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_第1页
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_第2页
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_第3页
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_第4页
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保障3-6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1.2依据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12〕35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3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各类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工作,包括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2.1责任主体幼儿园健康管理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园长-分管副园长-保健医生-班级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六级责任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健康管理全覆盖。2.2岗位职责2.2.1园长作为幼儿园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规划健康管理工作,审批健康管理相关制度和预算。定期召开健康管理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如保健医生配备、消毒设备采购)。监督检查健康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如每月抽查晨检记录、消毒台账)。2.2.2分管副园长协助园长制定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如年度传染病防控计划、膳食管理计划)。分管保健室、食堂等部门,指导保健医生开展工作(如食谱审核、传染病排查)。组织开展健康培训(如班级教师的应急处理培训、保育员的消毒方法培训)。2.2.3保健医生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有1年以上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经验。负责幼儿健康检查(如新生入园体检、年度体检)、健康档案管理。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如手足口病预防方案、流感应急预案),指导班级教师开展晨午检。指导食堂制定食谱,进行膳食调查(如每月统计幼儿食物剩余量、测量体重身高)。处理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如幼儿发烧、擦伤),协助送医。2.2.4班级教师配合保健医生做好晨检(如检查幼儿手部卫生、询问家长幼儿健康情况)。每日观察幼儿在园情况(如饮食、睡眠、情绪),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保健医生。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不乱吃零食)。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传染病防控(如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提醒家长带幼儿接种疫苗)。2.2.5保育员负责幼儿园环境清洁与消毒(如活动室地面拖洗、玩具浸泡消毒),填写消毒记录。照顾幼儿的生活(如进餐、午睡、如厕),注意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呕吐、腹泻)。协助班级教师做好晨午检(如测量幼儿体温、检查幼儿携带物品)。2.2.6后勤人员负责食堂食材的采购与储存(如选择新鲜蔬菜、肉类,避免采购过期食品)。保障幼儿园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如紫外线灯、消毒机、水龙头)。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传染病防控(如对食堂进行全面消毒、采购消毒用品)。第三章日常健康管理3.1入园健康检查3.1.1晨检流程(“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用手触摸幼儿额头(判断是否发热)、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肿大)。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是否萎靡/烦躁)、面色(是否苍白/潮红)、咽喉(是否红肿)、皮肤(是否有皮疹/瘀斑)。三问: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如是否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四查:检查幼儿携带物品(是否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是否有未告知的外伤)。结论:健康幼儿:标记“绿码”,准予入园;轻微症状(如流涕、咳嗽):标记“黄码”,告知班级教师重点观察;疑似传染病(如发热、皮疹):标记“红码”,禁止入园,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3.1.2新生入园要求新生入园前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儿童健康检查表》(包括身高、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胸部X线等项目)。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核对疫苗接种记录(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未完成接种的需督促家长及时补种。