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全真题_第1页
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全真题_第2页
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全真题_第3页
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全真题_第4页
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全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重点单元全真题精编:核心考点+典型例题+实战训练引言三年级是小学数学基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所学内容(如“万以内加减法”“倍的认识”“长方形周长”)既是后续学习(如“多位数乘法”“分数”)的铺垫,也是各类考试的高频考点。本文选取三年级上册4个核心单元,通过“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含易错点)+全真题训练+答案解析”的结构,帮助学生巩固核心概念、突破易错点、提升解题能力。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地位:整数加减法的“进阶版”,重点考查连续进位/退位能力,是后续“多位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一、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1.连续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依次类推)。例:234+156=390(个位4+6=10→写0进1;十位3+5+1=9;百位2+1=3)。2.连续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10)→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10)→借位后,前一位要减1。例:____=258(个位5-7不够→向十位借1→十位0向百位借1→百位6变5,十位变10→再向个位借1→十位变9,个位变15→15-7=8;十位9-4=5;百位5-3=2)。3.加减法验算:加法:①交换加数位置(如234+156=390→156+234=390);②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如____=156)。减法:①被减数-差=减数(如____=347);②差+减数=被减数(如258+347=605)。二、典型例题解析(含易错点提醒)例题1:计算378+256解析:个位:8+6=14→写4进1;十位:7+5+1(进位)=13→写3进1;百位:3+2+1(进位)=6;结果:634。易错点提醒:连续进位时,不要漏掉前一位的进位1(如十位计算时,容易忘记加个位的进位1,导致结果错误,如算成378+256=624)。例题2:计算____解析:个位:0-9不够→向十位借1(十位是0,需向百位借1);百位5→借1后变4,十位变10→再向个位借1→十位变9,个位变10;个位:10-9=1;十位:9-8=1;百位:4-1=3;结果:311。易错点提醒: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不要漏减退位步骤(如直接算____=411,漏掉“十位向百位借1后变成9”的步骤)。例题3:验算728+195=923是否正确解析:方法一(交换加数):195+728=923→正确;方法二(和减加数):____=195→正确。易错点提醒:加法验算时,不要用“加法再算一遍”(容易重复错误),用“减法验算”更准确。三、全真题实战训练1.填空题:(1)计算187+245时,个位7+5=(),向十位进();十位8+4+()=(),向百位进();百位1+2+()=(),结果是()。(2)计算____时,个位2-9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0向百位借(),变成(),再向个位借(),十位变成(),个位变成(),结果是()。2.计算题(带★的要验算):(1)345+287=(2)____=(3)★638+197=(4)★____=3.解决问题:(1)学校食堂周一买了235千克大米,周二买了189千克大米,周三买了216千克大米,三天一共买了多少千克大米?(2)小明带了400元去买玩具,玩具汽车标价278元,应找回多少元?四、答案与详细解析1.填空题:(1)12;1;1;13;1;1;4;432(解析:187+245=432)。(2)1;1;10;1;9;12;223(解析:____=223)。2.计算题:(1)632(解析:345+287=632);(2)246(解析:____=246);(3)835(验算:____=197→正确);(4)535(验算:535+365=900→正确)。3.解决问题:(1)235+189+216=640(千克)(解析:235+189=424,424+216=640);(2)____=122(元)(解析:____=200,____=122)。第二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地位:“倍数关系”是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核心模型,是后续“分数”“比例”的基础,重点考查“倍”的概念理解。一、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6里面有2个3,所以6是3的2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例:12是4的几倍?12÷4=3。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一个数×倍数),例:5的3倍是多少?5×3=15。二、典型例题解析(含易错点提醒)例题1: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有1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几倍?解析:求15是5的几倍,用除法:15÷5=3→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易错点提醒:容易混淆“倍”与“差”(如用15-5=10,答“多10支”,而非“3倍”)。例题2:小丽有3本故事书,小刚的故事书是小丽的4倍,小刚有多少本故事书?解析:求3的4倍是多少,用乘法:3×4=12(本)→小刚有12本故事书。易错点提醒:容易用除法(3÷4=0.75),混淆“求倍数”与“求几倍是多少”的方法(“求倍数”用除法,“求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例题3:小明有8颗糖,小红的糖是小明的2倍,小红给小明几颗糖,两人的糖就一样多了?解析:①小红的糖:8×2=16(颗);②两人的糖差:16-8=8(颗);③要让两人一样多,小红需要给小明差的一半:8÷2=4(颗)。易错点提醒:容易直接认为“给2颗”(如16-2=14,8+2=10→14≠10),忽略“差的一半”原则(差8颗,给4颗才会一样多)。三、全真题实战训练1.填空题:(1)9是3的()倍,因为9里面有()个3。(2)7的5倍是(),列式为()。(3)小芳有6朵花,小兰有18朵花,小兰的花是小芳的()倍。2.选择题:(1)求4的6倍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A.4+6B.4×6C.4÷6(2)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20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几倍?