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高空气象探测课件第9章 探空记录_第1页
中科大高空气象探测课件第9章 探空记录_第2页
中科大高空气象探测课件第9章 探空记录_第3页
中科大高空气象探测课件第9章 探空记录_第4页
中科大高空气象探测课件第9章 探空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探空记录整理整理内容:计算各规定等压面的高度、温度、湿度和风的资料;选择对流层顶;选择特性层;选择零度层;编发报告电码。第一节计算规定等压面规定等压面: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40、30、20、15、10、7、5百帕(只发报到10百帕,包括特性层)。计算规定等压面就是将等压面的高度、温度、湿度,露点计算出来。一、计算各规定等压面的温度、湿度、露点、温度露点差。①在时压曲线上找到各规定等压面,并得到规定等压面所对应的时间;②在时温、时湿曲线上的相同时刻处计算出温度、湿度;③根据计算公式求出露点温度;④将规定等压面上的气温值减去该规定等气压面上的露点温度,即得到温度露点差;二、计算拔海高度1、计算地面与第一规定等压面间的厚度和第一规定等压面拔海高度。2、计算第二规定等压面的拔海高度。3、计算终止层的海拔高度。四、求取时间—高度曲线(简称时高线)五、计算规定高度的风⑴求取距经纬仪高度的时间:⑵求取距海平面规定高度的时间:⑶求取各规定等压面时间:用各规定高度的时间,在相应的量的风层中内插求取风向、风速。第四节选择特性层一、特性层的条件1、地面层、对流层顶及施放终止层。2、对流层顶以下,大于400米的等温或大于1℃逆温层的起始点和终止点。3、温度梯度的显著转折点,即两层间的温度分布与用直线内插的温度比较,超过1℃

(对流层顶以下)或超过2℃

(对流层顶以上)的差值最大的气层。4、湿度梯度的显著转折点,即两层间的湿度分布与用直线内插的湿度比较,超过15%

差值最大的气层。5、温度失测层的起始点与终止点,在失测层中间也需任意加选一层。二、求取特性层要素值1、将全部特性层(除地面层外)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号。2、温度、气压、湿度、温度露点差计算方法同规定等压面。第五节选择对流层顶

一、对流层顶选择条件由温度垂直递减率(γ)开始≤2℃/千米气层的最低高度,向上两千米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最低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γ)也均≤2℃/千米,则该最低高度选为对流层顶。对流层顶高度在150百帕以下,定为第一对流层顶,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气层均符合对流层顶的条件,只选高度最低的一个,其余不予选取;反之高度在150百帕或以上,不论有没有出现第一对流层顶,均定为第二对流层顶。