填写《幼儿健康信息表》,包括过敏史(如牛奶、鸡蛋、花生)、疾病史(如哮喘、癫痫)、家族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3.2在园日常监测3.2.1体温测量每日晨检时测量幼儿体温(用额温枪或水银体温计),体温≥37.3℃的幼儿禁止入园。午检(12:30-13:00)、晚检(16:00-16:30)各测量一次体温,发现体温异常的幼儿立即带至隔离室,通知家长。3.2.2饮食与睡眠观察观察幼儿进餐情况(如是否挑食、食欲不振、呕吐),记录食物剩余量(如米饭剩余1/3、蔬菜未吃)。观察幼儿睡眠情况(如是否难以入睡、哭闹、出汗过多),记录睡眠时间(如小班12:30-14:30,中班12:40-14:20,大班12:50-14:00)。3.2.3活动观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乏力、气喘、摔倒),避免过度运动(如小班幼儿连续跑跳不超过15分钟)。3.3健康档案管理3.3.1档案内容基本信息:幼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健康检查记录:入园体检报告、年度体检报告(每学年一次)、季度体重身高测量记录。疾病记录: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的诊断书、治疗情况。疫苗接种记录:《儿童预防接种证》复印件、补种记录。特殊信息:过敏史、疾病史、家族病史、特殊饮食要求。3.3.2保管要求健康档案由保健医生统一保管,存放在保健室专用档案柜(上锁),避免泄露隐私。档案保存期限:幼儿离园后保存3年。3.3.3更新流程每季度更新一次体重身高记录;幼儿患病后,及时添加诊断书、治疗记录;疫苗接种完成后,更新疫苗接种记录。3.4环境卫生与消毒3.4.1清洁范围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走廊、楼梯、玩具、餐具、毛巾、被褥、水杯等。3.4.2消毒方法与频率物品/区域消毒方法频率空气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次每日幼儿离园后桌面、椅子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每日1次地面含氯消毒液(500mg/L)拖洗每日1次玩具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15分钟每周1次餐具蒸汽消毒(100℃,15分钟)每餐1次毛巾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15分钟每日1次被褥阳光暴晒2小时以上每周1次卫生间(便池、水龙头)含氯消毒液(1000mg/L)擦拭每日2次3.4.3记录要求填写《消毒记录表》,内容包括消毒日期、区域/物品、消毒方法、消毒液浓度、操作人签名。消毒记录保存期限为1年。3.5营养与膳食管理3.5.1食谱制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3-6岁儿童营养需要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小班:软烂易消化;中班:多样化;大班:粗杂粮)和季节变化(夏季:清淡、补水;冬季:温补、抗寒)。原则:食物多样(每日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类、豆类及制品等5类食物)、粗细搭配(如大米+小米、馒头+玉米)、荤素均衡(如青菜+瘦肉、豆腐+鱼肉)、色彩丰富(如红色番茄、绿色青菜、黄色南瓜)。流程:1.保健医生、厨师长、班级教师共同制定每周食谱;2.报园长审核(重点检查营养搭配、食物安全性);3.每周一公示食谱(在幼儿园门口或微信公众号);4.每季度调整一次(根据膳食调查结果,如幼儿体重增长缓慢,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蔬菜剩余多,调整蔬菜种类)。3.5.2膳食调查每月开展一次膳食调查,内容包括:食物剩余量统计(如米饭剩余10%、蔬菜剩余20%);幼儿体重身高测量(与上月对比,判断营养状况);家长反馈(如幼儿不爱吃胡萝卜,调整为胡萝卜炒肉)。3.5.3特殊饮食照顾过敏儿:家长提供医院出具的过敏证明(如“对牛奶蛋白过敏”),保健医生在食谱中标记禁忌食物(如牛奶、蛋糕),班级教师和厨师长严格执行(如给过敏儿提供豆浆代替牛奶)。体弱儿:对贫血(血红蛋白<110g/L)、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等体弱儿,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食谱(如贫血儿增加瘦肉、动物肝脏;佝偻病儿增加牛奶、豆制品)。宗教/文化禁忌:尊重幼儿宗教或文化习惯(如素食幼儿,提供豆腐、豆浆、坚果等植物蛋白食物)。3.6心理健康监测3.6.1情绪观察每日观察幼儿情绪状态(如是否哭闹、沉默、攻击性强、不愿参与活动),记录异常情况(如“小班幼儿XX,今日哭闹不止,不愿进教室”)。对情绪异常的幼儿,及时沟通(如“你今天看起来不开心,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了解原因(如与同伴吵架、想念家长)。3.6.2心理疏导对情绪低落的幼儿,给予安抚(如拥抱、表扬),转移注意力(如一起玩玩具、讲故事)。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引导其用正确方式表达情绪(如“你可以告诉小朋友‘我不喜欢这样’,而不是打人”)。对严重情绪问题(如持续一周哭闹、拒绝进食),通知家长带幼儿到专业心理机构咨询。3.6.3家长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情绪状态(如“您的孩子最近在园很活跃,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如避免过度批评、多陪伴幼儿),分享心理疏导方法(如“当幼儿哭闹时,先共情,再解决问题”)。第四章疾病防控与管理4.1常见传染病预防4.1.1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玩具、餐具、手)。预防措施:1.消毒:每日对玩具、餐具、毛巾等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15分钟;活动室地面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拖洗;2.晨午检:重点检查幼儿手、足、口腔是否有皮疹或溃疡,是否有发热(≥37.3℃);3.疫苗接种:鼓励家长带幼儿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4.健康宣传:向家长宣传“勤洗手(用肥皂流动水)、少去人群密集处、避免接触患病儿童”。