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导弹飞行力学讲义03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_第1页
西工大导弹飞行力学讲义03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_第2页
西工大导弹飞行力学讲义03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_第3页
西工大导弹飞行力学讲义03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_第4页
西工大导弹飞行力学讲义03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方案飞行与方案弹道2、针对给定的工程实际案例,每个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本章知识,独立设计出满足要求),§3-1铅垂平面内的方案飞行设地面坐标系的Ax轴选取在飞行平面(铅垂平面)内,则导弹质心的坐标z和弹道偏角ΨV恒等于零。假定导弹的纵向对称面ox1y1始终与飞行平面重合,则速度倾斜角γV和侧滑角β也等于零,这样,导弹在铅垂平面内的质心运动方程组为ε4=0m=Pcosα−X−mgsinε4=0mV=Psinα+Y−mgcosθ⎪=Vcosθ⎪dt=Vsinθ⎪dt=Vsinθ⎪dm⎪ =−m⎪dts⎪上述这方程组中共含有7个未知数:V、θ、α、x、y、m、P。导弹在铅垂平面内的方案飞行取决于:①飞行速度的方向,其理想控制关系式为飞行速度的方向或者直接用弹道倾角θ*(t)来给出,或者间接地用俯仰角ϑ*(t)、攻角理论上,可采取的飞行方案有:弹道倾角θ*(t)、俯仰角ϑ*(t)、攻角α*(t)、法向过载ε1=θ−θ*(t)=0(即θ=θ*(t))或ε1=−(t)=0=−gsinθdt=Vcosθ⎪=Vsinθ⎪θ=θ*(t)α、y、θ。然后再积分第三式,就可以解出x(t),如果给出俯仰角的飞行方案ϑ*(t),则理想控制关系式为ε1=ϑ−ϑ*(t)=0即ϑ=ϑ*(t)式中ϑ——导弹飞行过程中的俯仰角。α=ϑ−θosθ)=Vsinθ⎪α=ϑ−θ⎪ϑ=ϑ*(t)⎭⎪此方程组包含6个未知参量;V、θ、α、x、y和ϑ。解算这组方程就能得到这些参δz=Kϑ(ϑ−ϑ*)即α=α*(t)ε1=ny2−ny2*t=即α=dtVy2gsinθdtVy2⎪=V⎪=Vsinθ⎪ny2−ny2bα=0⎪nbαnb这组方程包含未知参量V、θ、α、x、y及ny2。解算这组方程,就能得到这些参量如果给出导弹高度的飞行方案H*(t),则理想控制关系式为即H=H*(t)=dtdtdHdy=dHdy=dtdtθ=arcsin=-gsinθnbnbdt|dtdt|θ=sin-1Psinα+Y=Gcosθ(3–12)Gcosθα=Pcosα−X=Gsinθ⎫Pcosα−X=Gsinθ⎫直线爬升的条件:根据(3–15)第二式,在线爬升的条件应是α1=α2,即且θ=C(常数)。xPsinα+Y=mgmgα=P+Yαzδzmz0+=−m=−mzz由于在等高飞行过程中,导弹的重量和速度(影响Yα)都在变化,因此,升降舵的偏转§3-2水平面内的方案飞行m=P−X⎫⎪(Pα+Y)cosγV−(−Pβ+Z)sinγV−G=0⎪−mV=(Pα+Y)sinγV+(−Pα+Z)cosγV⎪dx⎪dt=Vdt=−VsinψV⎪dm⎪ =−ms⎪dt⎪ε2=0⎪ε3=0⎪在这方程组中含有9个未知数:V、ψV、α、β、γV、x、z、m、P。由方程组(3–23)中的第二式可以看出:水平ny3cosγV−nz3sinγV=1α=V=0−nα=1y3bα=0−nαny3bnny3=1/cosγVαny3bn载的限制,速度倾斜角γV不能太大。β=−VψV=ψV*(t)dVP−X⎫−3bα=0⎪nb⎪⎪==VcosψV⎪=−VsinψV⎪ψ=ψV+β⎪ε2=0此方程组含有7个未知参量:V、ψV、α、β、x、z和ψ。上述方程组中描述飞行速度方向的理想控制关系方程ε2=0可以用下列不同的参量表示:弹道偏角ψV或弹道偏角的变化率V、侧滑角β或偏航角ψ如果给出弹道偏角的变化规律ψV*(t),则理想控制关系式为ε2=ψV−ψV*(t)=0或ny3bnbα=ny3bdt=ψVdt=ψVdz=−Vsinψ方程组(3–27)含有6个未知参量:V、α、β、ψV、x和z。解算这组这些参量随时间的变化,并由x(t)、z(t)画出按给定弹道偏角飞行的方案弹道。ε2=β−β*(t)=0 dV ny3bα=0⎪nb⎪⎪=VcosψV⎪=−VsinψV⎪如果给出偏航角的变化规律ψ*(t),则 dV ny3bα=0⎪nb⎪⎪=VcosψV⎪=−VsinψV⎪β=ψ−ψV⎭⎪如果给出法向过载的变化规律nz2*(t),则控制系统的理想控制y3bα=0dt|dt|y3bα=0dt|dt|nb|dΨVgn|-Vz2nz3b| =- =-VsinΨV|nz2z2*(t)J|dVP-X dtm(Pα+Y)cosγV-G=0=-Pα+Y)sinγV=-VsinΨV33)|||||速度倾斜角γV,或法向过载ny3,或者攻角α;弹道偏角ΨV,或者弹道偏角的变化率V,或者弹道曲率半径ρ。如果给出速度倾斜角的变化规律γV*(t),则控制系统的理想控制关系方程为ε3dt=-VγVdt=-VγVLny3bα+ny3bα=0」|y3bα=0α=γV| y3bα=0α=γV|dΨVdΨVgsin「α(=-VsinΨV|=-VsinΨV|γV=γV*(t)J|(二)给定法向过载ny3的方案飞行如果给定法向过载的变化规律ny3*(t),则控制系统的理想控制关系方程为ε3在水平面内作无侧滑飞行时,法向过载ny3与速度倾斜角γV之间的关系为ny3那么,改写方程组(3–31)就可得到按给定法向过载的dVP-X)y3ny3b)α=0|nb|3sinγV=-VsinΨV|ny3y3*(t)J|ε3dVP−X⎫ny3bα=0⎪nb⎪tgγV=−sinγVdx =VcosψVdt⎪=−VsinψV⎪ψV=ψV*(t)⎭⎪Vρ=dψVdtdVP−X⎫ny3bα=0⎪nb⎪tgγV=−(3–35)dtρ⎪dt=Vdt=VcosψV=−VsinψV⎪§3-3方案飞行应用实例初始段弹道是一条直线,且弹道倾角θ=π/2。将θ=π/2,dθdt=0代入式(3–5),得到描述垂直上升方案飞行的运动方程组:ny3bα=0ny3bα=0 dy=V⎪ny2b=ny3b=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