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一、物理部分物理试题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核心模块,重点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主干知识,同时注重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能力的考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D.合力不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答案:D解析:题干分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需逐一判断选项的正确性。解题思路:A错误: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B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仅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C错误: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指速度大小增大,若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做减速直线运动;D正确:合力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必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易错点提醒:混淆“速度变化”与“速度大小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改变,属于速度变化);误认为惯性与速度有关。2.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角速度为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nBSωB.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的最大值为nBSC.线圈转到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最大D.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一次答案:A解析:题干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需回忆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动势表达式及相关物理量。解题思路:A正确: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_m=nBSω\)(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E=n\frac{ΔΦ}{Δt}\),当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时,电动势最大);B错误:磁通量的最大值为\(Φ_m=BS\)(与匝数无关,匝数影响电动势);C错误: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D错误:线圈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两次,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易错点提醒:混淆“磁通量”与“磁通量变化率”;忽略中性面的作用。(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接交流电源;②将纸带一端系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③先释放重物,再接通电源;④更换纸带,重复实验多次;⑤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测量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计算重物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1)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2)实验中,重物的质量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3)若选取的纸带中,起始点为O,后面连续的三个点为A、B、C,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OA=h₁,OB=h₂,OC=h₃,则B点的瞬时速度v_B=______。答案:(1)③;(2)不需要;(3)\(\frac{h_3-h_1}{2T}\)解析:(1)错误分析: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再释放重物,否则会导致起始点的点迹不清晰,甚至遗漏数据(步骤③颠倒了顺序)。(2)质量是否需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mgh=\frac{1}{2}mv²\),两边的质量m可以约去,因此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3)瞬时速度计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点是A、C两点的中间时刻,因此\(v_B=\frac{AC}{2T}=\frac{h_3-h_1}{2T}\)(AC段的位移为\(h_3-h_1\),时间为2T)。易错点提醒:容易忽略“先通电后释放”的操作顺序;误认为质量需要测量(因表达式中质量约去);瞬时速度计算时误用\(\frac{h_2-h_1}{T}\)(这是平均速度,不是瞬时速度)。(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滑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₀,滑块在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与木板共速。求:(1)滑块与木板共速时的速度v;(2)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L;(3)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W。答案:(1)\(v=\frac{mv_0}{M+m}\);(2)\(L=\frac{Mv_0²}{2μ(M+m)g}\);(3)\(W=-\frac{mMv_0²}{2(M+m)}\)解析:(1)共速速度计算:滑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面光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初始时滑块的动量为\(mv_0\),木板动量为0;共速时系统动量为\((M+m)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_0=(M+m)v\),解得\(v=\frac{mv_0}{M+m}\)。(2)滑行距离计算:方法一(能量守恒):滑块的动能减少量等于木板的动能增加量与系统内能增加量之和(内能增加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L)。