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_第1页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_第2页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_第3页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_第4页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方案范本——以“春天的小园丁”自然主题亲子活动为例一、活动背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且“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春季是自然万物复苏的季节,结合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年龄特点,设计“春天的小园丁”亲子活动,旨在通过亲子共同参与种植、观察、创作的过程,促进幼儿对自然生长规律的认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与责任感;同时引导家长掌握“在生活中支持幼儿学习”的互动技巧,构建“家园协同”的教育共同体。二、活动目标(一)儿童发展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种植操作,感知“种子-发芽-生长”的基本过程,能说出1-2种常见种子(如向日葵、小番茄)的名称及特征。2.技能目标:尝试使用简单工具(如小铲子、喷壶)进行种植,学会“挖洞-放种子-盖土-浇水”的基本步骤,发展手眼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亲子合作的乐趣,萌发对植物的关爱之情,初步建立“责任”意识(如“要每天给小芽浇水”)。(二)家长成长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自然教育”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的小事(如种植)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2.技能目标:掌握“引导幼儿观察”的方法(如用“你发现种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替代“这是西瓜种子”),学会用“描述性表扬”鼓励幼儿(如“你把土盖得很平整,小种子一定很舒服”)。3.情感目标:通过亲子互动,感受幼儿的学习方式,增强对幼儿的理解与接纳。三、活动基本信息活动主题:春天的小园丁——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春天适合年龄:2-6岁幼儿(可按2-3岁、4-5岁、5-6岁分小组,调整活动难度)活动时间:周六上午9:30-11:30(避开幼儿午睡时间,预留15分钟签到缓冲)活动地点:机构户外操场(种植区)+室内教室(创作区)参与人数:20-30组家庭(每组1-2名家长陪同,确保活动密度适宜)四、活动流程设计(分阶段)(一)签到与暖场(9:30-9:50)1.签到环节:在机构入口设置“春天的签到墙”:用KT板制作大树轮廓,让幼儿用手指蘸绿色颜料在“树枝”上印“小嫩芽”(家长协助写幼儿姓名),营造“春天到来”的氛围。发放活动物料包:每个家庭领取“种植工具套装”(小铲子、喷壶、标签卡)、“观察手册”(空白画纸+蜡笔)。2.暖场游戏:亲子律动《春天在哪里》主持人带领家长与幼儿一起做动作:“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双手举高转圈)“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双手做“小树”生长状)“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家长抱幼儿转圈圈)。目的:打破陌生感,让幼儿快速进入活动状态。(二)主题活动:春天的种植计划(9:50-10:30)1.环节1:种子的秘密(15分钟)——认知铺垫操作说明:主持人展示提前准备的种子(向日葵、小番茄、绿豆、花生),请幼儿用“看、摸、闻”的方式观察:“这个种子像什么?”“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摸起来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家长引导幼儿表达:如“宝宝,你看这个向日葵种子,像不像小瓜子?”“你摸一摸,是不是糙糙的?”播放简短视频(1分钟):种子发芽的延时摄影,让幼儿直观感受“种子变芽”的过程。关键提示:避免直接灌输“这是XX种子”,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主动观察与表达,符合《指南》“鼓励幼儿用多种感官探索”的要求。2.环节2:种植小能手(25分钟)——动手操作操作说明:分组种植:2-3岁组种植“绿豆”(种子大、易发芽,适合精细动作较弱的幼儿);4-5岁组种植“小番茄”(需要挖较深的洞,培养手劲);5-6岁组种植“向日葵”(需要插标签,培养记录意识)。步骤引导(主持人边示范边讲解):①拿小铲子在花盆里挖一个“小坑”(深度:绿豆1cm,小番茄2cm,向日葵3cm);②放2-3颗种子(避免种子不发芽);③用土把坑盖好,用手轻轻压一压(不要太用力,不然种子会“喘不过气”);④用喷壶浇适量水(“要让土喝饱水,但不要淹死种子哦”);⑤给花盆挂标签卡(写幼儿姓名+种子名称,如“朵朵的小番茄”)。