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_第1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_第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_第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_第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手册TOC\o"1-2"\h\u15491第一章合作社概述 3280001.1合作社的定义与性质 3209531.1.1定义 3232131.1.2性质 328511.2合作社的宗旨与任务 340621.2.1宗旨 367891.2.2任务 324182第二章合作社组织结构 470762.1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4274012.2合作社的组织架构 4169522.3合作社的决策机制 47684第三章合作社成员管理 546813.1成员资格与加入程序 5234033.1.1成员资格 559873.1.2加入程序 5168483.2成员权益与责任 5312893.2.1成员权益 5291473.2.2成员责任 542423.3成员退出与合作社终止 6110173.3.1成员退出 685683.3.2合作社终止 612192第四章合作社资产管理 6102374.1合作社资产来源与构成 6125064.2资产的管理与使用 6289504.3资产评估与审计 719929第五章合作社财务管理 754665.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7171315.1.1合规性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作社章程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合规性。 755435.1.2透明性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应保持公开透明,便于成员和相关部门监督。 751485.1.3精细化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应细化各项财务指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8230305.1.4效益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854185.2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 830595.2.1财务报表编制:合作社应根据财务会计制度,按照规定的时间、格式和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86055.2.2财务报表审核:合作社财务报表应经过内部审计,保证报表真实、完整、准确。审计人员应对报表进行逐项审核,对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8212525.2.3财务报表公示:合作社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经过审核的财务报表向全体成员公示,接受成员监督。 8145395.3财务监督与风险控制 8260945.3.1财务监督: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对财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8210095.3.2风险控制:合作社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警。 8179735.3.3内部控制:合作社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岗位职责,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8180615.3.4外部监管:合作社应主动接受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外部监管,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823530第六章合作社生产管理 847566.1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873056.1.1生产计划的制定 8323206.1.2生产计划的执行 9322676.2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9258006.2.1技术推广 9162286.2.2技术应用 9326446.3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 966516.3.1产品质量控制 966566.3.2产品安全监管 919428第七章合作社市场营销 10327237.1市场调查与产品定位 10104647.2营销策略与渠道建设 10148767.3品牌建设与推广 114210第八章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 1186428.1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11229238.1.1人力资源规划 11135578.1.2招聘 1221998.2员工培训与发展 12208678.2.1培训 1228028.2.2发展 12171478.3员工福利与激励 12192178.3.1福利 13191198.3.2激励 1319169第九章合作社内部管理 13146209.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377199.1.1内部控制概述 13110749.1.2内部控制目标 13115009.1.3风险管理 13214809.2合作社规章制度 1497859.2.1制定合作社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14143129.2.2合作社规章制度的内容 1434969.2.3合作社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14158599.3合作社文化建设 14252439.3.1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义 14136879.3.2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途径 145659第十章合作社外部关系 152188310.1合作社与关系 152781210.2合作社与社会组织关系 153167610.3合作社与市场关系 15第一章合作社概述1.1合作社的定义与性质1.1.1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按照合作社的原则,通过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享利益的方式,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经济组织。1.1.2性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具有以下性质:(1)自愿性:合作社的成立和加入均基于农民的自愿,成员有权自由加入或退出合作社。(2)平等性:合作社内部成员地位平等,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3)互助性:合作社以互助合作为基础,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4)经济性:合作社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提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综合性服务,增加农民收入。(5)非营利性: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1.2合作社的宗旨与任务1.2.1宗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2.2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任务包括:(1)组织成员开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提高农业效益。(2)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引导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农业生产行为。(4)加强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5)积极参与国家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6)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第二章合作社组织结构2.1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其组织形式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以发起设立的方式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2.2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社员组成,负责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2)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3)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总经理:是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会聘任,负责合作社的具体经营活动。2.3合作社的决策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提议:合作社的决策提议由理事会或监事会提出,也可由社员提出。(2)审议:理事会或监事会对提议进行审议,形成决议草案。(3)表决:社员大会对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决议通过需达到规定比例的票数。(4)执行:理事会根据社员大会的决议,负责执行决策事项。(5)监督:监事会对理事会执行决策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合作社的决策机制旨在保障社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推动合作社的持续发展。第三章合作社成员管理3.1成员资格与加入程序3.1.1成员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资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村居民;(2)从事与合作社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3)承认并遵守合作社章程;(4)愿意承担合作社成员相应的责任和义务。