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概述神经生物学研究室高小青神经科学基础第一页,共五十页。BrainSpinalcordNervoussystemPeripheralnervoussystem(PNS)
Centralnervoussystem(CNS)躯体神经Somaticnerve内脏神经Visceralnerve周围神经CranialnervesSpinalnervesVisceralnerves运动(传出)神经感觉(传入)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第二页,共五十页。
脑Brain
脊髓Spinalcord
周围神经Peripheralnerve
端脑Telencephalon间脑Diencephalon小脑Cerebellum脑干Brainstem
--中脑Midbrain--脑桥pons--延髓Medullaoblongata
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组成第三页,共五十页。(一)位置椎管内上端下端成人--平对L1下缘新生儿--平对L3下缘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第四页,共五十页。有两个膨大颈膨大cervicalenlar-gment--位于C5-T1节段--相当于发出臂丛(分布于上肢)的部位腰骶膨大lumbosacralenlargment--位于L2-S3节段--相当于发出腰骶丛(分布于下肢)的部位(二)脊髓的外形第五页,共五十页。①脊髓圆锥
Conusmedullaris②终丝Filumterminale--是从脊髓圆锥向下延续的一条细丝,末端附着于尾骨背面--由软脊膜构成,不含神经组织;在S2以下有硬脊膜包裹脊髓下端2个结构脊髓圆锥终丝第六页,共五十页。前正中裂(1条)
anteriormedianfissure后正中沟(1条)
posteriormediansulcus前外侧沟(1对)
anterolateralsulcus--有脊神经前根的根丝附着后外侧沟(1对)
posteriolateralsulcus--有脊神经后根的根丝附着脊髓表面有6条沟、裂第七页,共五十页。马尾Caudaequina组成:腰、骶、尾神经的前、后根在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有一长段在椎管内垂直下降,这些神经根围绕终丝组成马尾临床意义——腰椎穿刺(部位:L3、4或L4、5间)第八页,共五十页。中脑脑桥延髓二、脑(一)脑干第九页,共五十页。脑干腹面观1.延髓Medullaoblongata①分界标志上端--借延髓脑桥沟与脑桥分界下端--以枕骨大孔与脊髓分界②特点--脊髓所有的沟裂均延伸至延髓延髓脑桥沟前正中裂前外侧沟第十页,共五十页。③主要结构锥体Pyramid锥体交叉Decussationofpyramid橄榄Olive(藏下橄榄核)④附着的脑神经Ⅸ、Ⅹ、Ⅺ(橄榄后沟)Ⅻ(锥体与橄榄之间)第十一页,共五十页。2.脑桥Pons①主要结构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基底沟②有4对脑神经附着延髓脑桥沟内(自内侧向外侧)——Ⅵ、Ⅶ、Ⅷ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Ⅴ
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基底沟ⅤⅥ、Ⅶ、Ⅷ第十二页,共五十页。①主要结构大脑脚脚间窝后穿质
②动眼神经根自大脑脚内侧出脑3.中脑Midbrain大脑脚脚间窝后穿质Ⅲ根第十三页,共五十页。脑干背面观上部构成菱形窝的下半以髓纹同脑桥背面分界下部--形似脊髓--主要结构有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延髓构成菱形窝的上半窝的上外侧为小脑上脚
脑桥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小脑上脚延髓上部背面髓纹脑桥背面第十四页,共五十页。①主要结构---两对隆起上丘--为视觉反射中枢--借上丘臂连外侧膝状体下丘--为听觉反射中枢--借下丘臂连内侧膝状体②有滑车神经附着--自下丘下方出脑--是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
中脑上丘下丘滑车神经第十五页,共五十页。第四脑室Fourthventricle
1.位置--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2.顶朝向小脑构成前部---小脑上脚+上髓帆后部--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十六页,共五十页。——由上皮性的室管膜、软脑膜及表面的血管构成。其部分血管反复分支成丛,夹带软脑膜、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十七页,共五十页。3.交通①向上--经中脑水管→第三脑室②向下--通脊髓中央管③经脉络组织上的第四脑室正中孔(1个)和第四脑室外侧孔(1对)→蛛网膜下隙第十八页,共五十页。4.第4脑室底——菱形窝rhomboidfossa脑桥背面延髓背面上部--两者以髓纹分界①构成上外侧界--小脑上脚下外侧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②境界第十九页,共五十页。③主要结构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前庭区--深面有前庭神经核听结节--深面有蜗神经背核面神经丘--深藏展神经核、面神经膝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迷走神经背核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面神经丘前庭区听结节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第二十页,共五十页。1.位置颅后窝脑桥与延髓背面枕叶与小脑幕下方2.外形①分部小脑半球--为两侧膨大部小脑蚓--为中间狭窄部(二)小脑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②两面1)上面较平坦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2)下面隆凸(但中部凹陷)主要结构小脑扁桃体小结、蚓垂、蚓锥体蚓结节绒球绒球脚小脑上面
小脑下面小脑扁桃体小结蚓垂蚓锥体蚓结节绒球绒球脚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④小脑的分叶1)绒球小结叶又称原小脑、前庭小脑2)前叶位于原裂之前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3)后叶位于原裂之后又称新小脑、大脑小脑后外侧裂③主要的小脑裂原裂primaryfissure后外侧裂--位于小脑下面,绒球与后叶之间原裂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为埋于髓质内的4对灰质团块,自内侧→外侧分别是顶核fastigialnucleus球状核globosenucleus栓状核emboliformnucleus齿状核dentatenucleus3.小脑的内部结构①小脑皮质cerebellarcortex②小脑核cerebellarnuclei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③小脑髓质cerebellarmedulla