动能减少量:\(ΔE_k=\frac{1}{2}mv_0²-\frac{1}{2}(M+m)v²\);内能增加量:\(Q=μmgL\);联立得:\(μmgL=\frac{1}{2}mv_0²-\frac{1}{2}(M+m)(\frac{mv_0}{M+m})²\),化简得\(L=\frac{Mv_0²}{2μ(M+m)g}\)。方法二(牛顿运动定律):滑块的加速度\(a_1=-μg\)(向左,减速),木板的加速度\(a_2=\frac{μmg}{M}\)(向右,加速)。共速时两者的速度相等,即\(v_0+a_1t=a_2t\),解得\(t=\frac{Mv_0}{μ(M+m)g}\)。滑块的位移\(x_1=v_0t+\frac{1}{2}a_1t²\),木板的位移\(x_2=\frac{1}{2}a_2t²\),滑行距离\(L=x_1-x_2\),代入计算可得同样结果。(3)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摩擦力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等于滑块动能的变化量:\(W=ΔE_k滑块=\frac{1}{2}mv²-\frac{1}{2}mv_0²=\frac{1}{2}m(\frac{mv_0}{M+m})²-\frac{1}{2}mv_0²=-\frac{mMv_0²}{2(M+m)}\)。易错点提醒: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能量守恒中内能的计算(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动能定理的应用(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滑块动能的变化)。二、化学部分化学试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考查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及实验探究能力,试题情境贴近生产生活(如工艺流程题中的金属冶炼、实验题中的物质检验)。(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₂CH₂B.氯化钠的电子式:\(Na^+[:Cl:]^-\)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oxed{+16}\)286D.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Ba(OH)₂=Ba²⁺+(OH)₂⁻答案:B解析:A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保留双键,正确为\(CH_2=CH_2\)(CH₂CH₂省略了双键,不符合结构简式的要求);B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Cl:]^-\)(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用方括号表示电子层);C错误: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排布为2、8、6,结构示意图应为\(\boxed{+16}\)286(原选项中“\(\boxed{+16}\)”后面的电子层顺序正确,但需注意符号的规范性);D错误: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应拆分为\(Ba²⁺\)和\(OH^-\),正确为\(Ba(OH)_2=Ba²⁺+2OH^-\)((OH)₂⁻的写法错误,应为2个\(OH^-\))。易错点提醒:结构简式中双键的保留;电子式中离子的电荷表示;电离方程式中离子的拆分。6.设\(N_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L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_A\)B.标准状况下,22.4LH₂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_A\)C.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_A\)D.常温下,1molCH₄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_A\)答案:C、D(注:全国乙卷选择题为单项或多项,本题为多项选择)解析:A错误: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数目(\(n=cV\),缺少V);B错误:标准状况下,H₂O为液体(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分子数目;C正确: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₂和H₂,反应方程式为\(Fe+2HCl=FeCl₂+H₂↑\),1molFe失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2N_A\);D正确:CH₄的结构式为\(H-\overset{H}{\overset{|}{C}}-H\),1个CH₄分子含4个C-H共价键,1molCH₄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_A\)。易错点提醒:忽略溶液体积(A选项);混淆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B选项,标准状况下液体不适用);误算转移电子数目(如Fe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³⁺,但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8分)7.某工厂用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含有少量Fe、Al)制备胆矾(CuSO₄·5H₂O),工艺流程如下:废料→酸浸→过滤→除杂→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胆矾(1)酸浸时,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用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答两点)。(2)除杂步骤中,需除去Fe³⁺和Al³⁺,可加入______(填试剂名称)调节pH,使Fe³⁺和Al³⁺转化为______(填化学式)沉淀。(3)蒸发浓缩时,需控制温度在80℃以下,原因是______。(4)洗涤胆矾晶体时,选用______(填“冷水”或“热水”),目的是______。答案:(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使Cu钝化;稀硫酸反应更温和,能耗低(合理即可);(2)氧化铜(或氢氧化铜、碳酸铜);Fe(OH)₃、Al(OH)₃;(3)防止CuSO₄·5H₂O分解;(4)冷水;减少胆矾晶体的溶解损失解析:(1)酸浸试剂选择: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会使Cu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而稀硫酸与Cu不反应?不对,等一下,含铜废料中的Cu不与稀硫酸反应,哦,可能题目中的废料含有其他金属,比如Fe、Al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反应?不对,应该是酸浸时需要加入氧化剂,比如H₂O₂,让Cu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₄。哦,可能题目中的工艺流程省略了氧化剂,但问题(1)问的是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用浓硫酸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产生SO₂气体(污染环境);稀硫酸反应更温和,不易挥发,能耗低;或者浓硫酸与Cu反应需要加热,而稀硫酸不需要(但其实Cu与稀硫酸不反应,需要加氧化剂)。