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指南TOC\o"1-2"\h\u546第一章概述 3302051.1智慧交通系统简介 3270641.2智慧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3172991.3智慧交通系统发展趋势 328173第二章系统架构设计 42372.1总体架构设计 487272.2数据采集与传输 4161682.2.1数据采集 4318632.2.2数据传输 511442.3数据处理与分析 529785第三章信息感知技术 5301973.1视频监控技术 56603.1.1概述 5227403.1.2前端摄像头 642083.1.3传输设备 6282793.1.4后端处理系统 6271353.2传感器技术 625563.2.1概述 6143263.2.2车辆检测传感器 6294833.2.3气象传感器 6259383.2.4环境传感器 625523.3物联网技术 7141813.3.1概述 7304513.3.2车联网 7212373.3.3路联网 7226223.3.4智能交通诱导 732650第四章交通信号控制 763324.1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7169474.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8171774.3信号控制算法与应用 829495第五章智能交通诱导 926545.1交通诱导系统设计 9201155.1.1设计原则 993215.1.2系统架构 9156735.2诱导策略与算法 9242595.2.1诱导策略 9177655.2.2诱导算法 9169395.3诱导系统实现与应用 10170335.3.1系统实现 108445.3.2应用场景 1018843第六章车辆管理与调度 10128916.1车辆信息管理 1012236.1.1信息管理概述 10267366.1.2车辆基本信息管理 10270986.1.3车辆运行状态管理 10268396.1.4故障记录管理 1122756.2车辆调度策略 1175916.2.1调度策略概述 11237616.2.2基于距离的调度策略 11210936.2.3基于时间的调度策略 1156626.2.4基于负载的调度策略 11257346.3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11224746.3.1系统架构设计 1184406.3.2数据采集与处理 11248816.3.3调度策略实现 12325556.3.4用户界面设计 12131826.3.5系统测试与优化 1211567第七章停车管理与优化 12306677.1停车信息管理 12158357.1.1概述 12212947.1.2数据采集 1243837.1.3数据处理 12657.1.4信息发布 1240747.2停车诱导与调度 134957.2.1停车诱导 13246587.2.2停车调度 1385777.3停车系统优化策略 1371317.3.1停车资源整合 13149187.3.2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1384637.3.3停车政策引导 1410057第八章系统集成与兼容 1489058.1系统集成方法 1430608.2系统兼容性设计 14273568.3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1513974第九章智慧交通系统评估与优化 15130629.1评估指标体系 1551399.2评估方法与模型 15200349.3系统优化策略 169822第十章未来发展与展望 162816110.1智慧交通系统发展趋势 161520210.2关键技术研究 172708810.3发展策略与建议 17第一章概述1.1智慧交通系统简介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交通系统进行集成、优化和控制的一种新型交通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发生率,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便捷、舒适和环保功能。智慧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卫星定位等技术,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2)交通控制与管理: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对交通信号灯、交通诱导标志等进行智能调控,优化交通流分布,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公共交通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时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信息,方便市民出行。(4)出行服务与导航:通过移动互联网、车载导航设备等,为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路线规划等服务。1.2智慧交通系统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拥堵、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方面,我国已实现了以下成果:(1)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大量的交通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施,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2)交通管理手段日益丰富:各地纷纷采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提高了交通管理水平。(3)公共交通服务不断优化: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市民提供实时、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4)出行服务与导航技术逐渐成熟:各类导航软件、出行服务平台为出行者提供了准确的交通信息、路线规划等服务。1.3智慧交通系统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大数据驱动:未来智慧交通系统将更加依赖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交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2)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的融合将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处理。(3)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在交通基础设施、车辆、出行者之间实现全面互联互通,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4)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智慧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频发等问题。(5)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智慧交通系统将更加注重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第二章系统架构设计2.1总体架构设计智慧交通系统作为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架构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感知层:负责采集交通信息,包括车辆、道路、环境等数据,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2)传输层: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传输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如光纤、WiFi、4G/5G等。(3)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对传输层送达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4)应用层: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交通管理者、驾驶员和出行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实现交通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5)保障层: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保障措施。2.2数据采集与传输2.2.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智慧交通系统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数据:通过车载传感器、车载终端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2)道路数据:通过道路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状况、交通流量、信息等。