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_第1页
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_第2页
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_第3页
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_第4页
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学校实验室危险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及处置流程,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行业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GB/T____)《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____)等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实验室(含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训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生物危险品等各类危险品的管理活动。第四条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防范安全事故为核心,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确保危险品“零泄漏、零事故”。2.分类管理,全程管控:按危险品特性分类施策,覆盖“采购-验收-存储-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3.责任到人,协同配合:明确学校、实验室、教师、学生的责任,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第二章危险品的分类与识别第五条分类标准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相关标准,学校实验室危险品主要分为以下类别:1.爆炸品:如硝化甘油、TNT等(学校实验室一般不涉及,如需使用需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等;3.易燃液体:如乙醇、丙酮、乙醚(闪点≤60℃);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红磷、硫磺、金属钠等;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30%以上)、过氧化钠等;6.有毒品:如氰化钠、砒霜、甲醛(LD50≤500mg/kg,或LC50≤2000mg/m³);7.放射性物品:如铀、钍等(需符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8.腐蚀品: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分为酸性、碱性、氧化性腐蚀品)。第六条识别标识实验室危险品必须粘贴符合GB____《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标识,标识应清晰、牢固,包含以下信息:危险品类别(如“易燃液体”“腐蚀品”);危险特性(如“爆炸”“易燃”“有毒”“腐蚀”);警示语(如“远离火源”“小心腐蚀”);应急联系电话(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电话)。第三章采购与验收管理第七条采购流程1.申请:使用部门(教师/实验室)填写《实验室危险品采购申请表》(附件1),说明采购理由、危险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及安全防护措施,提交实验室管理部门。2.审核:实验室管理部门审核申请的合理性(如是否为实验必需、数量是否适当),签署意见后报学校安全管理部门。3.审批: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核查危险品的合法性(如是否属于禁购品类)、供应商资质,批准后下达采购指令。4.采购:由学校指定的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供货,禁止私自采购或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第八条验收程序1.到货检查:供应商交货时,实验室管理员应核对《采购申请表》与实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是否一致,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泄漏、变形),标识是否符合要求。2.质量验证:对易燃液体、腐蚀品等需抽样检测(如闪点、浓度),确认符合实验要求;对压缩气体,需检查气瓶有效期、压力标识。3.记录留存:填写《实验室危险品验收记录表》(附件2),记录供应商信息、验收日期、验收人、不合格项及处理结果,留存验收报告及供应商资质复印件(保存期不少于3年)。第四章存储管理第九条存储原则1.分类存放:不同类别危险品不得混存(如氧化剂与易燃物、酸与碱必须分开),具体分类存储要求见《实验室危险品存储指南》(附件3)。2.专用场所:设置固定、封闭的危险品存储场所(如危险化学品仓库、气瓶间、毒品柜),远离教学区、生活区、火源、电源。3.专人管理:存储场所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行“双人双锁”制度(如毒品柜需两人同时开锁),钥匙由管理员妥善保管。第十条存储场所要求1.通风与温度:存储场所应安装机械通风装置(如排风扇),保持空气流通;温度控制在10-30℃(易燃液体存储温度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2.防火与防爆:配备专用消防设施(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沙),禁止明火、吸烟;爆炸品、压缩气体存储场所需安装防爆电器(如防爆灯、防爆开关)。3.防泄漏与防护:存储腐蚀品的场所应铺设耐腐蚀地面(如环氧树脂),设置防泄漏围堰(高度不低于15cm);易燃液体存储柜需配备防漏托盘。4.标识与警示:存储场所门口张贴“危险品存储区”“禁止烟火”“闲人免进”等警示标识,内部按类别标注“易燃区”“腐蚀区”“毒品区”。第十一条存储容器要求1.专用容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如玻璃、塑料、不锈钢),禁止用普通饮料瓶、食品容器存放危险品(如用矿泉水瓶存乙醇)。2.密封与标签:容器需密封完好(如易燃液体用磨口瓶,压缩气体用气瓶阀),标签应清晰标注名称、类别、浓度、有效期(如“乙醇,易燃液体,95%,2025年12月”)。3.气瓶管理:压缩气体气瓶需固定放置(用铁链或支架固定),防止倾倒;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远离热源(距离≥10米)。第十二条库存台账管理1.建立台账:实验室管理员应建立《实验室危险品库存台账》(附件4),记录以下信息:危险品名称、类别、规格、数量;入库日期、供应商、验收人;出库日期、领用部门、领用人、用途;存放位置、责任人、有效期。2.定期盘点:每月末进行全面盘点,核对台账与实物数量,对短缺、过期、变质的危险品及时上报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按规定处理。第五章使用管理第十三条使用前培训1.培训对象:所有使用危险品的教师、学生(包括新入职教师、新生)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未经培训不得操作。2.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危险品的危险特性(如易燃、有毒、腐蚀)、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制度(如本制度);实操培训:防护用品使用(手套、护目镜、口罩)、操作技能(通风橱使用、气瓶开关)、应急处理(泄漏吸收、火灾扑救)。