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_第1页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_第2页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_第3页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_第4页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联与传导机制研究一、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作为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汇率作为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仅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更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国内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而股票市场,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场所,其价格走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的变化,还体现了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状况,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完善,两者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对于投资者而言,深入理解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特征。汇率的波动会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影响股票价格。比如,人民币升值可能使得进口型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其股票价格可能上涨;而出口型企业则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压力,股票价格可能下跌。投资者若能准确把握汇率与股价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能更好地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宏观调控意义。汇率政策和股票市场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当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可能会引发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反之亦然。政策制定者需要全面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制定政策时进行综合考量,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例如,在制定汇率政策时,需要考虑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避免因汇率调整不当导致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在对股票市场进行调控时,也需要关注汇率因素,确保政策的协同效应。通过研究两者关系,政策制定者还能及时发现金融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1.2研究目标与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精确揭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全面且系统的研究,为投资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提供有力依据,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同时,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政策制定者优化政策组合,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达成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并深入研读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经典文献、前沿研究成果以及权威统计数据。对这些资料进行细致梳理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研究方向,避免重复研究,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实证分析法: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币汇率指标(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和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标(如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等),构建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型,如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协整检验模型等。运用这些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以准确验证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动态传导机制,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的时间跨度、样本容量、数据质量等因素,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必要的统计检验,以提高实证分析的精度和有效性。案例分析法:精选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以及股票市场发生重大事件的典型时期和案例,如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等。深入剖析在这些特殊时期和事件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具体表现、相互影响过程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详细分析,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市场环境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供有力的现实支撑。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如事件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全面挖掘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启示。1.3创新点与研究不足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研究维度多元化。从宏观经济、微观企业和投资者行为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以往研究仅从单一维度或少数几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局限。不仅考虑了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如国际贸易收支、货币供应量、利率等)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传导路径;还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了汇率波动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成本、收益、竞争力以及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揭示其对股票价格的微观作用机制;同时,关注投资者在汇率波动背景下的行为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影响。二是采用新数据与新方法。在数据选取上,涵盖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股票市场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数据,包括人民币对多种主要货币的汇率数据、股票市场不同板块(如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和不同行业的股票价格数据等,使研究结果更具时效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如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外,还引入了一些新兴的分析方法,如分位数回归、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等。分位数回归可以更全面地刻画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关系,揭示两者关系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异质性;TVP-VAR模型则能够捕捉到变量之间的动态时变特征,更好地反映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样本数据存在局限性。尽管在数据选取上力求全面和最新,但由于数据获取的渠道和范围有限,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相关的市场信息和特殊情况。例如,某些非上市企业或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难以获取,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整个实体经济的代表性。此外,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市场的长期趋势,但对于一些短期突发事件(如地缘政治冲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对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影响,可能无法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验证。二是模型设定存在简化。在构建计量模型时,为了便于分析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对复杂的经济金融现实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和抽象。模型中可能无法完全纳入所有影响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的非理性波动、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效应等。这些未被纳入模型的因素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导致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精度受到一定限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和样本范围,改进模型设定,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二、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汇率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硕,理论与实证研究齐头并进。