①小脑上脚
superiorcerebellarpeduncle(结合臂)--主要与中脑联系②小脑中脚
middlecerebellarpeduncle(脑桥臂)--主要与脑桥联系③小脑下脚
inferiorcerebellarpeduncle(绳状体)--主要与延髓联系第二十五页,共五十页。间脑位于端脑与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遮盖,仅腹侧部露出一小部分分为5部(三)间脑第二十六页,共五十页。是两块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前部:狭窄称丘脑前结节后部:膨大称丘脑枕借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背侧丘脑1、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丘脑前结节丘脑枕下丘脑沟第二十七页,共五十页。位置:丘脑枕后下方组成:包括两对隆起特点:属特异性中继核2、后丘脑Metathalamus①内侧膝状体
medialgeniculatebody--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投射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下丘臂第二十八页,共五十页。--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投射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②外侧膝状体Lateralgeniculatebody第二十九页,共五十页。位于第3脑室顶周围组成: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等3、上丘脑Epithalamus第三十页,共五十页。4、底丘脑Subthalamus位置--间脑与中脑被盖的移行区功能--含底丘脑核,与纹状体关系密切,属锥体外系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位置--背侧丘脑下方组成视交叉灰结节--向下连漏斗,漏斗下端连垂体乳头体5、下丘脑Hypothalamus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1、端脑的外形与分叶①有隆起的回gyrus和凹陷的沟sulcus回沟(四)端脑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
②有2个裂隙——大脑纵裂与大脑横裂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
③大脑半球有3个面上外侧面下面(底面)内侧面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④大脑半球有3条恒定的沟中央沟centralsulcus外侧沟lateralsulcus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sucus第三十六页,共五十页。⑤大脑半球分为额、顶、枕、颞、岛5叶岛叶第三十七页,共五十页。海马
Hippocampus是齿状回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隆起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第三十八页,共五十页。2、端脑的内部结构①侧脑室
Lateralventricle位置、内容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含脑脊液分部前角(额叶内)中央部(顶叶内)后角(枕叶内)下角(颞叶内)第三十九页,共五十页。4.
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和下角内交通:经室间孔通第3脑室室间孔第四十页,共五十页。②基底核
basalnuclei因位置靠近脑底而得名包括4对核团尾状核;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corpusstriatum屏状核;杏仁体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页。呈“C”形分为头、体、尾3部居背侧丘脑背外侧与侧脑室相邻1)尾状核Caudatenucleus尾状核第四十二页,共五十页。2)豆状核Lentiformnucleus位于岛叶深面在水平切面上呈三角形被2个白质板分为3部内侧两部称苍白球---称旧纹状体globuspallidus外侧部称壳putamen--与尾状核合称新纹状体第四十三页,共五十页。3)屏状核claustrum---为岛叶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灰质,功能不明4)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钩深面,连尾状核尾,参与组成边缘系统第四十四页,共五十页。3、大脑半球的髓质①联络纤维
associationfibers概念是联系同侧大脑半球各部皮质(叶与叶、回与回之间)的纤维主要联络纤维上纵束(额-顶-枕-颞叶)下纵束(枕-颞叶)钩束(额-颞2叶前部)扣带(边缘叶各部)第四十五页,共五十页。②连合纤维Commissuralfibers
(1)概念★:是联系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2)主要连合纤维——胼胝体Corpuscallosum位于大脑纵裂底分嘴、膝、干、压部4部胼胝体嘴膝干压部第四十六页,共五十页。是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宽厚的白质板在左、右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管理代理合同模板
- 2025电子产品采购合同(通讯设备)
- 2025商务英语写作货物进口合同范本
- 杭州买房别墅合同范本
- 途家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浴室瓷砖租房合同范本
- 煤炭合同范本模板
- 政府文印合同范本
- 出具汇算报告合同范本
- 2025年公文核改竞赛试题及答案
- 有机硅行业面试攻略:高级岗位面试题库
- 2025历年退役军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动员大会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路径-洞察及研究
- 专利分级管理办法
- 中组部选调生管理办法
- 克痉方湿热敷: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康复新路径
- 血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