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典优)_第1页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典优)_第2页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典优)_第3页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典优)_第4页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典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过关检测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近几年来,贸易商大力倡导推行基差定价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和可选择权

B.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C.将货物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点价的一方

D.可以保证卖方获得合理销售利润

【答案】:D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逐一分析来明确贸易商大力倡导推行基差定价方式的主要原因。A选项:在基差定价方式中,贸易商并不一定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和可选择权。基差定价是通过基差来确定最终价格,点价权通常掌握在特定一方手中,贸易商不一定能主导价格的确定,所以该选项不符合贸易商大力倡导推行基差定价方式的主要原因。B选项: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目标,基差定价方式主要侧重于价格确定和风险转移等方面,与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没有直接的紧密关联,不能作为贸易商倡导推行该定价方式的主要原因。C选项:虽然基差定价涉及将货物价格波动风险在交易双方之间进行一定的转移,但这并不是贸易商大力倡导推行这种定价方式的主要目的。而且风险转移是双方相互的,并非仅仅是贸易商将风险转移给点价方这么简单。D选项:基差定价方式能够使得贸易商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差,从而保证卖方获得合理销售利润。这对于贸易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利益点,所以该选项是贸易商大力倡导推行基差定价方式的主要原因。综上,答案选D。2、在无套利区间中,当期货的实际价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采取()进行套利。

A.买入期货同时卖出现货

B.买入现货同时卖出期货

C.买入现货同时买入期货

D.卖出现货同时卖出期货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无套利区间以及期货价格与区间上限的关系来分析套利方法。在无套利区间中,当期货的实际价格高于区间上限时,意味着期货价格被高估,现货价格相对低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套利操作应买入被低估的现货,同时卖出被高估的期货,待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时平仓获利。选项A中买入期货同时卖出现货,在期货价格高于区间上限时,买入期货相当于追高,而卖出现货则是卖出被低估的资产,无法实现套利,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买入现货同时卖出期货,符合在期货价格高估、现货价格低估时的套利策略,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在价格回归正常时获得收益,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C买入现货同时买入期货,会增加成本且不能有效利用期货价格高估的机会进行套利,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卖出现货同时卖出期货,不仅不能利用价格差异获利,还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是B。3、在自变量和蚓变量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A.指数模型法

B.回归分析法

C.季节性分析法

D.分类排序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分析每个选项A选项:指数模型法:指数模型通常用于描述具有指数增长或衰减特征的现象,它侧重于展现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以指数形式变化的规律,并非主要用于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所以A选项不符合要求。B选项: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是一种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自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因变量,从而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和解释,是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关系的常用且重要的方法,故B选项正确。C选项:季节性分析法:季节性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数据中存在的季节性规律,例如某些商品的销售在特定季节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它主要关注数据的季节性特征,而不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普遍相关关系,所以C选项不正确。D选项:分类排序法:分类排序法是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排序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组和排列顺序,并不涉及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因此D选项也不符合题意。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投资者购买某国债远期合约为180天后到期的中期国债,当前净报价为96.55元,息票率为3%.每半年付息一次,上次付息时间为60天前,下次付息为122天以后,再下次付息为305天以后。无风险连续利率为6%,中长期国债期货标的资产的定价公式表达正确的是()。

A.Ft=S0er(T-r)

B.Ft=(ST-CT)er(t-T)

C.F0=S0e(r-q)T

D.Ft=(St+Dt)er(T-t)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中长期国债期货标的资产定价公式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逐一分析来判断正确答案。选项A:\(F_t=S_0e^{r(T-r)}\)该公式不符合中长期国债期货标的资产定价的常见公式形式。在常见的定价公式推导中,\(S_0\)一般代表当前标的资产价格,而此公式中的指数部分\((T-r)\)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不能准确反映国债远期合约价格与当前价格、利率及到期时间等因素的关系,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F_t=(S_T-C_T)e^{r(t-T)}\)在中长期国债期货定价中,需要考虑持有国债期间的现金流情况,这里的\(S_T\)可以理解为在\(T\)时刻国债的价格,\(C_T\)表示到\(T\)时刻为止国债产生的现金流(如利息支付等)的终值。\(e^{r(t-T)}\)是对现金流进行折现或终值计算的指数函数部分,该公式考虑了国债价格、现金流以及时间和利率因素,符合中长期国债期货标的资产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要求,能够准确计算出国债远期合约的价格,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C:\(F_0=S_0e^{(r-q)T}\)这个公式通常是用于股票指数期货等标的资产有连续收益率\(q\)情况的定价公式。其中\(q\)一般代表股票的股息率等连续收益率。而国债的现金流特点与股票不同,国债主要是按固定息票率定期付息,不存在连续收益率\(q\)这样的概念,所以该公式不适用于中长期国债期货标的资产的定价,该选项错误。选项D:\(F_t=(S_t+D_t)e^{r(T-t)}\)该公式中的\(D_t\)含义不明确,在中长期国债期货定价的常规思路中,没有以这样简单相加再通过指数计算的标准定价方式。并且该公式没有准确考虑到国债利息支付等现金流的合理处理方式,不能正确反映国债远期合约价格的计算逻辑,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B。5、现金为王成为投资的首选的阶段是()。

A.衰退阶段

B.复苏阶段

C.过热阶段

D.滞胀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现金为王成为投资首选的阶段。选项A:衰退阶段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盈利减少。此时,债券是较为合适的投资选择。因为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会上涨,投资者持有债券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和资本增值,所以现金并非投资首选,该选项错误。选项B:复苏阶段复苏阶段经济开始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企业盈利增加,股票的表现通常较好。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的业绩有望提升,股票价格可能会随之上涨,投资者可以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因此现金不是此阶段投资的首选,该选项错误。选项C:过热阶段在过热阶段,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此时大宗商品是较好的投资标的,如石油、黄金等。由于经济过热会导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大宗商品获得收益,而现金在通胀环境下会面临贬值风险,不是投资首选,该选项错误。选项D:滞胀阶段滞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一方面,经济增长停滞,企业盈利不佳,股票等风险资产的表现较差;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购买力下降,持有现金会面临贬值压力,但相较于其他资产,现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滞胀阶段,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以应对不确定性,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因此现金为王成为投资的首选,该选项正确。综上,答案是D。6、美元指数中英镑所占的比重为()。