3.1.2加入程序(1)申请人向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合作社理事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3)理事会审核通过后,将申请人的资料提交给合作社成员大会;(4)成员大会应当在收到理事会提交的资料之日起30日内进行表决;(5)成员大会表决通过后,申请人正式成为合作社成员,并签订成员合作协议。3.2成员权益与责任3.2.1成员权益(1)参加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活动;(2)享有合作社的分红权益;(3)享有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4)对合作社的财务、经营情况享有知情权;(5)享有合作社成员大会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2.2成员责任(1)遵守合作社章程,执行合作社的决策;(2)履行成员合作协议,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3)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和声誉;(4)积极参加合作社组织的各项活动;(5)不得从事损害合作社利益的行为。3.3成员退出与合作社终止3.3.1成员退出(1)成员因个人原因要求退出的,应当提前30日向合作社理事会提出书面申请;(2)理事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核,并报请成员大会表决;(3)成员大会表决通过后,成员正式退出合作社,并按照成员合作协议办理相关手续;(4)成员退出后,不再享有合作社成员权益,也不再承担相应责任。3.3.2合作社终止(1)合作社因业务发展需要或其他原因,可以按照章程规定提前终止;(2)合作社终止前,应当进行财务清算,妥善处理成员权益;(3)合作社终止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注销手续;(4)合作社终止后,成员权益和责任依法终止。第四章合作社资产管理4.1合作社资产来源与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产来源主要包括成员出资、国家扶持、经营积累及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的资产。合作社资产构成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成员出资是合作社资产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现金、实物、技术等出资方式。国家扶持主要是指国家财政、金融等政策对合作社的扶持,如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经营积累是指合作社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的资产包括接受捐赠、投资收益等。4.2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合作社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合作社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效益性原则:合作社应合理配置和利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3)安全性原则:合作社应加强风险管理,保证资产安全。(4)民主性原则:合作社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应充分发扬民主,保障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合作社资产的管理与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职责和程序。(2)加强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和报废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3)定期进行资产清查,保证资产账实相符。(4)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5)合理使用国家扶持资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4.3资产评估与审计合作社应定期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以保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资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合作社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2)对合作社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分析经营效益。(3)对合作社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揭示潜在的风险。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合作社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对合作社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评价资产使用效益。(3)对合作社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评估其有效性。(4)对合作社的合规性进行审计,保证合作社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第五章合作社财务管理5.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5.1.1合规性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作社章程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合规性。5.1.2透明性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应保持公开透明,便于成员和相关部门监督。5.1.3精细化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应细化各项财务指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5.1.4效益原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5.2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5.2.1财务报表编制:合作社应根据财务会计制度,按照规定的时间、格式和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5.2.2财务报表审核:合作社财务报表应经过内部审计,保证报表真实、完整、准确。审计人员应对报表进行逐项审核,对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5.2.3财务报表公示:合作社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经过审核的财务报表向全体成员公示,接受成员监督。5.3财务监督与风险控制5.3.1财务监督: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对财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5.3.2风险控制:合作社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警。5.3.3内部控制:合作社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岗位职责,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5.3.4外部监管:合作社应主动接受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外部监管,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第六章合作社生产管理6.1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6.1.1生产计划的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合作社成员的意愿,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目标:明确合作社的生产目标,包括产量、品质、效益等指标。(2)生产任务:根据生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明确各成员的生产责任。(3)生产周期:确定生产周期,包括播种、施肥、防治、收获等环节的时间安排。(4)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6.1.2生产计划的执行(1)明确责任:合作社应明确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2)加强管理:建立生产管理责任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3)协调沟通:加强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6.2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6.2.1技术推广(1)引进新技术:合作社应关注国内外农业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2)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成员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的生产技能。(3)技术交流:鼓励成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共享技术成果。6.2.2技术应用(1)技术指导:合作社应设立技术指导小组,为成员提供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2)技术实施:成员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3)技术跟踪: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跟踪,及时调整和改进。6.3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6.3.1产品质量控制(1)制定质量标准:合作社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品质量标准。