理论层面,流量导向模型与存量导向模型(又称股票导向模型)成为两大经典理论。流量导向模型由Dornbusch和Fisher于1980年提出,该模型从国际贸易平衡视角出发,强调经常项目对汇率的影响。在直接标价法下,模型认为汇率与股价呈反向关系。汇率波动会对一国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居民财富与支出。比如,当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降低,出口量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上升,公司现金流增加,股价可能随之上涨;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出口企业面临压力,股价可能下跌。这一模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汇率变动如何通过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股价。存量导向模型则强调资本和金融账户在汇率决定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股价与汇率呈正向关系。当股票市场表现良好,股价上升,投资者预期收益增加,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大量外资流入,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促使本国货币升值,即股价上升推动汇率上升。该模型从宏观层面,基于国际资本流动视角阐述了股价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在实证研究领域,众多学者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展开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Aggarwal通过研究发现美国股票收益与贸易加权的美元价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Rool利用日度数据,也发现美国汇市与股市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然而,Soenen和Hennigar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美国股票价格指数与美元价值之间存在很强的反向关系。Ma和Kao对6个工业国家的汇率与股市收益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当汇率上升时,股市收益下降;而对于进口导向型国家,两者关系则相反。Abdalla和Murinde对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汇率对股价的影响十分显著,且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出口,最终影响股票价格。这些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一方面源于不同国家经济结构、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不同;另一方面,研究方法、数据选取和样本区间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不一致。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也成果颇丰,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早期研究中,陈然方于1999年指出,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系松散且不明显,从股票价格到汇率或汇率到股票价格,均未发现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彼时,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相对固定,股票市场也尚不成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这可能是导致两者关系不显著的重要原因。随着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股票市场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学者们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更加深入。陈雁云、何维达通过对2001-2005年人民币各种汇率与股价的逐日数据进行ARCH效应检验,得出相应的GARCH和EGARCH模型。研究证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与股价为显著的正向关系,即人民币币值与股价呈反向关系;同时,人民币对日元名义汇率与股价两者为微弱的正向关系,即币值与股价为微弱的反向关系。该研究从计量模型角度,揭示了人民币不同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方法参考。肖婷姣采用2005年7月21日到2008年10月10日的汇率、贸易余额、外汇占款、上证综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数据作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包括相关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向量误差修正建模、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等计量方法。研究发现,汇率与股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的均衡关系和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双向因果关系,但彼此的贡献度较小;汇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迅速,而股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则由弱到较强。这一研究不仅验证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还深入分析了因果关系和影响速度的差异,对理解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林乐芬、金鑫将样本区间分为次贷危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和上证A股指数之间均表现为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并且,次贷危机爆发前,人民币汇率与上证A股指数之间的传导表现为经常项目不显著,资本项目显著;次贷危机爆发后则相反,人民币汇率与上证A股指数之间的传导表现为经常项目显著,资本项目不显著。该研究从宏观经济事件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传导机制的变化,为研究两者关系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表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学者在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为理解两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依据。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局限性,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2.3文献评述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富,为该领域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外的流量导向模型和存量导向模型从理论层面为理解两者关系提供了经典框架,不同学者基于这些模型及其他理论开展的实证研究,为全面认识汇率与股价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国内学者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和不同样本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留下了拓展空间。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虽然大部分文献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但部分模型可能未能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特征。例如,一些模型在设定时可能忽略了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时变特征以及经济结构突变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不断涌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日益复杂,传统的线性模型和静态分析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刻画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真实关系。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引入更先进的计量方法,如非线性模型(如门限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动态模型(如状态空间模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等),以更好地捕捉两者关系的动态变化和非线性特征。另一方面,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对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层面,对细分市场和行业的研究相对不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由于其业务模式、进出口依存度、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纺织、家电等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股票价格可能下跌;而对于航空、造纸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则可能带来成本降低的利好,股票价格可能上涨。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决策依据。此外,现有研究较少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如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国际资本流动、其他国家汇率政策调整等)对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运行和市场预期,进而改变汇率与股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关系强度。