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世界环境日(6月5日)是联合国于1972年设立的全球性环保节日,旨在唤起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动可持续发展行动。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塑料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挑战,环保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活动以“世界环境日”为载体,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感知-探究-实践的递进式设计,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实现“认知转化为行为”的教育目标。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知晓世界环境日的起源(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日期(6月5日)及核心宗旨(推动全球环保行动);2.能列举身边3种以上环境问题(如塑料垃圾、水资源浪费、空气污染),并说明其危害;3.掌握2-3种实用环保技能(如垃圾分类、旧物改造、节约用纸)。(二)情感目标1.感受环境破坏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影响(如塑料垃圾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2.树立“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的意识,增强参与环保行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行为目标1.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3个“一”环保行动(如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每周分类一次垃圾、每月做一次旧物改造);2.愿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如分享“塑料降解”实验结果),带动身边人参与环保。三、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多媒体素材:世界环境日起源短片(1.5分钟,内容涵盖1972年会议场景、历年主题回顾);环境问题实拍视频(如海边塑料垃圾堆积、城市雾霾、河流污染,时长2分钟);环保行为示范视频(如垃圾分类、用废塑料瓶做花盆,时长1分钟)。2.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杯3个、泥土、塑料片(矿泉水瓶碎片)、纸巾、标签纸、观察记录表(绘制有日期、变化描述栏)。3.手工材料:旧报纸、废塑料瓶、彩纸、马克笔、胶水、剪刀(用于制作环保海报或旧物改造作品)。4.其他:环保主题绘本(如《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垃圾分类卡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各10张);倡议海报模板(A3纸,印有“世界环境日”标志及空白承诺栏)。(二)环境准备1.教室布置:墙面张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报(如2024年主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学生提前绘制的“我身边的环境问题”绘画;设立“环保小站”:放置可回收物收集箱(标注“纸张”“塑料”“金属”)、旧物改造作品展示架(如用废饮料瓶做的笔筒、旧报纸做的收纳盒)。(三)经验准备1.前置任务:提前1周让学生观察身边环境问题(如小区垃圾桶溢满、学校门口一次性餐盒堆积),用绘画或文字记录(如“我家楼下的垃圾桶里有很多塑料袋子,风一吹就飞到树上”);家长配合完成“家庭环境小调查”(如“家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其中塑料垃圾占多少?”),带孩子参与1次社区环保活动(如捡小区里的塑料垃圾)。四、活动流程(一)导入:情境唤醒(5分钟)操作步骤:1.教师播放环境问题实拍视频(海边塑料垃圾堆积,小鱼因误食塑料而翻肚皮),暂停后提问:“视频里的小鱼为什么会生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2.学生分享前置任务中的观察结果(如“我们小区的垃圾桶里有很多一次性塑料袋,风一吹就飞到草坪上”“学校门口的早餐店每天都有很多一次性餐盒”)。设计意图:用真实场景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从“身边问题”切入,自然进入环保主题。(二)感知:认识世界环境日(15分钟)操作步骤:1.讲解起源:结合PPT展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照片,说明:“为了让全世界都关注环境问题,联合国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解读主题:提问:“‘节约资源’是什么意思?我们能节约哪些资源?”(引导学生说出“节约水、电、纸”“少用一次性物品”);“‘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如“垃圾分类”“不摘花草”)。3.绘本阅读:教师朗读《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通过绘本中的场景(森林消失、海洋污染、动物灭绝),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破坏的后果”。读完后提问:“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我们还能去哪里?”(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它是我们唯一的家”)。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绘本”的组合,将抽象的“环保意义”转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环境日的核心价值。(三)探究:环保小实验(20分钟)实验名称:塑料的“降解之旅”实验目标:通过对比塑料与纸巾在泥土中的变化,让学生直观理解“塑料污染的持久性”。操作步骤:1.材料展示:教师拿出塑料杯、泥土、塑料片、纸巾,说明:“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看看塑料和纸巾在泥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2.分组操作(4人一组):杯子1:装半杯泥土,放入1片塑料片,贴上标签“塑料+泥土”;杯子2:装半杯泥土,放入1张纸巾,贴上标签“纸巾+泥土”;杯子3:装半杯水,放入1片塑料片,贴上标签“塑料+水”。3.放置与记录:将杯子放在教室窗台(阳光充足处),约定每天上午10点观察一次,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变化(如“纸巾变软了”“塑料片没有变化”)。4.讨论总结:提问:“3天后,纸巾和塑料片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纸巾烂了,塑料片还是原来的样子”);教师补充:“塑料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分解成大自然能吸收的物质),而纸巾几个星期就能降解。所以塑料垃圾会留在土壤里,伤害小草、小花,还有地下的小动物。”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事实证明塑料污染的危害,比单纯讲解更有说服力。(四)实践:环保行动大挑战(15分钟)1.游戏:垃圾分类小达人操作步骤:教师展示垃圾分类卡片(如矿泉水瓶、电池、剩菜、报纸、过期药品、塑料袋),讲解四类垃圾的标志及投放要求(如“可回收物是能卖钱的,比如矿泉水瓶、报纸;有害垃圾是有毒的,比如电池、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是能吃的剩下的,比如剩菜;其他垃圾是不能回收也不能吃的,比如塑料袋”);学生分组游戏:将卡片投入对应的“垃圾桶”(用纸箱制作,贴上分类标志),教师和其他学生判断对错(如“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不是可回收物”)。2.制作:环保倡议海报操作步骤:教师发放倡议海报模板,说明:“我们要把今天学到的环保方法写在海报上,告诉更多的人。”