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写作练习题及参考范文一、引言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说明为主要功能的文体,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准确、清晰、逻辑的表达,让读者理解事物的特征、事理的规律或操作的流程。从产品说明书到科普文章,从旅游指南到学术报告,说明文渗透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的各个角落。掌握说明文写作,本质上是掌握“如何高效传递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更是职场与生活的必备技能。本文将围绕说明文的核心要素(说明对象、顺序、方法、语言),设计三类典型练习题(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并附参考范文及点评,帮助读者在实践中掌握说明文的写作逻辑。二、说明文核心要素梳理在动笔前,需明确说明文的四大核心要素,这是避免“跑题”或“表达混乱”的关键:1.说明对象:明确“写什么”事物说明文:具体的人、事、物(如“家乡的竹编篮”“故宫的太和殿”);事理说明文:抽象的规律或现象(如“为什么夏天傍晚容易下雨”“疫苗的工作原理”);程序说明文: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制作环保酵素”“组装模型”)。2.说明顺序:确定“怎么写”时间顺序:按“先后顺序”排列(如程序说明文的“步骤流程”、事物的“发展历程”);空间顺序:按“方位顺序”排列(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适用于事物的外观描述);逻辑顺序:按“因果、递进、总分”排列(如事理说明文的“现象-原因-结果”“问题-解决方案”)。3.说明方法:让说明更“清楚”举例子: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内容(如“奶奶用了十年的竹编篮还没坏,足以说明其耐用性”);作比较:通过对比突出特征(如“竹编篮比塑料篮更透气,装水果不易腐烂”);列数字:用数据增强准确性(如“环保酵素的材料比例为水果皮:红糖:水=1:1:10”);作诠释:用通俗语言解释术语(如“积雨云是由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遇冷凝结成的大团云块”);打比方:用比喻让抽象变具体(如“空气上升就像烧开水时,锅底的热水往上冒”)。4.语言特征:准确是灵魂准确性:避免绝对化表述,用“大约”“主要”“通常”等修饰词(如“夏天傍晚的降雨通常持续1-2小时”);简明性:删除冗余信息,用短句替代长句(如“将水果皮切碎,加速发酵”);科学性:术语要规范(如“对流运动”“水汽凝结”),但需用通俗语言解释(如“对流运动就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循环”)。三、三类典型练习题及参考范文(一)事物说明文:介绍具体事物的特征练习题设计题目:《家乡的______(传统手工艺品)》要求:1.明确说明对象的核心特征(外观、材质、制作工艺、文化意义);2.选择空间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时间顺序(从制作到使用);3.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如作比较、举例子);4.语言准确、有生活气息(避免过于书面化)。参考范文:《家乡的竹编篮》清晨的菜市场里,总能看见奶奶提着一只浅棕色的竹编篮——圆滚滚的篮身像个小南瓜,篮口用竹篾拧成波浪形的边,摸起来光滑得像婴儿的手背。篮身的编纹呈斜方格状,每厘米有3-4根细篾丝,密得连米粒都漏不下去。这只竹篮的“原料”是家乡后山的慈竹。每年清明前后,爷爷会砍来直径约5厘米的嫩竹,放在溪水里泡三天三夜(去掉竹浆,防止开裂),再用刀破成头发丝粗细的篾丝——这一步最考验功夫,力度轻了篾丝太粗,重了就会断。奶奶说,编一只竹篮要花整整一天:先编篮底(用粗篾丝做骨架,再用细篾丝交叉编织),再往上“圈”篮身,最后拧篮口、装提手。比起超市里的塑料篮,竹编篮的“优势”一眼就能看见:夏天装西瓜,篮身的缝隙会“呼吸”,西瓜不会闷得发软;冬天装年糕,竹篾的温度比塑料温和,年糕不会变硬。奶奶的竹篮用了十年,篮身有些地方磨得发亮,却没破过一个洞——去年我把塑料篮摔在地上,底直接裂了,可竹篮就算被我踩了一脚,也只是编纹歪了点,爷爷用竹篾挑挑就好了。家乡的竹编篮不是“工艺品”,是生活的伙伴。以前妈妈嫁过来时,外婆送了一只竹篮;现在我上大学,奶奶也编了一只给我——她说,竹篮装的不是菜,是“踏实”:“塑料篮用几年就扔了,竹篮能传三代。”范文点评1.说明对象清晰:聚焦“竹编篮”的三大特征——外观(圆滚滚、斜方格编纹)、制作工艺(选竹、破篾、编织)、文化意义(生活伙伴、传承);2.顺序合理: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先写篮身整体,再写编纹、材质),再用“时间顺序”(制作过程:选竹→破篾→编织);3.