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_第1页
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_第2页
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_第3页
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_第4页
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轴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手册一、引言联轴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传递扭矩、补偿轴系偏差(径向、轴向、角向),并缓冲冲击载荷。在工业设备(如泵组、风机、压缩机、机床)中,联轴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与设备寿命。据统计,约30%的旋转机械故障与联轴器异常相关,常见故障包括振动超标、异响、温度过高、弹性元件损坏等。若未及时诊断与维修,可能导致轴系变形、轴承损坏甚至整机停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手册基于ISO____(机械振动评价标准)、GB/T5014(联轴器分类与技术条件)及行业实践,系统阐述联轴器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流程与预防策略,旨在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技术指导。二、联轴器基础知识2.1分类与特点联轴器按补偿能力分为三大类(见表1),不同类型的故障模式与维护重点差异显著:类型常见形式补偿能力适用场景关键维护点刚性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无补偿轴系对中精度高、载荷稳定螺栓扭矩、键槽配合弹性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橡胶联轴器中等补偿(径向≤0.5mm)轻载荷、需缓冲冲击弹性元件老化、扭矩传递能力挠性联轴器膜片联轴器、齿式联轴器大补偿(径向≤2mm,角向≤1°)重载、高速(>3000rpm)对中精度、润滑状态、部件疲劳2.2工作原理联轴器的核心功能是扭矩传递与偏差补偿:刚性联轴器:通过螺栓或键的刚性连接传递扭矩,无偏差补偿能力,要求轴系对中精度极高(径向≤0.02mm,角向≤0.01mm/m)。弹性联轴器:通过弹性元件(如橡胶、尼龙、聚氨酯)的变形补偿轴系偏差,同时吸收冲击能量,适用于启动频繁的设备。挠性联轴器:通过金属元件(如膜片、齿圈)的弹性变形补偿偏差,传递扭矩大、精度高,适用于高速重载场景(如燃气轮机)。三、常见故障类型及诊断3.1振动异常(最常见,占比约45%)3.1.1故障原因不平衡:联轴器或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如磨损、积灰、零件松动),导致旋转时离心力失衡。不对中:轴系径向、轴向或角向偏差超过允许值(见表2),导致联轴器承受额外弯矩。松动:螺栓松动、键槽磨损或联轴器与轴配合间隙过大,导致扭矩传递不稳定。弹性元件损坏:膜片裂纹、橡胶老化或尼龙柱断裂,导致补偿能力下降。3.1.2诊断方法振动检测:使用振动分析仪(如SKFCMXA700)测量振动速度有效值(RMS)与频谱:不平衡:频谱中1X频率(与转速相同)的振动幅值占主导(>70%),且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不对中:频谱中2X频率(转速两倍)的振动幅值显著(>50%),轴向振动(沿轴方向)超标(见表2)。松动:振动幅值随负载变化波动大,频谱中出现冲击性尖峰(如螺栓松动导致的周期性冲击)。目视检查:观察联轴器有无变形、裂纹、螺栓松动(用扭矩扳手复检)。