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生活中的小美好”主题活动方案——以观察与表达为核心的生活美学启蒙一、主题背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儿童审美感知与情感培养的关键期,而“生活中的小美好”是学生最熟悉、最有共鸣的话题——奶奶的糖罐、爸爸的工具箱、路边的落叶、同学的卡片,这些平凡事物中藏着温暖的回忆与真挚的情感。本活动以“观察-表达-分享”为主线,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之心。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观察、写生、综合材料制作等方法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掌握“素材收集-视觉转化-情感表达”的美术创作流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导入-探究学习-创作实践-展示分享”的环节,经历“发现美好-理解美好-表达美好”的思维过程,提升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分享故事,培养感恩之心与人际沟通能力。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包含生活小美好图片(如妈妈织毛衣的手、孩子吃冰淇淋的笑脸)、范例作品(彩纸糖罐、毛线玩具熊、落叶书签)。实物素材:落叶、旧纽扣、玩具、奶奶的糖罐等。综合材料:彩纸、毛线、贝壳、旧报纸、彩笔、剪刀、胶水等(部分材料可让学生自带)。展示板、评价表(含“观察细致”“创意表达”“情感真挚”三个维度)。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小物件:如自己的玩具、奶奶的围巾、路边的小花等(需提前1周通知)。记录工具:手机(可拍照)或写生本(可画草图)。自带材料:彩笔、剪刀、胶水等(根据个人创作需要)。四、活动过程(共2课时,90分钟)(一)情境导入:“找美好”游戏(10分钟)目标:激发兴趣,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教师播放一组生活小美好图片(如:妈妈织毛衣的手、路边的小花、孩子吃冰淇淋的笑脸、奶奶的糖罐),提问:“这些图片里藏着什么‘小美好’?”(学生回答:“妈妈的手很温暖”“小花很漂亮”“奶奶的糖罐有回忆”)。玩“找美好”游戏:让学生从书包里拿出一件能代表“美好回忆”的小物件(如铅笔盒、橡皮擦、小玩具),分享它的故事。例:“这是我生日时妈妈送的铅笔盒,上面有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每次用它都很开心。”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小美好,藏在平凡的事物里,藏在温暖的回忆里。今天我们就来寻找、记录、表达这些‘小美好’。”(二)探究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15分钟)目标:学会观察,理解“小美好”的视觉与情感特征。1.观察实物,分析特征教师展示实物素材(落叶、旧纽扣、玩具熊),引导学生用“看、摸、想”的方法观察:看:形状(落叶像小扇子、纽扣是圆形)、颜色(落叶金黄、纽扣深红)、纹理(落叶叶脉像网络、纽扣有花纹)。摸:质感(落叶粗糙、玩具熊柔软)。想:“这个物件让你想起什么?”(例:“落叶让我想起秋天和妈妈散步”“玩具熊让我想起睡觉抱着它的安心”)。2.回忆生活,描述美好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小美好”,用一句话描述(例:“爸爸陪我下棋时的笑容”“妈妈做的蛋糕很甜”“同学送我的卡片很漂亮”)。教师引导:“这些‘小美好’不一定是大事,而是让你心里暖暖的、甜甜的瞬间。”(三)创作实践:用美术语言表达小美好(40分钟)目标:将生活中的“小美好”转化为美术作品,提升创作能力。1.步骤讲解(教师展示范例作品,如彩纸糖罐、毛线玩具熊):第一步:记录素材:用手机拍照(如奶奶的糖罐)或写生本画草图(如爸爸陪下棋的场景)。第二步:选择材料:根据素材特点选综合材料(例:糖罐用彩纸折、玩具熊用毛线缠、卡片用落叶贴)。第三步:制作作品:用所选材料制作立体或平面作品,注意突出特征(例:糖罐用红色彩纸折成圆柱形,用黄色做盖子,写“奶奶的糖罐”;玩具熊用棕色毛线缠成椭圆形,用白色做耳朵,画黑色眼睛)。第四步:写说明文字:在作品旁写1-2句话,介绍“小美好”的故事(例:“这是奶奶的糖罐,里面装着她给我的水果糖,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奶奶的笑容”)。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胆小的学生:鼓励他们“先画草图,再慢慢做”;针对材料不足的学生:提供教师准备的综合材料(如彩纸、毛线);针对有创意的学生:支持他们用特殊材料(如旧报纸做蛋糕、贝壳做装饰)。(四)展示评价:“生活小美好”分享会(25分钟)目标:通过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表达能力。1.