说明方法恰当:作比较:将竹编篮与塑料篮对比(“夏天装西瓜不会闷,冬天装年糕不会硬”),突出实用性;举例子:用“我踩竹篮”“妈妈嫁过来时的竹篮”等生活实例,体现竹篮的耐用与传承;4.语言有温度:用“像小南瓜”“像婴儿的手背”等比喻,让竹篮更具画面感;用奶奶的话(“竹篮能传三代”),赋予其文化内涵,避免说明文的“冰冷感”。(二)事理说明文:解释现象背后的规律练习题设计题目:《为什么______(常见自然现象)》要求:1.明确“现象-原因-结果”的逻辑链(避免只描述现象,不解释原因);2.选择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3.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诠释);4.语言科学、易懂(避免过于学术化的术语)。参考范文:《为什么夏天的傍晚容易下雨》夏天的傍晚,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刚才还艳阳高照,突然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样涌过来,接着就是一阵暴雨,把路上的行人浇得乱窜。为什么夏天傍晚容易下雨?其实这是大气对流运动在“搞鬼”。白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把地面晒得发烫——柏油路的温度能达到35℃以上,泥土和草地也被晒得暖暖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像烧开水时的热水一样往上“冒”(这就是“对流运动”)。热空气上升时,会把地面的水汽带上去——比如池塘里的水蒸发、树叶上的露珠晒干,这些水汽都跟着热空气升到了高空。高空的温度比地面低很多(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约6℃),水汽遇到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就像你冬天哈气时,嘴里的水汽变成白雾一样。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形成了积雨云(就是那种黑黑的、像棉花糖堆得很高的云)。等到小水滴重得连空气都托不住了,就会掉下来变成雨。为什么傍晚才下呢?因为白天的热空气要“攒够力气”——从早上到傍晚,地面吸收了一天的热量,热空气上升的速度最快(每秒能达到5-10米),所以积雨云长得最快。到了傍晚,太阳落山了,地面温度开始下降,冷空气从四周涌过来,把积雨云“挤”得更紧,里面的小水滴就“迫不及待”地落下来了。夏天的傍晚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因为对流运动来得猛,去得也快。等积雨云里的水滴下完了,天很快就会放晴,有时候还能看见彩虹呢!范文点评1.逻辑链完整:严格遵循“现象-原因-结果”的逻辑顺序(先写傍晚下雨的现象,再解释对流运动的原因,最后说明“傍晚才下”的理由);2.说明方法通俗:作诠释:用“烧开水时的热水往上冒”解释“对流运动”,用“冬天哈气的白雾”解释“水汽凝结”,将抽象原理具体化;列数字:“柏油路温度35℃以上”“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上升速度每秒5-10米”,用数据增强科学性;3.语言生动:用“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积雨云像棉花糖堆得很高”等比喻,让自然现象更具画面感;用“攒够力气”“迫不及待”等拟人化表达,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感”。(三)程序说明文:介绍操作流程的步骤练习题设计题目:《如何制作______(简单手工/美食/实用物品)》要求:1.采用时间顺序(步骤1→步骤2→步骤3……);2.明确每个步骤的关键要求(材料、比例、操作细节);3.语言简明、可操作性强(避免模糊表述,如“放一点糖”应改为“放10克糖”);4.运用至少一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参考范文:《如何制作简单的环保酵素》想让家里的水果皮“变废为宝”?试试做环保酵素吧——它能代替洗洁精洗碗,还能浇花、除异味,比化学清洁剂更安全。下面是具体步骤:第一步:准备材料(比例很重要!)水果皮:苹果、橘子、香蕉的皮都可以(避免用洋葱、大蒜等刺激性果皮);红糖:普通食用红糖就行(不要用白糖代替,红糖的发酵效果更好);水:凉白开或自来水(不要用热水,会杀死发酵的细菌);比例:水果皮:红糖:水=1:1:10(比如100克水果皮,加100克红糖,加1000克水)。第二步:处理材料把水果皮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块(不要太大,否则发酵得慢),然后把水果皮、红糖、水依次放进一个密封瓶里(比如矿泉水瓶或玻璃罐)。注意:瓶子不要装太满,要留1/3的空间——因为发酵时会产生气体,装太满会把瓶子撑破!第三步:发酵过程把瓶子盖紧,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晒)。