(3)环境数据:通过气象传感器、环境监测设备等,实时采集天气、空气质量等环境信息。(4)交通信号数据:通过信号灯控制器、交通信号处理器等,实时采集交通信号灯状态、相位差等信息。2.2.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保证数据实时、准确送达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线传输:利用光纤、以太网等有线传输方式,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2)无线传输:利用WiFi、4G/5G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3)传输协议:采用统一的传输协议,如TCP/IP、HTTP等,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3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智慧交通系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挖掘:采用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时序分析等方法,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3)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率。(4)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地图等可视化手段,展示交通信息,便于管理者、驾驶员和出行者理解和使用。(5)决策支持: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交通管理、交通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第三章信息感知技术3.1视频监控技术3.1.1概述视频监控技术是智慧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信息感知手段,通过对交通场景进行实时监控,为交通管理、处理和交通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视频监控技术包括前端摄像头、传输设备和后端处理系统三部分。3.1.2前端摄像头前端摄像头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摄像头、球形摄像头和枪式摄像头等。固定摄像头适用于监控范围较小的场景,如交叉口、停车场等;球形摄像头具有360度旋转功能,适用于监控范围较大的场景,如道路、广场等;枪式摄像头适用于高速运动场景的监控。3.1.3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主要采用光纤、同轴电缆等,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强;无线传输主要采用无线网络、微波等,适用于传输距离较近的场景。3.1.4后端处理系统后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视频存储、视频分析和视频显示等。视频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前端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视频分析系统可对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如车辆识别、违法行为检测等;视频显示系统用于将监控画面显示给交通管理人员。3.2传感器技术3.2.1概述传感器技术是智慧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感知手段,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交通环境,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传感器技术包括车辆检测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3.2.2车辆检测传感器车辆检测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道路上的车辆信息,如车辆数量、速度、车型等。常见的车辆检测传感器有雷达、红外、地磁等。3.2.3气象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用于监测气象信息,如温度、湿度、风速、雨量等。气象信息对交通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遇恶劣天气,交通管理部门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2.4环境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用于监测道路周边环境信息,如光照、噪声、空气质量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交通环境,为交通管理提供参考。3.3物联网技术3.3.1概述物联网技术是智慧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各类感知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车联网、路联网和智能交通诱导等。3.3.2车联网车联网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车联网技术可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车辆导航、车辆监控等功能,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3.3.3路联网路联网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道路与道路、道路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路联网技术可提供道路状况监测、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处理等功能,有助于优化交通流和减少交通拥堵。3.3.4智能交通诱导智能交通诱导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发布和诱导。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可提供最优路线规划、交通预警、出行建议等服务,有助于提高交通出行效率和安全性。第四章交通信号控制4.1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是指根据交通流量、道路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以达到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发生率的目的。常见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有: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定时控制策略是根据历史交通数据,预先设定信号灯的绿灯、红灯和黄灯时长,按照固定周期进行控制。该策略适用于交通流量相对稳定的交叉口。感应控制策略是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变化,自动调整信号灯的绿灯、红灯和黄灯时长。该策略适用于交通流量波动较大的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策略是根据交通流量、道路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信号灯的配时方案。该策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复杂交通环境。4.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信号控制参数设计:包括信号周期、绿灯时长、红灯时长、黄灯时长等参数的设计。(2)信号控制逻辑设计:根据信号控制策略,设计信号灯的切换逻辑,保证各个方向的交通流能够高效、有序地通行。(3)交通检测器设计:根据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检测器,实时监测交通状况。(4)通信系统设计:构建信号控制系统与交通指挥中心、交通监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5)人机界面设计:为信号控制系统操作人员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便于实时监控和调整信号控制方案。4.3信号控制算法与应用信号控制算法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其功能直接影响着交通信号控制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信号控制算法及应用:(1)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的优化算法,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可以有效地求解信号配时问题。(2)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可以优化信号灯的绿灯时长分配。