4.1.2流感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预防措施:1.通风: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2.晨午检: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3.疫苗接种:鼓励家长带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每年9-11月接种);4.健康宣传:向家长宣传“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共用毛巾”。4.1.3水痘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疱疹液)。预防措施:1.隔离:患病幼儿需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约10-14天);2.消毒:对患病幼儿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衣服)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消毒;3.疫苗接种:鼓励家长带幼儿接种水痘疫苗(12-18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4.2常见疾病处理4.2.1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流涕、咳嗽、发热(≤38.5℃)。处理流程:1.班级教师将幼儿带至隔离室,测量体温;2.给幼儿多喝水,用温水擦浴降温(避免使用酒精);3.通知家长(如“您的孩子今日在园流涕、咳嗽,体温37.8℃,请您来接孩子回家休息”);4.对幼儿接触过的物品(如椅子、玩具)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消毒;5.提醒家长:给幼儿服用儿童感冒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避免去人群密集处,症状加重需就医。4.2.2腹泻(急性胃肠炎)症状:大便次数增多(≥3次/日)、大便稀(如水样便)、呕吐。处理流程:1.班级教师立即将幼儿带至隔离室,让其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2.测量体温,观察精神状态(如是否萎靡、口渴);3.通知家长(如“您的孩子今日在园腹泻2次,呕吐1次,请您来接孩子就医”);4.对幼儿接触过的物品(如餐具、毛巾)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浸泡消毒;5.提醒家长:给幼儿补充水分(如口服补液盐),避免吃生冷食物,症状加重需就医。4.3体弱儿与特殊儿童管理4.3.1体弱儿定义贫血(血红蛋白<110g/L)、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同年龄儿童均值2个标准差)、反复呼吸道感染(1年内感冒≥6次)等。4.3.2管理流程筛查:通过年度体检、日常观察筛查体弱儿(如“小班幼儿XX,体重12kg,低于同年龄均值2个标准差,诊断为营养不良”);建档:为体弱儿建立《体弱儿健康档案》,内容包括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饮食调整计划;跟踪:保健医生每月测量体弱儿体重身高,检查饮食情况(如“营养不良儿XX,本月体重增长0.5kg,饮食情况良好”);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体弱儿情况(如“您的孩子本月体重增长明显,继续保持目前的饮食”),提醒家长带幼儿定期就医(如贫血儿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4.3.3特殊儿童管理哮喘儿童:家长提供医院出具的哮喘诊断证明(如“支气管哮喘”),保健医生制定《哮喘儿童管理计划》(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备用哮喘药物);癫痫儿童:家长提供医院出具的癫痫诊断证明(如“癫痫大发作”),保健医生制定《癫痫儿童应急计划》(如发作时让幼儿侧卧、避免按压肢体、及时通知家长)。4.4疫苗接种管理4.4.1记录核对新生入园时,核对《儿童预防接种证》,记录未完成的疫苗接种(如“乙肝疫苗第三剂未接种”);每月核对一次疫苗接种记录,提醒家长及时补种(如“您的孩子需要接种脊灰疫苗第四剂,请于本月内带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4.4.2异常处理幼儿接种疫苗后,若出现发热(≤38.5℃)、皮疹等轻微反应,通知家长在家观察(如“您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热38℃,属于正常反应,多喝水,用温水擦浴降温”);若出现严重反应(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立即送医,并报告疾控中心。第五章应急处理流程5.1突发疾病应急处理5.1.1处理流程发现:班级教师发现幼儿突发发热(≥38.5℃)、呕吐、抽搐等症状,立即将幼儿带至隔离室(避免接触其他幼儿);初步处理:发热:给幼儿多喝水,用温水擦浴降温(避免使用酒精);呕吐:让幼儿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清理口腔;抽搐:让幼儿侧卧,解开衣领,避免按压肢体(防止骨折);通知家长:立即用电话通知家长(如“您的孩子今日在园突发抽搐,已带至隔离室,请您尽快赶到幼儿园”);送医:若家长无法及时赶到,由保健医生陪同送医(需家长授权,如“家长同意由保健医生陪同送医”);消毒:对幼儿接触过的物品(如椅子、玩具)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消毒,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记录:填写《突发疾病记录表》(内容包括幼儿姓名、班级、症状、处理时间、家长联系情况、送医情况);报告:若幼儿被诊断为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立即向园长报告,园长向疾控中心(电话:____)和教育部门报告。5.2意外伤害应急处理5.2.1常见意外伤害类型擦伤、跌伤、烫伤、误食、异物卡喉等。5.2.2处理流程(以擦伤为例)发现:班级教师发现幼儿擦伤(如“小班幼儿XX,在操场跑跳时摔倒,膝盖擦伤,有少量出血”);初步处理:1.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泥沙);2.用碘伏消毒伤口(避免使用酒精,因为酒精会刺激伤口);3.