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开发方案TOC\o"1-2"\h\u27863第一章引言 2296031.1背景分析 22501.2目的和意义 3288531.3研究方法 39073第二章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概述 3271072.1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概念 334062.2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4181042.3国内外发展现状 4224382.3.1国内发展现状 4135152.3.2国外发展现状 522336第三章需求分析 5177003.1功能需求 5130213.1.1系统概述 5240533.1.2功能模块划分 6288173.2功能需求 6273983.2.1响应时间 6232943.2.2数据处理能力 6190673.2.3系统稳定性 6259863.2.4数据安全 684213.2.5可扩展性 6119093.3可行性分析 6222023.3.1技术可行性 6311183.3.2经济可行性 6211583.3.3时间可行性 717493.3.4法律可行性 724406第四章系统设计 772564.1系统架构设计 7247494.2模块划分 7299024.3数据库设计 823423第五章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模块设计 8109795.1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8113335.1.1功能概述 8111695.1.2模块设计 8277625.1.3技术实现 9207375.2招聘与选拔模块 9172185.2.1功能概述 935555.2.2模块设计 916025.2.3技术实现 1079505.3培训与发展模块 10283895.3.1功能概述 1043215.3.2模块设计 1055925.3.3技术实现 1010205第六章系统实现 11107516.1开发工具与平台 11271886.2系统开发流程 11184886.3关键技术实现 1215091第七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2169857.1测试策略 12152537.2测试方法 13222797.3优化策略 133827第八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4105808.1部署策略 14125308.2维护与管理 14323308.3安全与稳定性保障 1528762第九章系统应用与推广 15142859.1应用案例 15176019.1.1背景介绍 15326259.1.2应用场景 15185409.1.3应用效果 16269479.2推广策略 1678289.2.1培训与宣传 16219089.2.2激励机制 1642079.2.3逐步推广 16210529.3效果评估 16163659.3.1评估指标 16325089.3.2评估方法 161302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2198810.1工作总结 172952410.2不足与改进 173274110.3未来发展展望 17第一章引言1.1背景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开发一套高效、智能的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作为一种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1.2目的和意义本项目旨在研究并开发一套适用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如下:(1)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3)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决策效率。(4)支持企业战略发展,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本项目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有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进程。(2)为企业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3)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4)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1.3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模块和功能指标。(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数据库和界面。(4)系统开发: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系统功能。(5)系统测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保证系统稳定、可靠。(6)实证研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第二章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概述2.1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概念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规划、组织、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保障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实施,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员工满意度为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选拔、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福利、劳动保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2系统开发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系统开发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系统开发,将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2)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开发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提升服务质量:系统开发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4)促进企业战略实施:系统开发有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战略与整体战略的协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2.3国内外发展现状2.3.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的支持力度,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够成熟,服务种类和范围有限。(2)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待提高。2.3.2国外发展现状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发展较为成熟,尤其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体系完善,服务水平较高。以下为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发展的一些特点:(1)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成熟,服务种类丰富,覆盖企业各个层面。(2)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体系完善,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3)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高,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4)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第三章需求分析3.1功能需求3.1.1系统概述本系统旨在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与管理系统,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需求。以下是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1)员工信息管理: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岗位信息、合同信息、薪资信息等,实现员工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2)招聘管理:包括发布招聘信息、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功能,以满足企业招聘需求。(3)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效果评估等功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4)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考核数据收集、考核结果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员工绩效的全面评估。(5)薪资福利管理:包括薪资结构设计、薪资发放、福利政策制定等功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6)异动管理:包括岗位调动、职务晋升、离职管理等,实现员工异动的实时监控。(7)人事报表统计:包括员工人事报表、薪资报表、培训报表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8)系统权限管理:包括角色分配、权限控制等功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1.2功能模块划分(1)员工信息管理模块(2)招聘管理模块(3)培训管理模块(4)绩效管理模块(5)薪资福利管理模块(6)异动管理模块(7)人事报表统计模块(8)系统权限管理模块3.2功能需求3.2.1响应时间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3秒以内,保证用户体验。3.2.2数据处理能力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应对大量员工信息的存储、查询、统计等需求。3.2.3系统稳定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保证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3.2.4数据安全系统需具备较强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保证员工信息、薪资等敏感数据不被泄露。3.2.5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需求进行功能调整和升级。