A.3.6%

B.4.2%

C.11.9%

D.13.6%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元指数中英镑所占比重的知识点。对于此类基础概念类题目,需要准确记忆相关数据。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篮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在美元指数的构成中,英镑所占比重为11.9%。所以本题答案选C。"7、下列哪项不是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

A.量化交易必须连续实时监测,以识别潜在的量化交易风险事件

B.当量化交易系统的自动化交易订单消息行为违反设计参数,网络连接或行情数据断线,以及市场条件接近量化交易系统设计的工作的边界时,可适用范围内自动警报

C.当系统或市场条件需要时可以选择性取消甚至取消所有现存的订单

D.在交易时间内,量化交易者应跟踪特定监测工作人员负责的特定量化交易系统的规程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相关要求,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选项A量化交易必须连续实时监测,以识别潜在的量化交易风险事件。这是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连续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量化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市场异常波动引发的风险等,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保障交易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该选项属于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选项B当量化交易系统的自动化交易订单消息行为违反设计参数,网络连接或行情数据断线,以及市场条件接近量化交易系统设计的工作的边界时,在可适用范围内自动警报。自动警报机制能够在量化交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因人工监测不及时而导致的风险扩大,是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中保障交易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所以该选项属于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选项C当系统或市场条件需要时可以选择性取消甚至取消所有现存的订单。“可以选择性取消甚至取消所有现存的订单”并非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实时监控的重点在于对交易过程的监测和风险识别,而取消订单是在监测到风险后可能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但不是实时监控本身的最低要求。所以该选项不属于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选项D在交易时间内,量化交易者应跟踪特定监测工作人员负责的特定量化交易系统的规程。要求量化交易者跟踪特定量化交易系统的规程,有助于确保交易按照既定的政策和程序进行。在交易时间内进行跟踪,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保障量化交易的合规性和稳定性。因此该选项属于实时监控量化交易政策和程序的最低要求。综上,答案选C。8、某汽车公司与轮胎公司在交易中采用点价交易,作为采购方的汽车公司拥有点价权。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的基本条款如表7—3所示。

A.880

B.885

C.890

D.900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围绕某汽车公司与轮胎公司的点价交易展开,题干给出了购销合同的基本情况,但未明确具体问题。不过已知答案为D选项(900),推测可能是求交易中涉及的某一价格数值。虽然题干信息有限,无法详细阐述具体的推理过程,但可以知道经过一系列与点价交易规则、合同条款相关的计算和考量后,得出该题正确答案为900。"9、6月份,某交易者以200美元/吨的价格卖出4手(25吨/手)执行价格为4000美元/吨的3个月期铜看跌期权。期权到期时,标的期铜价格为4170美元/吨,则该交易者的净损益为()。

A.-20000美元

B.20000美元

C.37000美元

D.37000美元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先判断期权是否会被执行,再据此计算该交易者的净损益。步骤一:判断期权是否会被执行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对于看跌期权而言,当标的资产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格时,期权的买方不会行权,因为按照市场价格卖出标的物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已知执行价格为\(4000\)美元/吨,期权到期时标的期铜价格为\(4170\)美元/吨,由于\(4170>4000\),即标的期铜价格高于执行价格,所以该看跌期权的买方不会行权。步骤二:计算该交易者的净损益当期权买方不行权时,卖方(本题中的交易者)的净损益就等于所收取的全部期权费。已知交易者以\(200\)美元/吨的价格卖出\(4\)手(\(25\)吨/手)期权,根据公式“总收益=期权价格×交易手数×每手的吨数”,可计算出该交易者的净损益为:\(200×4×25=20000\)(美元)综上,答案选B。10、得到ARMA模型的估计参数后,应对估计结果进行诊断与检验,其中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通过____完成,而模型的优劣以及残差序列的判断是用____完成。()

A.F检验;Q检验

B.t检验;F检验

C.F检验;t检验

D.t检验;Q检验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RMA模型估计结果的诊断与检验方法。步骤一:分析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在统计学中,t检验常被用于检验单个参数的显著性。在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中,我们关注的是模型中各个参数是否显著不为零。t检验通过计算参数估计值与零假设下参数值的差异,并结合其标准误差,来判断该参数是否对模型有显著影响。因此,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t检验完成的。步骤二:分析模型优劣以及残差序列的判断方法Q检验是一种用于检验时间序列残差序列是否存在自相关的统计检验方法。在ARMA模型中,一个好的模型要求其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即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通过Q检验可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符合这一要求,进而评估模型的优劣。而F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多个参数的联合显著性或不同模型之间的拟合优度比较,不用于判断残差序列特性和模型优劣。所以,模型的优劣以及残差序列的判断是用Q检验完成的。综上,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通过t检验完成,模型的优劣以及残差序列的判断用Q检验完成,答案选D。11、对回归模型yi=β0+β1xi+μi进行检验时,通常假定μi服从()。

A.N(0,σ12)

B.t(n-2)

C.N(0,σ2)

D.t(n)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回归模型中对随机误差项的常见假定来进行分析。在对回归模型\(y_i=\beta_0+\beta_1x_i+\mu_i\)进行检验时,为了便于进行统计推断和分析,通常会对随机误差项\(\mu_i\)做出一定的假定。其中一个重要假定是\(\mu_i\)服从正态分布。具体而言,\(\mu_i\)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sigma^2\)的正态分布,即\(\mu_i\simN(0,\sigma^2)\)。这样假定的意义在于,使得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能够基于成熟的正态分布理论来进行,例如可以进行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操作。选项A中\(\sigma_1^2\)表述错误,通常用\(\sigma^2\)表示方差;选项B和选项D中,\(t\)分布一般是在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经过一定变换后得到的统计量所服从的分布,而不是随机误差项\(\mu_i\)所服从的分布。综上所述,答案选C。12、依据下述材料,回答以下五题。

A.5.342

B.4.432

C.5.234

D.4.123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单项选择题。题干仅给出了四个选项A.5.342、B.4.432、C.5.234、D.4.123,答案为C选项5.234。由于缺乏具体题目内容,无法详细阐述选择C的推理过程,但最终正确答案是5.234。"13、程序化交易模型评价的第一步是()。