前两周,每天要打开瓶盖放一次气(用筷子戳一下里面的水果皮,让气体跑出来),不然瓶子会“爆炸”(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没放气,结果瓶子盖被顶开了,酵素流了一地)。两周后,气体就会变少,不用每天放气了。第四步:完成与使用发酵2-3个月后,酵素会变成深棕色,闻起来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像醋一样),这就做好了。用纱布把酵素过滤一下(去掉里面的水果皮),装在干净的瓶子里就能用了:洗碗时,倒一点酵素加温水,比洗洁精还好用;浇花时,把酵素稀释100倍(1份酵素加100份水),花会开得更艳。范文点评1.步骤清晰:严格按照“准备材料→处理材料→发酵过程→完成使用”的时间顺序,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指令”;2.关键细节到位:材料比例(1:1:10):用数字明确,避免“大概”“适量”的模糊表述;操作细节(切1厘米小块、留1/3空间、每天放气):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发酵结果,体现了说明文的“实用性”;3.说明方法有效:列数字:“1:1:10”“稀释100倍”,让比例更准确;举例子:“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没放气,结果瓶子盖被顶开了”,用自身经历提醒读者注意“放气”的重要性;4.语言简明:用“不要太大”“不要装太满”等口语化表达,符合程序说明文“可操作”的要求。四、说明文写作关键技巧总结结合以上练习题与范文,总结说明文写作的四大核心技巧:1.先“定义”再“展开”:明确说明对象的边界写说明文前,先问自己:“我要说明的是什么?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比如写“竹编篮”,核心特征不是“篮子”,而是“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外观、制作工艺、文化意义);写“环保酵素”,核心特征不是“液体”,而是“简单制作、环保实用”(步骤、用途)。2.用“顺序”串起内容:避免逻辑混乱写事物:用“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或“时间顺序”(制作过程);写事理:用“逻辑顺序”(现象-原因-结果、问题-解决方案);写程序:用“时间顺序”(步骤1→步骤2→步骤3)。3.用“方法”解决“疑问”:让说明更清楚当读者可能“不理解”时,用举例子(如“竹篮能传三代”);当读者可能“分不清”时,用作比较(如“竹编篮比塑料篮更透气”);当读者可能“不相信”时,用列数字(如“发酵2-3个月”);当读者可能“听不懂”时,用作诠释(如“对流运动就是热空气上升”)。4.用“准确”替代“绝对”:体现科学态度避免“一定”“必须”等绝对化表述,用“大约”“通常”“一般”(如“发酵大约2-3个月”);数字要具体(如“1:1:10”),但不要用4位以上的数字(如“1000克”可以,“____克”不行);术语要规范,但需用通俗语言解释(如“积雨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日常行政工作流程标准
- 共赢环保合作倡议书3篇
- 2025年病案编码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丙肝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
- 核算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办公设备采购清单及配置建议
- 在2025年县领导干部素质提升专题辅导讲座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一场意外的冒险事件记叙文8篇范文
- 2025吉林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遴选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海专用)原卷
- 2025年电梯培训考核题目及答案
- VTE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7课时4SectionB(1a-1d)分层作业(含答案)
- 高原性肺水肿
- 2025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气温计课件
-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课件 第2章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应用
- 2025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顶防火改造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