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副标题:专业严谨的经典解读实用易懂的道德指南说明《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学者李毓秀依据孔子《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核心思想编纂而成,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字,涵盖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传统蒙学经典之一。本文采用“经文+翻译+注释”体例,翻译以“信、达、雅”为原则,注释结合文化背景、典故及现代实践意义,力求专业严谨且实用易懂。一、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翻译:弟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圣人的教诲;首要任务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是谨慎做事、诚信待人;还要广泛关爱众人,亲近仁德之人;如果还有剩余精力,就学习文化知识。【注释】:“弟子规”:“弟子”指年幼者或学习者,“规”指行为准则;“圣人训”:“圣人”特指孔子,此处代指儒家经典中的道德要义;“孝悌(tì)”:儒家伦理的核心基础——“孝”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赡养,“悌”为弟妹对兄长的尊重与礼让;“泛爱众”:出自《论语·学而》,强调对他人的平等关爱,是“仁”的延伸;“余力学文”:明确“德先才后”的教育顺序,即道德修养是根本,知识学习是补充。二、入则孝(在家孝顺父母)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翻译:父母呼唤时,要立刻回应;父母吩咐做事时,要勤快完成。【注释】:强调对父母的“敬”——及时回应是重视,勤快做事是体贴,体现“孝”的细节。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翻译:父母教导时,要恭敬倾听;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注释】:“敬听”是尊重父母的经验,“顺承”是反思自身不足,非盲目服从;若有异议,可事后委婉沟通,避免当面顶撞。4.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翻译: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睡。【注释】:化用“黄香温席”典故(汉黄香九岁为父扇枕温衾),强调“孝”的实践性——从生活细节照顾父母的舒适与安心。5.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翻译:出门要告诉父母去向,回家要当面禀报平安;居住要有规律,职业不要随意变动。【注释】:“出告反面”是让父母放心,“居有常”是保持生活稳定,“业无变”是避免父母担忧,均为“孝”的延伸。6.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翻译: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若擅自行动,就违背了为人子女的道理。【注释】:“擅为”会让父母失去对子女的掌控感,“子道亏”指破坏亲子间的信任;关键是培养“请示”的习惯,让父母感受到被尊重。7.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翻译:即使是小物件,也不要私自藏匿;若私自藏匿,会让父母伤心。【注释】:“私藏”是贪心的萌芽,会让父母失望;强调“不贪”是“孝”的底线——不让父母因子女的品行问题担忧。8.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翻译:父母喜欢的东西,要尽力准备;父母厌恶的事情,要谨慎避免。【注释】:“力为具”是满足父母的合理需求(如爱吃的食物、喜欢的物品),“谨为去”是规避父母的忌讳(如吸烟、熬夜),体现“孝”的主动性。9.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翻译:身体受伤,会让父母担忧;品德有亏,会让父母蒙羞。【注释】:“身”是父母给予的,“德”是父母教导的,保护身体、修养品德是对父母的回报,此为“大孝”。10.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翻译:父母疼爱我,孝顺不难;父母厌恶我,仍能孝顺,才是真正的贤德。【注释】:强调“孝”的无条件性——不因父母的态度改变,体现“仁”的包容。1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翻译:父母有过错,要劝谏改正;劝谏时要和颜悦色,语气轻柔。【注释】:“谏”是“孝”的更高层次——不是盲从,而是帮助父母修正错误;“怡色柔声”是避免冲突,让父母容易接受。12.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翻译:若劝谏不被接受,要等父母心情好时再劝;即使父母生气打骂,也不要怨恨。【注释】:“悦复谏”是耐心,“号泣随”是真诚,“挞无怨”是体谅父母的情绪;此为“忠谏”的智慧,而非愚孝。13.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翻译:父母生病时,要先尝药的温度;白天黑夜伺候,不离开病床。【注释】:化用“汉文帝尝药”典故(汉文帝为母尝药确认冷热),强调“孝”在危难时的坚守——陪伴是最温暖的安慰。14.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翻译: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常常悲伤哭泣;居住环境要简化,不饮酒吃肉。【注释】:传统丧礼的核心是“追思”,“居处变”是克制享乐,“酒肉绝”是表达哀悼;现代可简化为保持适度的悲伤,纪念父母的养育之恩。15.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翻译:办理丧事要符合礼仪,祭祀要真诚;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在世时一样。