3.3可行性分析3.3.1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成熟的技术框架,如Java、MySQL等,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3.3.2经济可行性系统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具备较高的经济可行性。3.3.3时间可行性在合理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系统的开发、部署和上线工作,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3.3.4法律可行性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系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第四章系统设计4.1系统架构设计本节主要阐述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采用的系统架构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我们采用了分层架构设计模式,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表示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系统功能和数据。表示层采用Web前端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实现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2)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包括数据访问、业务规则等。业务逻辑层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将业务逻辑封装为一系列服务。(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持久化。数据访问层采用ORM(ObjectRelationalMapping)技术,将业务实体映射为数据库表。(4)数据库层: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数据。数据库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4.2模块划分根据系统功能需求,我们将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2)部门管理模块:负责部门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3)员工管理模块:负责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4)考勤管理模块:负责员工考勤数据的录入、查询和统计等功能。(5)薪资管理模块:负责员工薪资计算、发放和查询等功能。(6)招聘管理模块:负责招聘信息的发布、简历筛选和面试安排等功能。(7)培训管理模块:负责培训课程的安排、报名和考核等功能。(8)统计分析模块:负责对系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展示。(9)系统设置模块:负责系统参数的配置、通知公告发布等功能。4.3数据库设计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我们采用了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以下为系统主要数据表的设计:(1)用户表: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角色、部门ID等字段。(2)部门表:包括部门ID、部门名称、上级部门ID等字段。(3)员工表:包括员工ID、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机号码、邮箱、部门ID、职位、入职日期等字段。(4)考勤表:包括考勤ID、员工ID、考勤日期、上下班打卡时间、请假类型等字段。(5)薪资表:包括薪资ID、员工ID、薪资月份、基本工资、奖金、扣除等字段。(6)招聘表:包括招聘ID、职位、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发布日期、截止日期等字段。(7)简历表:包括简历ID、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机号码、邮箱、应聘职位、面试状态等字段。(8)培训表:包括培训ID、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培训讲师、报名人数等字段。(9)统计表:包括统计ID、统计数据类型、统计时间、统计结果等字段。(10)系统设置表:包括设置ID、设置类型、设置值等字段。第五章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模块设计5.1员工信息管理模块5.1.1功能概述员工信息管理模块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基石,主要负责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合同信息、薪资福利信息等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该模块旨在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支持。5.1.2模块设计(1)数据结构设计:根据员工信息管理的需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表、合同信息表、薪资福利信息表等。(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业务流程,将模块划分为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删除等功能模块。(3)界面设计:界面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员工信息录入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合同信息、薪资福利信息等录入字段。b.员工信息查询界面:提供多种查询条件,如员工编号、姓名、部门等。c.员工信息修改界面:根据查询结果,对员工信息进行修改。d.员工信息删除界面:根据查询结果,对员工信息进行删除。5.1.3技术实现(1)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存储员工信息数据。(2)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业务逻辑处理。(3)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界面展示和交互。5.2招聘与选拔模块5.2.1功能概述招聘与选拔模块主要负责企业招聘信息的发布、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环节,旨在提高招聘效率,优化人才选拔过程。5.2.2模块设计(1)数据结构设计:设计招聘信息表、简历信息表、面试安排表等数据表结构。(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招聘与选拔的业务流程,将模块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a.招聘信息发布模块:发布招聘职位、职位要求、薪资待遇等信息。b.简历筛选模块:对收到的简历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简历。c.面试安排模块:安排面试时间、地点、面试官等信息。d.录用通知模块:向录用人员发送录用通知。(3)界面设计:界面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招聘信息发布界面:包括职位名称、职位要求、薪资待遇等录入字段。b.简历筛选界面:展示简历列表,支持按条件筛选。c.面试安排界面:展示面试安排列表,支持编辑、删除操作。d.录用通知界面:展示录用人员列表,支持发送录用通知。5.2.3技术实现(1)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存储招聘与选拔相关信息。(2)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业务逻辑处理。(3)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界面展示和交互。5.3培训与发展模块5.3.1功能概述培训与发展模块主要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组织、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旨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员工个人发展。5.3.2模块设计(1)数据结构设计:设计培训计划表、培训课程表、培训效果评估表等数据表结构。(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培训与发展的业务流程,将模块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a.培训计划制定模块: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b.培训课程组织模块:组织培训课程,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场地等。c.培训效果评估模块: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等。(3)界面设计:界面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培训计划制定界面:展示年度培训计划列表,支持编辑、删除操作。b.培训课程组织界面:展示培训课程列表,支持编辑、删除操作。c.培训效果评估界面:展示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支持查看、导出操作。5.3.3技术实现(1)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存储培训与发展相关信息。(2)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业务逻辑处理。(3)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界面展示和交互。第六章系统实现6.1开发工具与平台为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系统采用以下开发工具与平台:(1)前端开发工具:VisualStudioCode、SublimeText、WebStorm等,支持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的开发。(2)前端框架:React、Vue.js、Angular等主流前端框架,提高开发效率,便于后续维护。(3)后端开发工具:IntelliJIDEA、Eclipse等,支持Java、Python、PHP等后端语言的开发。(4)后端框架:SpringBoot、Django、Flask等,简化开发流程,提高系统功能。(5)数据库管理工具:MySQLWorkbench、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等,用于数据库设计与维护。(6)版本控制工具:Git,实现代码的版本管理,便于团队协作。(7)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Apache/Nginx服务器,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6.2系统开发流程本系统的开发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功能要求,编写需求说明书。(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说明书,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3)编码实现:按照设计文档,使用前端和后端开发工具,编写代码实现系统功能。