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_第1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_第2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_第3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_第4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考试黑钻押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1、[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善于治疗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所致呼吸障碍的经外奇穴是A.定喘B.太渊C.尺泽D.中府E.翳明答案:A解析:经外奇穴定喘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主治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属经外奇穴(参考《针灸学》)。太渊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喘但非经外奇穴。尺泽为肺经合穴,主治肺热咳喘。中府是肺募穴,位于胸部。翳明属经外奇穴,主治目疾、耳鸣。题干要求经外奇穴,且各选项中仅定喘专治呼吸障碍,与肺系疾病直接相关。2、[单选题]颧髎属于A.手少阴经B.手太阳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阴经E.手厥阴经答案:B解析:颧髎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灵枢·经脉》记载手太阳小肠经“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A选项手少阴经循行与面颊无直接关联;C选项足太阴经主要分布于下肢及腹部;D选项足少阴经循行于下肢内侧及胸腹;E选项手厥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中线。颧髎位于面部,目外眦直下凹陷处,属手太阳经穴位。3、[单选题]熏洗疗法按操作方法分类,下列正确的是A.熏洗法、淋洗法、头面熏洗法B.全身熏洗法、淋洗法、浸渍法C.浴洗法、熏洗法、浸渍法D.熏洗法、浸渍法、淋洗法E.熏洗法、淋浴法、浸渍法答案:D解析:熏洗疗法按操作方法可分为熏洗法、浸渍法、淋洗法。熏洗法指利用药液蒸汽熏蒸患处;浸渍法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淋洗法则以药液冲洗患处。《中医外治技术》中明确该分类。选项A中的"头面熏洗法"属于应用部位,B的"全身熏洗法"属部位分类,C的"浴洗法"及E的"淋浴法"均为非标准术语,D符合标准操作方法分类。4、[单选题]小儿湿热泄泻,却不能用固涩之法进行推拿,其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治未病B.治病求本C.正治法D.反治法E.三因制宜答案:C解析:正治法即针对疾病本质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原则。湿热泄泻需清热利湿、通因通用,此属正治;固涩法属反治之"通因塞用"。治未病强调预防,治病求本突出病因病机,三因制宜注重个体化诊疗,均不符合题干所述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5、[单选题]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蹑长伸肌腱与眦长伸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解溪B.冲阳C.内庭D.厉兑E.照海答案:A解析:《针灸学》中记载,解溪穴位于足背横纹中央凹陷,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冲阳在足背最高处,内庭在二、三趾间,厉兑位于足第二趾外侧,照海在内踝下方,与题干位置不符。选项A符合经典定位描述。6、[单选题]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是A.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B.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C.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E.呼气时提插,吸气时进针答案:D解析:呼吸补泻法是针灸操作中结合患者呼吸状态的补泻手法。《灵枢·官能》提到“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吸则内针,呼尽乃去”。补法强调顺应人体气机,呼气时阳气外出,此时进针可随阳气收敛以扶正;吸气时出针则顺应气机外达,避免耗伤正气。选项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符合补法操作。选项C对应泻法,选项A、B、E未准确对应呼吸与进针时机的配合。7、[单选题]以下关于足三里穴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B.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C.位于梁丘穴下3寸D.位于上巨虚上2寸E.位于下巨虚上4寸答案:A解析: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针灸学》教材记载定位为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选项A与此一致。选项B归属经脉错误,足三里属胃经而非膀胱经。选项C混淆了梁丘穴与足三里的位置关系,梁丘位于髌底上2寸。选项D、E所述上下巨虚的位置关系有误:上巨虚在犊鼻下6寸,距足三里下3寸;下巨虚在上巨虚下3寸,故与题干无关。8、[单选题]阴陵泉属于A.足厥阴肝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太阴脾经答案:E解析: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灵枢·经脉》载脾经循行“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选项A属足厥阴肝经,肝经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选项B、D属手经,循行不经过下肢;选项C属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及下肢后侧。阴陵泉定位与脾经循行部位一致。9、[单选题]属督脉的腧穴是A.大迎B.承浆C.大陵D.水沟E.人迎答案:D解析: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腧穴分布于后正中线及头面部。《针灸甲乙经》载水沟(人中)为督脉腧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中点。大迎(足阳明胃经)、承浆(任脉)、大陵(手厥阴心包经)、人迎(足阳明胃经)均非督脉腧穴。10、[单选题]内关穴位于A.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B.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C.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D.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E.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答案:B解析: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出自《灵枢·经脉》。其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大陵位于腕横纹中央,两穴连线中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处。选项A定位为3寸,不符合标准;选项C提及尺侧腕屈肌腱,描述不准确;选项D、E中4寸距离超过实际位置。桡侧腕屈肌腱位于前臂桡侧,与掌长肌腱共同形成内关穴的解剖标志。