【注释】:“事死如事生”是对父母的永恒怀念,体现“孝”的延续性——即使父母不在,仍保持恭敬之心。三、出则悌(外出敬爱兄长与长辈)16.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翻译: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长;兄弟和睦,就是对父母的孝顺。【注释】:“悌”是“孝”的延伸,兄弟不和会让父母操心,故“兄弟睦”是“孝”的具体表现。17.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翻译:看轻财物,就不会产生怨恨;忍住争执,愤怒就会消失。【注释】:兄弟间的矛盾多因财物或言语,“财物轻”是淡泊,“言语忍”是宽容,此为“悌”的关键。18.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翻译:无论是吃饭、就坐还是行走,都要让长者先,幼者后。【注释】:礼仪的核心是“敬长”,通过生活细节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培养谦逊的品格。19.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翻译:长辈呼唤别人时,要代为传唤;如果那人不在,自己要过去回应。【注释】:“代叫”是主动帮忙,“己即到”是承担责任,体现对长辈的体贴与懂事。20.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翻译:称呼长辈,不要直接叫名字;面对长辈,不要炫耀自己的能力。【注释】:“勿呼名”是礼貌,“勿见能”是谦虚,避免让长辈感到被轻视。21.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翻译:路上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行礼;长辈不说话,就退到一边恭敬站立。【注释】:“疾趋揖”是热情,“退恭立”是分寸,体现对长辈的尊重与得体。22.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翻译:骑马时遇到长辈,要下马;乘车时遇到长辈,要下车;长辈走过,要等他离开百步之外再行动。【注释】:传统礼仪的细节,现代可简化为“主动打招呼、让行”,核心是“敬长”的意识。2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翻译:长辈站立时,幼者不要坐下;长辈坐下后,允许幼者坐,幼者再坐。【注释】:“立”是恭敬的姿态,“命乃坐”是等待许可,体现对长辈的“顺”——服从长辈的安排。24.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翻译: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声音太低让人听不见,也不合适。【注释】:“声要低”是谦逊,“低不闻”是失礼,强调说话的分寸感——既要恭敬,也要清晰。25.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翻译:拜见长辈时,要快步上前;告退时,要慢慢离开;长辈问话时,要起身回答,目光不要偏移。【注释】:“进必趋”是热情,“退必迟”是不舍,“视勿移”是专注,均为“敬长”的细节。26.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翻译: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等,要像对待亲兄一样。【注释】:“诸父”“诸兄”是扩展的“亲”,强调“悌”的普遍性——对所有长辈、兄长都要敬爱,培养博爱的胸怀。四、谨(日常行为谨慎自律)2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翻译:早晨要早起,晚上要晚些睡;时光易逝,要珍惜现在的时间。【注释】:“朝起早”是勤奋,“夜眠迟”是努力(非熬夜),强调珍惜时光的重要性——青春易老,莫虚度光阴。28.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翻译:早晨一定要洗脸、漱口;上完厕所后,要立刻洗手。【注释】:个人卫生是“谨”的基础,不仅是健康需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避免异味影响他人)。29.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翻译: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紧凑。【注释】:仪容整洁是“谨”的外在表现,体现对自己的重视(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礼貌)。30.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翻译: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要乱堆乱放,导致弄脏。【注释】:“有定位”是整理习惯,不仅能保持环境整洁,还能节省找东西的时间,体现“谨”的实用性。31.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翻译: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适应家庭的经济状况。【注释】:“洁”是本质,“华”是表面;“循分”是守本分,“称家”是量入为出,强调消费的理性。32.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翻译: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适量就好,不要过量。【注释】:“勿拣择”是珍惜食物(粒粒皆辛苦),“勿过则”是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体现“谨”的自律。33.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翻译:年轻的时候,不要喝酒;喝醉了,样子最难看。【注释】:“勿饮酒”是保护身体(未成年人饮酒有害),“饮酒醉”是失态(影响形象),强调“谨”的自我约束。34.