(4)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部署与上线: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进行实际环境测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6)后期维护: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更新和升级,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6.3关键技术实现(1)前端技术实现本系统前端采用React框架,实现响应式布局,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适配需求。使用CSS预处理器(如Sass、Less)提高CSS编写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利用JavaScript框架(如Axios)实现异步数据交互,提高用户体验。(2)后端技术实现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实现RESTfulAPI设计,便于前端调用。使用MyBatis作为数据访问层,实现数据库操作的封装。利用Redis作为缓存,提高系统响应速度。(3)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库采用MySQL,设计合理的表结构,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使用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技术,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封装。(4)系统安全实现采用协议,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实现用户权限管理,防止非法访问。使用密码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敏感信息。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及时修复漏洞。(5)系统功能优化对关键业务进行功能分析,采用分库分表、读写分离等技术,提高系统并发能力。使用CDN加速静态资源访问,降低服务器压力。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效率。第七章系统测试与优化7.1测试策略为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本项目采用了以下测试策略:(1)全面性测试:针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全面的测试,保证每个模块的功能都能正常实现。(2)阶段性测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将测试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相应功能的测试,保证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3)回归测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针对每次修改和优化后的代码,进行回归测试,保证原有功能不受影响。(4)功能测试: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能力等功能指标进行测试,保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5)安全测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数据安全、系统漏洞等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7.2测试方法本项目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1)单元测试:对系统中的每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测试,保证模块内部功能的正确性。(2)集成测试:将各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整体测试,保证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正常。(3)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4)验收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测试,保证系统满足用户需求。(5)自动化测试: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提高测试效率。7.3优化策略为了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可用性,本项目采用了以下优化策略:(1)代码优化:对系统中的代码进行优化,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系统故障率。(2)数据库优化:对数据库表结构、索引、查询语句等进行优化,提高数据查询速度和系统响应时间。(3)系统架构优化:对系统架构进行调整,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未来的功能扩展提供便利。(4)功能优化: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优化,包括减少系统资源消耗、提高系统并发能力等,保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运行。(5)用户体验优化:对系统界面和操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第八章系统部署与维护8.1部署策略系统部署是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顺利投入运行的关键步骤。以下为本项目的部署策略:(1)分阶段部署:根据实际需求和业务发展,将系统部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第二阶段为系统安装与配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第三阶段为系统调试与优化,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逐步推进:在部署过程中,优先考虑关键业务模块,逐步扩展到其他模块。对于新上线的模块,先进行内部测试,保证稳定可靠后再推向生产环境。(3)培训与支持: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操作和管理。同时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为用户提供实时解答和远程支持。8.2维护与管理系统维护与管理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本项目的维护与管理策略:(1)定期检查:对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检查内容包括服务器负载、存储空间、网络带宽等。(2)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修复。同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3)功能优化: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估,针对瓶颈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数据库功能、系统架构等。(4)版本更新: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定期更新系统版本,引入新功能,提高系统功能和安全性。8.3安全与稳定性保障为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以下措施将得到严格执行:(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障网络边界安全。同时对内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数据泄露。(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同时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3)系统安全: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同时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及时进行修复。(4)应急响应:建立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运维管理:建立运维管理制度,规范运维操作,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对运维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运维水平。第九章系统应用与推广9.1应用案例9.1.1背景介绍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某大型企业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决定引入人力资源服务与管理系统。以下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9.1.2应用场景(1)员工招聘:通过系统发布招聘信息,实现线上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功能,提高招聘效率。(2)员工培训:系统提供培训课程发布、报名、考核、证书发放等功能,方便员工进行在线学习。(3)员工考勤:系统自动记录员工考勤数据,考勤报表,方便企业进行薪资核算和考勤管理。(4)员工福利:系统实现员工福利管理,包括福利政策发布、福利申请、审批、发放等功能。(5)人事变动:系统实时更新员工人事信息,包括岗位变动、职务晋升、离职等,便于企业进行人事管理。9.1.3应用效果(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2)优化管理流程:系统整合企业各部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3)提升员工满意度:系统提供便捷的服务,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关注自身职业发展,提高满意度。9.2推广策略9.2.1培训与宣传(1)开展系统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对系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2)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广泛宣传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场景。(3)利用企业内部平台,如OA系统、群等,发布系统相关通知和资讯。9.2.2激励机制(1)设立系统使用奖励,鼓励员工积极使用系统。(2)将系统使用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提高员工使用系统的积极性。9.2.3逐步推广(1)首先在部分部门或业务领域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系统。(2)根据试点效果,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实现全企业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