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_第1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_第2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_第3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_第4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考查目标:重点考查古诗词背诵的准确性与记忆的牢固性,覆盖教材核心篇目。1.直接默写(10分,每题1分)请准确默写下列诗句,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思念寄托给明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3)《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序交替、时光流逝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游子漂泊无依、思乡心切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5)《江南逢李龟年》中回忆往昔与李龟年交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触发征人集体思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7)《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环境艰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8)《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9)《游山西村》中蕴含“绝处逢生”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10)《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诗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性默写(10分,每题2分)请根据提示情境,填写相应的诗句(注:情境均来自生活场景,贴合学生认知)。(1)当你在边塞听到悠扬的芦笛声,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可引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遇到入京的使者,想给家人报平安却没有纸笔,可引用《逢入京使》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你陷入困境不知所措时,可引用《游山西村》中的句子鼓励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你看到统治者沉迷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时,可引用《泊秦淮》中的句子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5)当你感慨生命的循环与奉献时,可引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10分,每题2分)请选出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内(注:选项设计兼顾易错点与核心考点)。(1)《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诗人()A.对天地的赞美B.孤独寂寞的悲怆C.对朋友的思念D.对家乡的热爱(2)《晚春》中“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3)《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表现了诗人()A.悠闲的心情B.焦虑的心情C.愤怒的心情D.悲伤的心情(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拦”字妙在()A.写出山的高大B.写出山的连绵C.拟人化,写出行路艰难D.写出山的美丽(5)《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的“可怜”意思是()A.可爱B.可惜C.可怜D.可怕二、理解与鉴赏(40分)考查目标:考查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包括词语赏析、手法识别、情感把握与哲理感悟。1.诗句赏析(20分,每题5分)请任选下列诗句中的两句,结合词语或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注:选句均为教材中的“炼字”“炼句”经典案例)。(1)《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4)《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诗词理解(20分,每题10分)请结合诗词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注:问题设计贴合教材重点,兼顾情感与哲理)。(1)《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2)《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三、拓展与迁移(30分)考查目标:考查诗词的迁移运用能力,包括主题探究与简单创作。1.主题探究(15分)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思乡”是一个重要主题,如《夜上受降城闻笛》《逢入京使》《次北固山下》均表达了思乡之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三首诗词中思乡情感的不同之处(注:要求从“身份”“场景”“情感特点”三个维度分析)。2.诗词创作(15分)请以“秋天”为主题,写一句五言或七言诗句。要求:①运用至少一个秋天的意象(如落叶、秋风、秋月、雁等);②符合诗词的基本韵律(押韵);③表达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注:评分重点为“意象运用”“韵律”“情感表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略)设计说明:1.覆盖全面:测试卷涵盖七年级统编版教材全部14首古诗词(上册8首、下册6首),重点篇目(如《观沧海》《木兰诗》《望岳》)重复考查,确保核心内容不遗漏。2.层级清晰:从“积累”到“理解”再到“拓展”,梯度分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题型包括默写、选择、赏析、探究、创作,全面考查“背诵—理解—运用”的能力链条。3.实用导向:情境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如“遇到入京使报平安”“陷入困境鼓励自己”),选择题聚焦易错点(如“可怜”的古今异义),赏析题紧扣教材“思考探究”栏目(如《望岳》的“钟”“割”),确保测试的“教学针对性”与“考试适配性”。4.素养导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