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翻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深而圆,跪拜要恭敬。【注释】:“步从容”是稳重,“立端正”是挺拔,“揖深圆”“拜恭敬”是礼仪的真诚,体现“谨”的庄重。35.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翻译:不要踩门槛,不要歪着身子靠在墙上;不要张开腿坐,不要摇晃大腿。【注释】:“践阈”“跛倚”“箕踞”“摇髀”都是不端庄的行为,强调“谨”的举止规范——避免轻浮,保持稳重。36.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翻译:掀帘子要慢,不要发出声音;转弯要走宽路,不要碰到棱角。【注释】:“缓揭帘”是避免惊吓他人,“宽转弯”是避免受伤,体现“谨”的细心——照顾自己,也照顾他人。37.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翻译:拿着空容器,要像拿着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进入空房间,要像有人在一样恭敬。【注释】:“执虚如盈”是谨慎,“入虚如有人”是自律(即使没人监督,也保持礼貌),体现“谨”的内在修养。3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翻译:做事不要慌张,慌张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轻视小事。【注释】:“事勿忙”是冷静,“勿畏难”是勇敢,“勿轻略”是认真,体现“谨”的做事态度——稳重、坚持、细致。39.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翻译:打架闹事的地方,绝对不要靠近;邪恶偏僻的事情,绝对不要过问。【注释】:“斗闹场”是危险的环境,“邪僻事”是不良的诱惑,“绝勿近”“绝勿问”是“谨”的自我保护——远离不良影响。40.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翻译:将要进门时,要问里面有没有人;将要进入厅堂时,要提高声音(让里面的人知道)。【注释】:“问孰存”是礼貌(避免贸然进入),“声必扬”是提醒(避免惊吓他人),体现“谨”的社交礼仪。41.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翻译:别人问“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用“吾”或“我”,就不够清楚。【注释】:“对以名”是明确(让对方知道具体是谁),体现“谨”的沟通效率——避免歧义。42.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翻译: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请求;如果不问,就是偷窃。【注释】:“明求”是尊重(让对方有选择权),“倘不问”是侵权(侵犯他人财产权),体现“谨”的道德底线——不贪小便宜。43.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翻译: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别人向自己借东西,有就不要吝啬。【注释】:“及时还”是诚信(遵守约定),“有勿悭”是慷慨(分享),体现“谨”的人际关系智慧——守信用、懂分享。五、信(说话做事诚信可靠)44.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翻译:凡是说话,诚信是第一位的;欺骗和虚妄的话,怎么可以说呢?【注释】:“信”是儒家核心道德(《论语》“民无信不立”),“诈与妄”是失信的根源,强调“言而有信”的重要性。45.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翻译: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只要是真话,就不要花言巧语。【注释】:“话说多”易出错(言多必失),“惟其是”是真诚,“勿佞巧”是朴实,强调“说话”的质量——贵精不贵多,贵实不贵虚。46.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翻译:奸诈狡猾的话,污秽难听的词;粗俗的市井习气,一定要戒除。【注释】:“奸巧语”是欺骗,“秽污词”是无礼,“市井气”是庸俗,均为“信”的反面——说话要正派、文明、高雅。47.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翻译:看到的事情不真实,不要轻易说;知道的事情不确切,不要轻易传。【注释】:“轻言”“轻传”是谣言的根源,强调“信”的谨慎——说话要基于事实,避免误导他人。48.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翻译:事情不合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进退两难。【注释】:“轻诺”是不负责任,“进退错”是失信的后果,强调“信”的责任感——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轻易答应。49.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翻译:说话时,每个字都要读得重且慢;不要说得太快,不要含糊不清。【注释】:“重且舒”是清晰,“勿急疾”是从容,“勿模糊”是准确,体现“信”的表达技巧——让别人能听懂、能信任。50.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翻译:别人说东家长,西家短;如果和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注释】:“说长道短”是搬弄是非,“莫闲管”是避免卷入纷争,体现“信”的分寸——不传播他人隐私,不参与无谓的争论。51.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翻译: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想着向他学习;即使差距很大,也要慢慢赶上。