;学生用彩笔、旧报纸等材料装饰海报,写下自己的环保承诺(如“我要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我要把垃圾分成四类”“我要节约用纸,双面打印”);展示海报: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海报,教师将海报贴在教室和校园公告栏。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手工”,让学生巩固环保技能,将“认知”转化为“具体行动”,增强参与感和成就感。(五)总结:我的环保承诺(5分钟)操作步骤:1.分享收获:教师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以后想做什么环保行动?”(如“我学到了塑料很难降解,以后再也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了”“我学到了垃圾分类,以后要帮妈妈分垃圾”);2.集体倡议:教师带领学生宣读《环保小卫士倡议书》(内容简洁,符合学生年龄):>“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我们倡议:>垃圾分类放,节约水和电;>拒绝一次性,爱护花草树;>环保小卫士,行动我当先!”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倡议”,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环保”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五、活动延伸(一)家庭延伸:家庭环保日记任务:学生和家长一起记录“家庭环保行动”(如“今天妈妈用布袋子买菜,没用塑料袋”“我把旧玩具捐给了小朋友”“爸爸把空调温度调到26度”),每周一在班级分享,评选“环保家庭”(颁发“环保之星”贴纸)。(二)校园延伸:环保小卫士执勤岗位设置:每天安排2-3名学生担任“环保小卫士”,负责:1.检查班级垃圾桶的分类情况,提醒同学正确投放(如“这个矿泉水瓶要放进可回收物箱”);2.收集班级的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瓶),送到学校的“环保小站”(由后勤人员统一处理);3.向全校同学宣传环保知识(如通过广播分享“塑料降解实验”的结果:“我们的实验发现,塑料片3天没有变化,所以大家要少用塑料哦!”)。(三)社区延伸:环保公益行活动设计: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行动”:1.捡垃圾:带学生到社区广场、河边捡塑料垃圾,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放进社区的可回收箱,其他垃圾放进垃圾桶);2.宣传:向居民发放环保倡议书(如“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水资源”),展示学生的旧物改造作品(如用废塑料瓶做的花盆、旧报纸做的收纳盒);3.种植:在社区的“环保种植园”里种小花(用废塑料瓶做花盆),写上“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标语。六、评价与反思(一)学生评价设计《环保行动评价表》,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方式,每周反馈一次。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认知掌握能说出世界环境日的日期和主题;能区分四类垃圾;能说出2种以上环保方法情感态度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发言;表现出对环境的关心;愿意向他人宣传环保行为实践能践行“3个一”环保行动;完成家庭环保日记;参与校园/社区环保活动激励机制:每月评选“环保小卫士”,颁发证书和小奖品(如环保布袋、种子卡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教师反思1.活动设计反思: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实验材料是否安全?游戏难度是否适中?)是否覆盖了“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目标?(如有没有遗漏“情感目标”的落实?)有没有整合跨学科内容?(如科学实验、美术手工、语言表达)。2.活动实施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没有学生表现不积极?为什么?)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意外情况?(如杯子打翻、塑料片丢失)?如何改进?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如有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3.活动效果反思:学生的环保行为有没有改变?(如有没有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没有主动分类垃圾?)家长反馈如何?(如“孩子现在会提醒我用布袋子买菜”“孩子会把旧玩具捐给别人”)。改进方向:若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掌握不够,可增加“垃圾分类游戏”的时间(如延长至10分钟);若实验材料不够充足,可让学生自带废塑料瓶(如矿泉水瓶),增加参与感;若家庭延伸效果不佳,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如每周发送“环保小任务”短信,提醒家长配合)。七、活动特色1.体验式学习:通过实验、游戏、手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抽象的环保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技能;2.知行合一:从“感知环境问题”到“探究危害”,再到“践行环保行动”,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让环保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3.家校社协同:通过家庭延伸、校园延伸、社区延伸,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环保教育合力;4.跨学科融合:融合了科学(实验)、美术(制作海报)、语言(分享收获)、社会(社区活动)等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八、注意事项1.安全问题:实验材料(如剪刀、塑料片)需由教师统一管理,避免学生受伤;2.材料准备:尽量使用废旧材料(如旧报纸、废塑料瓶),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3.个性化调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调整活动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gre阅读解析题目译文及答案
- 销售合同审核流程表风险控制要点版
- 写景作文冬日滇池400字(13篇)
-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350字15篇范文
- 重游故地高三作文600字14篇
- 业务谈判策略模板与场景应对方案
- 红楼梦之黛玉之死:文学名著深度解读教案
- 状物作文美丽的桂花400字(7篇)
-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 商务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协议条款书
- 教学设备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外研版3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2024年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标准范文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
- 九江学院学位英语往年考题
- 陕鼓集团线上笔试题目
-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 不等式(组)中新定义运算&程序性问题(解析版)
- 娱乐场所营业日志
- 品质提升计划改善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