对中测量:用百分表(精度0.01mm)测量径向(Δr)与角向(Δα)偏差(方法见4.3节)。3.1.3判断标准(参考ISO____)设备类型转速(rpm)振动速度有效值(mm/s)径向不对中允许值(mm)角向不对中允许值(mm/m)泵组、风机____≤4.5≤0.05≤0.02压缩机、机床____≤2.8≤0.03≤0.013.2异响(占比约25%)3.2.1故障原因齿式联轴器:齿面磨损、润滑不良(缺油或油脂变质),导致齿面摩擦异响。弹性联轴器:弹性元件与金属外套摩擦(如梅花联轴器的弹性体老化变形)。松动:螺栓松动或键槽间隙过大,导致联轴器与轴相对转动产生冲击声。3.2.2诊断方法听诊:用机械听诊器(如美德龙T01)判断异响位置:齿式联轴器:连续的“嗡嗡”声,随转速升高而加剧。弹性联轴器:间断的“咔嗒”声,负载变化时明显。润滑检查:拆开齿式联轴器,检查齿面润滑状态(油脂应均匀覆盖,无干结或金属颗粒)。间隙测量:用塞尺测量弹性元件与外套的间隙(应符合制造商规定,如梅花联轴器间隙≤0.1mm)。3.3温度过高(占比约15%)3.3.1故障原因润滑不良:齿式联轴器缺油或油脂选型错误(如高温环境使用普通润滑脂)。过载:传递扭矩超过联轴器额定值(如泵组出口阀门关闭导致负载骤增)。不对中:严重不对中导致联轴器内部摩擦加剧,温度升高。3.3.2诊断方法温度检测:用红外测温仪(如福禄克F561)测量联轴器表面温度:正常工作温度:≤环境温度+30℃(齿式联轴器);≤环境温度+20℃(弹性联轴器)。异常温度:超过上述值,且随运行时间延长持续升高。扭矩验证:通过电机电流计算传递扭矩(扭矩=9550×功率/转速),确认是否过载。3.4弹性元件损坏(占比约10%)3.4.1故障原因疲劳老化:弹性元件(如膜片、橡胶圈)长期受交变载荷,导致裂纹或弹性下降。过载:传递扭矩超过弹性元件的额定值,导致断裂(如尼龙柱被压碎)。环境因素:高温(>80℃)、油污或化学腐蚀(如橡胶圈接触机油)加速老化。3.4.2诊断方法目视检查:膜片联轴器检查膜片有无裂纹(用渗透探伤剂辅助检测);橡胶联轴器检查橡胶圈有无变形、开裂。弹性测试:用手按压弹性元件,若手感变硬或无法恢复原状,说明弹性下降。3.5连接松动(占比约5%)3.5.1故障原因螺栓扭矩不足:安装时未按规定扭矩拧紧(如膜片联轴器螺栓扭矩要求____N·m)。键槽磨损:联轴器与轴的键槽配合间隙过大(>0.1mm),导致相对转动。轴端螺纹损坏:锁紧螺母无法有效固定联轴器。3.5.2诊断方法扭矩检查:用扭矩扳手复检螺栓扭矩(应符合制造商手册)。间隙测量:用塞尺测量键与键槽的间隙(正常间隙≤0.05mm)。四、维修流程与技术规范4.1故障确认与停机准备1.故障确认:通过振动、温度、异响等检测,明确故障类型(如“膜片联轴器振动超标,原因是角向不对中”)。2.停机锁定:关闭设备电源,挂“禁止启动”警示牌;释放系统压力(如泵组关闭出口阀门,排空介质)。3.工具准备:准备百分表及表架、扭矩扳手、拉马(液压拉马优先)、塞尺、渗透探伤剂、润滑脂(符合联轴器要求)等。4.2联轴器拆卸1.标记位置:用记号笔标记联轴器与轴的相对位置(避免重新安装时对中误差)。2.拆除螺栓:按“对角顺序”松开联轴器连接螺栓(如膜片联轴器的周向螺栓),避免部件变形。3.拆卸联轴器:用拉马缓慢拉出联轴器(避免用锤子敲击,防止轴端损坏);若联轴器与轴配合过紧,可加热联轴器(温度≤100℃)后再拆卸。4.3部件检查与修复1.联轴器本体:检查有无裂纹、变形(用直尺测量端面跳动,允许值≤0.03mm);齿式联轴器检查齿面磨损情况(齿厚磨损≤10%为合格)。2.弹性元件:膜片联轴器更换裂纹或疲劳的膜片组(需整组更换,避免受力不均);橡胶联轴器更换老化或变形的橡胶圈(选择与原型号相同的材质,如丁腈橡胶耐油)。3.轴与键:检查轴端螺纹有无损坏(用螺纹规检测);键槽磨损超过0.1mm时,需补焊后重新加工键槽。4.4重新安装与对中1.清洁部件:用丙酮或酒精清洁联轴器、轴端及键槽(避免油污影响配合)。2.安装联轴器:按标记位置将联轴器套入轴端,用锁紧螺母固定(扭矩符合制造商要求);键与键槽配合应紧密(间隙≤0.05mm)。3.轴系对中(关键步骤,直接影响联轴器寿命):百分表法(最常用):将百分表架固定在主动轴联轴器上,表头接触从动轴联轴器的径向(测径向偏差Δr)与轴向(测角向偏差Δα)表面。