【注释】:“思齐”是进步的动力,“以渐跻”是坚持的重要性,体现“信”的自我提升——向优秀的人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5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翻译: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己;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提醒自己不要犯。【注释】:“内省”是自我反思,“有则改”是进步,“无加警”是预防,体现“信”的自我完善——以他人为镜,修正自己的行为。53.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翻译: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如果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注释】:“德学”“才艺”是核心竞争力,“不如人”是动力,“当自砺”是行动,体现“信”的进取精神——不嫉妒别人,而是努力提升自己。54.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翻译:如果衣服、饮食不如别人,不要悲伤。【注释】:“衣服”“饮食”是外在的物质,“勿生戚”是淡泊,体现“信”的价值观——重视内在的品德与学问,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六、泛爱众(广泛关爱他人)55.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翻译:所有的人,都要关爱;因为我们同受天的覆盖,同受地的承载。【注释】:“泛爱众”是“仁”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共通——无论贫富、贵贱、种族,都应相互关爱。56.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人们重视的,不是他的外貌。【注释】:“行高”是内在的品德,“名自高”是外在的认可,强调“泛爱众”的基础——尊重他人的品德,而非外貌。57.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翻译: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佩服的,不是他的夸夸其谈。【注释】:“才大”是实际的能力,“望自大”是他人的认可,强调“泛爱众”的关键——尊重他人的才能,而非空谈。58.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翻译: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别人有能力,不要轻易诋毁。【注释】:“勿自私”是分享(帮助他人),“勿轻訾”是尊重(认可他人的能力),体现“泛爱众”的行动——帮助他人,尊重他人。59.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翻译:不要讨好富人,不要轻视穷人;不要厌恶旧友,不要喜欢新交。【注释】:“谄富”“骄贫”是势利,“厌故”“喜新”是薄情,均为“泛爱众”的反面——对待他人要平等、真诚、持久。60.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翻译: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打扰;别人不安的时候,不要说话打扰。【注释】:“勿事搅”是体谅(不占用他人时间),“勿话扰”是体贴(不增加他人负担),体现“泛爱众”的细节——照顾他人的感受。61.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翻译:别人有缺点,千万不要揭露;别人有隐私,千万不要说。【注释】:“揭短”是伤害,“说私”是侵犯,体现“泛爱众”的尊重——保护他人的尊严与隐私。62.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翻译:说别人的优点,就是自己的善;别人知道了,会更加努力。【注释】:“道人善”是鼓励,“愈思勉”是正向反馈,体现“泛爱众”的积极作用——用赞美促进他人的进步。63.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翻译:宣扬别人的缺点,就是自己的恶;如果过分痛恨,就会招来灾祸。【注释】:“扬人恶”是伤害,“祸且作”是后果(被报复或影响人际关系),强调“泛爱众”的禁忌——不传播他人的缺点。64.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翻译:互相劝善,品德都会提升;有过错不规劝,双方的道德都会亏损。【注释】:“善相劝”是互助(帮助他人改正缺点),“过不规”是不负责任(放任他人犯错),体现“泛爱众”的责任——帮助他人成长。65.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翻译:拿取和给予,要分清楚;给予别人要多,拿取别人要少。【注释】:“分晓”是清楚(不贪小便宜),“与宜多”是慷慨(帮助他人),“取宜少”是克制(不自私),体现“泛爱众”的付出——多给予,少索取。66.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翻译:想要对别人做什么,先问问自己;如果自己不愿意,就立刻停止。【注释】: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是“泛爱众”的黄金法则——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意愿。67.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翻译:恩情要报答,怨恨要忘记;报怨的时间要短,报恩的时间要长。【注释】:“恩欲报”是感恩,“怨欲忘”是宽容,“报恩长”是持久,体现“泛爱众”的胸怀——感恩他人的帮助,宽容他人的过错。68.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翻译:对待婢女、仆人,自身要端庄;虽然要端庄,也要慈祥、宽容。【注释】:“身贵端”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端庄影响他人),“慈而宽”是关爱(对待下属要仁慈、宽容),体现“泛爱众”的平等——即使地位不同,也要尊重与关爱。