(3)神经网络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性,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预测和信号配时优化。(4)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在交通信号控制领域,模糊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应对交通流量的波动和突变。(5)多目标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算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功能指标,如通行能力、延误时间等。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可以实现对信号配时方案的全面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信号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同时结合多种算法,可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交通信号控制。第五章智能交通诱导5.1交通诱导系统设计5.1.1设计原则交通诱导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时性:系统应能实时获取交通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及时、准确的诱导信息。(2)准确性:系统应能准确识别交通状况,为驾驶员提供合理的行驶路线。(3)可靠性: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保证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4)易用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便于驾驶员快速理解和使用。5.1.2系统架构交通诱导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如路况、车辆速度等。(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诱导策略。(3)诱导信息发布模块:将诱导策略以图形、文字等形式展示给驾驶员。(4)用户交互模块:驾驶员可通过此模块查询诱导信息,提出行驶需求。5.2诱导策略与算法5.2.1诱导策略诱导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最短路径诱导:根据实际路况,为驾驶员推荐最短行驶路径。(2)避堵诱导:在发生拥堵时,为驾驶员推荐绕行路线。(3)时间最短诱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驾驶员推荐最快到达目的地的行驶路线。(4)多目标诱导:考虑多个因素(如时间、油耗、舒适度等),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行驶方案。5.2.2诱导算法诱导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2)A算法: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启发式因子,提高搜索效率。(3)遗传算法: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寻找最优解。(4)蚁群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行为,求解最短路径问题。5.3诱导系统实现与应用5.3.1系统实现交通诱导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2)编写代码:实现各模块功能,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诱导信息发布等。(3)系统集成:将各模块整合在一起,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测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测试,发觉问题并进行优化。5.3.2应用场景交通诱导系统可应用于以下场景:(1)城市道路诱导:在高峰期、拥堵路段等场景下,为驾驶员提供合理行驶路线。(2)高速公路诱导:在恶劣天气、发生等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快速的行驶方案。(3)景区诱导: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游览路线。(4)物流配送诱导:为物流企业提供最优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第六章车辆管理与调度6.1车辆信息管理6.1.1信息管理概述车辆信息管理是智慧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对车辆的基本信息、运行状态、故障记录等进行高效、准确的记录与处理。本节将详细介绍车辆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内容以及相关技术。6.1.2车辆基本信息管理车辆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发动机号、车辆颜色、车辆类型等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系统应具备自动识别和校验功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6.1.3车辆运行状态管理车辆运行状态管理涉及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里程、油耗等数据的实时监控。系统应通过车载终端与车辆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跟踪。6.1.4故障记录管理故障记录管理包括车辆故障信息的采集、记录、分析和处理。系统应能自动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故障代码等信息,并为维修人员提供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6.2车辆调度策略6.2.1调度策略概述车辆调度策略是智慧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满足用户需求。本节将介绍常见的车辆调度策略及其适用场景。6.2.2基于距离的调度策略基于距离的调度策略以车辆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为依据,优先调度距离目的地较近的车辆。该策略适用于城市出租车、物流配送等场景。6.2.3基于时间的调度策略基于时间的调度策略以车辆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为依据,优先调度预计到达时间较短的车辆。该策略适用于紧急救援、公交运营等场景。6.2.4基于负载的调度策略基于负载的调度策略以车辆负载能力为依据,优先调度负载能力较强的车辆。该策略适用于大型物流运输、长途客运等场景。6.3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6.3.1系统架构设计调度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车辆信息,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业务逻辑层实现车辆调度策略和业务流程,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6.3.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车载终端实时采集车辆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支持。6.3.3调度策略实现业务逻辑层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结合实时采集的车辆信息,调度指令。调度指令通过车载终端发送至车辆,实现车辆调度。6.3.4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车辆信息查询、调度指令发布、故障记录查询等功能。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满足用户使用需求。6.3.5系统测试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保证系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系统运行效果。第七章停车管理与优化7.1停车信息管理7.1.1概述城市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停车信息管理在智慧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停车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停车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等环节,旨在为用户提供准确、实时的停车信息,提高停车效率。7.1.2数据采集停车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位置、类型、规模、收费标准等。(2)停车场实时数据:包括停车场空余车位、入场车辆数量、停车时长等。