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说教材《亡羊补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为主题,旨在通过寓言这一载体,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道德认知与语言表达能力。1.文本分析课文讲述了养羊人因忽视邻居劝告,未及时修补破洞的羊圈,导致羊两次被狼叼走,最终知错能改、修补羊圈的故事。情节简单却富有逻辑(丢羊—不补—再丢—补牢),语言通俗直白,寓意深刻(知错能改,为时不晚),是学生初步接触寓言、理解“借事喻理”写法的典型篇目。2.教材地位本文是三年级学生系统学习寓言的起始课,为后续学习《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寓言奠定了基础。其“情节—人物—寓意”的结构,符合低年级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读故事、悟道理”的阅读能力。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8-9岁)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认知特点:对故事类文本兴趣浓厚,但对深层寓意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语言能力:能独立认读生字词,读懂简单句子,但对人物心理的体会需借助具体情境;生活经验:有过“犯错误”的经历,但对“知错能改”的重要性缺乏主动认知。基于此,教学需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桥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将寓意内化为行为。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三学段(3-4年级)的要求,结合文本特点与学生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亡、牢、圈、叼”等生字,正确书写“亡、补、牢”等汉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与比喻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体会养羊人“不以为然—后悔—改正”的心理变化;学会用“谁+做了什么+结果”的句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知错能改,为时不晚”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用道理指导生活。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养羊人的心理变化;体会“亡羊补牢”的寓意。2.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将“知错能改”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设计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角色扮演创设“养羊人丢羊”的场景,激发兴趣;朗读指导法:针对养羊人不同心理状态,指导用“无所谓”“后悔”“坚定”的语气朗读,体会情感;问题引导法: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如“养羊人为什么第一次没修羊圈?”“后来他为什么没再丢羊?”),引导自主探究。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课前预习生字词,提出疑问;课中自主思考问题,发表见解;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养羊人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培养合作意识;联系实际法:分享“知错能改”的经历,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迁移。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1.图片猜谜:出示羊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的家在哪里?(羊圈)”2.课题质疑:板书“亡羊补牢”,引导学生猜测:“‘亡’是什么意思?‘补牢’呢?羊丢了为什么要补羊圈?”3.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养羊人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生字检查:出示“亡、牢、圈、叼、劝、悔”等生字,指导认读(如“圈”读juàn,“叼”是左右结构);理解“亡”(丢失)、“牢”(羊圈)、“劝告”(劝说)等词语。3.整体概括:引导学生用“谁+做了什么+结果”的句式概括(如“养羊人没修羊圈丢了羊,后来修补了羊圈,再也没丢过”)。(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5分钟)1.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一次丢羊出示句子:“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一只羊叼走了。”提问:“养羊人发现羊丢了,心里会怎么想?(着急)”朗读指导:邻居的话“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用“关心、急切”的语气读;养羊人的话“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用“无所谓、不以为然”的语气读(强调“已经”“还”)。讨论:“养羊人为什么不听劝告?(侥幸心理:认为羊已经丢了,修了也没用)”2.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二次丢羊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去,把一只羊叼走了。”提问:“养羊人看到又丢了羊,心里会怎么想?(后悔)”朗读指导:养羊人的话“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劝告,就不会丢这么多羊了!”用“后悔、自责”的语气读(强调“要是”“当初”)。过渡:“养羊人现在明白了什么?(自己错了)”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修补羊圈出示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提问:“‘赶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能看出什么?(养羊人想弥补错误的急切)”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四)深化理解,体会寓意(8分钟)1.小组讨论:“养羊人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知错能改,为时不晚)”2.总结寓意:“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板书:知错能改,为时不晚)。3.联系生活:“你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后来是怎么改正的?(如“我以前作业没写完就玩,后来老师提醒我,我每天先写作业,再也没忘过”)”(五)拓展延伸,迁移应用(7分钟)1.角色扮演:“如果你是邻居,看到养羊人第一次没修羊圈,你会怎么劝他?(如“你看,羊圈破了,狼会再来的,还是修一修吧”)”2.情境创设:“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没考好,说‘反正已经没考好,再复习也没用了’,你会怎么劝他?(如“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下次好好复习,就像‘亡羊补牢’一样,为时不晚”)”(六)总结作业,巩固提升(5分钟)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知道了‘知错能改,为时不晚’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以后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2.作业:背诵课文;写一篇小作文《我身边的“亡羊补牢”》(要求联系生活,写一件知错能改的事)。(七)板书设计亡羊补牢丢羊—不补—再丢—补牢↓知错能改,为时不晚七、说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图片猜谜激发了学生兴趣,快速进入故事场景;2.朗读指导:通过语气变化,学生准确体会了养羊人的心理(不以为然—后悔—改正);3.联系实际: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实现了寓意的内化(如“我以前没整理书包,后来每天放学整理,再也没忘带作业”)。(二)改进方向1.寓意深化:部分学生对“亡羊补牢”的比喻义理解不够,需增加更多生活例子(如“妈妈提醒我多喝水,我没听,后来感冒了,赶紧多喝水,就好了”);2.小组互动: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需明确讨论任务(如“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3.互动形式:可增加表演环节(如让学生扮演养羊人和邻居),增强参与感。八、说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情境导入—初读感知—精读体会—寓意深化—迁移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改革史课件
- 高三复习修辞手法课件
- 企业间虚假合同抵消债务风险防范协议
- 矿权转让居间协议书(含矿山安全生产责任)
- 文化创意园区租赁协议范本:房东出租艺术工作室
- 离职员工经济补偿金及原公司企业运营管理协议
- 髋骨骨折病人课件
- 品牌口碑优化广告代理合同
- 用电安全与租赁合同范本(适用于商住楼)
- 广告媒体资源储备代理合同
-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标志设计(全套课件88P)
- 科研项目管理
- 数字货币投资入门指南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工业物料分拣系统设计研究
- 《计算机制图-中望CAD 2023》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 平安产险建筑工程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 原油加工承揽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