对流层顶最多只选两个,且符合以下条件者可选为第二对流层。1、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由温度垂直递减率(γ)开始>3℃/千米气层的最低高度,向上一千米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最低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γ)也均>3℃/千米,在150百帕或以上,又出现符合对流层顶条件的气层,即选为第二对流层顶。若在150百帕或以上,有几个气层都符合对流层顶条件,则选高度最低的一层为第二对流层顶。为了使选出的对流层顶符合天气学规律,规定对流层顶应选在40百帕以下。当观测记录中遇有二个或以上的气层符合对流层顶的条件时,则150百帕以下,选取高度最低的一层作为第一对流层顶,除此之外,在150百帕以下其余符合对流层顶条件的气层,均不选为对流层顶;在150百帕或以上,同样选取符合对流层顶的条件,高度最低的一层作为第二对流层顶,除此之外,在150百帕以上其余符合对流层顶条件的气层,均不选为对流层顶。三、计算对流层顶要素2、温度、气压、湿度、温度露点差、高度、风向风速计算方法同规定等压面。四、选择对流层顶的特殊情况1、有时在500百帕以上的高空有较深厚的锋面逆温,符合对流层顶选择条件,但与本站前几天对流层顶的资料进行比较,极不连续,此时,若能肯定是高空锋面过境(根据天气图,并与预报员商量)则可不选为对流层顶。2、如因记录终止而厚度不足两千米,但接近两千米,且符合对流层顶的条件,与前几次记录比较,高度又比较接近,则应按下列方法考虑选取:将记录终止时的温度以干绝热温度递减率(rd=1℃/米)递减到两千米厚度(时—高线不足部分以虚线外延,只供选取对流层的用)的位置,然后检查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是否符合选取条件,符合条件时,可选为对流层顶。⑴对流层顶以后的时—温曲线是递减形式,递减1℃,则厚度最少应有1700米;递减2℃,则厚度最少应有1800米;其余类推。⑵对流层顶以后的时—温曲线是等温形式,则厚度最少应有1600米;⑶对流层顶以后的时—温曲线是递增形式,递增1℃,则厚度最少应有1500米;递增2℃,则厚度最少应有1400米;其余类推。3、对流层顶附近遇有记录缺测的处理如果符合对流层顶选择条件的层次出现在失测层的起始层或终止层,不能选为对流层顶。第六节选择零度层一、零度层选择规定零度层只选一层。当出现几个零度层时,只选高度最低的一层。当地面温度低于零度时,不选取零度层。当施放瞬间的温度为零度时,地面层即为零度层。二、零度层选择方法1、在温度检定证上查取温度为0℃时的检定符号,并订正为仪器符号,根据零度层的仪器符号,在时—温曲线上找到与0℃(须经辐射订正后)的仪器符号相等的位置,即为零度层。2、读取零度层气压和湿度的仪器符号,经订正值订正为检定符号后,通过检定证直接查取气压和湿度值。3、查取零度层露点温度。第七节特殊情况处理一、重放球的规定1、记录未达500百帕和不足10分钟时应重放球。2、在500百帕以下,温、压、湿三要素的任意一种或全部漏收、可疑时段大于5分钟,应重放球。3、如果气球升速自地面到终止均>600米/分或<150米/分,应重放球。4、在500百帕以下或10分钟以内,电码筒转速平均小于3转/分,应重放球。在500百帕以上,从任意层开始到记录终止,电码筒转速平均<2转/分,此层以后的记录不再整理。5、重放球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正点时间的1小时15分(08:30或20:30)。6、当某次观测出现两次气球下沉时,第二次气球开始下降点作为本次记录的终止层,结束本次观测。若终止高度低于500百帕,又在允许重放球的时间内,则必须重放球。二、对气球升速的要求1、如果在500百帕以上,从某一层开始到记录终止,升速均大于600米/分或小于150米/分,则此层以后的记录不再整理。2、如果在500百帕以下,从某一层开始升速大于600米/分或小于150米/分,应重放球。3、如果记录中间某一段升速大于600米/分或小于150米/分,而以后升速又恢复正常,则此记录照常整理。三、漏收和可疑记录的处理规定要素500百帕以下500百帕以上漏收、可疑时间(分)处理规定漏收、可疑时间(分)处理规定气压Δt≤5按前后趋势连线,记录照常整理Δt≤7按前后趋势连线,记录照常整理Δt>5重放球Δt>7以后记录不再整理温度Δt≤2连实线,记录照常整理Δt≤3连实线,记录照常整理2<Δt≤5连虚线,供计算厚度用,记录作失测处理3<Δt≤7连虚线,供计算厚度用,记录作失测处理Δt>5重放球Δt>7以后记录不再整理要素500百帕以下500百帕以上漏收、可疑时间(分)处理规定漏收、可疑时间(分)处理规定湿度Δt≤2连实线,记录照常整理Δt≤3连实线,记录照常整理2<Δt≤5连虚线,供计算厚度用,记录作失测处理)3<Δt≤7连虚线,供计算厚度用,记录作失测处理Δt>5重放球(温度低于0℃或湿度<20%时不重放球。此时,连虚线,供计算厚度用,记录作失测处理﹚Δt>7湿度记录以后不再整理,温压记录照常整理备注当漏收和可疑记录正处在500百帕层上、下时,按500百帕以下的规定处理。第八节高空温、压、湿报告电码部识别组编报的资料ATTAA100hpa层及其以下各规定等压面层、对流层顶和最大风层的资料。BTTBB100hpa层及其以下特性层的资料。CTTCC100hpa层以上各规定等压面层、对流层顶和最大风层的资料。DTTDD100hpa层以上特性层的资料。一、电码格式:二、编报规定㈠本电码用来编报陆地测站高空温、压、湿和风的资料。各部识别组和编报内容:A、B部:第一段TTAAYYGGId

