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看拼音,写词语。húpàn()的这片树林是最shìyí()鸟儿们居住的乐园。每当límíng()时分,林间到处都能看到鸟儿们línglóng()的身影。即使偶尔有人经过,也不会fángài()它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ēnhuì();yèmù()降临,看着鸟儿们披着夕阳的余晖朝窠里飞去,你也会觉得xīnkuàngshényí(),好一派xiányì()的景象!2.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组是()A.良晨美景 B.出谋画策 C.请误自勿 D.养尊处优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胸有成竹,站在马路中间拼命挥手,那辆面包车才刹住车,司机吓得面色煞白。B.海面风平浪静,好像昨天的那场暴雨从没有发生过。C.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负盛名,他的诗“诗中有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D.这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游客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4.请在下列诗、句的理解中,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A.“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儿女”指的是成年男女,不是指小孩子。B.“遗民泪尽胡尘里”表现百姓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C.“其人弗能应也”这里的“弗能应”是楚人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D.“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5.下面哪个句子在手法上与例句①②有着同样的妙处?_______①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②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B.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C.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D.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B.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比喻)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排比)D.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拟人)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成长中的少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B.十月的东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C.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有了很大的提高。D.《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造成的。8.按要求完成句子。①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成语。圆明园中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多得数不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要求用“便宜”写句子。便宜(不应得的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修改病句。(2处)我非常特别喜欢读小说,作品中人物命运的牵肠挂肚常常使我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写句子。(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__。明亮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________,也有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季之美》(2)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写出你积累的《论语》中的一句名句:“________________。”(3)诗中处处显真情:“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陆游的爱国之情;“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林升的愤慨之情;“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张继漂泊在外的愁闷之情。(4)处在安乐的环境中,应该考虑到潜伏的危机,从而解除奢侈、倡导节俭,这与魏征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意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箸”,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美地吃起来。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予中国的筷子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的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材料二】【热点背景】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指出公勺公筷为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用以舀(夹)取菜(点)的勺子、筷子,是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并从长短、颜色、标识等方面规定了公筷的制作要求。【热点聚焦】不光是泰州,不少省市都发出了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成为人们的共识,打喷嚏时遮挡口鼻、排队时保持距离等不少细节都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对生命健康高度重视,健康意识被唤醒,在此契机下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无疑会事半功倍。不过,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只有规范标准和餐厅的承诺还不够,还需要每个人切实地参与。在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有网友留言说:“有时候提出用公筷,对方用一副我们不讲义气的样子拒绝,也不好意思再提。”“我想用但怕他们觉得我做作,也就忍了。”【材料三】
11、读材料一,“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A.《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长B.筷子的传播距离很长C.筷子的历史悠久,关于筷子有很多话可说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使用公筷公勺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使用公筷公勺是小题大做,完全没有必要。1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表示中国人吃饭很快而且很快乐。()(2)从调查结果看,有6.4万人觉得使用公勺公筷太麻烦。()(3)材料三的宣传图片中,“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告诉我们只要进餐时使用公筷,就不会得病。
()14、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红红认为在自己家也要使用公筷公勺,而爷爷却认为在自己家不用这么做。你认同谁的想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女儿很早就有个心愿,要亲眼看一看(yīyiyì)大海。爸爸对女儿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暑假时我带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女儿听说爸爸要带她去看大海,脸上当然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不过,我领你去看海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得考多少多少个优秀才行。”其实女儿学习不错,考好成绩是经常的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她考好,爸爸都给予(jǐgěi)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个书包或买件新衣服啦。‖这次女儿考得仍然不错。爸爸和女儿开始准备行囊去看海。爸爸对女儿说:“你看海可不能白看,带个笔记本记点什么,回来后写看大海的观后感。”没待爸爸说完,女儿就笑了。
她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套,这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我们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或每次春游、秋游,不都是让我们完成这个那个作业,然后还要写什么观后感或游记吗?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写。”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女儿脸上一片无奈。‖他们准备好了外出旅游的东西。小到药片大到雨伞,吃的用的样样带齐。深夜,他们走向火车站。爸爸忽然想起来要买包烟,就和女儿一起去了一家小店。爸爸的烟瘾很大。这家小店卖烟时,却强行搭给他们两盒火柴。我只买烟爸爸说不要火柴“要烟就得要火柴。”“我有打火机,不要火柴!”爸爸生气地说卖烟的也来了气:“这里的烟和火柴一起卖!”爸爸往四周瞅瞅,夜深了,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他别无选择。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19、在短文处加上标点符号。20、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1、根据文章划分的段落分别给每段加一个小标题。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第三段:___2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的“主动权”各指的是什么。①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___②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___23、文章的最后,“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什么呢?请你模仿爸爸的口气,写一段想法。___24、习作表达。(著名作家汪曾祺有一本书叫《生活,是很好玩的》,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也许是一件特别的文具,也许是家中一件新买的智能小家电,也许是一件带给你健康的体育器材……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把它的样子和主要特点介绍给大家。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事物的样子和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③不少于从小到大,哪位同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是机灵精怪的“智多星”,还是幽默风趣的“开心果”?是才华横溢的“特长生”,还是聪明严谨的“小学霸”?先想想这位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有什么特点,再选择一两个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
湖畔
适宜
黎明
玲珑
妨碍
恩惠
夜幕
心旷神怡
闲逸【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畔、黎、碍、惠、幕、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A.良晨美景——良辰美景B.出谋画策——出谋划策C.请误自勿——请勿自误D.书写正确3.A【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A项胸有成竹:意思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不能用来形容老人过马路。B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C项颇负盛名:意思是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D项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4.C【解析】C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A项,题目叙述正确。“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B项,题目叙述正确。“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C项,题目叙述错误。“弗能应也”就是不能应答,不能回答了的意思。因为他扬言他的矛能穿透所有盾,而盾又能挡住所有矛,自相矛盾不合情理,所以当人们问他时,他什么也答不上来,并不是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D项,题目叙述正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5.B【解析】BB选项的对比手法与例句一致6.C【解析】C【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C项,错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意思是: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所以两者形成对于,并非排比。7.A【解析】A【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病句的辨析。在选项B中,句子:十月的东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前后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改成:东莞的十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在选项C中,句子: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成分残缺的问题,我们应该改成: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选项D中,句子:《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造成的。出现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该改成:《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8.