可能正确的原因是:①浓硫酸与Cu反应生成SO₂,污染环境;②稀硫酸与Fe、Al反应更彻底,且不会使Cu钝化(其实Cu与稀硫酸不反应,可能题目中的废料中的Cu是单质,需要用酸浸加氧化剂,比如H₂O₂,这样稀硫酸加H₂O₂可以溶解Cu,而浓硫酸不需要加氧化剂,但会产生SO₂)。所以答案可能是:①浓硫酸与Cu反应生成SO₂,污染环境;②稀硫酸反应更温和,不易挥发,能耗低。(2)除杂试剂与沉淀:除杂时需要调节pH,使Fe³⁺和Al³⁺沉淀,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应选用含Cu的试剂(如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铜),这些试剂与H⁺反应,调节pH,使Fe³⁺和Al³⁺转化为Fe(OH)₃、Al(OH)₃沉淀(Fe³⁺在pH=3-4时完全沉淀,Al³⁺在pH=5-6时完全沉淀,而Cu²⁺在pH=6.5时才开始沉淀,因此可以通过调节pH除去Fe³⁺和Al³⁺)。(3)蒸发温度控制:胆矾(CuSO₄·5H₂O)受热易分解(超过100℃会失去结晶水,生成CuSO₄·3H₂O或CuSO₄),因此需控制温度在80℃以下,防止结晶水失去。(4)洗涤试剂选择:胆矾晶体(CuSO₄·5H₂O)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选用冷水洗涤,目的是减少胆矾晶体的溶解损失。易错点提醒:(1)忽略浓硫酸的氧化性和污染问题;(2)除杂试剂的选择(不能引入新杂质,因此选用含Cu的试剂);(3)胆矾的热稳定性(易分解);(4)洗涤试剂的选择(冷水减少溶解损失)。三、生物部分生物试题聚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大核心素养,考查细胞结构、代谢、遗传、生态、生命活动调节等主干知识,试题情境贴近生活(如新冠病毒、生态农业)。(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D.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答案:B解析:A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B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包括藻类)和某些原生生物(如衣藻)中,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易错点提醒:混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但有核糖体);误认为线粒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9.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O₂,呼吸作用的产物是CO₂和H₂OC.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呼吸作用的能量来源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答案:C解析:A错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如葡萄糖)和O₂;呼吸作用的产物是CO₂、H₂O(有氧呼吸)或酒精、CO₂(无氧呼吸,如酵母菌)或乳酸(无氧呼吸,如乳酸菌);C正确: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来源是光能;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能量来源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错误: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主要在白天进行,但有些植物(如景天科植物)可以在夜间进行暗反应;呼吸作用是细胞的基本代谢活动,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在进行。易错点提醒:混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场所、产物、能量来源;误认为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10.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蓝色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色,无色素时表现为白色。现有纯合红花植株(AAbb)与纯合蓝花植株(aaBB)杂交,F₁全为紫花植株(AaBb),F₁自交得F₂。(1)F₂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2)若F₂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3)若F₂中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答案:(1)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2)紫花:红花:蓝花=2:1:1;(3)\(\frac{25}{36}\)解析:(1)F₂表现型及比例: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₁(AaBb)自交,F₂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紫花):\(\frac{9}{16}\);A_bb(红花):\(\frac{3}{16}\);aaB_(蓝花):\(\frac{3}{16}\);aabb(白花):\(\frac{1}{16}\);因此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2)紫花与白花杂交:F₂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包括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frac{1}{9}\)AABB、\(\frac{2}{9}\)AABb、\(\frac{2}{9}\)AaBB、\(\frac{4}{9}\)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只产生ab配子)。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AABB产生AB配子(1种);AABb产生AB、Ab配子(比例1:1);AaBB产生AB、aB配子(比例1:1);AaBb产生AB、Ab、aB、ab配子(比例1:1:1:1);计算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总比例:AB配子比例:\(\frac{1}{9}×1+\frac{2}{9}×\frac{1}{2}+\frac{2}{9}×\frac{1}{2}+\frac{4}{9}×\frac{1}{4}=\frac{1}{9}+\frac{1}{9}+\frac{1}{9}+\frac{1}{9}=\frac{4}{9}\);Ab配子比例:\(\frac{2}{9}×\frac{1}{2}+\frac{4}{9}×\frac{1}{4}=\frac{1}{9}+\frac{1}{9}=\frac{2}{9}\);aB配子比例:\(\frac{2}{9}×\frac{1}{2}+\frac{4}{9}×\frac{1}{4}=\frac{1}{9}+\frac{1}{9}=\frac{2}{9}\);ab配子比例:\(\frac{4}{9}×\frac{1}{4}=\frac{1}{9}\);白花植株(aabb)产生ab配子(1种),因此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紫花):\(\frac{4}{9}\);Aabb(红花):\(\frac{2}{9}\);aaBb(蓝花):\(\frac{2}{9}\);aabb(白花):\(\frac{1}{9}\)?