(2)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检测制度,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测。(3)质量改进:针对质量检测中发觉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6.3.2产品安全监管(1)安全生产:合作社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证产品安全。(2)安全培训:组织成员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成员的安全意识。(3)安全监测:建立安全监测制度,对生产环境、产品进行监测,保证产品安全。(4)应急预案:制定产品安全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第七章合作社市场营销7.1市场调查与产品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前,应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旨在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态势、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情况,为合作社的产品定位提供依据。市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2)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市场占有率、价格策略等;(3)合作社产品的优势与劣势分析;(4)市场需求趋势及潜在市场机会。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合作社应进行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应考虑以下因素:(1)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2)合作社的资源和能力;(3)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7.2营销策略与渠道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以下几种营销策略:(1)价格策略: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水平、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以及合作社的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2)促销策略: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发放优惠券、设置赠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3)渠道策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实体店铺、批发市场等;(4)服务策略: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售后服务、配送服务、定制服务等,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渠道建设是合作社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以下渠道建设措施:(1)拓展线上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2)发展线下渠道:建立实体店铺、批发市场等,提高产品知名度;(3)加强与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同推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7.3品牌建设与推广品牌是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重视品牌建设与推广,以下措施:(1)塑造品牌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企业文化、产品包装等,展现合作社的品牌特色;(2)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口碑传播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3)建立品牌忠诚度: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4)实施品牌战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品牌定位,优化品牌结构,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在品牌推广方面,以下措施:(1)线上推广: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品牌宣传;(2)线下推广:通过参加展会、举办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3)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品牌知名度。第八章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8.1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8.1.1人力资源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力资源规划旨在保证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规划内容包括:(1)明确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分析所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2)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选拔、培训、激励等。(3)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对合作社员工信息进行统一管理。8.1.2招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招聘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2)能力优先原则,选拔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员工。(3)内部优先原则,优先考虑内部员工晋升或调整。招聘流程主要包括:(1)发布招聘信息,明确招聘条件、岗位职责等。(2)筛选简历,确定面试候选人。(3)组织面试,评估候选人能力及适应性。(4)确定录用人员,办理入职手续。8.2员工培训与发展8.2.1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2)团队合作培训,培养员工团队协作精神。(3)综合素质培训,提升员工沟通、协调、管理能力。8.2.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晋升通道,激发员工潜能。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晋升制度,明确晋升条件、晋升程序。(2)定期评估员工表现,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机会。(3)开展内部竞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岗位竞争。8.3员工福利与激励8.3.1福利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关注员工福利,提高员工满意度。具体福利措施包括:(1)提供社会保险,保障员工基本权益。(2)设立节日慰问金,关爱员工生活。(3)提供健康体检,关注员工身体健康。8.3.2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奖励优秀员工。(2)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技能。(3)提供晋升机会,激励员工追求卓越。(4)设立创新奖励,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建议。第九章合作社内部管理9.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9.1.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合作社运营的合规性、有效性和效率。内部控制体系应涵盖合作社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财务、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9.1.2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1)保证合作社资产的安全与完整;(2)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降低成本;(3)保证合作社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4)促进合作社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9.1.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的过程。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发觉合作社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风险程度;(3)风险控制:制定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4)风险监督: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9.2合作社规章制度9.2.1制定合作社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合作社规章制度是合作社内部管理的基本依据,有助于规范合作社的运营行为,维护成员权益。制定合作社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9.2.2合作社规章制度的内容合作社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职能和业务范围;(2)合作社成员的权利和义务;(3)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4)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5)合作社资产管理和使用;(6)合作社决策程序;(7)合作社监督机制。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