IIiii

第二段99P0P0P0T0T0Ta0D0D0d0d0f0f0f0

P1P1h1h1h1T1T1Ta1D1D1d1d1f1f1f1 ………………

PnPnhnhnhn

TnTnTanDnDn

dndnfnfnfn

第三段88PtPtPt

TtTtTatDtDt

dtdtftftft

第四段77PmPmPm

or}

dmdmfmfmfm66PmPmPm第十段61616SnSr0Sr0Sr0Sr062626P1P1LarLarLar

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r………………

PnPnLarLarLar

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r6363688LarLarLar

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r6464677LarLarLar

or}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r

66LarLarLar

B、D部:第一段TTBBYYGGId

IIiii

第五段n0n0P0P0P0T0T0Ta0D0D0

n1n1P1P1P1T1T1Ta1D1D1 …… ……

nnnnPnPnPn

TnTnTanDnDn

第十段61616SnSr0Sr0Sr0Sr065656n1n1LarLarLar

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1 ………………

nnnnLarLarLar

LarLorLorLorLor

SnSrSrSrSr㈡各部必须按所列电码格式编成单独的一份报告。㈢只要观测到应该编报的资料,就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编报,不得省略。㈣探测终止高度以上和低于测站的规定高度的发报层,应省略不报。㈤如果没有探测到某部规定编报的探测资料,该部省略不报。㈥当发出的报文中有错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部报文重发更正报。若某部拍发过一次更正报后,不得拍发第二次更正报。三、编报方法㈠第一段:1、TTAA、TTBB、TTCC、TTDD:各部识别组。2、YYGGIdYY—分别编报观测日期的十位数和个位数。GG—实际放球时间的世界时,以最接近的整时数编报。由于北京时比世界时早8小时,编报时应将实际放球时间减8小时。Id—规定等压面有风组终止层指示码。按下表编报:IdA部C部1100hpa或150hpa10hpa2200hpa或250hpa20hpa3300hpa30hpa4400hpa5500hpa50hpa7700hpa70hpa8850hpa9925hpa01000hpa×各规定等压面都没有风组3、IIiii

按中国气象局编印的“国内气象台站区站号表”中规定的站号编报。

㈡第二段:

1、99P0P0P0

99—地面层资料的指示码。

P0P0P0—地面气压,以百帕为单位,编报其百位、十位和个位数,小数四舍五入,如有千位数,千位数省略不报。

2、T0T0Ta0D0D0

T0T0—地面气温,以摄氏度为单位编报。

Ta0—地面气温的正负号及其小数的近似值。编报方法如下:

D0D0—地面的温度露点差.编报方法见表: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000.0252.5505.07625.5—26.4010.1262.6505.17726.5—27.4020.2272.7505.27827.5—28.4030.3282.8505.37928.5—29.4040.4292.9505.48029.5—30.4050.5303.0565.5—6.48130.5—31.4060.6313.1576.5—7.48231.5—32.4070.7323.2587.5—8.48332.5—33.4080.8333.3598.5—9.48433.5—34.4090.9343.4609.5—10.48534.5—35.4101.0353.56110.5—11.48635.5—36.4111.1363.66211.5—12.48736.5—37.4121.2373.76312.5—13.48837.5—38.4电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电

码温度露

差131.3383.86413.5—14.48938.5—39.4141.4393.96514.5—15.49039.5—40.4151.5404.06615.5—16.49140.5—41.4161.6414.16716.5—17.49241.5—42.4171.7424.26817.5—18.49342.5—43.4181.8434.36918.5—19.49443.5—44.4191.9444.47019.5—20.49544.5—45.4202.0454.57120.5—21.49645.5—46.4212.1464.67221.5—22.49746.5—47.4222.2474.77322.5—23.49847.5—48.4232.3484.87423.5—24.49948.5—49.4242.4494.97524.5—25.4××当湿度缺测或气温开始等于-60℃,以后各层DD固定编报××温度的小数编报的电码温度为正温度为负00112233445566778899274、P1P1h1h1h1P2P2h2h2h2……PnPnhnhnhn