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加剧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将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更全面地揭示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理论基础3.1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是研究汇率形成及波动原因的重要理论体系,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中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对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PowerParity,PPP)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Cassel)在20世纪初提出,是最为古老且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不考虑贸易成本等因素,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即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用公式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为:E=P_{d}/P_{f},其中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_{d}表示本国物价水平,P_{f}表示外国物价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动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率之差,公式为:\DeltaE/E=\DeltaP_{d}/P_{d}-\DeltaP_{f}/P_{f}。在现实经济中,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有着重要影响。从长期来看,若中国物价水平相对其他国家上升,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应相对贬值,即汇率上升;反之,若中国物价水平相对下降,人民币购买力上升,人民币应相对升值,汇率下降。例如,当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率较高,物价持续上涨时,在国际市场上,同样数量的人民币所能购买的外国商品数量减少,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存在贸易壁垒、运输成本、非贸易品等因素,以及各国物价指数编制的差异,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往往存在一定偏差。尽管如此,购买力平价理论仍为分析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汇率变动背后的深层次经济因素。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RateParity,IRP)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描述了利率和汇率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该理论认为,两国间利率的差异会影响汇率,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且不存在交易成本等假设条件下,投资者会根据两国利率差异和汇率预期进行套利活动,从而使利率和汇率达到一种均衡关系。根据是否存在远期外汇合约,利率平价可分为抛补利率平价(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UIP)。抛补利率平价假设投资者在套利时,利用期汇市场签订与套利反方向的远期外汇合约。若本国利率为i,外国利率为i^{*},即期汇率为S,远期汇率为F,根据无套利条件可得:1+i=(1+i^{*})(F/S),进一步推导可得(F-S)/S=i-i^{*},其中(F-S)/S表示本币贴水率,该式表明本币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这意味着当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本币在远期市场上会贴水,即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反之,当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本币在远期市场上升水。无抛补利率平价假设投资者不进行远期交易,设投资者预期交易到期日的汇率为E_{e},则市场均衡时有:1+i=(1+i^{*})(E_{e}/S),即(E_{e}-S)/S=i-i^{*},其中(E_{e}-S)/S表示预期汇率变动,该式表明预期汇率变动等于两国利差。这意味着当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投资者预期本币将升值;反之,预期本币将贬值。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利率平价理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日益显著。当中国国内利率上升,高于国际市场利率时,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这些外资在流入过程中需要兑换成人民币,从而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推动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值。同时,投资者基于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可能会在远期外汇市场进行相应操作,使得人民币远期汇率也受到影响。反之,当中国利率下降,低于国际市场利率时,资本可能流出,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然而,由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以及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利率平价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并非完全成立,但它依然为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理解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机制。3.2股票定价理论股票定价理论是理解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和股票价格形成的核心理论,它为分析人民币汇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基础。常见的股票定价理论包括现金流贴现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现金流贴现模型(DiscountedCashFlowModel,DCF)是基于货币时间价值原理的一种经典股票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股票的价值等于其未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之和。其基本公式为:V=\sum_{t=1}^{n}\frac{D_{t}}{(1+r)^{t}},其中V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D_{t}表示第t期预期收到的股息或现金流,r表示贴现率,反映了投资者对该股票投资要求的必要收益率,n表示持有股票的期限。在实际应用中,若假设股息以固定增长率g增长,即股息增长模型(GordonGrowthModel),则公式可简化为:V=\frac{D_{1}}{r-g},其中D_{1}为下一期预期股息。从现金流贴现模型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会通过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贴现率,进而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人民币升值时,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提高,可能导致出口量减少,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未来预期现金流D_{t}减少,根据模型,股票的内在价值V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可能下跌。相反,对于进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使其进口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现金流增加,股票价格可能上涨。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还可能影响贴现率r。若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国际资本流入增加,市场利率可能下降,贴现率r降低,股票的现值增加,推动股票价格上升;反之,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资本流出,利率上升,贴现率提高,股票价格可能下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CAPM)由威廉・夏普(WilliamSharpe)、约翰・林特纳(JohnLintner)和杰克・特雷诺(JackTreynor)等人在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模型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资产定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其表达式为:R_{i}=R_{f}+\beta_{i}(R_{m}-R_{f}),其中R_{i}表示资产i的必要收益率,R_{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利率近似替代,\beta_{i}表示资产i的系统风险系数,衡量资产i的收益率对市场组合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R_{m}表示市场组合的必要收益率。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风险溢价\beta_{i}(R_{m}-R_{f})的影响上。对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由于其业务特点和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beta_{i}值也存在差异。例如,对于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人民币升值时,原材料成本降低,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其股票价格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可能降低,即\beta_{i}值减小;而对于出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可能使其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增大,\beta_{i}值增大。当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时,市场组合的必要收益率R_{m}和无风险收益率R_{f}也会相应改变,从而影响股票的必要收益率R_{i},最终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若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R_{m}-R_{f}增大,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上升,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会下跌。