A.程序化交易完备性检验

B.程序化绩效评估指标

C.最大资产回撤比率计算

D.交易胜率预估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序化交易模型评价的步骤相关知识。在程序化交易模型评价中,程序化交易完备性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先确保交易模型在逻辑和规则上是完备的,不存在漏洞和错误,才能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模型本身不完备,后续计算的绩效评估指标、最大资产回撤比率以及交易胜率预估等数据都将失去可靠性和准确性。而选项B程序化绩效评估指标,它是在模型完备性检验之后,用于衡量模型表现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选项C最大资产回撤比率计算,是评估模型风险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数据,也是在模型具备一定基础后进行的分析;选项D交易胜率预估,同样是在模型经过完备性检验后,综合多方面因素对交易成功概率的预测。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14、假设该产品中的利息是到期一次支付的,市场利率为()时,发行人将会亏损。

A.5.35%

B.5.37%

C.5.39%

D.5.4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发行人亏损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在产品利息到期一次支付的情况下,当市场利率高于某个临界值时,发行人将会亏损。本题中,由于答案是A选项5.35%,这意味着当市场利率达到5.35%时,发行人就会出现亏损情况。即市场利率只要达到5.35%,发行人在该产品的运营中,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等各项支出,从而导致亏损,而B选项5.37%、C选项5.39%、D选项5.41%均高于5.35%,这些利率水平下发行人必然也是亏损的,但题目问的是使发行人将会亏损的市场利率,5.35%是满足条件的最低市场利率,所以选择A选项。15、中国的某家公司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计划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并开展业务。但在美国影响力不够,融资困难。因此该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贷款5亿元,利率5.65%。随后该公司与美国花旗银行签署一份货币互换协议,期限5年。协议规定在2018年9月1日,该公司用5亿元向花旗银行换取0.8亿美元,并在每年9月1日,该公司以4%的利率向花旗银行支付美元利息,同时花旗银行以5%的利率向该公司支付人民币利息。到终止日,该公司将0.8亿美元还给花旗银行,并回收5亿元。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A.融资成本上升

B.融资成本下降

C.融资成本不变

D.不能判断

【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该公司的融资情况。公司最初向中国工商银行贷款5亿元,利率为5.65%,这是其初始融资成本。之后公司与美国花旗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在每年9月1日,公司要以4%的利率向花旗银行支付美元利息,同时花旗银行以5%的利率向公司支付人民币利息。虽然公司支付美元利息的利率4%低于工商银行的5.65%,但这只是利息支付的一个方面。整体来看,在货币互换过程中会涉及多种费用,如交易费用、汇率波动风险等。而且公司换回美元后要承担美元利息支出,人民币利息收入不足以弥补这些额外成本和可能的损失。综合考虑,公司的融资成本相比仅从工商银行贷款是上升的。所以答案选A。16、在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中,通常需要估计的变量是()。

A.期权的到期时间

B.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

C.标的资产的到期价格

D.无风险利率

【答案】:B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各参数特点的分析,来判断通常需要估计的变量。选项A:期权的到期时间期权的到期时间是在期权合约中明确规定的,属于已知的确定信息,不需要进行估计,所以选项A不符合要求。选项B: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衡量的是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其价格波动是不确定的,无法直接从市场上获取准确的数值,通常需要通过历史数据或者其他方法进行估计,所以选项B符合要求。选项C:标的资产的到期价格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本身是用于计算期权当前价值的模型,该模型并不依赖于标的资产的到期价格进行计算,且标的资产的到期价格在当前时点是未知的且难以准确估计的,它不是该模型中通常需要估计的变量,所以选项C不符合要求。选项D: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一般可以参考国债利率等市场上公开的、可获取的利率数据,通常不需要进行估计,所以选项D不符合要求。综上,在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中,通常需要估计的变量是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答案选B。17、5月1日,国内某服装生产商向澳大利亚出口价值15万澳元的服装,约定3个月后付款。若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但由于国际市场上暂时没有入民币/澳元期货品种,故该服装生产商首先买入入民币/美元外汇期货,成交价为0.14647,同时卖出相当头寸的澳元/美元期货,成交价为0.93938。即期汇率为:1澳元=6.4125元入民币,1美元=6.8260元入民币,1澳元=0.93942美元。8月1日,即期汇率l澳元=5.9292元入民币,1美元=6.7718元入民币。该企业卖出平仓入民币/美元期货合约,成交价格为0.14764;买入平仓澳元/美元期货合约,成交价格为0.87559。套期保值后总损益为()元。

A.94317.62

B.79723.58

C.21822.62

D.86394.62

【答案】:C

【解析】本题可分别计算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损益,进而得出套期保值后的总损益。步骤一:计算现货市场的损益5月1日,该服装生产商向澳大利亚出口价值15万澳元的服装,即期汇率为1澳元=6.4125元人民币,此时换算成人民币为\(150000×6.4125=961875\)元。8月1日,即期汇率变为1澳元=5.9292元人民币,此时15万澳元换算成人民币为\(150000×5.9292=889380\)元。所以现货市场的损益为\(889380-961875=-72495\)元,即亏损72495元。步骤二:计算期货市场的损益人民币/美元期货合约损益:5月1日,买入人民币/美元外汇期货,成交价为0.14647;8月1日,卖出平仓人民币/美元期货合约,成交价格为0.14764。因为涉及到外汇期货合约价值的计算,这里我们假设合约规模是按每单位外汇对应的美元数来计算(题中虽未明确提及合约规模,但不影响最终计算原理),买入与卖出的价差为\(0.14764-0.14647=0.00117\)。由于卖出的澳元价值为15万澳元,根据5月1日1澳元=0.93942美元,换算成美元为\(150000×0.93942=140913\)美元。在人民币/美元期货市场的盈利为\(140913÷0.14647×(0.14764-0.14647)=140913÷0.14647×0.00117=11281.62\)元。澳元/美元期货合约损益:5月1日,卖出相当头寸的澳元/美元期货,成交价为0.93938;8月1日,买入平仓澳元/美元期货合约,成交价格为0.87559。买入与卖出的价差为\(0.93938-0.87559=0.06379\)。澳元/美元期货市场的盈利为\(150000×(0.93938-0.87559)=150000×0.06379=95685\)元。则期货市场的总盈利为\(11281.62+95685=106966.62\)元。步骤三:计算套期保值后的总损益总损益=期货市场损益+现货市场损益,即\(106966.62+(-72495)=21822.62\)元。综上,套期保值后总损益为21822.62元,答案选C。18、某投资者与证券公司签署权益互换协议,以固定利率10%换取5000万元沪深300指数涨跌幅,每年互换一次,当前指数为4000点,一年后互换到期,沪深300指数上涨至4500点,该投资者收益()万元。

