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日活动策划及总结范文_第1页
幼儿园节日活动策划及总结范文_第2页
幼儿园节日活动策划及总结范文_第3页
幼儿园节日活动策划及总结范文_第4页
幼儿园节日活动策划及总结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幼儿园“月满中秋,情暖童心”节日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团圆、感恩、思念”的文化内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活动以“中秋”为载体,通过体验式、互动式、生活化的活动设计,将节日文化融入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如“嫦娥奔月”传说)、传统习俗(吃月饼、赏月、挂灯笼、猜灯谜)及文化意义(团圆、感恩)。2.情感目标:感受中秋节的温馨氛围,萌发对家人、同伴的爱与思念,体验分享与合作的快乐。3.行为目标:能参与简单的节日手工制作(如月饼DIY、灯笼制作),尝试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节日祝福(如给家人送月饼、说“我爱你”)。(三)活动主题“月满中秋,情暖童心”(主题诠释:以“月亮”为线索,串联“团圆”“温暖”“童趣”三大元素,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时间:202X年9月下旬(中秋前一周,选晴天)2.地点:幼儿园操场(主场地)、各班教室(分活动区)(五)参与人员主体:全体幼儿(小、中、大班分段参与)辅助:全体教师(含后勤)、家长志愿者(每班3-5名,提前招募并培训)支持:园领导(致辞、协调)(六)活动流程设计(分“开场-主题体验-分享-结束”四大环节)1.开场仪式(8:30-9:00)流程:(1)主持人开场(由大班教师担任,用幼儿易懂的语言介绍活动主题与流程);(2)园长致辞(强调节日意义,祝福幼儿与家长);(3)幼儿表演(大班幼儿表演《中秋月儿圆》儿歌串烧,中班幼儿表演《兔子跳跳》舞蹈,小班幼儿展示手工“月亮宝宝”)。设计意图:用轻松的形式调动情绪,让幼儿快速进入节日氛围。2.主题体验活动(9:00-10:30)采用“stations活动模式”(即“stationsstationsstationsstations”,幼儿自主选择或按班级轮换参与),设置4个主题区:(1)“月饼香香,亲手做”(操作区)材料:预拌月饼粉、红豆沙/莲蓉馅料、月饼模具(卡通造型,如兔子、月亮)、一次性手套、保鲜膜、消毒湿巾。操作流程:①教师示范:揉面(将预拌粉与水混合,揉成光滑面团)→包馅(取小面团压扁,放入馅料,捏紧收口)→压模(将面团放入模具,按压成型);②幼儿分组操作(每班分为4组,每组5-6人),家长志愿者协助(帮幼儿戴手套、整理面团);③作品处理: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提前预热),烤15分钟(教师负责),冷却后装盒。教育目标: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感受“劳动成果”的珍贵。(2)“中秋故事,听我说”(阅读区)材料:绘本《月亮的味道》《嫦娥奔月》《爷爷的中秋月饼》、投影设备(播放动画版传说)、故事道具(嫦娥玩偶、月亮模型)。操作流程:①教师讲述:用道具配合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提问“嫦娥为什么飞到月亮上?”“后羿为什么想念她?”引导幼儿理解“思念”与“团圆”的情感;②幼儿分享:邀请1-2名幼儿讲述“我家的中秋”(如“去年中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看月亮”);③互动游戏:玩“月亮猜谜”(如“有时圆有时弯,挂在天上像玉盘”,猜“月亮”)。教育目标:通过故事与互动,深化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灯笼亮亮,巧手做”(工艺区)材料:彩色卡纸(红、黄、橙为主)、竹篾框架(提前做好,安全无毛刺)、胶水、绳子、装饰贴纸(月亮、兔子、星星)、LED小灯(电池款,安全)。操作流程:①教师示范:将卡纸粘贴在竹篾框架上→用贴纸装饰→安装LED灯→系上绳子(做提手);②幼儿自主制作(小班幼儿可由家长协助粘贴,中大班幼儿独立完成装饰);③展示:将做好的灯笼挂在操场的绳子上,形成“灯笼长廊”。教育目标:提高动手能力,感受传统工艺的美,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4)“民俗乐乐,玩个够”(游戏区)材料:灯谜条(写有简单谜语,如“小白船,挂天上,晚上发光照四方”,猜“月亮”)、兔儿爷玩偶(传统造型,如骑虎、坐莲花)、投壶道具(竹筒+塑料箭)、小奖品(贴纸、糖果)。操作流程:①猜灯谜:幼儿取下灯谜条,说出答案,正确者得小奖品;②兔儿爷扮演:幼儿戴兔儿爷头饰,模仿兔儿爷的动作(如“捣药”“跳舞”);③投壶游戏:幼儿站在1米外,将箭投入竹筒,投中者得奖品。教育目标:通过传统游戏,体验节日的欢乐,增进同伴互动。3.分享与祝福环节(10:30-11:00)流程:(1)作品展示:幼儿将制作的月饼、灯笼放在操场的展示桌上,互相欣赏;(2)分享环节:①幼儿分享:“我做的月饼是红豆馅的,要给妈妈吃”“我的灯笼上有月亮和兔子,很漂亮”;②家长分享:邀请1-2名家长志愿者讲述“我小时候的中秋”(如“我小时候,奶奶会给我做手工月饼,没有模具,用手捏成圆的”);(3)祝福传递:幼儿将做好的月饼送给家长或教师,说一句祝福的话(如“妈妈,中秋快乐!”“老师,这个月饼给你吃”)。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与祝福,强化“爱与团圆”的主题,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4.结束仪式(11:00-11:15)流程:(1)全体合唱:《爷爷为我打月饼》(教师弹钢琴伴奏,幼儿与家长一起唱);(2)合影留念:以“灯笼长廊”为背景,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合影;(3)有序离场:教师组织幼儿回教室,家长志愿者协助整理场地。