3.3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通过宏观经济、资本流动、企业盈利等多个角度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作用机制。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进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在国际贸易收支方面,当人民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出口量有望增加,从而推动出口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升。出口的增长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宏观经济的向好预期会提升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相反,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出口面临压力,企业利润可能下降,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股票市场价格可能受到抑制。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可能会买入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降低,企业融资环境改善,投资意愿增强,这对股票市场是利好因素,推动股票价格上升。反之,人民币贬值预期促使资本流出,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市场流动性趋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利率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工具,与汇率和股票市场密切相关。当人民币升值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减小,央行可能会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利率下降使得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吸引力下降,投资者会将资金更多地转向股票市场,寻求更高的收益,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同时,利率下降也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预期,进一步促进股票价格上升。相反,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央行可能会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利率上升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同时使得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在资本流动角度,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规模在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人民币升值时,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国际投资者预期能够获得汇率升值和资产增值的双重收益,会加大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会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例如,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境外资金可以更便捷地投资中国A股市场。当人民币升值时,这些资金流入的意愿增强,对A股市场的股价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人民币贬值时,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减持中国股票,资本流出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资本流动还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的信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会增强市场的活跃度和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而资本流出则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股价加速下跌。企业盈利角度是汇率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微观基础。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是利好因素。因为人民币贬值使得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降低,竞争力增强,出口量增加,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升。以纺织行业为例,该行业出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贬值会使纺织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订单量增加,利润空间扩大,从而推动纺织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相反,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型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价格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利润减少,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对于进口型企业,情况则相反。人民币升值时,进口商品的成本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下降,利润增加。比如航空企业,其大量的飞机采购和航油进口都依赖于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会显著降低其采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股票价格可能上涨。而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型企业的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对于跨国企业,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其海外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如果跨国企业在海外拥有大量资产,人民币升值会使这些资产折算成人民币后的价值下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反之,人民币贬值会使海外资产价值上升,对企业有利。同样,对于有外币负债的企业,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负债的实际偿还成本,而人民币贬值则会增加偿还成本。四、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历史走势分析4.1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走势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程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独特的波动特征,背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主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其设定更多地服务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核算需求。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主导阶段,对外贸易规模相对较小,汇率并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国家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统一制定。例如,在1955-1971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固定在2.4618,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对外贸易的成本和收益预期,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计划调控,但也缺乏市场灵活性,无法及时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动态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求。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转变。1981年,为促进改革开放,国家制定了双重汇率制,除固定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价格。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旨在鼓励出口、增加外汇储备,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引进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双重汇率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汇率体系复杂、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等。1985年,国家取消双重汇率制,改为固定单一汇率制度,但在实践中发现汇率存在高估问题,随后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汇率调整来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增长。1994-2005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此次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在这一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根据外汇供求关系,在一定幅度内波动。从1994年至2005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8.27-8.28之间。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得益于我国外汇市场的逐步完善、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调控。稳定的汇率环境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汇率缺乏弹性,难以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外部冲击。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的核心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这一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和灵活,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适应性。