P1P1P2P2……

PnPn

—规定等压面的气压,A部气压以10百帕为单位编报,1000百帕层编报为00;C部

气压以1百帕为单位编报。

h1h1h1h2h2h2……hnhnhn

—规定等压面的位势高度,500百帕层以下的位势高度以位势1米为单位编报(位势千米省略不报);500毫巴层及其以上的等压面的位势高度,以位势十米为单位(个位四舍五入,万位省略不报)。5、T1T1Ta1D1D1T2T2Ta1D2D2……

TnTn

TanDnDnT1T1T2T2……

TnTn

—规定等压面的气温,编报方法同前所述。

Ta1Ta2……

Tan—规定等压面的正负号及其小数的近似值,编报方法同前所述。D1D1D2D2……

DnDn

—规定等压面的温度露点差编报方法同地面温度。6、d1d1f1f1f1d2d2f2f2f2……dndnfnfnfn—编报规定等压面风的资料。编报方法同前所述。

须编报的规定等压面层见下表:A部(TTAA)C部(TTCC)规定等压面(hpa)规定等压面(hpa)地面92530085025070020050015040010070503020107、编报规定(1)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规定等压面风的资料不明,但在其以上的其它规定等压面还有风的资料时,则资料不明的那些规定等压面的风组应编报五个“×”。(2)当某一规定等压面的风的资料不明,而在其以上其它各规定等压面风的资料也不明,所有风的资料不明的那些规定等压面的风组都可以省略不报,同时第一段中的应按有关规定选报适当的数码。(3)如果250(或150)百帕等压面是本次探测到的最高风层,除按规定编报250(或150)百帕等压面的风组外,200(或100)百帕等压面的风组仍应包括在报告中,并编报为×××××。但如果250(或150)百帕等压面为本次探测的终止层时,200(或100)百帕等压面的风组均不编报。第一段中的Id应编报为2(或1)。(4)各发报规定等压面层,应按其高度自下而上的顺序编报。在探测范围内,如某规定等压面风的资料缺测,则与之对应的ddfff风组应编报为五个“×”,不得省略。㈣第三段88PtPtPt

TttTttTatDtDt

dtdtftftft

⑴第三段指示码为88。⑵当A部或C部没有观测到对流层顶时,第三段应编报一组“88999”,不得省略。5、关于第四段的编报规定:⑴其指示码为77或66。当最大风层出现在100hpa及其以下时,在A部中编报;出现在100hpa以上时,在C部中编报。⑵在同部报中,若观测到一个以上的最大风层时,应按风速由大到小的顺序重复编报。⑶当最大风出现在闭合“大风区”时,用“77”作指示码,编报:77PmPmPmdmdmfmfmfm(4vbvbvava)当最大风层出现在非闭合“大风区”时,用“66”作指示码,编报:66PmPmPmdmdmfmfmfm(4vbvbvava)⑷当某部报中,没有观测到最大风层时,则该部的第四段必须编报一组“77999”,不得省略。5、关于第五段的编报规定:⑴同部报中,各特性层应按其高度自下而上顺序编报。⑵资料不明的层次用编报其分界层来表示,而其本身编报为×××××。分界层是指与有观测记录层的底部和顶部最相近的层次,分界层不要求符合“特性层”的标准。分界层和资料不明层由相应的nn值予以识别。

d0d0f0f0f0—编报地面风的资料。P1P1……PnPn

:规定等压面的气压,A部气压以10百帕为单位编报,1000百帕层编报为00;C部气压以1百帕为单位编报。h1h1h1……hnhnh:规定等压面的位势高度,500百帕层以下的位势高度以位势1米为单位编报(位势千米省略不报);500毫巴层及其以上的等压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