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945-2024 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43-T 2945-2024 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43-T 2945-2024 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43-T 2945-2024 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43-T 2945-2024 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65.020B3043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PholiotaconissansIDB43/T2945—2024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地环境 15培菌管理 1 6栽培技术 2 7病虫害防治 2 7.2 7.4 8采收 39转潮管理 3 3 3附录A (资料性)生产操作档案4 附录C(资料性)物候期记载档案 6DB43/T294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郴州绿之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仁鸿展食用菌发展有限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芳、彭丁文、胡婷、黄晓辉、王小艳、冯立国、田东辉、张宇、王春晖。DB43/T2945—20241硫黄鳞伞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硫黄鳞伞栽培的产地环境、培菌管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转潮管理、废弃物处理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硫黄鳞伞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硫黄鳞伞Pholiotaconissans隶属担子菌纲、蘑菇目、球盖菇科、鳞伞属。4产地环境环境条件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生产中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覆土宜为肥沃疏松的壤土,pH值6.0~7.0,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规定。5培菌管理5.1培养基配方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配方详见表1。2DB43/T2945—2024表1培养基配方5.2制种方法制种方法按NY/T528规定的要求。5.3培养条件菌种培养适宜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60%~70%,无需光照。5.4菌种要求原种及栽培种培养30天~35天,至菌丝长满菌袋即可使用。菌种应符合NY/T1742规定。6栽培技术6.2栽培方法采用栽培袋脱袋覆土方式进行出菇,覆土宜采用透气性较好,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将菌包脱袋后排列整齐,每包间隔4cm~6cm,菌包间隙覆土填充,表面完全覆盖,厚度1cm~2cm,覆土后雾水浇透。6.3发菌管理每天早中晚通风并进行气雾喷水1~2次,反季节2-3次,保持环境温度15℃~28℃,湿度80%以上,培养15天~20天至菌丝在土壤表面开始扭结。6.4出菇管理待菌丝爬至土表并开始扭结,开始形成幼蕾时,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约30min,保持覆土湿润,棚内空气湿度88%~95%,温度15℃~28℃,给与散射光照50lx~100lx。7病虫害防治DB43/T2945—2024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7.2农业防治选用优质高抗品种,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把好栽培基质质量关,规范生产操作,营造适宜的培菌及出菇环境,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7.3物理防治场地设施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利用防虫网、粘虫板和杀虫灯等阻挡或诱杀害虫;及时清理废菌棒及污染菌棒。7.4化学防治应选用国家允许的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施用按照NY/T393的规定进行。8采收当菌柄5cm~8cm,菌盖半球形,尚未开伞或半开伞,菌褶颜色金黄时即可采收。采摘时可用小刀或剪刀于靠近土表位置沿水平方向切割,也可微带土层整簇采收打包,有利于保鲜运输,产品质量应符合GB7096要求。9转潮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掉土表子实体残余物,充分补水一次,温湿度管理同6.3、6.4。10天~15天可采收第二潮菇,采收方法见8。10废弃物处理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11档案管理生产记录应当建档保存,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档案记录(见附录A)、投入品档案记录(见附录B)、物候期记载档案记录(见附录C),档案保存期限为二年以上。DB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