69.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翻译:用势力压迫别人,别人心里不服;用道理说服别人,别人才会没有怨言。【注释】:“势服人”是强制,“理服人”是说服,强调“泛爱众”的方式——用道理而非势力,让他人心服口服。七、亲仁(亲近仁德之人)70.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翻译:同样是人,品类不一样;世俗的人很多,仁德的人很少。【注释】:“类不齐”是说人有好坏之分,“仁者希”是说仁德之人难得,强调“亲仁”的重要性——选择正确的朋友。71.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翻译:真正的仁德之人,人们多敬畏他;他说话不避讳,脸色不谄媚。【注释】:“言不讳”是真诚(直言不讳),“色不媚”是正直(不讨好他人),体现“仁者”的品格——真诚、正直、有原则。72.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翻译:能亲近仁德之人,有无限的好处;品德日益进步,过错日益减少。【注释】:“亲仁”是向优秀的人学习,“德日进”是品德提升,“过日少”是过错减少,体现“亲仁”的作用——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己的成长。73.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翻译:不亲近仁德之人,有无限的害处;小人会靠近,什么事情都会变坏。【注释】:“不亲仁”是远离优秀的人,“小人进”是受到不良影响,“百事坏”是后果(做错事、走弯路),强调“亲仁”的必要性——远离不良影响,避免犯错。八、余力学文(有余力则学习文化)74.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翻译:不努力实践(道德规范),只学习文化知识;会增长浮华的习气,成不了有用的人。【注释】:“力行”是实践道德,“学文”是学习知识,强调“德才兼备”的顺序——先学做人,再学做事。75.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翻译:只努力实践(道德规范),不学习文化知识;会固执己见,不明白道理的真相。【注释】:“力行”是实践,“学文”是理论,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否则会盲目。76.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翻译: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都很重要。【注释】:“心到”是专注(用心思考),“眼到”是仔细(看清文字),“口到”是朗读(加深记忆),体现“学文”的有效方法——专注、仔细、朗读。77.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翻译:正在读这本书,不要羡慕那本书;这本书还没读完,不要开始读那本书。【注释】:“勿慕彼”是专注(不三心二意),“此未终,彼勿起”是坚持(完成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强调“学文”的专注与坚持——避免半途而废。78.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翻译:制定宽松的学习计划,然后抓紧时间用功;功夫到了,疑难问题就会解决。【注释】:“宽为限”是避免压力过大(计划不要太满),“紧用功”是努力(抓紧时间),“工夫到,滞塞通”是坚持的结果(解决问题),体现“学文”的计划与努力——合理计划,努力执行。79.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翻译:心里有疑问,要随时记下来;向别人请教,寻求确切的答案。【注释】:“随札记”是记录问题(避免忘记),“就人问”是请教(寻求帮助),强调“学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长沙市财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及紧缺专业人才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消费者协会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4月湖南株洲市茶陵县司法局所属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岗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东莞市水务局招聘聘用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洗鞋袜课件教学课件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北华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高明区选聘9名公办初中校长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湖南长沙宁乡市中医医院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安全培训考核研究课件
- 2023年西藏山南雅砻天然饮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矿产资源概况
- 幻影桌面云管理平台实践指导手册
- 沪教牛津版英语4A M3U1 In our school:animal school优质课课件
- (通用版)水利安全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编版一年级下册 《荷叶圆圆》2022年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汽车配件购销合同集合
- 雨污水管道表格全全套资料
- 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96道练习
- (高清正版)T_CAGHP 006—2018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