3.培训考核:培训后进行闭卷考试+实操考核,合格者颁发《实验室危险品使用资格证》,有效期1年(每年需复训)。第十四条使用审批流程1.填写申请:领用危险品前,需填写《实验室危险品使用申请表》(附件5),说明以下内容:领用部门、领用人(教师/学生)、实验项目;危险品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时间、使用地点;防护措施(如佩戴护目镜、在通风橱操作)、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用沙子吸收)。2.审核批准:申请表由实验室管理员审核(确认用途合理、数量适当),教师领用需经所在系部主任签字,学生领用需经指导教师签字。第十五条使用过程规范1.防护要求: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易燃液体:佩戴耐油手套、护目镜;腐蚀品:佩戴橡胶手套、防腐蚀围裙;有毒气体:佩戴防毒面具(在通风橱内操作)。2.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禁止擅自更改步骤或超量使用(如易燃液体一次使用不超过50ml);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如使用酒精灯时,禁止倾倒乙醇);压缩气体使用时,气瓶需固定,缓慢开启阀门(防止气体泄漏)。3.现场管理:使用过程中,实验室管理员应全程在场监督(学生实验时,指导教师必须在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第十六条使用后处理1.剩余物品归还:实验结束后,剩余的危险品必须立即放回存储场所,不得留在实验台或随意放置;未使用完的易燃液体需倒入专用回收瓶(标注“剩余乙醇”)。2.废弃物处理:实验废弃物需分类收集:易燃物:倒入易燃液体回收桶(标注“易燃废弃物”);腐蚀品:倒入耐腐蚀容器(标注“腐蚀废弃物”);有毒品:倒入专用毒品回收瓶(标注“有毒废弃物”);禁止将废弃物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3.记录留存:填写《实验室危险品使用记录》(附件6),记录使用情况(如使用数量、剩余数量、处理方式),由领用人、管理员签字确认。第六章应急管理第十七条应急预案1.制定预案: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会同实验室管理部门制定《实验室危险品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如总指挥、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援组);职责分工(如现场处置组负责泄漏处理,医疗救援组负责中毒急救);应急响应流程(如报警、疏散、处置);应急物资清单(如急救箱、洗眼器、灭火器);联系方式(消防、医疗、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电话)。2.预案演练:每学期组织1次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泄漏处理(如乙醇泄漏用沙子吸收);火灾扑救(如易燃液体火灾用泡沫灭火器);中毒急救(如吸入有毒气体时转移至通风处)。第十八条应急设施与装备1.实验室配置:每个实验室应配备以下应急装备:急救箱(含创可贴、消毒棉、止痛药、抗毒血清);洗眼器、喷淋装置(安装在实验室入口附近,距离操作区不超过10米);消防设施(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沙);泄漏处理工具(沙子、活性炭、防漏垫)。2.定期检查:实验室管理员每周检查应急设施是否完好(如洗眼器是否有水、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每月测试一次喷淋装置(确保水流充足)。第十九条应急处置流程1.泄漏处置:立即停止操作,疏散无关人员;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用沙子、活性炭等吸收泄漏物(禁止用水冲易燃液体);清理后,将泄漏物放入专用容器,标注“泄漏废弃物”,联系专业机构处理。2.火灾处置:立即关闭电源、气源(如气瓶阀门),疏散人员;用相应灭火器扑救(如易燃液体用泡沫灭火器,电器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火势无法控制时,拨打119报警,撤离至安全区域。3.中毒处置: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处(脱离有毒环境);若为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腐蚀品需用中和剂冲洗,如酸用碳酸氢钠溶液);若为吸入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120急救电话;保留中毒现场,以便调查原因。第七章责任与考核第二十条责任划分1.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审批采购申请、组织应急演练;2.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存储场所维护、台账记录、培训考核;3.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验的安全指导、审批学生使用申请、监督操作过程;4.实验室管理员:负责验收、存储、发放危险品、检查应急设施、盘点库存;5.学生:遵守管理制度、接受培训、正确使用危险品、报告安全隐患。第二十一条考核与奖惩1.定期检查: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每月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采购审批记录、验收记录、库存台账;存储场所的通风、防火、防泄漏情况;使用记录、防护装备佩戴情况;应急设施的完好性。2.奖惩措施:表彰奖励:对严格遵守制度、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实验室,颁发“安全示范实验室”称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实验经费补贴);处罚措施:轻微违规(如未佩戴护目镜):批评教育、责令整改;一般违规(如私自采购危险品):通报批评、扣减绩效工资;严重违规(如导致安全事故):取消实验资格、给予纪律处分(如记过),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如触犯《刑法》中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二条解释权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修订与生效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若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要求发生变化,或实际执行中发现问题,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提出修订意见,报学校领导班子审批后生效。附件清单(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1.《实验室危险品采购申请表》2.《实验室危险品验收记录表》3.《实验室危险品存储指南》4.《实验室危险品库存台账》5.《实验室危险品使用申请表》6.《实验室危险品使用记录》7.《实验室危险品安全应急预案》备注:本制度需张贴于实验室入口处、存储场所、办公室等明显位置,确保所有人员知晓。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联系方式:电话:(学校总机转)邮箱:(学校官方邮箱)地址:(学校行政楼房间号)本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