布置展览: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板上,旁边贴说明文字。2.分享作品:学生自愿介绍自己的作品(例:“大家好,我做的是奶奶的糖罐,用彩纸折的,因为奶奶的糖罐是红色的,上面有花纹,我加了毛线做装饰,说明文字写了奶奶给我糖的故事”)。同学互评:用评价表打分(“观察细致”“创意表达”“情感真挚”各1颗星,共3颗星),并说一句鼓励的话(例:“我喜欢你的糖罐,颜色很温暖,故事很感人”)。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观察与创意(例:“小红观察了奶奶糖罐的颜色和花纹,用彩纸做出来,说明文字很感人,很棒!”);引导学生关注“情感表达”(例:“小刚用落叶做书签,叶脉很清楚,说明文字写了秋天的美好,很有想法!”)。3.家长参与(可选):邀请家长来参观展览,让家长分享自己的“小美好”(例:“我觉得孩子的笑脸就是我的小美好”),并给孩子的作品写一句评语(例:“宝贝,你的糖罐很温暖,我想起你小时候吃奶奶糖的样子,很可爱”)。五、活动延伸:美好习惯的持续培养(课后)目标:让“找美好”成为生活习惯,深化活动效果。1.校园美好角:在校园里设置“美好角”,让学生定期收集校园中的“小美好”(如盛开的花朵、同学们的画作、老师的评语),放在美好角展示,每周更新一次。2.家庭美好日记:让学生写“家庭美好日记”,每天记录一件家庭中的“小美好”(例:“爸爸帮我修了自行车”“妈妈给我买了新铅笔”),每周在班级分享一次。3.社区美好行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寻找社区中的小美好”活动(如给老人画肖像、给花坛做装饰、给小朋友教画画),用美术服务社区,增强社会责任感。六、活动反思与优化1.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小美好,能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达成了活动目标。2.学生参与度: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创作了作品;个别胆小的学生需要教师鼓励,下次活动可提前与这些学生沟通,让他们做好准备。3.材料准备:学生收集了很多素材,教师提供的综合材料也很充足;下次活动可让学生自带更多材料(如旧衣服、旧杂志),增加创作的多样性。4.时间安排:创作环节有点长,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下次活动可缩短探究环节的时间(如减少实物观察的数量),给创作环节更多时间。5.评价方式: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都很有效,家长参与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下次活动可增加“学生自我反思”环节(例:“我在活动中学会了什么?”“我下次想改进什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七、活动总结“生活中的小美好”主题活动,以“生活”为源头,以“情感”为核心,让学生在“找美好-画美好-分享美好”的过程中,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用双手创造生活——这正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的人。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天然碱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氮磷钾复合肥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增韧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庚酸烯丙酯项目创业计划书
- 浅谈小学数学情智课堂实践探究的重要性
- 伊春市中医院脊柱骨盆固定技术专项考核
- 中国中空玻璃丁基胶项目商业计划书
- 哈尔滨市人民医院护理管理创新与变革管理理论试题
- 唐山市人民医院放疗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
- 中国天然橡胶及制品项目投资计划书
- SYT 5822-2021 油田化学剂分类及命名规范-PDF解密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护理专家共识2023
- 雪铁龙DS6说明书
- 2024年贵州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 质量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 一级市政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 【历年真题】2021年4月00688设计概论自考试卷
- 医学检验课件完整版
- 刘备人物简介模板
- 2021宜宾教师公招初中英语试题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