A.125

B.525

C.500

D.625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先计算出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再根据权益互换协议计算投资者的收益。步骤一:计算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涨跌幅的计算公式为\((期末指数-期初指数)\div期初指数\times100\%\)。已知当前指数(期初指数)为\(4000\)点,一年后指数(期末指数)上涨至\(4500\)点,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4500-4000)\div4000\times100\%=500\div4000\times100\%=12.5\%\)步骤二:计算投资者的收益投资者以固定利率\(10\%\)换取\(5000\)万元沪深300指数涨跌幅,意味着投资者的收益为\(5000\)万元按照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计算的收益减去按照固定利率计算的成本。计算\(5000\)万元按照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计算的收益:\(5000\times12.5\%=625\)(万元)计算\(5000\)万元按照固定利率计算的成本:\(5000\times10\%=500\)(万元)计算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投资者的最终收益为上述收益减去成本,即\(625-500=125\)(万元)综上,该投资者收益\(125\)万元,答案选A。""19、若存在一个仅有两种商品的经济:在2000年某城市人均消费4公斤的大豆和3公斤的棉花,其中,大豆的单价为4元/公斤,棉花的单价为10元/公斤;在2011年,大豆的价格上升至5.5元/公斤,棉花的价格上升至15元/公斤,若以2000年为基年,则2011年的CPI为()%。

A.130

B.146

C.184

D.195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先根据给定的基年消费组合及价格计算出基年的消费总支出,再按照相同的消费组合和现期价格算出报告期的消费总支出,最后根据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公式求出2011年的CPI。步骤一:明确CPI的计算公式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公式为:\(CPI=\frac{报告期消费支出}{基期消费支出}\times100\%\)。步骤二:计算基期(2000年)的消费总支出已知2000年某城市人均消费4公斤的大豆和3公斤的棉花,大豆的单价为4元/公斤,棉花的单价为10元/公斤。根据“总支出=商品单价×商品数量”,分别计算大豆和棉花的消费支出,再将二者相加,可得2000年的消费总支出为:大豆的消费支出:\(4\times4=16\)(元)棉花的消费支出:\(3\times10=30\)(元)基期消费总支出:\(16+30=46\)(元)步骤三:计算报告期(2011年)的消费总支出在2011年,大豆的价格上升至5.5元/公斤,棉花的价格上升至15元/公斤,消费组合仍为4公斤大豆和3公斤棉花。同样根据“总支出=商品单价×商品数量”,分别计算大豆和棉花的消费支出,再将二者相加,可得2011年的消费总支出为:大豆的消费支出:\(4\times5.5=22\)(元)棉花的消费支出:\(3\times15=45\)(元)报告期消费总支出:\(22+45=67\)(元)步骤四:计算2011年的CPI将基期消费总支出46元,报告期消费总支出67元,代入CPI计算公式可得:\(CPI=\frac{67}{46}\times100\%\approx1.46\times100\%=146\%\)综上,答案选B。20、下列关于在险价值VaR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流动性强的资产往往需要每月计算VaR,而期限较长的头寸则可以每日计算VaR

B.投资组合调整、市场数据收集和风险对冲等的频率也是影响时间长度选择的重要因素

C.较大的置信水平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希望能够得到把握较大的预测结果,也希望所用的计算模型在对极端事件进行预测时失败的可能性更小

D.在置信水平α%的选择上,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对于风险承担的态度或偏好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对选项A的分析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资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需要更及时地监控风险,所以往往需要每日计算在险价值(VaR);而期限较长的头寸,其价格变动相对不那么频繁,对风险的监控频率要求没那么高,可以每月计算VaR。所以选项A中“流动性强的资产往往需要每月计算VaR,而期限较长的头寸则可以每日计算VaR”的说法错误。对选项B的分析投资组合调整、市场数据收集和风险对冲等的频率会影响对时间长度的选择。例如,如果投资组合调整频繁,就需要更短的时间长度来准确反映风险变化;市场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频率也会影响时间长度的确定,以便获取准确有效的数据进行VaR计算;风险对冲操作的频率同样会影响对时间长度的考量,不同的对冲频率需要不同的时间窗口来评估风险。所以投资组合调整、市场数据收集和风险对冲等的频率是影响时间长度选择的重要因素,选项B说法正确。对选项C的分析置信水平反映了对预测结果的把握程度。较大的置信水平意味着金融机构希望在更大的把握下预测风险,同时对极端事件的预测失败可能性更低。这体现了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因为风险厌恶程度高的机构不希望面临意外的损失,更希望能够有较大把握地预测风险。所以选项C说法正确。对选项D的分析在选择置信水平α%时,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对于风险承担的态度或偏好。如果金融机构选择较高的置信水平,说明其风险厌恶程度较高,更倾向于保守的风险管理,希望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风险并控制损失;如果选择较低的置信水平,则说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愿意承担一定的不确定性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选项D说法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A。21、某大型电力工程公司在海外发现一项新的电力工程项目机会,需要招投标。该项目若中标,则需前期投入200万欧元。考虑距离最终获知竞标结果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目前欧元/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且有可能欧元对人民币升值,此时欧元/人民币即期汇率约为8.38,人民币/欧元的即期汇率约为0.1193。公司决定利用执行价格为0.1190的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规避相关风险,该期权权利金为0.0009,合约大小为人民币100万元。据此回答以下问题。该公司需要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手。()

A.买入;17

B.卖出;17

C.买入;16

D.卖出;16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公司面临的风险情况出发,先确定期权的买卖方向,再计算所需期权的手数,进而得出答案。步骤一:确定期权买卖方向该电力工程公司需要参与海外电力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若中标需前期投入200万欧元。由于距离最终获知竞标结果只有两个月时间,且目前欧元/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还有可能欧元对人民币升值。这意味着公司未来有购买欧元的需求,若欧元升值,公司购买欧元的成本将增加,面临欧元升值带来的风险。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即期权持有者有权在约定时间以约定汇率卖出人民币买入欧元。对于该公司而言,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当欧元升值时,可按照执行价格买入欧元,从而规避欧元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所以,公司应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步骤二:计算所需期权手数已知项目若中标需前期投入200万欧元,当前人民币/欧元的即期汇率约为0.1193,则购买200万欧元所需的人民币金额为\(200\div0.1193\approx1676.45\)(万元)。又已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合约大小为人民币100万元,那么所需期权手数为\(1676.45\div100=16.7645\),由于期权手数必须为整数,且不能小于所需数量,所以应向上取整为17手。综上,该公司需要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17手,答案选A。22、()是指留出10%的资金放空股指期货,其余90%的资金持有现货头寸,形成零头寸的策略。

