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_第1页
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_第2页
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_第3页
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_第4页
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手册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城市燃气用户(居民、商业、工业)的燃气设施安装、使用、维护行为,预防燃气泄漏、火灾、爆炸及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____)等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本手册。1.2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城市范围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瓶装/管道)用户的燃气安全使用与管理,涵盖燃气设施安装、日常操作、维护检查及应急处置等环节。1.3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将燃气安全置于首位,优先保障人身安全。2.预防为主:通过规范操作、定期检查,消除事故隐患。3.规范操作: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及燃气供应企业要求,禁止私自改装。4.责任到人:用户对自身燃气设施安全负责,燃气供应企业履行定期检查义务。2燃气设施安装与验收规范2.1安装单位资质要求燃气设施安装必须由具备燃气安装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如燃气供应企业或其授权的第三方机构),禁止无资质人员私自安装。2.2安装前准备1.现场勘查:安装单位应提前核查用户房屋结构、燃气管道走向、周边设施(如电气设备、给排水管道)位置,确保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参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____)。2.材料核查:燃气管道、阀门、计量表、燃气器具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如钢管应符合GB/T3091,PE管应符合GB____.1),并具有产品合格证。2.3安装过程规范2.3.1管道安装要求材质选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燃气专用钢管或PE管;液化石油气管道宜采用钢管。禁止使用普通塑料管、铝塑管替代。连接方式:螺纹连接:使用燃气专用生料带(不得用麻丝),螺纹应完整无破损,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超过2扣。焊接连接:钢管采用氩弧焊或电焊,焊缝应饱满、无夹渣、无裂纹;PE管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接头应平整、无气泡。固定与防护:管道应采用管卡固定,水平安装间距≤1.5米(钢管)或≤2米(PE管),垂直安装间距≤2米;管道与电气设备(插座、开关)的水平距离≥0.15米(明装)或≥0.5米(暗装);禁止将管道埋入墙内或地下(如需暗装,应采用套管保护并标注位置)。2.3.2阀门与计量表安装要求阀门:燃气总阀(表前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如厨房墙角),且不得被遮挡;灶具前阀应安装在灶具附近,采用球阀或蝶阀。计量表:燃气计量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位置(禁止安装在卫生间、卧室、厨房吊柜内),与灶具的水平距离≥0.3米;表具下方应预留检修空间(≥0.5米)。2.3.3燃气器具安装要求家用燃气灶:安装在厨房内,远离易燃物(如窗帘、纸巾),与墙面距离≥0.1米;灶面高度宜为0.85米(符合人体工程学);必须安装熄火保护装置(符合GB____要求)。家用燃气热水器:安装位置:卫生间外的通风处(如厨房、阳台),禁止安装在卫生间、卧室。排烟要求:排烟口必须通向室外,采用金属排烟管(不得用塑料软管),与可燃构件距离≥0.1米;排烟口高度≥2米(防止烟气倒灌)。安装高度:热水器底部离地面1.2-1.5米,便于操作与维护。瓶装液化石油气设施:钢瓶:直立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禁止卧放、倒置),与灶具距离≥1米;禁止放在阳光下暴晒或靠近热源(如热水器、暖气)。减压阀:使用燃气专用减压阀(符合GB____要求),安装时应确认密封垫完好,拧紧后无泄漏。2.4验收与通气流程1.自检:安装单位完成安装后,应自行检查管道连接、器具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0.1MPa,保压30分钟压力降≤1%)。2.联合验收:用户与燃气供应企业共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管道、阀门、计量表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燃气器具是否具备“CCC”认证及熄火保护装置;气密性试验是否合格(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冒出)。3.通气:验收合格后,燃气供应企业开启燃气总阀,点燃灶具确认火焰正常(蓝色火焰),向用户交付《燃气使用说明书》及报修电话。3日常使用操作规范3.1燃气器具选择1.合规性:选择具有“CCC”认证标志的产品,标注有“燃气种类”(如天然气12T、液化石油气20Y),符合当地燃气气质要求。2.