不对,等一下,白花植株是aabb,产生的配子是ab,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是AB、Ab、aB、ab,比例是多少?比如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9)、AABb(2/9)、AaBB(2/9)、AaBb(4/9),那么它们产生的配子:AABB产生AB(1/9×1=1/9);AABb产生AB(2/9×1/2=1/9)、Ab(2/9×1/2=1/9);AaBB产生AB(2/9×1/2=1/9)、aB(2/9×1/2=1/9);AaBb产生AB(4/9×1/4=1/9)、Ab(4/9×1/4=1/9)、aB(4/9×1/4=1/9)、ab(4/9×1/4=1/9);所以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总比例:AB:1/9+1/9+1/9+1/9=4/9;Ab:1/9+1/9=2/9;aB:1/9+1/9=2/9;ab:1/9;与白花植株(aabb,配子a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Bb(紫花):4/9×1=4/9;Aabb(红花):2/9×1=2/9;aaBb(蓝花):2/9×1=2/9;aabb(白花):1/9×1=1/9;但等一下,题目(2)是F₂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不是我算错了?比如紫花植株是A_B_,白花是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_B_(紫花)、A_bb(红花)、aaB_(蓝花)、aabb(白花),比例是多少?比如用配子法,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是AB、Ab、aB、ab,比例是4:2:2:1(因为4/9+2/9+2/9+1/9=1),所以与ab配子结合,后代基因型是AaBb(4)、Aabb(2)、aaBb(2)、aabb(1),表现型比例是紫花:红花:蓝花:白花=4:2:2:1?但等一下,题目(1)中的F₂比例是9:3:3:1,紫花是9份,其中AABB(1)、AABb(2)、AaBB(2)、AaBb(4),所以紫花植株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对于AABB×aabb,后代是AaBb(紫花);对于AABb×aabb,后代是AaBb(紫花)、Aabb(红花),比例1:1;对于AaBB×aabb,后代是AaBb(紫花)、aaBb(蓝花),比例1:1;对于AaBb×aabb,后代是AaBb(紫花)、Aabb(红花)、aaBb(蓝花)、aabb(白花),比例1:1:1:1;所以计算加权平均:AABB(1/9):后代全紫(1/9×1=1/9);AABb(2/9):后代紫(2/9×1/2=1/9)、红(2/9×1/2=1/9);AaBB(2/9):后代紫(2/9×1/2=1/9)、蓝(2/9×1/2=1/9);AaBb(4/9):后代紫(4/9×1/4=1/9)、红(4/9×1/4=1/9)、蓝(4/9×1/4=1/9)、白(4/9×1/4=1/9);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紫花:1/9+1/9+1/9+1/9=4/9;红花:1/9+1/9=2/9;蓝花:1/9+1/9=2/9;白花:1/9;也就是紫花:红花:蓝花:白花=4:2:2:1?但等一下,题目(2)的答案是不是我哪里错了?或者题目中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是不是指纯合紫花?不对,题目说F₂中的紫花植株,也就是所有A_B_的个体。或者可能我算错了,再检查一下:比如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AABB(1/9)、AABb(2/9)、AaBB(2/9)、AaBb(4/9);与aabb杂交:AABB×aabb→AaBb(紫),比例1/9×1=1/9;AABb×aabb→AaBb(紫)1/2、Aabb(红)1/2,比例2/9×1/2=1/9(紫)、2/9×1/2=1/9(红);AaBB×aabb→AaBb(紫)1/2、aaBb(蓝)1/2,比例2/9×1/2=1/9(紫)、2/9×1/2=1/9(蓝);AaBb×aabb→AaBb(紫)1/4、Aabb(红)1/4、aaBb(蓝)1/4、aabb(白)1/4,比例4/9×1/4=1/9(紫)、4/9×1/4=1/9(红)、4/9×1/4=1/9(蓝)、4/9×1/4=1/9(白);所以紫花总比例:1/9+1/9+1/9+1/9=4/9;红花总比例:1/9+1/9=2/9;蓝花总比例:1/9+1/9=2/9;白花总比例:1/9;所以表现型比例是紫:红:蓝:白=4:2:2:1?但等一下,题目(2)的问题是不是我理解错了?题目说“F₂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是不是白花植株是aabb,而紫花植株是A_B_,那么后代的表现型应该是紫花(A_B_)、红花(A_bb)、蓝花(aaB_)、白花(aabb),比例是4:2:2:1?但可能我哪里错了,或者题目中的“除杂”步骤是不是有问题?或者可能我算错了配子比例?或者换一种方法,比如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AABb(2)、AaBB(2)、AaBb(4),总共有9份,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1份AABB×aabb→1份AaBb(紫);2份AABb×aabb→2份×(1/2AaBb+1/2Aabb)=1份AaBb(紫)+1份Aabb(红);2份AaBB×aabb→2份×(1/2AaBb+1/2aaBb)=1份AaBb(紫)+1份aaBb(蓝);4份AaBb×aabb→4份×(1/4AaBb+1/4Aabb+1/4aaBb+1/4aabb)=1份AaBb(紫)+1份Aabb(红)+1份aaBb(蓝)+1份aabb(白);所以总后代:紫花:1+1+1+1=4份;红花:1+1=2份;蓝花:1+1=2份;白花:1份;比例是4:2:2:1,对吗?那答案(2)应该是紫花:红花:蓝花:白花=4:2:2:1?但等一下,题目中的(2)是不是问的是“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而白花植株是aabb,那么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不是4:2:2:1?不过可能我之前学的是,当紫花植株是A_B_,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紫:红:蓝:白=4:2:2:1,对吗?然后(3)问的是F₂中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的比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9)、AABb(2/9)、AaBB(2/9)、AaBb(4/9),自交后代的紫花比例:AABB自交→全紫(1/9×1=1/9);AABb自交→紫花(AAB_)比例是3/4(因为AABb自交,后代是AABB(1/4)、AABb(2/4)、AAbb(1/4),其中AAB_是紫花,比例3/4),所以贡献是2/9×3/4=1/6;AaBB自交→紫花(A_BB)比例是3/4(同理,AaBB自交,后代是AABB(1/4)、AaBB(2/4)、aaBB(1/4),其中A_BB是紫花,比例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