()A.3倍B.4倍C.5倍3.解决问题:(1)妈妈买了4个橙子,买的橘子是橙子的3倍,妈妈买了多少个橘子?(2)学校有12个篮球,4个足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几倍?如果足球增加2个,篮球的个数还是足球的几倍吗?四、答案与详细解析1.填空题:(1)3;3(解析:9÷3=3);(2)35;7×5=35(解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3)3(解析:18÷6=3)。2.选择题:(1)B(解析:求几倍是多少用乘法);(2)B(解析:20÷5=4)。3.解决问题:(1)4×3=12(个)(解析:橘子是橙子的3倍,用乘法);(2)①12÷4=3(倍);②足球增加2个后是6个,12÷6=2(倍)→不是(解析:先算原来的倍数,再算增加后的倍数)。第三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地位:整数乘法的“入门版”,重点考查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进位乘法)能力,是后续“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一、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算“0前面的数×一位数”,再在结果后面加相应的0(如20×3=60→2×3=6,加1个0;300×4=1200→3×4=12,加2个0)。2.笔算乘法(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如123×4=492→3×4=12→写2进1;2×4+1=9→写9;1×4=4→写4)。3.解决问题(归一/归总):归一问题:先算“单一量”(如“1个笔记本多少钱”),再算“总量”(如“5个笔记本多少钱”);归总问题:先算“总量”(如“一共有多少元”),再算“单一量”(如“能买多少个笔记本”)。二、典型例题解析(含易错点提醒)例题1:口算200×3=?解析:2×3=6→在6后面加2个0→200×3=600。易错点提醒:不要漏看末尾的0(如算成200×3=60)。例题2:笔算135×4=?解析:个位5×4=20→写0进2;十位3×4+2=14→写4进1;百位1×4+1=5→写5→135×4=540。易错点提醒:连续进位时,不要忘记加前一位的进位(如十位计算时,容易漏掉个位的进位2,算成3×4=12→写2进1,导致结果错误)。例题3:买3个笔记本花了15元,买5个这样的笔记本要花多少元?解析:①单一量(1个笔记本的价格):15÷3=5(元);②5个笔记本的价格:5×5=25(元)→买5个笔记本要花25元。易错点提醒:归一问题容易“先乘后除”(如15×3÷5=9元),混淆“单一量”的计算顺序。三、全真题实战训练1.填空题:(1)30×5=(),想:()×()=(),再在后面加()个0。(2)12×4=(),21×3=(),312×2=()。2.计算题:(1)23×3=(2)145×2=(3)312×3=(4)205×4=3.解决问题:(1)小明每分钟走60米,5分钟能走多少米?(2)妈妈买了4袋饼干,每袋8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如果用这些钱买6元一袋的饼干,能买多少袋?四、答案与详细解析1.填空题:(1)150;3;5;15;1(解析:30×5=150);(2)48;63;624(解析:12×4=48;21×3=63;312×2=624)。2.计算题:(1)69(解析:23×3=69);(2)290(解析:145×2=290);(3)936(解析:312×3=936);(4)820(解析:205×4=820)。3.解决问题:(1)60×5=300(米)(解析:每分钟走60米,5分钟走5个60米,用乘法);(2)①总量:4×8=32(元);②能买的袋数:32÷6≈5(袋)(解析:归总问题,先算总钱数,再算能买的袋数,注意余数舍去)。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地位:图形与几何的“基础单元”,重点考查图形特征和周长计算,是后续“面积”“立体图形”的基础。一、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1.图形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2.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如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长+宽”)。3.周长计算:长方形周长:(长+宽)×2(如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5+3)×2=16厘米);正方形周长:边长×4(如边长4厘米→周长=4×4=16厘米)。4.拼图形的周长:用两个或多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周长会减少(减少的是重合的边的长度,如两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周长=(4+2)×2=12厘米,比两个正方形周长之和(16厘米)少4厘米)。二、典型例题解析(含易错点提醒)例题1: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多少?解析:(6+4)×2=20(厘米)→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易错点提醒:容易漏掉“×2”(如算成6+4=10厘米),忘记长方形有两条长和两条宽。例题2: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解析:5×4=20(厘米)→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易错点提醒:容易用“边长×2”(如5×2=10厘米),混淆正方形周长公式。例题3:用两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析:①拼成的长方形长:3+3=6(厘米),宽:3厘米;②周长:(6+3)×2=18(厘米)。易错点提醒:容易算成两个正方形周长之和(3×4×2=24厘米),忘记减去重合的两条边(3×2=6厘米→24-6=18厘米)。三、全真题实战训练1.填空题:(1)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角;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角。(2)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厘米。(3)用两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2.选择题:(1)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厘米。A.3B.4C.5(2)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边长是()厘米。A.4B.5C.63.解决问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7米,绕着花坛走两圈,一共走了多少米?四、答案与详细解析1.填空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