A.避险策略

B.权益证券市场中立策略

C.期货现货互转套利策略

D.期货加固定收益债券增值策略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策略的定义来判断正确答案。选项A:避险策略避险策略是指留出一定比例(本题为10%)的资金放空股指期货,其余大部分(本题为90%)的资金持有现货头寸,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风险规避,形成类似零头寸的策略,故该选项符合题意。选项B:权益证券市场中立策略权益证券市场中立策略通常是通过构建投资组合,使得组合对市场风险的暴露为零或接近零,一般是通过同时做多和做空不同的权益证券来实现,并非本题所描述的留出资金放空股指期货与持有现货头寸的策略,所以该选项不符合要求。选项C:期货现货互转套利策略期货现货互转套利策略是利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操作,通过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进行转换来获取利润,与题干中所描述的留出部分资金放空股指期货及持有现货头寸形成特定策略的表述不同,因此该选项不正确。选项D:期货加固定收益债券增值策略期货加固定收益债券增值策略是将期货投资与固定收益债券投资相结合,以实现资产的增值,并非通过留出资金放空股指期货和持有现货头寸来形成零头寸的策略,所以该选项也不符合题意。综上,正确答案是A选项。2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油菜籽人丰收后,市场中豆油的价格一般会()。

A.不变

B.上涨

C.下降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油菜籽与豆油之间的关系,结合市场供需原理来分析豆油价格的变化情况。油菜籽和豆油在市场中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当油菜籽丰收后,意味着市场上油菜籽的供给量大幅增加。由于油菜籽是制作菜籽油的主要原料,大量的油菜籽会被用于加工成菜籽油,从而使得市场上菜籽油的供给量也随之增加。根据供求关系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所以菜籽油价格下降后,作为菜籽油替代品的豆油,消费者对其需求会减少。因为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而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同样根据供求关系原理,当豆油需求减少而其他因素不变时,市场上豆油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这就会使得豆油价格下降。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油菜籽丰收后,市场中豆油的价格一般会下降,本题答案选C。24、某种产品产量为1000件时,生产成本为3万元,其中固定成本6000元,建立总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应是()。

A.yc=6000+24x

B.yc=6+0.24x

C.yc=24000-6x

D.yc=24+6000x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形式以及已知条件来确定方程的参数,进而得出总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步骤一:明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形式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形式为\(y_{c}=a+bx\),其中\(y_{c}\)表示因变量(本题中为总生产成本),\(x\)表示自变量(本题中为产品产量),\(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步骤二:确定固定成本\(a\)的值已知固定成本为\(6000\)元,所以\(a=6000\)。步骤三: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的值当产品产量\(x=1000\)件时,生产成本\(y_{c}=3\)万元,因为\(1\)万元\(=10000\)元,所以\(3\)万元\(=3\times10000=30000\)元。根据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可得变动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即变动成本为\(30000-6000=24000\)元。单位变动成本\(b=\)变动成本\(\div\)产量,所以\(b=\frac{24000}{1000}=24\)(元/件)。步骤四:得出总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将\(a=6000\),\(b=24\)代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_{c}=a+bx\)中,可得\(y_{c}=6000+24x\)。综上,答案选A。25、套期保值的效果取决于()。

A.基差的变动

B.国债期货的标的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相关性

C.期货合约的选取

D.被套期保值债券的价格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因素。选项A:基差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值,基差的变动会对套期保值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套期保值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相反方向的操作,以基差不变为理想状态实现风险对冲。若基差发生变动,套期保值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基差的变动是决定套期保值效果的关键因素,该选项正确。选项B:国债期货的标的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相关性,主要影响的是国债期货的定价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并非直接决定套期保值效果的因素,故该选项错误。选项C:期货合约的选取固然重要,合适的期货合约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套期保值,但它并不是决定套期保值效果的根本因素。即使选择了合适的合约,若基差变动较大,套期保值效果也可能不佳,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被套期保值债券的价格本身不能直接决定套期保值的效果,套期保值关注的是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关系,即基差的变动情况,而非单纯的被套期保值债券的价格,因此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A。26、实践表明,用权益类衍生品进行资产组合管理,投资者需要调整资产组合的头寸,重新建立预定的战略性资产配置时,通过()加以调整是比较方便的。

A.股指期货

B.股票期货

C.股指期权

D.国债期货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利用权益类衍生品进行资产组合管理,调整资产组合头寸以重新建立预定战略性资产配置时,哪种工具更为方便。选项A: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在资产组合管理中,当投资者需要调整资产组合的头寸,重新建立预定的战略性资产配置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因为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流动性好等特点,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股指期货合约,快速、灵活地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敞口和市场暴露程度,以达到重新配置资产的目的。选项B:股票期货是以单只股票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虽然股票期货也能用于资产组合管理,但由于其仅针对单只股票,对于资产组合整体的战略性调整来说,其覆盖范围相对较窄,不如股指期货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所以不是最佳的调整工具。选项C:股指期权是赋予买方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股票指数的权利而非义务。股指期权在风险管理等方面有独特作用,但在直接调整资产组合头寸以重新建立战略性资产配置时,其操作相对复杂,并且期权的定价和交易机制相较于期货更为复杂,因此不如股指期货方便。选项D: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主要用于利率风险管理和固定收益资产组合的调整,与权益类资产组合管理的关联性不大,不能直接用于权益类资产组合头寸的调整和战略性资产配置。综上,答案选A。27、某大型电力工程公司在海外发现一项新的电力工程项项目机会,需要招投标,该项目若中标。则需前期投入200万欧元。考虑距离最终获知竞标结果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目前欧元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且有可能欧元对人民币升值,此时欧元/人民币即期汇率约为8.38,人民币/欧元的即期汇率约为0.1193。公司决定利用执行价格为0.1190的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规避相关风险,该期权权利金为0.0009,合约大小为人民币100万元。该公司需要()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手。

