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_第1页
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_第2页
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_第3页
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_第4页
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教案详解一、教案设计背景与目标背越式跳高是高中田径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技术复杂度(弧线助跑、起跳衔接、背越过杆)与体能要求(爆发力、协调性、空间感知)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教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维目标,通过分阶段、递进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技术,提升专项素质,培养勇敢尝试、团队合作的体育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环节,能独立完成1.2-1.5米(女生)、1.4-1.7米(男生)的试跳;理解弧线助跑的力学原理(离心力与起跳的协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解练习—组合练习—完整练习”的梯度设计,学会用“自我观察+同伴反馈+视频分析”调整动作;在游戏与竞赛中提升动作协调性与应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挑战高度中培养自信心与抗挫折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练习,体会团队支持的重要性;树立“科学训练、安全第一”的运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最后3步的节奏控制、起跳腿的爆发蹬地);背越式过杆的身体形态(反弓展体、腿臂协调)。难点:起跳时的“重心前移+向上蹬伸”同步性;过杆时的“重心低于横杆”空间感知(避免“坐杆”或“碰杆”)。二、训练阶段划分与课时安排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技术形成阶段,将训练分为入门阶段(3课时)、提高阶段(4课时)、巩固阶段(3课时),总课时10节(每节40分钟)。(一)入门阶段:兴趣培养与基础技术构建(第1-3课时)目标:消除对“背越式”的恐惧,掌握助跑路线、起跳准备姿势,建立“弧线助跑+起跳”的初步肌肉记忆。▌第1课时:弧线助跑技术练习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弓步走(激活大腿前侧)、侧弓步(拉伸内侧肌群)、高抬腿(提升心率);专项游戏:“曲线追逐”(学生沿篮球场边线做弧线跑,追逐者需保持同样路线,培养弧线跑的空间感)。2.技术讲解与练习(25分钟):步骤1:明确助跑路线(教师示范):采用“直线+弧线”的组合路线(直线段4-6步,弧线段3-4步),弧线半径约3-5米(根据学生身高调整);步骤2:分解练习:原地模仿弧线跑姿势(身体向圆心倾斜,手臂自然摆动);慢速度弧线跑(强调“步幅均匀、重心稳定”,每组5次,做3组);直线接弧线跑(从起点出发,直线跑4步后转入弧线,终点设置标志桶,要求“转弧时身体自然倾斜”,每组6次,做3组)。步骤3:游戏巩固:“弧线接力赛”(每组4人,依次完成直线+弧线跑,用时最短且路线规范的小组获胜)。3.放松与总结(5分钟):静态拉伸:侧压腿(放松大腿内侧)、肩部绕环(放松手臂);学生分享:“弧线跑时身体倾斜的感受”,教师强调“倾斜是为了克服离心力,为起跳做准备”。器材准备:标志桶8个、卷尺1把。练习密度:约60%。▌第2课时:起跳技术基础练习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后踢腿(激活小腿后侧)、纵跳(唤醒爆发力);专项游戏:“跳格子”(用粉笔在地面画格子,学生单脚跳,提升脚踝力量与平衡感)。2.技术讲解与练习(25分钟):步骤1:明确起跳腿与摆动腿(教师示范):通常以“有力腿”为起跳腿(如右撇子用右腿起跳),摆动腿为另一侧腿;步骤2:分解练习:原地起跳练习(起跳腿微屈,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手臂配合向上摆,体会“蹬地+摆腿”的协同,每组8次,做3组);一步起跳练习(从标志线出发,跨出一步后起跳,要求“起跳腿充分蹬直,摆动腿抬至水平”,每组6次,做3组);三步起跳练习(直线走三步后起跳,逐渐加快速度,强调“最后一步重心降低,起跳腿积极蹬地”,每组5次,做3组)。步骤3:组合练习:弧线跑(3步)+起跳(教师喊“跳”的信号,学生在弧线段终点完成起跳),每组4次,做3组。3.