(3)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牌号码、停车时长等。7.1.3数据处理停车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通过对停车数据的处理,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停车诱导与调度提供依据。7.1.4信息发布停车信息发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电子显示屏:在停车场入口、道路两侧等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停车场空余车位、收费标准等信息。(2)移动终端应用:通过手机APP、公众号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停车导航、预约停车等服务。(3)短信通知:向用户发送停车费用、停车时长等信息。7.2停车诱导与调度7.2.1停车诱导停车诱导是指通过实时停车信息,引导车辆合理选择停车场,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提高停车效率。停车诱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路径诱导:根据车辆当前位置和目的地,为用户提供最佳停车路径。(2)停车场选择诱导:根据停车场空余车位、距离、收费标准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停车场选择建议。(3)实时导航:为用户提供实时导航服务,引导车辆快速找到停车位。7.2.2停车调度停车调度是指通过对停车场的实时监控,合理调整停车场资源,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停车调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动态调整收费标准:根据停车场空余车位、入场车辆数量等信息,动态调整收费标准,引导车辆合理选择停车场。(2)优化停车场布局:通过调整停车场内部布局,提高停车效率,减少拥堵现象。(3)车辆引导:根据停车场实时数据,为用户提供车辆引导服务,提高停车场利用率。7.3停车系统优化策略7.3.1停车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城市停车资源,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统一的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停车资源的共享。(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停车设施的覆盖范围。7.3.2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实现停车场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发布。(2)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停车诱导和调度策略。7.3.3停车政策引导通过制定合理的停车政策,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停车收费政策,引导车辆合理使用停车资源。(2)限制某些区域内的停车需求,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第八章系统集成与兼容8.1系统集成方法系统集成是智慧交通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将各个独立的系统组件通过技术手段整合为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以下是系统集成的方法论:(1)需求分析: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了解各子系统间的交互需求和资源共享需求。(2)系统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便于管理和维护。(3)接口设计:定义清晰、稳定的接口,保证各模块之间能够高效、安全地交换数据。(4)集成测试:在模块集成后,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5)迭代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集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迭代优化。8.2系统兼容性设计系统兼容性设计是保证智慧交通系统能够与现有系统及未来扩展系统良好交互的关键。以下是系统兼容性设计的要点:(1)标准化设计: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保证系统组件的标准化。(2)协议兼容:采用开放性协议,如TCP/IP、HTTP等,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3)数据格式统一: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便于数据的解析和处理。(4)兼容性测试: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与现有及未来系统的兼容性。8.3系统安全与稳定性系统安全与稳定性是智慧交通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以下是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与稳定性问题:(1)安全策略: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访问控制等。(2)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保证在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3)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保证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4)故障监测与处理:建立故障监测系统,及时发觉并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5)功能优化:对系统进行定期功能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第九章智慧交通系统评估与优化9.1评估指标体系智慧交通系统的评估是衡量系统功能、效益及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指导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指标:包括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等,用于评价系统运行的基本功能。(2)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用于衡量系统实施后带来的综合效益。(3)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用户满意度、用户投诉率等,用于评价系统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4)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力等,用于评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9.2评估方法与模型针对智慧交通系统的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与模型:(1)数据驱动方法:通过对大量实际运行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评估系统的功能指标,如实时性、准确性等。(2)模型驱动方法:基于系统模型,运用数学优化方法,求解系统功能指标的最优解。(3)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方法,构建一个综合评估模型,全面评价系统的功能、效益和可持续发展。(4)动态评估模型:考虑系统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安全培训训练基地课件
- 安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课件
- 2025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合同制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属部分公办学校专项公开招聘编制内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引进3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安全培训考核工作总结课件
- 安全培训考核实施细则课件
- 2025年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东江门新会区会城街道今古洲社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某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 日本产业发展及文化讲义课件
- 中北大学火炮概论终极版
-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