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及解析一、考试说明本次期中考试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核心,覆盖基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文本理解能力与表达运用能力。试题难度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注重“教-学-考”衔接,突出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自信)的考查。二、真题及解析(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考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句子衔接、古诗文默写。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酝酿(niàng)贮蓄(zhù)憔悴(qiáo)咄咄逼人(duō)B.吝啬(lìn)莅临(wèi)静谧(mì)淅淅沥沥(xī)C.粗犷(kuàng)棱镜(léng)抖擞(sǒu)花枝招展(zhāo)D.着落(zhuó)确凿(záo)徘徊(huí)恍然大悟(huǎn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辨析。B项“莅临”的“莅”应读“lì”;C项“粗犷”的“犷”应读“guǎng”;D项“徘徊”的“徊”应读“huái”。解题关键:牢记教材中重点字词的注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区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分歧决别云霄翻来覆去B.烂漫化妆渊博喜出望外C.嘹亮烘托决择花枝招展D.朗润宽敞静谧由然而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A项“决别”应为“诀别”;C项“决择”应为“抉择”;D项“由然而生”应为“油然而生”。解题关键:结合词语含义记忆字形(如“诀别”指分别,“诀”有“告别”之意;“油然而生”指自然产生,“油”有“自然”之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秋天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大地。B.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咄咄逼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C.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花枝招展,十分美丽。D.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含贬义,与“演讲赢得掌声”的语境不符。A项“淅淅沥沥”形容小雨落下的声音,符合语境;C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花儿盛开,符合语境;D项“受益匪浅”指收获很大,符合语境。解题关键: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的匹配度。4.古诗文默写(8分)(1)直接性默写(4分)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④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理解性默写(4分)①《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旧交替”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②《论语·学而》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影入平羌江水流;③风正一帆悬;④小桥流水人家。(2)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积累。直接性默写需准确记忆教材中的重点句子,注意易错字(如“澹澹”“竦峙”“羌”“悬”);理解性默写需结合诗句的哲理或情感,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通过“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现新旧交替,“温故而知新”强调复习的作用。解题关键:平时多背诵,理解诗句含义。5.病句修改(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C.我们要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D.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通过……使……”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改为“提高”;D项“能否”与“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解题关键: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二)古诗文阅读(15分)考点:文言实词、句子翻译、内容理解。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1)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学而不思则罔()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说说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5分)答案:1.(1)同“悦”,愉快;(2)自我检查、反省;(3)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4)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3.这句话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告诉我们学习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需牢记教材中重点实词的含义,如“说”是通假字,“省”是“反省”,“传”是“传授的知识”,“罔”是“迷惑”。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遵循“留、删、换、调、补”原则,如“有朋自远方来”译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温故而知新”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需结合句子含义,分析“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两者结合的重要性。解题关键:联系上下文,理解儒家思想中的学习方法。(三)现代文阅读(25分)考点: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句子赏析、主旨理解。阅读《背影》(节选),完成下面小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4分)2.选段中父亲的哪些动作细节打动了你?请任选一处分析(6分)3.如何理解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5分)4.选段两次写“我”的眼泪,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1.父亲为“我”买橘子并送“我”上车的过程。2.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通过“攀”“缩”“倾”等动作描写,细致刻画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3.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动作描写,“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心理描写。父亲虽然买橘子的过程很艰难,但为“我”买到橘子,心里感到满足和欣慰,所以“心里很轻松”,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4.第一次眼泪是因为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艰难,感动得流泪;第二次眼泪是因为父亲的背影消失,不舍得流泪。两次写眼泪,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也烘托了父亲的爱子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采用“谁+做了什么+结果”的模式,即“父亲”+“为‘我’买橘子并送‘我’上车”+“‘我’感动流泪”。2.本题考查细节赏析。选择动作细节(如“攀”“缩”“倾”“散放”“爬下”),分析动作的含义(表现父亲的艰难),以及表达的情感(父爱)。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上下文,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很艰难,但完成了对“我”的关爱,所以“心里很轻松”,表现了父亲的无私与爱。4.本题考查细节作用。两次眼泪分别是“感动”和“不舍”,突出“我”的情感变化,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解题关键:抓住“眼泪”的原因,联系人物情感。(四)作文(30分)题目:那一次,我______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成长”“感动”“后悔”“懂了”);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③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写作指导:1.补题技巧: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有情感共鸣的事件,如“那一次,我懂了父爱”“那一次,我学会了坚强”。2.选材要求:选取具体的生活细节,如父亲的一个动作、一句唠叨,或自己的一次经历,避免空洞。3.结构安排:开头点题(如“那一次,我懂了父爱”),中间详细叙述事件(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结尾升华情感(“原来,父爱藏在平凡的细节里”)。4.细节描写: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如“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示例片段:那一次,我懂了父爱。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要去学校,父亲执意要送我。他穿着一件旧棉服,手里拿着我的书包。走到校门口,他停下来说:“进去吧,路上小心。”我转身要走,他又喊住我:“等一下,你的手套忘带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副手套,塞给我。我接过手套,触到他冰冷的手,心里一酸。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懂了,父爱就是那副藏在怀里的手套,温暖而平凡。三、备考建议1.基础积累:每天背诵1-2首古诗文,积累易错字词(如“云霄”“诀别”),整理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2.古诗文阅读:重点复习《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等课文,掌握文言实词(如“说”“省”)和句子翻译(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现代文阅读:多做记叙文阅读训练,掌握概括内容(谁+做了什么+结果)、赏析句子(修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