测量步骤:转动主动轴,记录0°、90°、180°、270°四个位置的百分表读数(见表3)。计算偏差:径向偏差:Δr=(r1+r3)/2-(r2+r4)/2(r1-r4为四个位置的径向读数)角向偏差:Δα=(a1+a3)/2-(a2+a4)/2(a1-a4为四个位置的轴向读数),单位为mm/m(Δα=Δa/L,L为百分表与联轴器端面的距离)。调整方法:通过增减从动轴机座的垫片(径向偏差)或调整机座位置(角向偏差),使Δr与Δα符合表2的允许值。4.拧紧螺栓:按“对角顺序”拧紧联轴器连接螺栓(扭矩符合制造商要求,如膜片联轴器螺栓扭矩180N·m)。4.5测试验证1.空载试运转:启动设备,运行5-10分钟,检查有无异响、振动(用振动分析仪测量,振动速度有效值≤表2的允许值)。2.负载试运转:逐渐增加负载至额定值,运行30分钟,监测温度(≤环境温度+30℃)、振动(无明显变化)。3.记录数据:填写《联轴器维修记录》(包括故障类型、维修内容、对中数据、测试结果),存入设备档案。五、预防维护策略5.1定期检查(见表4)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合格标准螺栓扭矩每月扭矩扳手符合制造商手册振动与温度每季度振动分析仪、红外测温仪振动≤表2,温度≤环境+30℃弹性元件状态每半年目视、渗透探伤无裂纹、变形、弹性良好轴系对中每年百分表Δr≤0.05mm,Δα≤0.02mm/m润滑状态(齿式)每半年拆开检查齿面油脂均匀覆盖,无干结、颗粒5.2润滑管理齿式联轴器:使用极压润滑脂(如SKFLGMT3),填充量为联轴器容积的1/3-1/2(避免过多导致温度升高)。弹性联轴器:橡胶或尼龙元件无需润滑(避免油脂腐蚀);膜片联轴器无需润滑(金属膜片无摩擦)。5.3负载控制避免设备过载运行(如泵组出口阀门不要完全关闭);定期检查电机电流,确认传递扭矩不超过联轴器额定值。5.4平衡校正联轴器与转子组装后,需做动平衡试验(如刚性联轴器的平衡精度等级G2.5,适用于转速1500rpm);运行中若发现不平衡(1X频率振动超标),需重新校正平衡。六、实用工具与设备工具名称用途推荐型号振动分析仪测量振动幅值与频谱SKFCMXA700、福禄克810红外测温仪测量联轴器表面温度福禄克F561、优利德UT301A百分表及表架测量轴系对中偏差哈量0-10mm百分表、表架扭矩扳手拧紧螺栓(控制扭矩)东日CDI系列、史丹利扭矩扳手液压拉马拆卸联轴器(避免损坏轴)恩派克____吨液压拉马渗透探伤剂检测膜片裂纹美柯达SKL-2、汉高乐泰770七、案例分析7.1故障概况某化工厂离心水泵组(转速1450rpm)运行中出现振动超标(振动速度有效值8.2mm/s),伴随轻微异响。7.2诊断过程1.振动检测:用SKFCMXA700测量,频谱中2X频率(2900Hz)的振动幅值占主导(65%),轴向振动5.1mm/s(超标),判断为角向不对中。2.对中测量:用百分表测量,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角向偏差Δα=0.08mm/m(允许值≤0.02mm/m),径向偏差Δr=0.12mm(允许值≤0.05mm)。3.原因分析:泵组基础下沉(因地基松软),导致轴系对中偏差增大。7.3维修过程1.停机准备:关闭泵出口阀门,排空介质,挂“禁止启动”牌。2.调整基础:在泵机座下增减垫片(厚度0.5mm/片),调整泵的位置,使Δr=0.03mm,Δα=0.01mm/m。3.重新安装:按标记位置安装联轴器,拧紧螺栓(扭矩180N·m)。4.测试验证:空载运行10分钟,振动速度有效值2.1mm/s(合格);负载运行30分钟,温度38℃(环境温度25℃),无异常。7.4效果维修后泵组运行稳定,振动与温度均符合标准,未再出现故障,延长了联轴器寿命(从原6个月延长至18个月)。八、结论联轴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核心是“精准定位原因+规范操作流程+预防维护”。通过振动检测、温度监测等手段可快速识别故障类型;严格按照对中、扭矩控制等技术规范维修,可确保联轴器恢复正常功能;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