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_第1页
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_第2页
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_第3页
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_第4页
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肢血管彩超操作技术规范一、前言四肢血管彩超是周围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无创影像学方法,可实时显示血管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状态,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性疾病、动脉瘤、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为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检查质量、减少漏诊误诊,依据《超声医学指南》《周围血管超声检查规范》等行业标准,制定本技术规范。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超声科开展四肢血管(动脉、静脉)超声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肢体乏力、发凉、疼痛(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2.肢体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3.疑似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动脉栓塞);4.动脉硬化性疾病筛查(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5.术后随访(如血管旁路移植术、支架植入术);6.其他需要评估四肢血管结构及功能的情况。三、操作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检查前无需严格禁食,但避免过度进食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影响血流速度);2.患者取舒适体位:上肢检查取仰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前臂及手部;下肢检查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或侧卧位(检查腘静脉时),暴露大腿、小腿及足部;3.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需配合的动作(如瓦萨尔瓦动作、挤压肢体),消除紧张情绪。(二)设备准备1.超声仪器:选用具备高频线阵探头(5-12MHz,用于浅表血管)、低频凸阵探头(2-5MHz,用于深部血管或肥胖患者)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功能的超声设备;2.探头选择:动脉检查首选高频线阵探头(分辨率高),静脉检查可根据深度调整(浅表静脉用高频,深部静脉如髂外静脉用低频);3.预设条件:调整仪器至“周围血管”预设模式,彩色多普勒增益调至“刚好显示血流信号而无噪声”,频谱多普勒取样容积大小为血管内径的1/2-1/3,角度校正≤60°(与血管长轴夹角)。(三)操作者准备1.操作者需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经周围血管超声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2.操作前洗手、戴手套,核对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3.了解患者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血栓病史)及临床需求(如排查血栓、评估狭窄程度)。四、操作步骤(一)上肢血管检查1.上肢动脉检查(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锁骨下动脉:探头置于锁骨上窝,指向内侧(朝向胸骨柄),显示锁骨下动脉长轴切面,观察管壁厚度、有无斑块(强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管腔内径(M型超声测量);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充盈情况(是否有充盈缺损);频谱多普勒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PSV-EDV)/PSV)。腋动脉:探头置于腋窝顶部,沿肱二头肌内侧缘向下追踪,显示腋动脉长轴,重点观察与锁骨下动脉衔接处有无狭窄;肱动脉:探头置于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从腋窝至肘窝连续扫查,测量管腔内径(肘窝处正常约5-7mm),观察有无斑块及狭窄;桡动脉/尺动脉:桡动脉位于桡骨茎突上方(手腕外侧),尺动脉位于尺骨茎突内侧(手腕内侧),探头轻放于血管走行处,显示短轴及长轴切面,观察管腔是否通畅(如糖尿病患者需重点检查远端动脉是否有闭塞)。关键指标:正常上肢动脉频谱形态为“三相波”(收缩期峰值、舒张早期反向波、舒张晚期正向波),RI约0.7-0.9;狭窄处PSV较正常段升高(如狭窄率>50%时,PSV可升高2倍以上)。2.上肢静脉检查(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检查顺序:从远端(手部)至近端(锁骨下静脉),避免遗漏反流;贵要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位于前臂内侧(肘窝处汇入肱静脉),头静脉位于前臂外侧(肘窝处汇入腋静脉),探头轻放于血管走行处,显示短轴切面,观察管腔是否可压缩(正常静脉挤压后管腔闭合);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向心流动);肱静脉/腋静脉:沿贵要静脉/头静脉向上追踪,显示肱静脉(与肱动脉伴行)、腋静脉(与腋动脉伴行)长轴切面,做“挤压试验”(用探头或手挤压远端肢体,观察管腔是否充盈;放松后,血流信号是否增强);做“瓦萨尔瓦动作”(患者深吸气后屏气10秒),观察有无反流信号(正常无反流,反流时间>1秒提示瓣膜功能不全);锁骨下静脉:探头置于锁骨上窝,显示锁骨下静脉长轴(与锁骨下动脉伴行,位于动脉前方),观察有无血栓(低回声充盈缺损)及压迫(如锁骨下静脉受压综合征)。关键指标:正常上肢静脉频谱形态为“随呼吸波动的单向波”(吸气时流速降低,呼气时流速升高);血栓表现为“管腔不可压缩、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瓦萨尔瓦动作时反流信号持续时间>1秒”。(二)下肢血管检查1.