1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熏洗疗法作用的是A.解毒消肿B.消毒杀菌C.益气扶正D.行气止痛E.活血通络答案:C解析:熏洗疗法为中医外治法,多用于局部治疗。其作用包括解毒消肿(A)、消毒杀菌(B)、行气止痛(D)、活血通络(E)。益气扶正(C)属内治法补益范畴,需通过内服药物调养气血,与熏洗外用作用机制无关。出处参照《中医外治法》对熏洗疗法的定义。12、[单选题]位于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的耳穴是A.肺B.三焦C.皮质下D.内分泌E.气管答案:D解析:耳穴的定位依据《耳穴名称与定位》(GB/T13734-2008)。耳甲18区对应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肺穴位于耳甲14区(中央区域),三焦在耳甲17区(底部),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4区),内分泌属于耳甲18区,气管则位于耳甲15区(近外耳道口)。题干描述的位置特征与内分泌穴的定位一致。13、[单选题]百会、长强、足三里治痔疮属于配穴法中的A.近部配穴B.远部配穴C.上下配穴D.三部配穴E.前后配穴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针灸配穴方法的应用。百会位于头部,长强位于骶尾部,足三里位于下肢,三穴分别属于头、躯干、下肢不同部位。三部配穴法强调三个不同部位的穴位配合使用。选项D符合该定义,其他选项均未涵盖三个部位组合的特点。《针灸学》中提及配穴原则时,三类部位协同属三部配穴。14、[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A.阳陵泉B.足三里C.丰隆D.太渊E.委中答案:A解析:《灵枢·经脉》载足少阳胆经循行“下外辅骨之前”。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胆经合穴、筋会。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犊鼻下3寸;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一横指处;太渊为肺经原穴,掌后腕横纹桡侧;委中位于腘横纹中点,属膀胱经。历代医籍《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均明确阳陵泉定位。15、[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的腧穴是A.外丘B.悬钟C.昆仑D.公孙E.解溪答案:B解析: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悬钟属胆经,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针灸甲乙经》记载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外丘位于外踝尖上7寸,昆仑属膀胱经,公孙在足内侧,解溪属胃经,均在踝关节周围但与题干位置不符。悬钟是符合描述的腧穴。16、[单选题]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的腧穴是A.鮒阳B.丘墟C.中封D.昆仑E.太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足厥阴肝经腧穴定位。《针灸学》中记载,中封位于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内侧凹陷处。丘墟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外踝前下方;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外踝后方;太溪属足少阴肾经,位于内踝后方。鮒阳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区。中封定位与题干描述一致。答案选C。17、[单选题]行头皮针疗法刺入时,针体与头皮的角度应为A.15°B.20°C.25°D.30°E.35°答案:A解析:头皮针疗法操作中,针体与头皮的夹角需适应头部特定刺激区的解剖特点。主要参考《头皮针国际标准》及《针灸学》教材,该角度较小以确保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选项A的15°符合临床规范,其余选项角度偏大,容易刺入过深或影响操作安全性和有效性。18、[单选题]耳部的止痛要穴是A.耳尖B.神门C.内分泌D.皮质下E.脑点答案:B解析:在耳针疗法中,耳部穴位对应的功能以《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为依据。神门位于三角窝后1/3的上部,属常用穴位,具有镇静、安神、止痛作用,尤其对内脏痉挛性疼痛、炎症性疼痛效果明显。耳尖多用于退热、降血压;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皮质下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脑点用于治疗脑部疾病。各选项均涉及不同系统,但神门的镇痛定位明确。19、[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的腧穴是A.风池B.哑门C.上星D.曲鬓E.翳风答案:A解析:足少阳胆经腧穴定位。《灵枢·经脉》载风池位置在颞后发际凹陷中,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止点间,平风府。风池属足少阳胆经,符合题干定位。哑门属督脉,位于后发际上0.5寸;上星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曲鬓在耳前发际后缘;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耳垂后方。选项A与题干解剖定位一致。20、[单选题]不可以用“烧山火”方法治疗的是A.中风脱证B.痿证C.寒湿痹证D.虚寒证E.热痹答案:E解析:“烧山火”为针刺补法,适用于寒证、虚证。《金针赋》记载其主治“顽麻冷痹”。[A]中风脱证属阳气暴脱,需回阳固脱,可用之;[B]痿证多因虚,补法可扶正;[C]寒湿痹证属寒,宜温补;[D]虚寒证为典型适应症;[E]热痹属热邪壅滞,当用泻法如“透天凉”,故禁用。答案指向热痹,对应选E。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二、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中成药的功用可归纳为A.补虚B.调理C.止痛D.抗衰E.养颜答案:ABD解析:《中药学》及药典分类中,中成药主要功用包括补益虚损(A)、调节机体平衡(B)、延缓衰老进程(D)。C选项虽为部分成药作用,属症状缓解功能非核心分类;E多见于保健品领域,非基本功用归类。2、[多选题]以下腧穴可以治疗吞咽障碍的有A.建里B.中脫C.上脫D.巨顺E.天突答案:ABCDE解析:解析:吞咽障碍多与任脉及胃、咽喉相关。建里(脐上3寸):《针灸大成》载其“主腹胀,反胃”,能调理胃气,改善胃逆致噎。中脘(脐上4寸):胃募穴,《甲乙经》称其主治“饮食不下”,调和中焦以降逆。上脘(脐上5寸):《铜人》谓“主饮食不化”,可缓解食道气滞。巨阙(脐上6寸):心之募穴,《甲乙经》载“胸满噫鬲”,通利胸膈以利咽。天突(胸骨上窝):《灵枢》言“主咳逆上气,暴喘咽肿”,直接利咽通窍。出处:上述主治参考《针灸甲乙经》《灵枢》《针灸大成》等古籍。3、[多选题]望诊的内容包括A.望神色B.望形态C.望姿态D.望局部E.望舌答案:ABCDE解析:《中医诊断学》中,望诊内容分为整体与局部。整体望诊包括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涵盖头面、五官、皮肤等部位。望舌属舌诊,为望诊独特部分。A(神、色)、B(形)、C(态)、D(局部)、E(舌)均属望诊范围。4、[多选题]听会的主治功能有A.听力功能障碍B.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C.面部感觉障碍D.视力障碍E.免疫力低下答案:ABC解析:听会是足少阳胆经腧穴,定位与耳前区域相关。《针灸甲乙经》载其主治“聋,耳中颠飕风,齿龋痛”。听力功能障碍(A)直接对应耳部病症。足少阳经行于侧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B)如口眼歪斜属经脉所过主治。面部感觉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