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核心知识点梳理《草原》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以“风光美—人情美—离别美”为叙事线索,将草原的自然景观与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融合,传递了“蒙汉情深”的主题。以下从字词积累、结构内容、语言特色、情感主旨四个维度梳理核心知识点:(一)生字词积累(重点突破“音、形、义”)1.易错字音:渲(xuàn)染(非“xuān”)、勾勒(lè)(非“lēi”,“勒”作“约束”讲时读“lēi”,如“勒紧”);鄂(è)温克(非“é”)、蒙(měng)古包(“蒙”作民族名时读“měng”,如“蒙古族”)。2.易混字形:“毯”(半包围结构,部首“毛”,注意与“毡”区分,“毡”指毛织品,如“毡帽”);“吟”(右边是“今”,非“令”,如“吟诵”);“迂”(半包围结构,部首“辶”,指曲折,如“迂回”)。3.重点词义:一碧千里:形容草原辽阔,绿色延伸至远方(强调“广”与“绿”);渲染:本指绘画时用色彩涂抹,文中比喻用语言夸大形容(如“草原的绿渲染了整个天地”);迂回: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环绕(文中指河曲曲折);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文中指客人初见草原时的拘谨,后被热情化解)。(二)课文结构与内容把握(理清叙事逻辑)课文按“初见草原—迎接远客—主客联欢—依依惜别”的顺序展开,可分为四部分: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静态描写草原风光。抓住“天空”(明朗)、“草地”(一碧千里)、“羊群”(白色大花)、“小丘”(柔美)等景物,用“绿”为主色调,展现草原的辽阔与静谧。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动态描写迎客场景。通过“骑马飞驰”“握手问候”“献哈达”“敬奶茶”等细节,刻画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豪爽。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详写联欢场面。重点描写“吃手抓羊肉”“摔跤”“跳舞”等活动,突出“主客共乐”的温馨氛围。4.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以诗句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全文的中心句,将离别时的不舍与草原的苍茫融合,升华主题。(三)修辞手法与语言特色(体会老舍的“画面感”)老舍先生擅长用具体可感的意象和生动的修辞,将草原的美转化为“视觉画面”:1.比喻:“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将“草原”比作“绿毯”(突出柔软、辽阔),“羊群”比作“白色大花”(突出灵动、可爱),动静结合,画面感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将“小丘”比作“中国画”(突出线条的柔和、色彩的自然),写出草原的“写意之美”。2.拟人:“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将“骏马”“大牛”拟人化(“回味”是人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草原的宁静与美丽,连动物都被陶醉。3.语言特色:老舍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如“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用短句罗列,符合生活场景);同时富有诗意,如“天涯碧草话斜阳”(将离别场景写得悠远而深情)。(四)情感主旨与文化内涵(挖掘深层价值)1.情感主旨:本文通过“草原风光”与“人情交往”的双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和对蒙汉民族团结的赞美(“蒙汉情深何忍别”)。2.文化内涵:课文中的“蒙古包”“奶茶”“手抓羊肉”“摔跤”“献哈达”等元素,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中需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二、分层习题设计(兼顾基础与能力)习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分为基础巩固、理解提升、拓展应用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基础巩固题(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字词与背诵)1.看拼音写词语:xuànrǎn(渲染)、gōulè(勾勒)、yībìqiānlǐ(一碧千里)、měnggǔbāo(蒙古包)、yūhuí(迂回)。2.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渲染(A.绘画手法;B.夸大形容):文中“草原的绿渲染了整个天地”应选(B)。拘束(A.约束;B.不自然):文中“客人起初有些拘束”应选(B)。3.背诵与默写:(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2)默写中心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二)理解提升题(面向中等学生,深化文本解读)1.句子赏析:分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的表达效果。答案示例:用“中国画”比喻小丘,“渲染”突出绿色的均匀与柔和,“不用墨线勾勒”强调小丘线条的自然,写出了草原的“写意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2.段落作用:第2自然段“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用“风吹来”“彩虹飞过来”等动态描写,写出蒙古族人民迎客的急切与热情,为下文“主客联欢”做铺垫。3.主题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何忍别”是“怎么忍心离别”的意思。这句话总结全文,将“蒙汉情深”与“草原风光”结合,点明中心,表达了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三)拓展应用(面向优生,培养综合能力)1.仿写练习:仿照“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写一个比喻句(要求:用具体意象,突出景物特点)。示例:蝴蝶一会儿落在花朵上,一会儿又飞走,飞在哪里都像给万紫千红的地毯缀上了彩色的宝石。2.联系生活:结合课文中的“民族团结”主题,说说你身边的“民族友好”例子(如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提示:可从“互相帮助”“分享习俗”等角度切入,如“我们班有回族同学,开班会时他教我们做油香,我们教他写毛笔字”。3.比较阅读:阅读席慕容的《草原》(节选),对比老舍的《草原》,说说两者的不同之处(可从“写作目的”“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席慕容《草原》节选:“我终于见到了草原,那片我魂牵梦绕的草原……风里飘着青草的香气,还有奶茶的甜香,我忽然想起了母亲的话:‘草原是我们的根。’”答案示例:老舍的《草原》重点写“蒙汉情深”,语言更口语化;席慕容的《草原》重点写“对故乡的思念”,语言更抒情,带有个人回忆的温度。三、教学建议(提升巩固效果)1.情境化教学:通过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展示蒙古族习俗图片(如蒙古包、摔跤),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中的“美”,增强情感共鸣。2.读写结合:在分析“比喻句”“拟人句”后,让学生仿写类似句子(如“校园的花坛像……”),将“语言技巧”转化为“表达能力”。3.跨学科融合:结合地理课中的“内蒙古草原”知识,让学生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稀土储氢材料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激光头制造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釉膜电阻器、电位器制造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在线学习服务师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版2025春新人音版艺术唱游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 乃哟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企业财务测试卷附答案
- 中医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仓管员专业试题及答案
- 机车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土壤专业试题及答案
- 污水处理设备供货安装技术服务方案
- 工程流体力学教案
- 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相关制度模板
-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50篇
-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护理查房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六 集成厨房
- DZ/T 0461.3-2023 矿产资源定期调查规范 第3部分:外业工作(正式版)
- 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 公司质量培训计划方案
- 供应商审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