淘汰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如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老式铸铁燃气灶、无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3.2使用前检查1.泄漏检查:打开燃气阀前,用肥皂水检查管道接口、阀门、计量表连接处是否有泄漏(无气泡为正常)。2.器具状态:检查燃气器具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锈蚀),灶具火孔是否堵塞(用牙签清理),热水器排烟管是否通畅。3.通风情况:使用燃气前,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保持室内通风(尤其是使用热水器时)。3.3使用中操作规范3.3.1居民用户厨房灶具:做饭时有人看守,不得离开厨房;汤、粥等液体不得超过锅容量的2/3,防止溢出熄灭炉火;火焰熄灭时,应立即关闭灶具开关及燃气阀,重新点火前检查是否有泄漏。燃气热水器:使用时打开窗户通风,使用时间≤30分钟;洗澡时若感到头晕、胸闷,立即停止使用,撤离至通风处。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时确认钢瓶阀门开启正常(缓慢旋转,避免用力过猛);减压阀压力正常(指针在绿色区域);使用完毕后关闭钢瓶阀门。3.3.2商业用户(餐馆、酒店)后厨管理:灶具旁配备干粉灭火器(ABC型),定期清理油烟管道(每季度至少1次),防止油污堆积引发火灾;员工培训:所有接触燃气的员工必须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置方法;值班制度:营业期间安排专人值守,定期巡查燃气设施(每2小时1次)。3.4使用后关闭流程1.关闭器具:使用完毕后,先关闭燃气器具开关(如灶具旋钮、热水器电源)。2.关闭阀门:关闭燃气灶前阀(或钢瓶阀门),长期外出时关闭燃气总阀(表前阀)。3.清理现场:清理灶具周围的易燃物(如纸巾、食材),保持厨房整洁。3.5禁止行为1.禁止私自改装、拆除燃气管道及设施(如需改装,应联系燃气供应企业);2.禁止在燃气管道上悬挂重物、缠绕电线或放置易燃物品;3.禁止将燃气计量表、阀门埋入墙内或地下;4.禁止用明火(打火机、火柴)检查燃气泄漏;5.禁止使用燃气器具时无人看管(尤其是煮食、烧水时);6.禁止私自倒灌液化石油气或使用过期钢瓶(钢瓶每4年检验1次,有效期15年)。4维护与检查规范4.1用户自查要求4.1.1居民用户(每月1次)1.泄漏检查:用肥皂水涂抹管道接口、阀门、计量表连接处,观察是否有气泡;2.火焰检查:点燃灶具,观察火焰颜色(正常为蓝色,黄色火焰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调整风门或清理火孔);3.器具检查:检查燃气热水器排烟管是否有堵塞(用手感受排烟口气流),灶具火孔是否有积碳(用钢丝球清理);4.钢瓶检查(瓶装用户):检查钢瓶外观是否有锈蚀、变形,阀门是否泄漏(用肥皂水试漏)。4.1.2商业用户(每周1次)1.增加巡查频次:检查后厨燃气管道、灶具、减压阀是否正常,油烟管道是否有油污堆积;2.测试熄火保护装置:故意熄灭灶具火焰,观察是否能在60秒内自动关闭燃气阀门;3.检查灭火器:确认灭火器压力正常(指针在绿色区域),有效期内。4.2燃气供应企业检查(每年至少1次)燃气供应企业应免费上门检查,内容包括:1.燃气管道、阀门、计量表的腐蚀情况;2.燃气器具的使用状态(是否超期服役、有无熄火保护装置);3.用户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如私自改装、埋压管道);4.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知识。4.3故障维护要求1.泄漏故障: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按“5.1燃气泄漏应急处置”处理,不得自行维修;2.器具故障:燃气灶具、热水器出现故障(如打不着火、火焰异常),应联系燃气器具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具备燃气维修资质),不得自行拆修;3.管道故障:管道锈蚀、破裂时,立即关闭燃气总阀,联系燃气供应企业更换管道。5应急处理规范5.1燃气泄漏应急处置1.立即关阀:迅速关闭燃气总阀(表前阀)或钢瓶阀门,切断气源;2.通风换气:打开所有门窗,加速室内燃气扩散(禁止使用排风扇,避免产生电火花);3.禁止火源:禁止开关任何电器(包括电灯、手机、油烟机),禁止使用明火(打火机、火柴);4.撤离报警:立即撤离至室外安全地方,拨打燃气供应企业报修电话(如当地燃气公司公布的24小时热线);若泄漏严重,同时拨打119报警。5.2燃气火灾应急处置1.切断气源:立即关闭燃气总阀或钢瓶阀门,防止火势扩大;2.初期灭火:用干粉灭火器(ABC型)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不要用水灭火,燃气比水轻,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若火势较小,可用湿毛巾、湿棉被盖灭;3.撤离报警:若火势无法控制,立即撤离现场,拨打119报警,告知火灾位置及燃气泄漏情况。5.3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1.转移患者: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室外),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2.急救措施:若中毒者昏迷,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3.送医治疗: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治疗)。6附则6.1责任追究1.用户违反本规范造成燃气事故的,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燃气供应企业未履行定期检查义务或维修不及时造成事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