%overthepreviousyear.Amongthem,themainbusinessincomeofstate-ownedandstate-holdingenterpriseswas139.85billionyuan,down8.1%;themainbusinessincomeofcollectiveenterpriseswas4.57billionyuan,anincreaseof2.6%;themainbusinessincomeofjoint-stockenterpriseswas337.66billionyuan,adecreaseof1.1%;themainbusinessincomeofforeign-investedenterprisesandenterpriseswithinvestmentfromHongKong,MacaoandTaiwanwas80.64billionyuan,adecreaseof3.9%”。在翻译过程中,明确各部分信息的逻辑关系,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情况与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数据分别阐述,使译文层次分明,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4.2.2被动语态的翻译在《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被动语态虽不如长难句那样频繁出现,但在一些描述客观事实、强调动作承受者的句子中也有运用。例如,“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2万户,增长16.8%,其中,新登记企业2.3万户,增长23.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8万户,增长14.4%。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到49.2万户,增长10.3%”。此句中虽未直接出现典型的被动语态结构,但“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新登记企业”“新登记个体工商户”等表达,从语义上看具有被动含义,强调这些主体是被登记的对象。在翻译时,可采用转换为主动语态的方法,翻译为“Throughouttheyear,82,000newmarketentitieswereregistered,anincreaseof16.8%.Amongthem,23,000newenterpriseswereregistered,anincreaseof23.5%;58,000newindividualindustrialandcommercialhouseholdswereregistered,anincreaseof14.4%.Thetotalnumberofvariousmarketentitiesreached492,000,anincreaseof10.3%”。将被动语义转换为主动语态的表达,使译文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也更自然流畅。又如,“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全年专利申请量16279件,增长20.9%;授权量9567件,增长18.7%”。句中“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7家”可理解为“6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被全市拥有”,具有被动意味。翻译为“Therewere67enterprisetechnologycentersabovetheprovinciallevelinthecity,including10national-levelenterprisetechnologycenters”。这里同样采用了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简洁明了。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保持原文的客观性,也会保留被动结构。比如,“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00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国内旅游收入693.1亿元,增长15.7%。接待境外游客59.6万人次,增长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亿美元,增长10.1%”。“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接待境外游客”等表述,在翻译时保留被动结构,翻译为“Throughouttheyear,60.087milliondomestictouristswerereceived,anincreaseof12.3%overthepreviousyear;domestictourismrevenuereached69.31billionyuan,anincreaseof15.7%.596,000overseastouristswerereceived,anincreaseof7.5%;foreignexchangeearningsfrominternationaltourismreached330millionUSdollars,anincreaseof10.1%”。这样的翻译方式突出了游客是被接待的对象,符合统计公报客观陈述事实的特点。4.3篇章层面的翻译4.3.1逻辑关系的处理《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逻辑关系复杂且严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并在译文中准确体现,以确保译文连贯流畅,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公报各部分之间存在总分关系。例如,在整体结构上,开篇的“综合”部分对全市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市场价格等进行总体概述,随后各部分如“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则是对“综合”部分的具体展开和细化。在翻译时,为了突出这种总分关系,在“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等部分的开头,可以适当使用连接词或短语,如“RegardingAgriculture”“AsforIndustryandConstruction”等,明确表明这些部分与“综合”部分的从属关系。这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部分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使译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因果关系在公报中也较为常见。例如,“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翻译这类句子时,需要准确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如“Dueto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theindustrialstructure,theeconomicbenefitsofindustrialenterpriseshavebeensignificantlyimproved”。其中,“dueto”明确表达了原因,使句子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再如,“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增长,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翻译为“Grainoutputincreasedthroughouttheyear,mainlybecauseoftheexpansionoftheplantingareaandtheprogressofagriculturaltechnology”。通过“becauseof”体现因果逻辑,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对比关系在公报中用于展示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数据变化或发展差异。例如,“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为8%”。在翻译时,使用“Comparedwithlastyear”来引出对比,“Comparedwithlastyear,fixed-assetinvestmentincreasedby10%thisyear,whilethegrowthrateoftotalretailsalesofconsumergoodswas8%”。“while”进一步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使译文在逻辑上更加连贯,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的变化和差异。递进关系也是公报中常见的逻辑关系之一。例如,“全市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社会民生领域也有诸多突破”。