(七)准备工作1.物料准备(提前3天完成)月饼DIY:预拌粉、馅料、模具、手套、保鲜膜(按幼儿人数备足,预留10%的备份);灯笼制作:卡纸、竹篾框架、胶水、贴纸、LED灯(提前检查竹篾的安全性);故事与游戏:绘本、投影设备、灯谜条、兔儿爷头饰、投壶道具、小奖品;环境布置:操场挂灯笼(提前1天挂好)、教室主题墙(贴中秋图片、幼儿前期作品)、展示桌(铺红色桌布,增加节日氛围)。2.人员准备(提前1周完成)教师分工:主班教师负责故事汇区,配班教师负责月饼DIY区,后勤教师负责场地布置与食材加热;家长志愿者培训:召开简短会议,说明活动流程、职责(如协助幼儿操作、维持秩序)及注意事项(如安全、卫生);主持人与幼儿表演:提前1周排练,确保流程顺畅。3.环境布置(提前1天完成)操场:挂起“灯笼长廊”(用彩色绳子挂幼儿提前制作的灯笼)、拉上主题横幅(“月满中秋,情暖童心”)、摆放展示桌(用于展示月饼与灯笼);教室:各班布置“中秋主题墙”(内容包括“中秋的传说”“我们的月饼”“灯笼展”),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如“我心中的月亮”)。(八)注意事项1.安全保障:材料安全:月饼材料选用可食用的预拌粉,馅料无坚果(避免过敏);灯笼的竹篾要打磨光滑,无毛刺;LED灯用电池款,避免电线隐患;场地安全:操场清理障碍物(如石子、树枝),确保幼儿活动安全;人员安全:家长志愿者佩戴工作牌,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场地。2.卫生保障:食材卫生:月饼材料当天采购,制作前洗手消毒,工具用开水烫洗;环境卫生:活动后及时清理场地,消毒操作工具(如模具、手套)。3.参与性保障: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所有环节(按班级轮换,避免拥挤);关注内向幼儿:教师主动邀请他们参与,或让他们与家长一起完成任务,增加信心。4.灵活性保障:若遇下雨,活动转移至教室(提前准备教室场地,调整环节顺序,如先做手工,再讲故事);若某环节材料短缺,及时用备用材料替换(如灯笼的竹篾不够,用硬纸板代替)。二、幼儿园“月满中秋,情暖童心”节日活动总结(一)活动概况本次活动于202X年9月下旬举行,全体300余名幼儿、40余名教师及60余名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流程按计划顺利完成,未出现安全事故,幼儿参与度达100%,家长反馈率达95%。(二)实施效果评估1.认知目标达成:幼儿能说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如“吃月饼”“挂灯笼”“看月亮”),部分中大班幼儿能简单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说‘妈妈,今天我知道了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还教我做月饼。”2.情感目标达成:幼儿在分享环节表现积极,主动将月饼送给家长或教师,说“我爱你”“中秋快乐”;家长志愿者表示:“和孩子一起做月饼,感觉很温暖,孩子学会了分享,很开心。”3.行为目标达成:90%以上的幼儿完成了月饼DIY和灯笼制作,作品创意丰富(如小班幼儿用贴纸装饰灯笼,中大班幼儿设计了“兔子形状”的月饼);部分幼儿回家后主动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妈妈摆月饼”“给爷爷捶背”)。(三)活动亮点与特色1.“沉浸式”民俗体验:通过“做月饼、挂灯笼、猜灯谜、玩兔儿爷”等活动,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真实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例如,“灯笼巧手做”环节,幼儿用竹篾和卡纸制作传统灯笼,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了解了“灯笼”的象征意义(团圆、光明)。2.“亲子共融”的情感传递: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做月饼、挂灯笼,增进了亲子情感。例如,“月饼香香,亲手做”环节,一位妈妈说:“我小时候没做过月饼,今天和孩子一起做,感觉像回到了童年,很幸福。”3.“分层设计”的适宜性: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例如,小班幼儿主要参与“月饼DIY”(教师协助揉面)和“灯笼装饰”(粘贴贴纸);中大班幼儿独立完成“月饼包馅”和“灯笼组装”,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四)问题与反思1.时间安排有待优化:部分环节时间较紧(如“月饼DIY”环节,原定30分钟,实际用了40分钟),导致后续环节略有延迟。原因是幼儿对“揉面”“包馅”的操作不熟练,需要更多时间练习。2.材料准备需更充分:“灯笼巧手做”环节,竹篾框架数量不足(原定每个幼儿1个,实际少了10个),导致部分幼儿需要等待。原因是提前准备时未清点准确数量。3.个别幼儿参与度需提升:2-3名内向幼儿在“分享环节”表现被动,未主动发言。原因是教师提前未与他们沟通,缺乏鼓励。(五)改进建议1.调整环节时间:延长“月饼DIY”和“灯笼制作”的时间(各增加10分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操作;同时,压缩“开场仪式”的时间(减少10分钟),确保整体流程顺畅。2.加强材料管理:提前2天清点材料数量,预留20%的备份(如竹篾框架、馅料);对于易短缺的材料(如LED灯),提前购买备用。3.关注个别幼儿:活动前与内向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如“你想和妈妈一起做月饼吗?”“你想分享你的灯笼吗?”),鼓励他们参与;活动中,教师主动邀请他们发言,或让他们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