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通知家长:电话通知家长(如“您的孩子今日在园摔倒,膝盖擦伤,已做消毒处理,请您来接孩子回家休息”);记录:填写《意外伤害记录表》(内容包括幼儿姓名、班级、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处理情况);改进:分析受伤原因(如“操场地面有积水,导致幼儿摔倒”),采取改进措施(如“每日检查操场地面,及时清理积水”)。5.2.3异物卡喉应急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情况:幼儿吞食异物(如花生、硬币),出现呼吸困难、咳嗽、面色发紫等症状;处理流程:1.让幼儿站着或坐着,教师站在幼儿身后,双手环抱幼儿腰部;2.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幼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3.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5-6次);4.若异物未排出,重复上述动作;5.若幼儿失去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5.3传染病暴发应急处理5.3.1定义班级内1天内出现3例及以上疑似传染病病例(如手足口病),或1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疑似传染病病例。5.3.2处理流程隔离:立即将疑似病例带至隔离室,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停课:对出现传染病暴发的班级,停课1-2周(根据疾控中心建议);消毒:对班级进行全面消毒(如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所有物品、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报告:园长立即向疾控中心(电话:____)和教育部门报告(如“XX幼儿园小班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已停课消毒”);追踪:保健医生追踪疑似病例的诊断结果(如“3例疑似病例中,2例确诊为手足口病,1例排除”);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宣传传染病暴发情况(如“XX幼儿园小班出现手足口病病例,请家长注意幼儿健康”),提醒家长做好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处)。第六章家园共育6.1家长责任与配合晨检配合:如实告知幼儿在家的健康情况(如“我的孩子昨天发烧了,今天已经好了”),不隐瞒病情(如“我的孩子有手足口病,还没好,不要让他入园”);健康告知:幼儿患病后,及时告知幼儿园(如“我的孩子今天腹泻,不能入园”),避免传染给其他幼儿;疫苗接种:按时带幼儿接种疫苗(如“我的孩子已经接种了乙肝疫苗第三剂”),不拖延;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不乱吃零食、不喝生水);应急配合:幼儿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及时赶到幼儿园(如“我的孩子突发抽搐,我马上到幼儿园”)。6.2沟通机制6.2.1家长会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主题包括“幼儿健康管理”“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如“我们每天进行晨检,每周消毒玩具”),听取家长意见(如“希望增加幼儿户外活动时间”)。6.2.2家园联系册每周填写家园联系册,内容包括幼儿在园的健康情况(如“本周没有生病,饮食睡眠良好”)、情绪状态(如“本周很开心,参与了很多活动”);家长可以在联系册上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如“孩子本周在家有点咳嗽,请注意”)。6.2.3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1-2篇健康知识文章(如“春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幼儿正确洗手方法”);发布幼儿园健康管理工作动态(如“本周进行了全园消毒,请家长放心”);开通家长留言功能,及时回复家长问题(如“请问幼儿发烧多少度需要送医?”“体温超过38.5℃需要送医”)。6.3健康知识宣传6.3.1健康手册发放每学期初向家长发放《幼儿健康手册》,内容包括:幼儿营养:如何搭配一日三餐(如“早餐:牛奶+鸡蛋+面包;午餐:米饭+瘦肉+青菜;晚餐:粥+馒头+豆腐”);常见疾病预防: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的预防措施;安全教育:如何防止跌倒、烫伤、误食(如“不让幼儿碰热水壶,把药品放在高处”);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如“当幼儿哭闹时,先共情,再解决问题”)。6.3.2健康讲座每学期举办2-3次健康讲座,邀请儿科医生、nutritionist等专家,主题包括:春季:“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夏季:“幼儿夏季防暑与饮食”;秋季:“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冬季:“幼儿冬季感冒的预防”。6.3.3主题活动开展“健康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习健康知识:“正确洗手”:教幼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内、外、夹、弓、大、立、腕);“我会刷牙”:教幼儿用儿童牙刷和牙膏正确刷牙(上下刷、里外刷);“不挑食”:通过游戏(如“蔬菜宝宝找朋友”)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的好处(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好”);“急救小常识”:教幼儿简单的急救方法(如“擦伤了要找老师,用碘伏消毒”)。第七章监督与评估7.1监督机制7.1.1园长检查每月抽查1次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晨检记录(是否完整、规范);消毒记录(是否填写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