翻译为“Thecityhasnotonlyachievedremarkableresultsineconomicdevelopment,butalsomademanybreakthroughsinthefieldofsociallivelihood”。“notonly...butalso...”这一结构准确地体现了递进关系,突出了城市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成果,使译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4.3.2文体风格的再现《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为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具有正式、客观、严谨的文体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力求在译文中完美再现这种风格。用词正式规范是再现文体风格的关键。在翻译时,尽量使用正式、规范的词汇,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随意性较强的词汇。例如,“完成”常用“accomplish”“achieve”“complete”等正式词汇,而不用“finish”;“增长”使用“increase”“grow”“rise”等,避免使用“goup”等较为口语化的表达。对于专业术语,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进行翻译,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如“地区生产总值”翻译为“GrossDomesticProduct(GDP)”,“固定资产投资”翻译为“Fixed-AssetInvestment”,这些规范的术语翻译能够体现公报的专业性和正式性。句式结构严谨是体现文体风格的重要方面。公报中的句子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多为长难句,且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紧密。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合理运用连接词、从句等语法手段,使译文的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例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8.5亿元,下降8.1%”。在翻译时,将其拆分为几个短句,并使用“Amongthem”等连接词进行衔接,“Themainbusinessincomeof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adesignatedsizereached497.54billionyuanforthewholeyear,adecreaseof1.9%overthepreviousyear.Amongthem,themainbusinessincomeofstate-ownedandstate-holdingenterpriseswas139.85billionyuan,down8.1%”。这样既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又体现了原文严谨的句式结构。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也是再现文体风格的重要原则。公报以客观陈述事实和数据为主,不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评价。在翻译时,要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译文客观、公正。例如,在描述经济数据的变化时,使用“increase”“decrease”“rise”“fall”等中性词汇,而不使用“soar”(猛增)、“plummet”(暴跌)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对于一些评价性的表述,也要准确翻译,避免过度解读或添加个人观点。如“全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翻译为“Theeconomicdevelopmenttrendofthecityisgood”,保持了客观中立的态度。五、翻译实践总结5.1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翻译实践,我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收获与体会。在语言能力方面,我的词汇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尤其是经济领域和统计专业的词汇。在翻译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大量诸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环比”等专业术语,通过查阅资料、建立术语表等方式,不仅准确掌握了这些术语的英文表达,还了解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含义。这使我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专业,能够更精准地传达经济信息。同时,通过对长难句的分析和翻译,我的语法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处理复杂的句子结构时,学会了运用拆分、重组、调整语序等方法,将长难句转化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短句,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例如,在翻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8.5亿元,下降8.1%”这样的长句时,通过合理拆分和运用连接词,使句子逻辑清晰,表达自然。专业知识层面,这次翻译实践让我对经济和统计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不仅熟悉了各种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还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通过翻译公报中的数据,我明白了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市场消费活力等。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使我在今后阅读和翻译经济类文本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经济信息的核心。同时,对统计术语的深入理解,也让我能够准确翻译和解读数据变化的趋势和意义。在翻译技巧方面,我学会了根据不同的翻译对象和语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对于专业术语,除了采用常用的英文表达方式外,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意译、加注等,以确保术语的准确传达。例如,“哈洽会”翻译为“ChinaHarbin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Fair”,通过意译补充了展会的性质和规模,使国际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处理数字和单位时,掌握了准确的翻译规则和转换方法,避免了因数字翻译错误而导致的信息偏差。对于长难句,运用拆分、重组、调整语序等技巧,使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提高了译文的质量。此外,还学会了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文本的逻辑关系和文体风格,通过运用连接词、调整句式结构等方式,使译文连贯流畅,再现了原文正式、客观、严谨的文体风格。5.2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本次翻译实践中,尽管采取了多种策略和方法,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在词汇层面,术语理解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虽然在译前准备阶段建立了术语表,但由于经济领域术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部分术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差异,仍会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在翻译“增加值”这一术语时,最初将其理解为“增加的价值”,翻译为“increasedvalue”,但实际上在经济领域中,“增加值”是一个特定概念,应翻译为“addedvalue”,它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这种理解错误导致译文在专业表达上出现偏差,可能会让国际读者对经济数据的理解产生误解。