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范围:本单元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及说明文相关知识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积累与运用(20分)一、字词积累(6分)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2.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3.岩石在岁月的流逝中,留下了时间的脚yìn()。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5.他在演讲中提到了“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让听众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给“栖”注音)6.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大自然的灵()气。(给“灵”写汉字)答案提示:重点考查《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中的易错字词,如“融”与“溶”的区别、“销”与“消”的辨析。二、文学常识(4分)请填空(每空1分)。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学家、气象学家。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作者阿西莫夫是______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答案提示:考查单元课文作者及作品信息,强调“竺可桢”的“桢”字写法、阿西莫夫的国籍。三、病句修改(4分)下列句子中存在逻辑不当或说明方法使用错误的问题,请修改(每小题2分)。1.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明白了物候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成分残缺)2.我市共享单车的数量大约有10万辆左右,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语义重复)答案提示:第1题删去“通过”或“使”;第2题删去“大约”或“左右”。四、句子衔接(6分)请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排列,填入横线处(每小题2分)。1.关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因素有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首先是纬度②其次是经度③再次是高下的差异④最后是古今的差异2.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④总分顺序答案提示:第1题顺序为①②③④(符合课文中“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第2题顺序为①②③(总分顺序是结构方式,不是说明顺序)。阅读理解(40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选段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3分)2.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4分)3.选段中“沉睡”“苏醒”“翩然”等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4.请写出选段中体现“年年如是”的句子。(3分)5.选段中“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5分)答案提示:1.物候现象的季节变化(或“大自然的语言”)。2.时间顺序(立春→夏季→秋天→寒冬),按季节推移的顺序说明物候现象的变化。3.运用拟人修辞,将大地、草木、燕子等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候现象的生机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5.不能删去。“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限定了说明的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若删去则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二、课外阅读(20分)阅读《低碳生活的误区》选段,回答问题。低碳生活的误区①“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低碳”的理解存在不少误区。②误区一:“低碳”就是减少碳的排放。其实,“碳”在这里指的是“二氧化碳”,“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些人为了“低碳”,甚至拒绝使用所有含碳的物品,这是对“低碳”的误解。③误区二:“低碳”就是降低生活质量。事实上,“低碳”与“高质量生活”并不矛盾。比如,使用节能灯泡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节省电费;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仅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还能缓解交通拥堵。④误区三:“低碳”是年轻人的事。其实,“低碳”与年龄无关,每个人都可以为“低碳”做出贡献。比如,老年人可以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使用机动车;家庭主妇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节约资源。⑤误区四:“低碳”就是做大事。其实,“低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减少使用空调,垃圾分类投放等,这些小事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⑥总之,“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只有正确理解“低碳”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低碳生活”。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分)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3.选文第③段中的“不仅……还……”能否换成“既……又……”?为什么?(5分)4.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顺序。(4分)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4分)答案提示:1.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误解(或“低碳生活的误区”)。2.举例子(“有些人为了‘低碳’,甚至拒绝使用所有含碳的物品”),具体说明了人们对“低碳”的误解之一(“低碳”就是减少碳的排放),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不能换。“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了“使用节能灯泡”“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好处不仅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有更重要的节省电费、缓解交通拥堵等;而“既……又……”表示并列关系,无法体现这种递进关系,不符合原文意思。4.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误区到正确理解)。5.示例:“低碳生活”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不是减少所有含碳物品的使用,不是降低生活质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不是做大事,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减少使用空调,垃圾分类投放等。写作实践(40分)题目:介绍一种你熟悉的事物要求:1.确定说明对象,明确说明目的(如介绍事物的特征、用途、发展过程等);2.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4.语言准确、简洁、通俗,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可以选择身边的事物,如“我的铅笔盒”“家乡的桥”“电脑的自述”等;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如形状、颜色、材质、功能等;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补充说明事物的背景或历史;避免使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保持说明文的客观性。评分标准:内容(15分):说明对象明确,内容具体,符合说明目的;结构(10分):说明顺序合理,层次清晰;语言(10分):准确、简洁、通俗,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说明方法(5分):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效果明显。设计说明:本套测试题以“说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博尔塔拉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漏洞利用技术分析-洞察及研究
- 跨媒介叙事技巧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纤维添加剂的降糖效果研究-洞察及研究
- 压气机冷却系统设计与改进-洞察及研究
- 城市交通流智能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自动化船舶设计优化-洞察及研究
- 情感化营销策略在餐饮业的实施-洞察及研究
- 数字艺术版权监管-洞察及研究
- 2024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前进我有我的姿态》13
- 行前说明会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另眼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美术六年级上册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体育运动概论1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月考试卷讲评课课件
- 游戏: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