家长角色:协助幼儿使用工具(如扶着花盆),但不代替操作;用语言提示步骤(如“宝宝,该给种子盖土了”),而非直接动手。安全注意:提前检查工具(小铲子边缘磨圆,避免划伤);提醒幼儿“不要把种子放进嘴里”。(三)延伸活动:春天的礼物(10:30-11:10)——创意表达操作说明:带幼儿回到教室,用“种植剩下的材料”进行创作:①2-3岁组:用种子粘画(将绿豆、花生粘在画纸上,做“春天的小花”);②4-5岁组:用彩纸制作“种子的家”(画花盆+贴种子图片,写“我的种子会变成XX”);③5-6岁组:制作“观察日历”(在画纸上画7个格子,每天记录“小芽的身高”)。家长引导幼儿分享作品:“宝宝,你做的是什么?”“你的种子会变成什么?”价值体现:将种植活动与艺术创作结合,让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春天”“生长”的理解,符合《指南》“支持幼儿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的要求。(四)结束环节:分享与总结(11:10-11:30)1.作品展示:将幼儿的种植盆与创作作品放在展示区,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观,互相分享:“你种了什么种子?”“你的画里有什么?”2.总结发言:主持人总结:“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了种子,做了春天的礼物,大家都很棒!种子需要我们每天照顾,就像爸爸妈妈照顾我们一样,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小园丁哦!”家长代表分享:邀请1-2位家长说说“今天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感受”(如“原来孩子自己会用铲子,我之前总是帮他做,以后要多让他试试”)。3.合影留念:全体家庭在“春天的签到墙”前合影,留下美好回忆。五、活动准备清单(一)物料准备类别物品清单数量种植工具小铲子(圆边)、喷壶、花盆(带排水孔)、土壤(腐殖土+珍珠岩)、种子(向日葵、小番茄、绿豆、花生)每组1套创作材料标签卡、蜡笔、彩纸、胶水、种子(剩余)、KT板(签到墙)、颜料(绿色)若干其他观察手册(空白画纸)、视频(种子发芽延时摄影)、音响设备、消毒湿巾若干(二)人员准备主持人:1名(机构教师,负责活动流程引导);助教:2-3名(机构教师,负责物料发放、安全维护、拍照);家长志愿者:2名(协助签到、引导场地)。(三)环境布置户外种植区:清理场地,摆放种植桌(铺防水布,避免土壤弄脏地面);室内创作区:摆放小桌子(适合幼儿高度),张贴“春天的图片”(如发芽的小草、开花的树);签到区:设置“春天的签到墙”(大树轮廓+空白树枝),摆放颜料与纸巾。六、活动注意事项(一)安全保障1.工具安全:所有工具(如小铲子)提前检查,确保无尖锐边角;2.场地安全:户外场地清理障碍物(如石头、碎玻璃),室内地面保持干燥;3.卫生安全:活动前提醒幼儿洗手,提供消毒湿巾;种植后引导幼儿用湿巾擦手,避免土壤入口。(二)互动指导1.家长引导技巧:避免“指令式”指导(如“你要这样做”),改用“提示式”提问(如“你觉得种子应该放在哪里?”);2.关注个体差异:对胆小的幼儿,家长可先做示范(如“妈妈先挖一个坑,宝宝跟着做”);对活泼的幼儿,鼓励其独立完成(如“宝宝自己试试,妈妈相信你”)。(三)应急措施1.天气应对:若遇下雨,提前将种植活动转移至室内(用种植箱代替花盆);2.幼儿情绪应对:若幼儿哭闹,由助教带至安静区域安抚(如玩玩具、听故事),避免影响其他家庭;3.受伤处理:现场准备急救包(创可贴、消毒棉),若有轻微划伤,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七、活动评估与延伸(一)活动评估1.幼儿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如种植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作品分析(如种子粘画的创意),评估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标;2.家长评估:发放《家长反馈表》(内容包括“活动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学到了亲子互动技巧”“对活动的建议”),收集家长意见;3.机构评估:通过活动照片、视频回顾,反思流程中的不足(如环节时间是否合理、物料准备是否充分)。(二)延伸活动1.家庭种植日记:鼓励家长与幼儿每天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如“3月10日,小芽冒出了头”“3月15日,小芽长了2片叶子”),用照片或图画贴在“观察手册”里;2.机构跟踪:每周在机构公众号发布“小园丁成长记”(展示幼儿的种植成果),邀请家长分享“照顾种子的故事”;3.后续活动:待种子发芽后,开展“春天的聚会”(让幼儿带自己的小芽来机构,分享“照顾小芽的经验”)。八、附:给家长的小贴士1.活动中,请放下手机,专注于和孩子一起“玩”——你的关注是孩子最好的鼓励;2.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如把土撒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