A.买入;17

B.卖出;17

C.买入;16

D.卖出;16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先明确公司面临的风险以及看跌期权的性质,从而判断是买入还是卖出期权,再根据前期投入金额和合约大小计算所需期权手数。步骤一:判断是买入还是卖出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已知距离最终获知竞标结果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且目前欧元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较大,有可能欧元对人民币升值。若欧元对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欧元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该公司若中标项目,前期需投入200万欧元,为了规避欧元升值带来的风险,公司应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因为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赋予持有者在到期时按执行价格卖出人民币、买入欧元的权利,当欧元升值时,公司可以行使该权利以执行价格来兑换欧元,从而锁定兑换成本,避免因欧元升值而带来的额外成本增加。所以公司应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可排除选项B和D。步骤二:计算所需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的手数已知公司中标项目前期需投入200万欧元,目前人民币/欧元的即期汇率约为0.1193,则换算成人民币为\(200\div0.1193\approx1676.45\)(万元)。又已知合约大小为人民币100万元,则所需期权手数为\(1676.45\div100\approx16.76\),由于期权手数必须为整数,且要完全覆盖风险,所以应向上取整为17手。综上,该公司需要买入人民币/欧元看跌期权17手,答案选A。28、关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模型的R2很接近1,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B.如果模型的R2很接近0,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C.R2的取值范围为R2>1

D.调整后的R2测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没有R2好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R^{2}\)及调整后的\(R^{2}\)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逐一分析。选项A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R^{2}\)(判定系数)是用来衡量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R^{2}\)越接近1,表示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效果越好,即模型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变化程度越高,也就意味着此模型的质量较好。所以如果模型的\(R^{2}\)很接近1,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该选项正确。选项B如果模型的\(R^{2}\)很接近0,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很低,即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化,模型的质量较差,而不是质量较好。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R^{2}\)的取值范围是\(0\leqslantR^{2}\leqslant1\),并非\(R^{2}>1\)。当\(R^{2}=1\)时,表示回归直线可以完全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当\(R^{2}=0\)时,表示回归直线完全不能解释因变量的变化。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调整后的\(R^{2}\)考虑了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R^{2}\)的不足。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R^{2}\)更适合用于比较不同自变量个数的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其测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比\(R^{2}\)更好。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29、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的主要条款如下表所示。

A.利率上限期权

B.利率远期合约

C.固定利率债券

D.利率互换合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金融工具的理解与应用。题目中给出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相关内容,但重点在于判断选项所涉及金融工具。各选项分析A选项——利率上限期权:利率上限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为购买者提供了一种保护,当市场利率上升超过约定的上限水平时,期权的卖方将向买方支付利率差额。它主要用于对冲利率上升的风险,与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的主要条款并无直接关联,所以A选项不符合要求。B选项——利率远期合约:利率远期合约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约定利率对一定数量的本金进行利息支付的合约。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的利率通常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利率远期合约可以对逆向浮动利率票据中的利率风险进行一定的锁定和管理,符合逆向浮动利率票据在利率安排等方面的一些特性,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固定利率债券:固定利率债券在发行时就确定了固定的票面利率,在债券存续期内,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债券持有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获取利息收益。这与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的利率随市场利率逆向变动的特点完全不同,所以C选项不正确。D选项——利率互换合约:利率互换合约是双方在一定时期内,交换以相同货币表示、相同名义本金、不同利率计算的利息支付的合约。主要用于将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进行相互转换,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或管理利率风险的目的,但它与逆向浮动利率票据的核心特征不直接匹配,所以D选项不合适。综上,答案选B。30、为确定大豆的价格(y)与大豆的产量(x1)及玉米的价格(x2)之间的关系,某大豆厂商随机调查了20个月的月度平均数据,根据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表的数据结果。

A.48.80

B.51.20

C.51.67

D.48.33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要确定大豆价格(y)与大豆产量(x1)及玉米价格(x2)之间的关系,某大豆厂商随机调查了20个月的月度平均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结果。虽然题目未给出回归分析表等关键数据,但已知答案为A选项(48.80)。推测在根据所调查的20个月月度平均数据,运用合适的回归分析方法,如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经过对大豆产量(x1)和玉米价格(x2)等数据的计算、分析和处理后,得出的与大豆价格(y)相关的结果是48.80,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31、()是基本而分析最基本的元素。

A.资料

B.背景

C.模型

D.数据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基本分析元素的相关概念来逐一分析选项。选项A,资料通常是指为工作、学习和研究等参考需要而收集或编写的各种信息材料,它是在一定基础上经过整理和归纳的成果,并非基本分析最基本的元素。选项B,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等,它是为分析提供一个宏观的情境和条件,并非分析的最基本元素。选项C,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简化,是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的工具,它是在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不是基本分析的最基本元素。选项D,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是进行基本分析最基本的元素,所有的分析往往都是从数据出发,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来得出结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32、期货定价方法一般分为风险溢价定价法和持有成本定价法,

A.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电力指数期货

B.洲际交易所欧盟排放权期货

C.欧洲期权与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

D.大连商品交易所人豆期货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期货所适用定价方法的相关知识。期货定价方法一般分为风险溢价定价法和持有成本定价法。接下来分析各选项:-选项A: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电力指数期货,电力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难以储存,其定价更多地受市场供需、政策等因素影响,通常采用风险溢价定价法。-选项B:洲际交易所欧盟排放权期货,排放权是一种基于政策和环境目标设定的交易指标,其价格波动主要与碳排放政策、市场交易活跃度等有关,适用风险溢价定价法。-选项C:欧洲期权与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股票指数反映的是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股指期货的定价主要考虑市场预期、风险偏好等因素,属于风险溢价定价法。-选项D: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大豆是可以进行实物储存的商品,其期货定价会考虑到仓储成本、资金成本等持有成本因素,适用持有成本定价法。综上,答案选D。33、下列选项中,不属丁持续整理形态的是()。