放松与总结(5分钟):泡沫轴放松:滚动小腿(缓解起跳腿肌肉紧张);教师点评:“起跳时要‘蹬’而不是‘跳’,蹬地的力量越大,跳得越高”。器材准备:粉笔、泡沫轴4个。练习密度:约65%。▌第3课时:助跑与起跳衔接练习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弓步跳(激活大腿肌群)、侧跳(提升横向移动能力);专项游戏:“反应起跳”(教师喊“左”“右”,学生快速转向并起跳,培养反应速度与起跳协调性)。2.技术讲解与练习(25分钟):步骤1:复习弧线助跑与起跳(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纠正错误:如“转弧时身体倾斜不够”“起跳腿蹬地不充分”);步骤2:衔接练习:低强度衔接(慢速度弧线跑+起跳,重点体会“最后3步的节奏”:第1步大、第2步小、第3步起跳,每组5次,做3组);中等强度衔接(逐渐加快速度,教师用秒表记录助跑时间,要求“节奏稳定”,每组4次,做3组);标志线练习(在弧线段终点设置“起跳点”标志线,要求学生“脚踩标志线时起跳”,培养空间判断能力,每组3次,做3组)。步骤3:趣味竞赛:“起跳高度挑战”(用橡皮筋代替横杆,高度设置为学生身高的1/2,学生完成助跑+起跳,碰不到橡皮筋者获胜,增强参与感)。3.放松与总结(5分钟):瑜伽放松:婴儿式(放松背部与腿部);学生反思:“助跑时如何调整节奏才能准确踩到起跳点?”,教师强调“眼睛看前方,不要低头看脚”。器材准备:橡皮筋2根、秒表1个。练习密度:约70%。(二)提高阶段:技术细化与专项素质提升(第4-7课时)目标:强化“助跑—起跳—过杆”的连贯性,解决“坐杆”“碰杆”等常见错误,提升爆发力与柔韧性。▌第4课时:背越式过杆技术练习(上)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体前屈走(拉伸腘绳肌)、肩部绕环(放松手臂);专项游戏:“反弓展体”(学生躺在海绵垫上,双手抱头,尽量抬起上半身,体会“反弓”动作,每组10秒,做3组)。2.技术讲解与练习(25分钟):步骤1:过杆动作示范(教师用慢动作展示:起跳后身体呈“反弓”状,背部先接触横杆,手臂向头顶方向伸展,双腿自然下垂);步骤2:分解练习:原地反弓练习(站立位,双手向上举,身体向后仰,感受背部肌肉的拉伸,每组10次,做3组);跳上海绵垫练习(从低台阶跳下,落地时呈“反弓”状,背部贴紧海绵垫,每组8次,做3组);辅助过杆练习(用橡皮筋代替横杆,高度设置为学生身高的2/3,学生完成起跳后,教师扶着学生的腰部,帮助保持“反弓”姿势过杆,每组5次,做3组)。3.放松与总结(5分钟):静态拉伸:肩部拉伸(放松手臂)、腰部扭转(放松背部);教师强调:“过杆时要‘展’而不是‘缩’,反弓的幅度越大,越不容易碰杆”。器材准备:海绵垫4块、橡皮筋2根、低台阶1个。练习密度:约70%。▌第5课时:背越式过杆技术练习(下)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高抬腿跑(提升心率)、侧踢腿(拉伸大腿外侧);专项游戏:“平衡挑战”(学生单脚站在平衡垫上,保持10秒,提升核心稳定性)。2.技术讲解与练习(25分钟):步骤1:复习过杆动作(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纠正错误:如“过杆时弯腰”“腿抬得太高碰杆”);步骤2:强化练习:无杆过杆练习(学生完成助跑+起跳后,模仿过杆动作,背部贴紧海绵垫,每组6次,做3组);低高度过杆练习(横杆高度设置为1米,学生尝试完整动作,教师在旁边保护,每组4次,做3组);视频分析(用手机拍摄学生的过杆动作,播放慢动作,让学生自己找出“弯腰”“腿抬太高”等问题,每组2次,做3组)。3.放松与总结(5分钟):泡沫轴放松:滚动背部(缓解过杆时的肌肉紧张);学生分享:“过杆时如何保持身体的反弓?”,教师强调“起跳后要‘主动展体’,不要让身体自然下落”。器材准备:横杆1副、海绵垫4块、平衡垫4个、手机1部。练习密度:约75%。▌第6课时:专项素质训练(爆发力与柔韧性)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弓步跳(激活大腿肌群)、纵跳(唤醒爆发力);专项游戏:“蛙跳接力”(每组4人,依次蛙跳10米,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2.素质练习(25分钟):爆发力训练:原地纵跳(膝盖微屈,快速蹬地起跳,手臂配合向上摆,每组15次,做3组);台阶跳(从低台阶跳下,立即跳上更高的台阶,强调“落地缓冲+快速蹬地”,每组10次,做3组);单腿跳(单脚连续跳5米,换腿重复,提升单腿爆发力,每组8次,做3组)。柔韧性训练:体前屈(双腿伸直,双手尽量触摸脚尖,保持10秒,做3组);压腿(前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每组保持10秒,做3组);肩部绕环(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放松肩部肌肉)。3.放松与总结(5分钟):瑜伽放松:下犬式(拉伸腿后侧与背部);教师强调:“爆发力是跳高的基础,柔韧性是完成反弓动作的关键,两者都要坚持练习”。