语言表达不地道也是词汇层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翻译一些常见词汇和短语时,虽然能够传达基本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够自然、地道,不符合英语母语者的使用习惯。例如,在表达“取得进步”时,直接翻译为“makeprogress”,这虽然是正确的表达,但在经济类文本中,更常用“achieveprogress”或“registerprogress”等表达方式。又如,“采取措施”通常翻译为“takemeasures”,但在一些语境下,“adoptmeasures”或“implementmeasures”会更加贴切。这种不地道的表达会影响译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降低译文的质量。句子层面,长难句的翻译仍存在一些瑕疵。尽管采用了拆分、重组等方法,但在处理一些结构极为复杂的长难句时,有时未能准确把握句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译文逻辑不够清晰。例如,在翻译“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35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城镇投资3392.3亿元,增长9.9%;农村投资187.4亿元,增长18.7%。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51.9亿元,增长13.6%;民间投资1855.7亿元,增长7.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84.7亿元,下降1.7%”这样包含众多数据和复杂逻辑关系的句子时,虽然将其拆分成了多个短句,但在短句之间的衔接上,使用连接词不够精准,使得译文在逻辑连贯性上稍显不足。此外,在调整句子语序时,有时未能充分考虑英文的表达习惯,导致译文读起来不够流畅。在篇章层面,逻辑关系的处理虽然整体较为准确,但在一些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描述因果关系时,虽然使用了“dueto”“becauseof”等连接词,但对于因果关系的阐述不够深入,有时未能充分体现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翻译“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时,只是简单地翻译为“Dueto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theindustrialstructure,theeconomicbenefitsofindustrialenterpriseshavebeensignificantlyimproved”,但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如何具体影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没有在译文中进一步展开说明,使得译文在逻辑的完整性上有所欠缺。此外,在处理段落之间的过渡时,有时不够自然,导致篇章的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5.3对未来翻译工作的启示本次翻译实践为未来的经济类文本翻译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在译前准备阶段,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基石。深入了解文本背景和内容至关重要,译者应花费足够的时间研读原文,梳理文本结构和逻辑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原文,还能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信息的传达。例如,在翻译统计公报之前,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特点等背景知识的了解,使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建立详细、准确的术语表是关键步骤,经济类文本的专业性决定了术语翻译的重要性。译者应借助多种资源,如权威词典、行业标准、专业文献等,对术语进行查证和核实,并及时更新术语表,以应对新出现的术语和概念。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领域,新的术语和概念层出不穷,持续更新术语表能够保证翻译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翻译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译者应关注翻译工具的发展动态,学会运用新的技术和资源,如人工智能辅助翻译工具、语料库技术等,提升翻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翻译执行阶段,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是应对各种翻译难题的关键。对于数字和单位的翻译,要严格遵循规则,确保准确无误,避免因数字翻译错误而导致经济信息的偏差。在未来的经济类文本翻译中,涉及大量复杂的经济数据和专业单位,译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准确进行数字转换和单位翻译。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加注等,确保术语的准确传达。经济领域的术语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不同的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对于长难句的翻译,要善于分析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运用拆分、重组、调整语序等方法,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长难句,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翻译技巧,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将长难句翻译得准确、流畅。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自然和地道,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译者应不断积累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英语母语者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译后校对环节不容忽视,它是保证译文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完善的校对机制,采用自我校对、他人校对和专业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纠正译文中的问题。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无论是个人翻译还是团队翻译,都应重视校对环节,确保译文的质量。自我校对时,译者要认真细致,对译文进行全面检查,关注细节问题。他人校对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发现译者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因此要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专业审核则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专业翻译人员,他们能够从专业知识和翻译技巧等方面对译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此外,要善于总结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校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译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六、结语6.1研究成果回顾通过对《2015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翻译实践,本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翻译策略总结方面,针对专业术语,采用了直译、意译、加注等方法。对于国际通用的经济术语,如“地区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固定资产投资(Fixed-AssetInvestment)”等,直接采用直译方式,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对于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语境含义的术语,如“哈尔滨新区”,通过查阅资料确定为“HarbinNewArea”,采用意译结合地域特色的方式,使国际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对于“哈洽会”,通过意译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