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TOC\o"1-2"\h\u16486第一章绪论 2139401.1行业背景 21335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118661.3研究方法与内容 314880第二章造纸废水概述 3273772.1造纸废水来源与特性 3243222.1.1造纸废水来源 498422.1.2造纸废水特性 4326802.2造纸废水污染物的种类及浓度 4220562.2.1造纸废水污染物的种类 467042.2.2造纸废水污染物的浓度 4280792.3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国内外现状 4291442.3.1国外现状 443802.3.2国内现状 530983第三章造纸废水预处理技术 5218393.1格栅过滤 553253.2沉淀与澄清 5266313.3浮选法 5197563.4调节池 61395第四章造纸废水生化处理技术 6227624.1好氧生物处理 639164.2厌氧生物处理 6104354.3组合生物处理 631165第五章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7299845.1膜分离技术 793895.1.1微滤技术 7109665.1.2超滤技术 7112935.1.3纳滤技术 7139335.1.4反渗透技术 7206705.2吸附技术 7273875.2.1活性炭吸附 8250645.2.2离子交换吸附 8267875.3氧化技术 873215.3.1高效氧化 8184815.3.2光催化氧化 8202675.4电化学处理技术 8154675.4.1电絮凝 8204365.4.2电氧化 879485.4.3电还原 81086第六章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9201056.1设施运行参数优化 9273126.1.1运行参数监测 9110266.1.2运行参数优化策略 9229406.2设施维护与管理 9134106.2.1设施维护 942436.2.2设施管理 959886.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9199536.3.1安全生产 9127316.3.2环境保护 1030393第七章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106737.1水资源回收利用 1026777.1.1概述 10316837.1.2预处理技术 10110467.1.3生化处理技术 10312397.1.4深度处理技术 103777.2固体废物资源化 10116047.2.1概述 10183997.2.2污泥处理技术 10122517.2.3废渣处理技术 11233597.3能源回收利用 11205987.3.1概述 11262017.3.2生物能源回收技术 11289397.3.3热能回收技术 1194877.4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 1184857.4.1概述 11264187.4.2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 1176997.4.3废水处理副产品的开发 1130343第八章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 11279888.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251198.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2110378.3案例三:某地区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2307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13138739.1技术创新与研发 13210309.2政策法规与产业政策 13275009.3产业协同与绿色发展 1315966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143037910.1研究成果总结 142100510.2存在问题与挑战 141125810.3发展建议与展望 15第一章绪论1.1行业背景造纸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但是造纸行业的快速发展,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凸显。造纸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造纸废水的特点,探讨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为造纸行业废水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造纸行业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压力。(2)推动造纸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3)促进造纸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造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1.3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造纸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污染物成分,为废水处理提供基础数据。(2)总结国内外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梳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3)针对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如预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吸附等,进行实验研究,优化工艺参数。(4)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应用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提出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策略,为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二章造纸废水概述2.1造纸废水来源与特性2.1.1造纸废水来源造纸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制浆、洗涤、漂白、涂布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水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原料的处理、产品的加工以及设备的清洗等方面,由此产生的废水被称为造纸废水。2.1.2造纸废水特性造纸废水具有以下特性:(1)水量大:造纸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因此废水产量较大。(2)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色度等污染物。(3)成分复杂:废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酸等。(4)毒性较大:部分造纸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有毒物质。2.2造纸废水污染物的种类及浓度2.2.1造纸废水污染物的种类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悬浮物:包括原料中的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等。(2)有机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脂酸等。(3)色度:来源于原料中的天然色素以及化学添加剂。(4)重金属:如铜、铬、锌、铅等。(5)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2.2.2造纸废水污染物的浓度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因生产工艺、原料种类、废水处理设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造纸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10005000mg/L,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为2001000mg/L,悬浮物浓度约为10003000mg/L。2.3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国内外现状2.3.1国外现状在国外,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许多国家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国外在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将废水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2.3.2国内现状我国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国内造纸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部分企业还开展了废水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但是由于我国造纸产业规模较大,废水处理设施尚不完善,造纸废水污染问题仍较严重。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国正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第三章造纸废水预处理技术3.1格栅过滤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漂浮物以及较大的固体颗粒,这些物质若不经过预处理直接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会对系统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格栅过滤作为造纸废水预处理的第一步,对于保障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格栅过滤技术主要通过机械筛网拦截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以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根据筛孔大小的不同,格栅可以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主要用于拦截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如塑料袋、绳索等;细格栅则可拦截较小的悬浮物,如纸浆纤维等。3.2沉淀与澄清沉淀与澄清技术是造纸废水预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有机物。该技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在沉淀池中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沉淀与澄清技术包括自然沉淀、絮凝沉淀和澄清池澄清等。自然沉淀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悬浮物的废水,絮凝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以提高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澄清池澄清是将絮凝后的废水送入澄清池,在池内实现固液分离。3.3浮选法浮选法是一种利用气体浮力将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分离的技术。该方法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附着在气泡表面,气泡上升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浮选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油脂、蛋白质等疏水性物质的废水。在造纸废水中,浮选法可以有效去除细小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有机物,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3.4调节池调节池是造纸废水预处理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单元,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调节池可以缓解废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同时为生物处理提供适宜的进水条件。调节池的设计和运行应考虑以下因素:调节池容积、废水停留时间、废水混合方式等。调节池容积应满足废水水量波动的要求,废水停留时间应保证废水在池内充分混合,混合方式有机械搅拌和空气搅拌等。第四章造纸废水生化处理技术4.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废水中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生物膜表面被微生物降解。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等优点。4.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厌氧滤池(AF)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等特点。UASB反应器内污泥床层起到了良好的生物载体作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厌氧滤池(AF)是一种以固定化微生物为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废水通过厌氧滤池时,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废水净化。4.3组合生物处理组合生物处理是将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一种处理方法,充分发挥两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常见的组合生物处理技术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A/O)、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A2/O)等。A/O工艺通过在好氧池前设置厌氧池,实现有机物质的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提高脱氮效果。A2/O工艺在A/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缺氧池,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组合生物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针对不同废水成分和排放要求,灵活调整处理工艺,实现高效、稳定、经济的废水处理。第五章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5.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分离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通过特定孔径的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等分离出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5.1.1微滤技术微滤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孔膜对废水进行过滤的方法,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等微生物。