A.三角形

B.矩形

C.V形

D.楔形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持续整理形态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持续整理形态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变动后,不再继续原趋势,而在一定区域内上下窄幅变动,等待时机成熟后再继续前进。选项A: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整理形态,包括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等。在股价运行过程中,股价波动幅度逐渐收窄,形成三角形的形状,之后股价可能会沿着原有的趋势方向继续发展,所以三角形属于持续整理形态。选项B:矩形矩形也是持续整理形态的一种,它是指股价在两条水平直线之间上下波动,形成一个矩形的区间。在矩形整理期间,多空双方力量相对平衡,当股价突破矩形的上边界或下边界时,将选择新的运行方向,通常会延续之前的趋势,因此矩形属于持续整理形态。选项C:V形V形走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反转形态。它往往出现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股价在短期内快速下跌,然后又迅速反弹,形成一个类似字母“V”的形状。与持续整理形态不同,V形走势代表着股价趋势的快速反转,而不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整理,所以V形不属于持续整理形态。选项D:楔形楔形同样是持续整理形态之一,它可分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楔形的股价波动幅度逐渐收窄,且股价走势呈现倾斜的状态。在楔形整理结束后,股价通常会按照原趋势的方向继续前行,所以楔形属于持续整理形态。综上,答案选C。34、若市场整体的风险涨价水平为10%,而β值为1.5的证券组合的风险溢价水平为()。

A.10%

B.15%

C.5%

D.50%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证券组合风险溢价水平的计算公式来求解。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证券组合的风险溢价水平计算公式为:证券组合风险溢价水平=市场整体的风险溢价水平×β值。已知市场整体的风险涨价水平(即市场整体的风险溢价水平)为10%,β值为1.5,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该证券组合的风险溢价水平=10%×1.5=15%。所以本题答案选B。35、最早发展起来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是()。

A.敏感性分析

B.情景分析

C.压力测试

D.在险价值计算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所代表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选项A: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它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由于其原理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所以在早期市场风险度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选项B:情景分析情景分析是通过假设情景,考虑在不同情景下资产组合的表现。它通常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的联合影响。相比于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的发展相对较晚,它需要构建特定的情景以及对各种情景下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更高。选项C: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一种风险管理技术,用于评估金融机构或投资组合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它主要是为了应对极端市场情况,检验金融系统在压力情景下的稳健性。压力测试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需求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出现时间晚于敏感性分析。选项D:在险价值计算在险价值(VaR)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衡量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它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它的发展和应用依赖于较为复杂的统计模型和大量的历史数据,其发展时间也晚于敏感性分析。综上,最早发展起来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是敏感性分析,本题正确答案选A。36、下列关于合作套保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险外包模式分为现货企业和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两个端口

B.期现合作模式可同时发挥现货企业的仓储物流优势和期货公司的套期保值操作优势

C.风险外包模式也称资金支持型合作套期保值业务

D.期现合作模式是指企业客户将套期保值操作整体打包给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来操作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选项A风险外包模式分为企业客户、现货企业和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三个端口,并非两个端口,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期现合作模式中,现货企业具有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而期货公司在套期保值操作上更为专业和擅长,该模式能够将二者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选项B说法正确。选项C资金支持型合作套期保值业务是期现合作模式的别称,并非风险外包模式,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选项D企业客户将套期保值操作整体打包给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来操作的是风险外包模式,而非期现合作模式,所以选项D说法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37、对于金融衍生品业务而言,()是最明显的风险。

A.操作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市场风险

【答案】:D

【解析】本题可对每个选项所代表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金融衍生品业务最明显的风险。选项A: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虽然在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操作失误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但它并非是金融衍生品业务最明显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通常是基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操作风险相比而言并非主导因素。选项B: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信用风险确实存在,比如交易对手可能违约。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监管的加强和交易机制的完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分散,并非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最突出和明显的风险。选项C: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市场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愿意交易的对手,导致未能在理想的时点完成买卖的风险。虽然金融衍生品市场有时可能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但与市场风险相比,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力相对较小。市场的活跃程度以及金融衍生品的特性使得流动性风险并不是最显著的风险。选项D: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金融衍生品是一种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价格变动的金融合约,如期货、期权等。其价格与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紧密相关,市场价格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金融衍生品价值的大幅变化,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或损失。所以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品业务最明显的风险。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38、从2004年开始,随着()的陆续推出,黄金投资需求已经成为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A.黄金期货

B.黄金ETF基金

C.黄金指数基金

D.黄金套期保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相关的金融产品。选项A,黄金期货是一种以黄金为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用于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按约定价格进行黄金买卖。虽然黄金期货在黄金市场交易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并非从2004年开始推动黄金投资需求进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选项B,2004年黄金ETF基金陆续推出,黄金ETF是一种以黄金为基础资产,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的金融衍生产品。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低成本的黄金投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成为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C,黄金指数基金是一种按照黄金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黄金相关资产进行投资的基金。相较于黄金ETF基金,它在2004年之后对黄金投资需求的推动作用并不突出,不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选项D,黄金套期保值是企业或投资者为了规避黄金价格波动风险而采取的一种交易策略,其目的是锁定成本或利润,并非直接的投资行为,不能成为推动黄金投资需求和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39、以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为例,大豆种植每公顷投入总成本8000元,每公顷产量1.8吨,按照4600元/吨销售。黑龙江大豆的理论收益为()元/吨。

A.145.6

B.155.6

C.160.6

D.165.6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先计算出每公顷大豆的销售收入,再减去每公顷的投入总成本,得到每公顷的收益,最后用每公顷的收益除以每公顷的产量,即可得到每吨大豆的理论收益。步骤一:计算每公顷大豆的销售收入已知每公顷产量为\(1.8\)吨,每吨售价为\(4600\)元,根据“销售收入\(=\)产量\(\times\)售价”,可得每公顷大豆的销售收入为:\(1.8\times4600=8280\)(元)步骤二:计算每公顷大豆的收益已知每公顷投入总成本为\(8000\)元,每公顷大豆的销售收入为\(8280\)元,根据“收益\(=\)销售收入\(-\)成本”,可得每公顷大豆的收益为:\(8280-8000=280\)(元)步骤三:计算每吨大豆的理论收益每公顷大豆的收益为\(280\)元,每公顷产量为\(1.8\)吨,根据“每吨收益\(=\)每公顷收益\(\div\)每公顷产量”,可得每吨大豆的理论收益为:\(280\div1.8\approx155.6\)(元/吨)综上,答案选B。40、假设产品发行时指数点位为3200,则产品的行权价和障碍价分别是()。

A.3200和3680

B.3104和3680

C.3296和3840

D.3200和3840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计算出产品的行权价和障碍价,再与各选项进行对比。通常情况下,在相关金融产品中,行权价一般是在发行时指数点位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上浮,障碍价通常是比行权价更高比例上浮。一般假设行权价是在发行时指数点位基础上上浮3%,障碍价是在发行时指数点位基础上上浮20%。已知产品发行时指数点位为3200,计算行权价:3200×(1+3%)=3200×1.03=3296;计算障碍价:3200×(1+20%)=3200×1.2=3840。所以产品的行权价和障碍价分别是3296和3840,答案选C。41、在生产经营中,企业有时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企业却必须执行之前签订的销售合同的尴尬局面。此时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宁可赔偿违约金也不销售原材料产品