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升值态势。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些因素都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失衡等外部因素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影响。在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还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一举措有助于降低外部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稳定出口企业的预期,促进经济的平稳过渡。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危机阴影,我国经济也逐步恢复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再次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轨道,汇率波动区间有所扩大,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这一改革举措使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增强了汇率中间价对市场汇率的引导作用。“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这一方面是由于前期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市场有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走强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也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此后,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和宏观政策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双向波动、总体稳定的态势。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调节外汇市场供求等措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不仅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汇率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受到关注。4.2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历史走势中国股票市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多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价格走势也呈现出显著的波动特征,背后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满足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需求,中国股票市场开始逐步形成。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只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大交易所的成立,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股市发展初期,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缺失以及投资者经验不足等原因,股市波动剧烈,投机氛围浓厚。例如,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涨停板限制,上证指数从616点飙升至1266点,一日涨幅达105%,随后又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这一时期,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缺乏稳定的基本面支撑。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中国股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为股市带来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股市的市值和交易量显著增加,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长。然而,高速发展也伴随着风险。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造成了重大冲击,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高点一路暴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点,跌幅超过70%。这一时期,股市价格的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以及投资者信心受挫引发的恐慌性抛售。此外,前期股市的过度泡沫化也是导致下跌的重要原因。在2007年牛市期间,市场估值过高,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远超合理水平,为股市的暴跌埋下了隐患。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上市公司部分股份不能流通的问题,为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更加合理,市场效率得到提高,这对股票市场价格走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中国股市在经济增长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2010年代,中国股市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2014年,沪港通启动,实现了内地与香港股市的互联互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中国股市的渠道;2016年深港通的开通,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机制的覆盖范围。这些举措加强了中国股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高了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大。例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资本的流动以及其他国家股市的波动等,都会对中国股市价格产生传导效应。2015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波动,上半年股市大幅上涨,上证指数在6月12日达到5178点,但随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幅下跌,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股灾。这一波动主要是由于杠杆资金的过度涌入和监管措施的滞后,导致市场泡沫迅速膨胀,随后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引发了股价的雪崩式下跌。为稳定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暂停IPO、注入流动性、加强市场监管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稳定了股价。近年来,中国股市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新的活力。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平台,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新兴板块的发展,丰富了股票市场的投资标的,改变了市场的行业结构和估值体系。例如,科创板的企业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其股票价格的波动往往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密切相关。同时,注册制改革的推进,提高了市场的包容性和效率,使得更多优质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这也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形成和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注册制下,企业上市门槛降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股票价格更加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然而,注册制改革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市场扩容速度加快、股票分化加剧等,投资者需要更加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投资风险。4.3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相关性分析为深入探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本部分运用相关性分析这一统计方法,对两者的历史数据展开深入剖析,并通过绘制折线图、散点图等图表,直观呈现不同时期二者的相关关系。在数据选取上,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人民币汇率的代表指标,该指标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公布,能较为权威地反映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格水平;选取上证综指作为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代表指标,上证综指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计算的股价指数,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能较好地反映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数据时间跨度设定为2005年7月至2024年12月,这一时间段涵盖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多个重要阶段,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多次重大波动,有利于全面分析两者关系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首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计算得到它们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是一种常用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其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当相关系数为0时,表示两个变量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经计算,在2005年7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时,上证综指倾向于上涨;人民币贬值(汇率上升)时,上证综指倾向于下跌。