下肢动脉检查(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髂外动脉:探头置于腹股沟韧带上方(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显示髂外动脉长轴(与髂外静脉伴行,位于静脉前方),观察管壁厚度(正常<1mm)、有无斑块及狭窄;股动脉:沿髂外动脉向下追踪,探头置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区),显示股动脉长轴(与股静脉伴行),测量管腔内径(正常约6-8mm),重点观察股动脉分叉处(股浅动脉、股深动脉)有无狭窄;腘动脉:患者取侧卧位(屈膝90°),探头置于腘窝中央,显示腘动脉长轴(与腘静脉伴行,位于静脉后方),观察有无动脉瘤(管腔扩张>1.5倍正常内径)或血栓;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位于小腿前侧(胫骨外侧),沿腓骨小头向下追踪;胫后动脉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后方);足背动脉位于足背内侧(第1、2跖骨之间),探头轻放于血管走行处,显示短轴切面,观察管腔是否通畅(如间歇性跛行患者需重点检查远端动脉是否有闭塞)。关键指标:正常下肢动脉频谱形态为“三相波”,RI约0.7-0.9;足背动脉PSV正常约40-80cm/s,若<30cm/s提示远端灌注不足。2.下肢静脉检查(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检查顺序:从远端(足部)至近端(髂外静脉),避免遗漏反流;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前方),向上汇入股静脉;小隐静脉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后方),向上汇入腘静脉,探头轻放于血管走行处,显示短轴切面,观察管腔是否可压缩;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向心流动);股静脉/腘静脉:沿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向上追踪,显示股静脉(与股动脉伴行,位于动脉后方)、腘静脉(与腘动脉伴行,位于动脉前方)长轴切面,做“挤压试验”(挤压小腿远端,观察管腔是否充盈;放松后,血流信号是否增强);做“瓦萨尔瓦动作”,观察有无反流信号(正常无反流,反流时间>1秒提示瓣膜功能不全);胫前胫后静脉:沿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伴行方向扫查,显示胫前胫后静脉短轴切面,观察有无血栓(低回声充盈缺损)。关键指标:正常下肢静脉频谱形态为“随呼吸波动的单向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管腔不可压缩、彩色血流充盈缺损、频谱失去呼吸波动性”;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瓦萨尔瓦动作时反流信号持续时间>2秒”。五、注意事项(一)操作技巧1.动脉与静脉鉴别:动脉有搏动(探头可感知)、管腔不易压缩、频谱为“三相波”;静脉无搏动、管腔易压缩、频谱为“随呼吸波动的单向波”。2.探头压力控制:检查静脉时,探头压力要轻(以刚好显示血管壁为宜),避免压迫管腔导致“假阴性”(误判为血栓);检查动脉时,压力适中,避免过度压迫导致血流信号减弱。3.多角度扫查:对于斑块或狭窄,需从长轴、短轴及斜轴多切面观察,避免漏诊(如偏心性斑块易在单一切面漏诊)。4.血流方向判断:彩色多普勒中,“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可通过挤压远端肢体或改变探头方向验证血流方向。(二)特殊情况处理1.肥胖或水肿患者:选用低频凸阵探头(穿透力强),增加增益(但避免过度增益导致噪声),必要时结合探头加压(判断静脉是否可压缩)。2.肢体畸形或术后患者:根据解剖结构调整探头位置(如截肢患者检查残端血管),结合临床病史(如支架植入术后需观察支架内血流是否通畅)。3.儿童患者:需安抚情绪,缩短检查时间,选用高频探头(分辨率高),注意血管管径与年龄的匹配(儿童血管较细,需调整取样容积大小)。六、质量控制(一)图像质量标准1.血管显示清晰:管壁结构(内膜、中膜、外膜)可辨,管腔边界清楚;2.血流信号充盈好: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填充整个管腔(无充盈缺损),频谱多普勒显示清晰的频谱形态(无噪声干扰);3.测量准确:管腔内径测量用M型超声或轨迹法(避免手动测量误差),流速测量用频谱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管腔中央,角度校正≤60°)。(二)操作者资质与培训1.操作者需每年参加周围血管超声专项培训(不少于10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2.定期开展病例讨论(每月1次),分析漏诊误诊案例(如因探头压力过大导致静脉血栓漏诊),持续改进操作技能。(三)设备维护与校准1.超声仪器需定期校准(每6个月1次),包括探头频率、彩色多普勒灵敏度、频谱多普勒流速测量准确性;2.探头需定期清洁(用酒精棉片擦拭),避免污染(如接触患者皮肤后及时清洁);3.备用探头:配备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各1个,避免因探头故障影响检查。七、报告书写规范(一)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检查日期、检查部位(如“右侧上肢动脉+静脉”“左侧下肢深静脉”)、申请医师、操作者。(二)描述内容1.血管解剖结构:管壁厚度(如“右侧股动脉管壁增厚,约1.2mm”)、有无斑块(如“左侧肱动脉起始段可见一强回声斑块,大小约1.0cm×0.2cm”)、管腔内径(如“右侧腘动脉管腔内径约5mm”)、有无扩张或狭窄(如“右侧髂外动脉管腔扩张,内径约10mm,为正常的1.5倍,考虑动脉瘤”);2.血流动力学状态:彩色多普勒(如“右侧胫后静脉管腔充盈缺损,彩色血流信号中断”)、频谱多普勒(如“右侧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约150cm/s,较正常段升高2倍,阻力指数0.95”);3.特殊试验结果:挤压试验(如“左侧腘静脉挤压试验管腔不闭合”)、瓦萨尔瓦动作(如“右侧大隐静脉瓦萨尔瓦动作时反流信号持续时间约1.8秒”)。(三)诊断意见1.阳性发现:明确诊断(如“右侧股动脉粥样硬化伴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约50%)”“左侧腘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2.阴性结果:排除相关疾病(如“右侧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血栓及反流”);3.提示建议:如需进一步检查(如“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建议CTA检查”)或随访(如“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足背动脉”)。示例报告:>患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65岁检查部位:左侧下肢动脉+静脉>描述内容:左侧髂外动脉管壁增厚(约1.1mm),可见散在强回声斑块(最大约0.8cm×0.1cm),管腔内径约7mm(正常约8mm),彩色血流信号充盈好;左侧股动脉分叉处可见一混合回声斑块(约1.2cm×0.3cm),管腔直径狭窄率约40%,收缩期峰值流速约130cm/s(正常约80cm/s),频谱形态呈三相波;左侧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管腔通畅,血流信号正常;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管腔可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