数不胜数
他是一个爱占别人便宜的人。
我特别喜欢读小说,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我非常喜欢读小说,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详解】①此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形容多得数不过来的成语是“数不胜数”。②便宜有两种意思,其中一个是价格实惠。第二个意思就是不应得的利益。用第二个意思造句可以造句为:这个人爱占便宜,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来往。③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句子中“非常”和特别语义重复,删去其一即可。第二个病处是语序颠倒,应该是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使我牵肠挂肚。把“悲欢离合”和“牵肠挂肚”互换位置。9.
蔺相如说他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我听到过广播。【详解】(1)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如下:1.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三人称改为所指代的内容;3.改细节:“这”改为“那”“来”改为“去”等。句子中“我”改成“他”,“还会”改成“更不会”,去掉“吗”,为了使句子通顺,把“他”放在“秦王”前,添加“连”。故本题答案为:蔺相如说他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加简洁即可。这个句子中“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属于修饰限制成分,因此要删去。故本题答案为:我听到过广播。10.
夜晚
漆黑漆黑的暗夜
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湖歌舞几时休
江枫渔火对愁眠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句,课文内容和古诗名句的默写和理解。(1)这句话出自课文《四季之美》,原句为: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2)结合自身积累,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句。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3)“王师北定中原,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4)“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平安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句话与题目情景相符合。C【解析】11、C12、C13、
×
√
×14、我认同红红的想法。在家里使用公筷公勺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家人生病的风险,还有利于培养好习惯。【解析】1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体会这句话中“长”的意思,它指的是中国人使用筷子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故答案选C。A.错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高。B.错误;筷子的传播距离跟筷子本身没有关系。12、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A.正确;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就是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正确;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这样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错误;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并不是小题大做。故选C。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筷”:筷子,吃饭时夹食物的用具。“快”: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虽为同音字,但是字义不同,不能放到一起去理解。故此项错误。(2)正确;符合材料二,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3)正确;材料三图片中宣传的标题就是“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14、本题考查观点论证。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就是倡导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使用公筷公勺,所以我们应该认同小红的想法。可以围绕“使用公勺公筷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能够预防疾病”,“不使用公筷,实际上大大增加了疾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19、“
,”,“。”
。20、yi
jǐ21、
爸爸的奖励
不能白看
主动权在别人手里22、
带不带女儿去看大海,父亲做主。
因为没有其他卖烟的商店,所以烟和火柴一起卖由卖烟的做主。23、哦,女儿分明是在发泄自己受制于人的不满。真是个鬼丫头。看来被人逼迫的滋味儿还真不好受啊。【解析】1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我只买烟”和“不要火柴”是爸爸说的话,都要用引号,说在中间,后面加逗号,说完了的句子后面要用引号。爸爸生气地说在后面,故用句号。答案为:“
,”
,“
。”
。20、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看一看(yi):查看,细看,检查。给予(jǐ):(动)给(gěi)(用于抽象事物)。21、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通过阅读主要内容可知,解答此题可以用到段意合并法,把几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即可。第一段:写爸爸答应女儿考了好成绩,就奖励带她去看大海。故可以拟小标题为:爸爸的奖励;第二段:写爸爸答应带女儿看大海,但要求女儿写观后感,并威胁说,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女儿只得同意。故可以拟小标题为:被迫写读后感;三段:爸爸买.烟时被强行搭售火柴,女儿劝父亲说,主动权在别人手里。可以拟小标题为:主动权在别人手里。22、考查了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这里的主动权分别是针对不同的事情来说的。①处的主动权指的是带不带女儿去看大海,父亲做主。②处的主动权指的是因为没有其他卖烟,的商店,所以烟和火柴一起卖由卖烟的做主。2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女儿用爸爸对自己说的话,又重新说给了父亲,可以体现出女儿机智的小脑袋,因此答案合理即可。即:看来我们的主动权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沂教师面试题及答案
- 2025省考审计试题及答案
- 2025下半年四川阿坝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5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骨伤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招聘3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市嘉定区嘉一实验初级中学秋季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成都市都江堰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9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安徽宿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变更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贵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招聘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四川省财政厅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市龙文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试题库
- 线路改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 必背重点成语及释义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全套课件
- 《太赫兹时域光谱》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江南春》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四川省挤塑聚苯板建筑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工业互联网技术导论》 课件全套 第1-10章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