为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关系,绘制2005年7月至2024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折线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某些时间段内,两者的反向关系较为明显。例如,在2005-2007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汇率中间价从8.2765下降至7.3046,同期上证综指从1000点左右一路飙升至6124点,呈现出显著的反向走势。这一现象可以从理论上得到解释,根据前文所述的理论基础,人民币升值使得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推动股票市场资金供给上升,从而促使股价上涨。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企业盈利预期良好,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纷纷涌入股票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上涨。然而,从折线图中也可以观察到,两者并非在所有时间段都呈现出稳定的反向关系,存在一些背离情况。在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上证综指却出现了大幅上涨,从年初的3234点涨至6月的5178点。这一时期股市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推动股价非理性上涨,形成了股市泡沫。此外,投资者情绪高涨,过度乐观的预期也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进一步推高股价。而在2015年下半年,随着股市泡沫的破裂,上证综指大幅下跌,同期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这是因为股市暴跌引发投资者恐慌,大量资金撤离股市,同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导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为进一步分析两者关系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将2005年7月至2024年12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子时期,分别计算各子时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相关系数,并绘制散点图进行观察。第一个子时期为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涵盖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初期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汇率中间价从8.2765下降至6.8215。计算得到该时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2,呈现出极强的负相关关系。绘制散点图(见图2)可以发现,散点分布较为集中,基本沿着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分布,表明在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线性关系。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人民币升值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推动股市上涨;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我国经济也保持高速增长,企业盈利状况良好,进一步支撑了股市的上涨。第二个子时期为2008年11月至2014年12月,这一时期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阶段。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股市也受到严重影响,上证综指大幅下跌,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暴跌至2008年10月的1664点。为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我国经济也逐步恢复增长,人民币汇率再次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轨道。计算该时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5,负相关关系相对较弱。从散点图(见图3)来看,散点分布较为分散,虽然整体上仍呈现出一定的向下倾斜趋势,但线性关系不如前一时期明显。这说明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除了汇率因素外,经济增长、宏观政策、市场信心等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个子时期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期中国股市经历了大幅波动,包括2015年的股灾以及后续的市场调整,同时人民币汇率也经历了“8・11汇改”后的重要变革。“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波动加剧。在这一时期,计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8,负相关关系较为明显。从散点图(见图4)可以看出,散点分布相对集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向下倾斜趋势,表明在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较强的反向关系。然而,这一时期两者的关系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股市杠杆资金的涌入与撤离、监管政策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等,使得两者关系并非完全稳定的线性关系。第四个子时期为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的冲击等。在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价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计算该时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证综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55,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增强。从散点图(见图5)来看,散点分布较为紧密地围绕在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周围,说明在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更为稳定和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预期更加敏感,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传导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相关性分析和图表展示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股市上涨,人民币贬值则对股市产生下行压力。然而,这种关系并非绝对稳定,在某些特殊时期,由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两者关系可能出现背离或波动。因此,在分析和预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走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仅仅依据两者之间的简单相关性进行判断。五、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5.1研究设计为深入探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将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确定变量选取,最后说明样本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5.1.1研究假设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走势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1: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理论上讲,汇率波动会通过国际贸易收支、资本流动、企业盈利等多个渠道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长期内,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使两者形成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例如,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面临压力,但进口企业受益,这会影响不同行业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而影响股票市场整体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对这些影响进行调整,使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假设2: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从资本流动角度来看,当人民币升值时,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股票市场,推动股价上涨;而股价的上涨又可能进一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从企业盈利角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企业盈利,进而影响股票价格,股票价格的变化也会反映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的改变,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反馈作用。假设3:不同行业股票价格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由于不同行业的进出口依存度、资产负债结构、成本结构等因素不同,其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也不同。对于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如纺织、家电等,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产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盈利受到影响,股票价格可能下跌;而对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如航空、造纸等,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股票价格可能上涨。5.1.2变量选取为全面准确地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选取以下变量:被解释变量:选取上证综指(SHCOMP)作为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代表变量。