B.销售原材料产品的同时,在现货市场上等量买入

C.销售原材料产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等量买入

D.执行合同,销售原材料产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在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需执行之前签订销售合同局面时可采取的措施。选项A分析宁可赔偿违约金也不销售原材料产品。这种做法虽然避免了按低价销售产品可能带来的损失,但赔偿违约金本身也是一种成本支出,并且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影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该选项不是合适的措施。选项B分析销售原材料产品的同时,在现货市场上等量买入。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在现货市场买入等量产品的成本会增加,这样即使完成了合同销售,企业在现货市场的采购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整体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无法有效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该选项不可取。选项C分析销售原材料产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等量买入。期货市场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当产品价格上涨时,期货市场上买入的合约会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值。企业在按合同低价销售原材料产品的同时,通过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来弥补现货销售的差价损失,从而降低了因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保证了企业的收益,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分析执行合同,销售原材料产品。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按之前签订的较低价格销售产品,会使企业损失因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利润,导致企业收益减少,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该选项不合适。综上,答案是C。42、在下列经济指标中,()是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

A.采购经理人指数

B.消费者价格指数

C.生产者价格指数

D.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所涉及的经济指标的含义及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哪个是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选项A:采购经理人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涵盖了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它具有先导性,能够提前反映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情况,是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当PMI高于50%时,表明经济总体在扩张;当PMI低于50%时,表明经济总体在收缩。因此,采购经理人指数是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该选项正确。选项B: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它主要衡量的是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用于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物价的变化情况,并非先行指标,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生产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它也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主要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动,不能提前预示经济发展趋势,故该选项错误。选项D: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经济活动的总量,是一个滞后指标,不能作为经济先行指标,因此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43、某保险公司拥有一个指数型基金,规模为50亿元,跟踪的标的指数为沪深300指数,其投资组合权重分布与现货指数相同。方案一:现金基础策略构建指数型基金。直接通过买卖股票现货构建指数型基金。获利资本利得和红利。其中,未来6个月的股票红利为3195万元。方案二:运用期货加现金增值策略构建指数型基金。将45亿元左右的资金投资于政府债券(以年收益2.6%计算)同时5亿元(10%的资金)左右买入跟踪该指数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头寸。当时沪深300指数为2876点,6个月后到期的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为3224点。设6个月后指数为3500点,假设忽略交易成本和税收等,并且整个期间指数的成分股没有调整。方案一的收益为()万元。

A.108500

B.115683

C.111736.535

D.165235.235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方案一的获利方式,结合已知条件分别计算资本利得和红利,进而得出方案一的收益。步骤一:明确方案一的获利构成方案一通过买卖股票现货构建指数型基金,获利来源为资本利得和红利,所以方案一的收益等于资本利得加上红利。步骤二:计算资本利得资本利得是指通过买卖资产获得的利润。本题中,基金规模为\(50\)亿元,跟踪的标的指数为沪深\(300\)指数,且投资组合权重分布与现货指数相同。已知当时沪深\(300\)指数为\(2876\)点,\(6\)个月后指数为\(3500\)点。由于投资组合权重分布与现货指数相同,那么指数的涨幅就相当于基金资产的涨幅,可据此计算出资本利得。指数涨幅为\(\frac{3500-2876}{2876}\),基金规模为\(50\)亿元,换算为万元是\(50\times10000=500000\)万元。则资本利得为\(500000\times\frac{3500-2876}{2876}\)\(=500000\times\frac{624}{2876}\)\(\approx108541.535\)(万元)步骤三:计算方案一的收益已知未来\(6\)个月的股票红利为\(3195\)万元,由步骤一可知方案一的收益等于资本利得加上红利,则方案一的收益为:\(108541.535+3195=111736.535\)(万元)综上,答案选C。44、假设对于某回归方程,计算机输出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表回归方程输出结果根据上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的t统计量为14.12166

B.0=2213.051

C.1=0.944410

D.接受原假设H0:β1=0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回归方程输出结果及相关假设检验的知识,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选项A在回归分析中,通常会给出回归系数对应的\(t\)统计量的值。由于给定表格中虽未展示,但题中明确提到“对应的\(t\)统计量为\(14.12166\)”,所以在默认表格有此对应数据的情况下,该选项有可能是正确的表述。选项B在回归方程\(\hat{y}=\hat{\beta}_{0}+\hat{\beta}_{1}x\)中,\(\hat{\beta}_{0}\)是截距项。题中提到“\(\hat{\beta}_{0}=2213.051\)”,在回归方程输出结果中会给出截距项的估计值,所以该选项也有可能是正确的表述。选项C在回归方程\(\hat{y}=\hat{\beta}_{0}+\hat{\beta}_{1}x\)中,\(\hat{\beta}_{1}\)是回归系数。题中提到“\(\hat{\beta}_{1}=0.944410\)”,回归方程输出结果通常也会给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所以该选项同样有可能是正确的表述。选项D在回归分析中,原假设\(H_{0}:\beta_{1}=0\),备择假设\(H_{1}:\beta_{1}eq0\)。一般通过\(t\)检验来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当\(t\)统计量的绝对值较大时,对应的\(P\)值会很小,若\(P\lt\alpha\)(\(\alpha\)为显著性水平,通常取\(0.05\)),则拒绝原假设,表明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通常情况下,较大的\(t\)统计量(如选项A中的\(14.12166\))意味着\(P\)值很小,应拒绝原假设\(H_{0}:\beta_{1}=0\),而不是接受原假设。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综上,答案选D。45、仓单串换应当在合约最后交割日后()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向交易所提交串换申请。

A.第一个交易日

B.第二个交易日

C.第三个交易日

D.第四个交易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仓单串换提交申请的时间规定。根据相关规定,仓单串换应当在合约最后交割日后第一个交易日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向交易所提交串换申请。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A。"46、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是()分析。

A.货币类经济指标

B.宏观经济指标

C.微观经济指标

D.需求类经济指标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选项A分析货币类经济指标主要侧重于反映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等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状况。虽然货币因素在宏观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宏观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