器材准备:低台阶2个、高台阶2个。练习密度:约80%。▌第7课时:完整动作组合练习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高抬腿跑(提升心率)、侧跳(提升横向移动能力);专项游戏:“助跑起跳接力”(每组4人,依次完成助跑+起跳,碰不到橡皮筋者得1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2.技术练习(25分钟):步骤1:复习完整动作(教师示范: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强调“动作连贯,没有停顿”);步骤2:分组练习:低强度完整练习(横杆高度设置为1.1米(女生)、1.3米(男生),学生完成完整动作,教师在旁边保护,每组5次,做3组);中等强度完整练习(横杆高度提升0.1米,学生尝试挑战,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成功次数,每组4次,做3组);同伴反馈练习(两人一组,一人练习,另一人观察,指出“助跑节奏”“起跳蹬地”“过杆动作”中的问题,每组3次,做3组)。3.放松与总结(5分钟):静态拉伸:腿部拉伸(放松大腿与小腿)、肩部拉伸(放松手臂);教师点评:“完整动作的关键是‘连贯’,助跑、起跳、过杆要像‘流水’一样,没有断点”。器材准备:横杆1副、海绵垫4块、橡皮筋2根。练习密度:约75%。(三)巩固阶段:比赛适应与综合提升(第8-10课时)目标:适应比赛场景,提升心理抗压能力,优化动作细节,实现成绩突破。▌第8课时:模拟比赛练习(上)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弓步跳(激活大腿肌群)、纵跳(唤醒爆发力);专项游戏:“节奏跑”(学生跟随教师的掌声做助跑,培养“听节奏”的能力)。2.模拟比赛(25分钟):规则设置:采用“资格赛”模式,横杆高度从1.2米(女生)、1.4米(男生)开始,每轮提升0.1米,每人有3次试跳机会;流程:学生抽签决定试跳顺序;试跳前,学生做“准备活动”(如原地纵跳、拉伸);试跳时,教师喊“各就各位”“跑”的信号,学生完成动作;试跳后,教师与同伴给予反馈(如“助跑节奏有点快”“过杆时腿抬得太高”)。3.放松与总结(5分钟):泡沫轴放松:滚动小腿(缓解起跳腿肌肉紧张);学生反思:“模拟比赛时,你有哪些紧张的地方?如何克服?”,教师强调“深呼吸可以缓解紧张,专注于动作本身”。器材准备:横杆1副、海绵垫4块、抽签纸若干。练习密度:约70%。▌第9课时:模拟比赛练习(下)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高抬腿跑(提升心率)、侧踢腿(拉伸大腿外侧);专项游戏:“反应起跳”(教师喊“跳”,学生快速起跳,培养反应速度)。2.模拟比赛(25分钟):规则调整:采用“决赛”模式,横杆高度从1.3米(女生)、1.5米(男生)开始,每轮提升0.1米,每人有2次试跳机会;重点关注:心理调节(教师在试跳前给予鼓励:“你已经练得很好了,放松跳”);动作细节(用手机拍摄学生的试跳动作,赛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助跑与起跳的衔接”“过杆时的反弓”等问题)。3.放松与总结(5分钟):瑜伽放松:婴儿式(放松背部与腿部);教师总结:“比赛时,动作的稳定性比‘求高’更重要,只要把平时练的动作做出来,就能取得好成绩”。器材准备:横杆1副、海绵垫4块、手机1部。练习密度:约75%。▌第10课时:总结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1.准备活动(10分钟):动态拉伸:弓步走(激活大腿前侧)、侧弓步(拉伸内侧肌群);专项游戏:“集体跳”(学生围成圈,一起做纵跳,培养团队凝聚力)。2.成果展示(20分钟):个人展示:学生自愿报名,挑战自己的最佳高度(教师记录成绩);小组展示:每组推荐1名学生,完成“助跑—起跳—过杆”的完整动作,由教师与学生代表评分(评分标准:动作规范性、高度、连贯性);颁奖环节:颁发“最佳进步奖”“最佳技术奖”“最佳团队奖”(用奖状或小奖品鼓励)。3.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通过10节课的训练,大家不仅掌握了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更学会了‘坚持’‘合作’‘勇敢’,这些品质会让你们受益终身”;学生分享:“训练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布置作业:“回家后,每天做10次原地纵跳和10次体前屈,保持专项素质”。器材准备:横杆1副、海绵垫4块、奖状若干、小奖品(如笔记本、笔)。练习密度:约60%。三、教学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海绵垫要铺厚(至少3层),避免落地时受伤;练习时,教师要站在学生旁边,随时准备保护(如过杆时扶着学生的腰部);禁止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