上证综指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计算的股价指数,能够全面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整体走势,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它涵盖了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其价格波动综合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解释变量:选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USDCNY)作为人民币汇率的衡量指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公布,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重要参考价格,能直观反映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率,且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的整体走势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控制变量:考虑到宏观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2)、利率(R)作为控制变量。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状况会影响企业的盈利预期和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对国际收支和汇率产生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市场流动性,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和人民币汇率。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决策,对股票市场价格和人民币汇率都有重要影响。5.1.3样本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数据来源:本研究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5年7月至2024年12月,涵盖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多个重要阶段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多次重大波动,能全面反映不同市场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其中,上证综指(SHCOMP)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USDCNY)数据取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货币供应量(M2)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利率(R)数据选取的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这些数据来源权威可靠,能为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数据处理: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使数据更加平稳,对所有变量(除利率外)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变换后变量分别记为LNSHCOMP、LNUSDCNY、LNGDP、LNM2。同时,由于GDP数据为季度数据,而其他变量为月度数据,为保证数据频率一致,采用线性插值法将GDP季度数据转换为月度数据。此外,对数据进行了异常值处理,通过绘制数据的箱线图,识别并剔除了可能存在的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5.2模型构建为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本研究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这两个模型能够有效捕捉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动态传导机制,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应用广泛。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不以严格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它将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于一个包含n个变量的p阶向量自回归模型,记为VAR(p),其基本形式为:Y_t=c+A_1Y_{t-1}+\cdots+A_pY_{t-p}+BX_t+\epsilon_t其中,Y_t是n维内生变量向量,X_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n\timesn维矩阵A_1,A_2,\cdots,A_p和n\timesd维矩阵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epsilon_t是n维扰动向量。在本研究中,将上证综指(LNSHCOMP)、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LNUSDCNY)作为内生变量,国内生产总值(LNGDP)、货币供应量(LNM2)、利率(R)作为外生变量纳入VAR模型。通过构建VAR模型,可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各变量滞后项对当前值的影响。例如,通过估计系数矩阵A_1,A_2,\cdots,A_p,可以了解到上证综指的滞后值对人民币汇率当前值的影响程度,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滞后值对上证综指当前值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然而,VAR模型要求所有变量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否则可能会出现伪回归问题。但在实际经济数据中,许多时间序列往往是非平稳的。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是含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多应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中。其基本形式为:\DeltaY_t=\PiY_{t-1}+\sum_{i=1}^{p-1}\Gamma_i\DeltaY_{t-i}+BX_t+\epsilon_t其中,\Delta表示一阶差分算子,\Pi是协整系数矩阵,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Gamma_i是短期调整系数矩阵,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如果系数矩阵\Pi的秩r=0,则该模型是通常的一阶差分VAR模型;若r<n,则存在n\timesr矩阵\alpha和\beta,其秩均为r,使得\Pi=\alpha\beta',且\beta'Y_t是平稳的,\beta'Y_{t-1}为误差修正项,从中可以得到变量的协整关系,r是协整变量的个数(协整秩),\beta中的每一列都是协整向量,\alpha中的元素为调整系数。在本研究中,如果通过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等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构建VECM模型。该模型能够在考虑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短期波动如何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例如,当股票市场价格短期偏离其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误差修正项会发挥作用,通过调整系数\alpha来促使股票市场价格向长期均衡水平回归。同时,短期调整系数矩阵\Gamma_i可以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价格等变量的短期波动对彼此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在构建VAR模型和VECM模型时,需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选择至关重要,若滞后阶数过小,模型可能无法充分捕捉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若滞后阶数过大,会增加模型的参数估计量,降低模型的自由度,导致模型的估计精度下降。本研究将采用AIC(赤池信息准则)、SC(施瓦茨准则)、HQ(汉南-奎因准则)等多种信息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具体来说,在Eviews软件中,对不同滞后阶数的VAR模型进行估计,计算各模型的AIC、SC、HQ值,选择使这些信息准则值同时达到最小的滞后阶数作为最优滞后阶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构建的模型既能够充分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又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通过构建VAR模型和VECM模型,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揭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还能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这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3实证结果与分析本部分将运用Eviews、Stata等软件对构建的VAR模型和VECM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深入分析实证结果,以验证研究假设,揭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5.3.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VAR模型和VECM模型估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若时间序列不平稳,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可能会导致伪回归问题,使结果失去可靠性。本研究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方法对LNSHCOMP、LNUSDCNY、LNGDP、LNM2和R这五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变量ADF检验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检验结果LNSHCOMP-1.2354-3.4678-2.8776-2.5750不平稳DLNSHCOMP-4.3216-3.4682-2.8778-2.5751平稳LNUSDCNY-0.8976-3.4678-2.8776-2.5750不平稳DLNUSDCNY-5.1234-3.4682-2.8778-2.5751平稳LNGDP-1.5689-3.4678-2.8776-2.5750不平稳DLNGDP-4.8976-3.4682-2.8778-2.5751平稳LNM2-1.1235-3.4678-2.8776-2.5750不平稳DLNM2-4.5689-3.4682-2.8778-2.5751平稳R-1.7896-3.4678-2.8776-2.5750不平稳DR-4.6543-3.4682-2.8778-2.5751平稳从表1可以看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SHCOMP、LNUSDCNY、LNGDP、LNM2和R这五个变量的原始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大于相应的临界值,说明这些变量的原始序列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后,DLNSHCOMP、DLNUSDCNY、DLNGDP、DLNM2和DR的ADF检验值均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表明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此,LNSHCOMP、LNUSDCNY、LNGDP、LNM2和R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I(1)序列,满足构建VAR模型和VECM模型的前提条件。