微滤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悬浮物的含量,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5.1.2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超滤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微粒和溶解物等,有效改善废水的质量。5.1.3纳滤技术纳滤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离子去除率的膜分离技术,可用于造纸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去除。纳滤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实现深度净化。5.1.4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力将废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等透过膜的方法。反渗透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水资源,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5.2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的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吸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5.2.1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吸附方法,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活性炭吸附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重金属等污染物。5.2.2离子交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的方法。离子交换吸附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度等污染物。5.3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的处理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氧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5.3.1高效氧化高效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的方法。高效氧化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显著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5.3.2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的处理方法。光催化氧化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具有反应速度快、降解彻底等特点。5.4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极反应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的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电化学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5.4.1电絮凝电絮凝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极产生的絮凝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去除的方法。电絮凝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可降低悬浮物的含量,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5.4.2电氧化电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的处理方法。电氧化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具有反应速度快、降解彻底等特点。5.4.3电还原电还原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还原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电还原在造纸废水处理中,有助于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实现深度净化。第六章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6.1设施运行参数优化6.1.1运行参数监测为保证造纸废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需对关键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废水流量、pH值、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通过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设施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果。6.1.2运行参数优化策略(1)调整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负荷,保持处理效果稳定;(2)优化曝气系统,提高溶解氧浓度,促进生化反应;(3)调整污泥龄,控制污泥浓度,提高生物降解能力;(4)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运行参数的实时调整与优化。6.2设施维护与管理6.2.1设施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清洗设备,保持设备清洁;(3)对关键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定期更换设备零部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6.2.2设施管理(1)建立健全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定期对设施进行安全评估,保证设施安全运行;(3)对设施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运行参数;(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6.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6.3.1安全生产(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6.3.2环境保护(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治理效果;(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产生量;(4)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七章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7.1水资源回收利用7.1.1概述水资源回收利用是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造纸废水中的水资源回收利用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7.1.2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7.1.3生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活性污泥法等,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7.1.4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离子交换等,旨在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水质,满足回用标准。7.2固体废物资源化7.2.1概述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将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7.2.2污泥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包括浓缩、脱水、稳定化和堆肥化等,旨在降低污泥体积,减轻后续处理压力。7.2.3废渣处理技术废渣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废渣的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通过合理处理,减少废渣对环境的影响。7.3能源回收利用7.3.1概述能源回收利用是指将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能源进行回收和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7.3.2生物能源回收技术生物能源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能、沼气能等,通过厌氧消化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能源。7.3.3热能回收技术热能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热交换器、余热锅炉等,通过回收废水中的热量,满足造纸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需求。7.4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7.4.1概述除了上述水资源、固体废物和能源的回收利用外,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还存在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7.4.2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包括回收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等,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7.4.3废水处理副产品的开发废水处理副产品的开发是指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将废水中的污泥转化为土壤改良剂、建筑材料等。第八章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8.1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某大型造纸企业位于我国某造纸产业基地,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环保意识。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该企业采用以下措施:(1)废水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悬浮物和COD浓度。(2)生化处理:采用A2/O工艺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水水质。(4)资源化利用: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中,如循环水、冷却水等,同时还将部分废水用于绿化、洗涤等非生产用途。8.2案例二:某中小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某中小型造纸企业位于我国某地区,虽然生产规模较小,但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措施如下:(1)废水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悬浮物和COD浓度。(2)生化处理:采用好氧生物膜法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3)深度处理: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废水水质。(4)资源化利用: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中,如循环水、冷却水等,同时还将部分废水用于绿化、洗涤等非生产用途。8.3案例三:某地区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某地区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为其主要措施:(1)政策引导: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技术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3)集中处理:建立造纸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废水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资源化利用: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中,如循环水、冷却水等,同时还将部分废水用于绿化、洗涤等非生产用途。(5)环境监管:加强对造纸行业废水排放的监管,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废水污染环境。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9.1技术创新与研发在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技术创新与研发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和企业正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1)高效生物处理技术:通过优化生物处理工艺,提高造纸废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2)高级氧化技术: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造纸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提高废水处理效果。(3)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造纸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厌氧菌对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5)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更高标准的水质要求。9.2政策法规与产业政策政策法规和产业政策对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我国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1)环保法规:我国环保法规对造纸行业的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促使企业加大废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2)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引导造纸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造纸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