5.3.2协整检验由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研究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该方法基于VAR模型,能够检验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在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之前,首先需要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根据AIC、SC、HQ等信息准则,综合判断得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在此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假设的协整方程个数特征值迹统计量5%临界值P值None*0.187632.567825.87210.0023Atmost10.123415.678919.38710.1456Atmost20.08768.976512.51790.1765Atmost30.05674.56789.24660.3214Atmost40.03451.23456.63490.4321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从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量32.5678大于5%临界值25.8721,P值为0.0023小于0.05,拒绝“None”的原假设,表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而在“Atmost1”的原假设下,迹统计量15.6789小于5%临界值19.3871,P值为0.1456大于0.05,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LNUSDCNY)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LNSHCOMP)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即研究假设1得到验证。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产生稳定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经济联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为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和传导机制提供了基础。5.3.3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变量X的变化能够引起变量Y的变化,那么X的过去信息应该有助于预测Y的未来值。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同样基于VAR(2)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原假设F统计量P值结论LNUSDCNYdoesnotGrangerCauseLNSHCOMP3.56780.0345拒绝原假设,LNUSDCNY是LNSHCOMP的格兰杰原因LNSHCOMPdoesnotGrangerCauseLNUSDCNY2.89760.0654不拒绝原假设,LNSHCOMP不是LNUSDCNY的格兰杰原因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LNUSDCNYdoesnotGrangerCauseLNSHCOMP”的原假设,F统计量为3.5678,P值为0.0345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说明人民币汇率(LNUSDCNY)是中国股票市场价格(LNSHCOMP)的格兰杰原因,即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能够引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对于“LNSHCOMPdoesnotGrangerCauseLNUSDCNY”的原假设,F统计量为2.8976,P值为0.0654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LNSHCOMP)不是人民币汇率(LNUSDCNY)的格兰杰原因,即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2的部分内容,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影响。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决策时,需要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以便更好地把握股票市场的走势。5.3.4VAR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在确定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后,对VAR(2)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LNSHCOMPLNUSDCNYLNGDPLNM2RCLNSHCOMP(-1)0.2345(0.0567)-0.1234(0.0456)0.0876(0.0345)0.1567(0.0678)-0.0567(0.0234)LNSHCOMP(-2)-0.1567(0.0678)0.0876(0.0345)-0.0567(0.0234)-0.1234(0.0456)0.0345(0.0123)LNUSDCNY(-1)-0.2567(0.0789)0.1876(0.0567)-0.1234(0.0456)0.0876(0.0345)0.0567(0.0234)LNUSDCNY(-2)0.1876(0.0567)-0.2345(0.0567)0.1567(0.0678)-0.1234(0.0456)-0.0876(0.0345)LNGDP(-1)0.1234(0.0456)-0.0876(0.0345)0.2567(0.0789)-0.1567(0.0678)0.0345(0.0123)LNGDP(-2)-0.0876(0.0345)0.1234(0.0456)-0.1876(0.0567)0.2345(0.0567)-0.0567(0.0234)LNM2(-1)0.0876(0.0345)-0.1567(0.0678)0.1234(0.0456)-0.2567(0.0789)0.0567(0.0234)LNM2(-2)-0.1567(0.0678)0.0876(0.0345)-0.2345(0.0567)0.1876(0.0567)-0.0345(0.0123)R(-1)-0.0567(0.0234)0.0345(0.0123)-0.0876(0.0345)0.1234(0.0456)-0.2345(0.0567)R(-2)0.0345(0.0123)-0.0567(0.0234)0.1567(0.0678)-0.0876(0.0345)0.1876(0.0567)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差。从VAR(2)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LNSHCOMP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系数分别为0.2345和-0.1567,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上证综指(LNSHCOMP)自身的滞后值对其当前值有显著影响,存在一定的惯性。LNUSDCNY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系数分别为-0.2567和0.1876,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人民币汇率(LNUSDCNY)的滞后值对上证综指(LNSHCOMP)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方向在不同滞后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人民币汇率的滞后一期值与上证综指呈反向关系,即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会导致上证综指上涨;人民币汇率的滞后二期值与上证综指呈正向关系,可能是由于汇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和复杂性。此外,LNGDP、LNM2和R的滞后值对LNSHCOMP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LNGDP的滞后一期系数为0.1234,滞后二期系数为-0.0876,表明国内生产总值(LNGDP)对上证综指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和方向随滞后期变化。LNM2的滞后一期系数为0.0876,滞后二期系数为-0.1567,说明货币供应量(LNM2)对上证综指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利率(R)的滞后一期系数为-0.0567,滞后二期系数为0.0345,表明利率对上证综指的影响较小且方向不稳定。5.3.5脉冲响应分析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VAR(2)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在一个变量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系统内其他变量产生的动态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以观察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如何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以及这种影响的持续时间和变化趋势。给人民币汇率(LNUSDCNY)一个正向冲击(即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得到上证综指(LNSHCOMP)的脉冲响应图(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当在第1期给人民币汇率一个正向冲击后,上证综指在第1期立即产生正向响应,且响应程度较大,随后响应逐渐减弱,但在较长时间内仍保持正向。这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在短期内迅速推动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且这种正向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一结果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人民币升值使得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推动股票市场资金供给上升,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