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_第1页
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_第2页
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_第3页
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_第4页
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烯及烯烃化学性质测试题库一、基础概念本部分考察烯烃的核心结构特征与基本概念,包括杂化类型、π键特性、顺反异构等。1.1选择题(单选/多选)1.下列关于乙烯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碳原子采用sp³杂化B.碳碳双键的键角为109.5°C.π键的电子云呈轴对称分布D.无顺反异构答案:D解析:乙烯的碳原子采用sp²杂化(键角120°);π键为侧面重叠,电子云呈镜面对称;乙烯双键碳上均连有两个氢,无顺反异构。2.下列烯烃存在顺反异构的是()A.乙烯B.1-丁烯(CH₂=CHCH₂CH₃)C.2-丁烯(CH₃CH=CHCH₃)D.2-甲基-2-丁烯((CH₃)₂C=CHCH₃)答案:C解析:顺反异构的条件是“双键碳原子连有不同基团且双键不能自由旋转”。2-丁烯的双键碳均连有CH₃和H,满足条件;1-丁烯和2-甲基-2-丁烯的双键碳连有相同基团(如1-丁烯的CH₂=连有两个H),无顺反异构。1.2填空题1.烯烃的官能团是______,其碳原子采用______杂化,键角约为______。答案:碳碳双键;sp²;120°2.顺反异构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答案:双键碳原子上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双键不能自由旋转1.3简答题1.为什么π键比σ键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答案:π键由两个碳原子的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重叠程度远小于σ键(头碰头重叠),因此π键的键能更低(如乙烯C=C键能约610kJ/mol,其中π键约263kJ/mol,σ键约347kJ/mol);此外,π键的电子云呈镜面对称,分布在双键平面的上下两侧,暴露在外,容易受到亲电试剂(如H⁺、Br₂)的攻击,故π键比σ键更活泼,更容易断裂发生加成反应。二、加成反应本部分考察烯烃的核心反应——加成反应,包括亲电加成(马氏规则)、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催化加氢等。2.1选择题(单选/多选)1.下列反应属于马氏加成的是()A.乙烯与HCl反应B.丙烯与HBr反应(无过氧化物)C.丙烯与HBr反应(有过氧化物)D.乙炔与HCl反应(1:1加成)答案:B解析:马氏规则指亲电加成中,试剂正电部分加到双键碳含氢较多的一侧。丙烯(CH₂=CHCH₃)的CH₂=含氢较多,无过氧化物时,HBr的H⁺加到CH₂=上,Br⁻加到CH=CH₃上,生成2-溴丙烷(CH₃CHBrCH₃),属于马氏加成;有过氧化物时为自由基加成(反马氏),生成1-溴丙烷(CH₂BrCH₂CH₃)。2.乙烯与溴水反应的现象是()A.溶液褪色,有气泡产生B.溶液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C.溶液褪色,无明显沉淀D.溶液不褪色答案:C解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₂BrCH₂Br,无色液体,溶于溴水),故现象为溴水褪色,无明显沉淀。2.2填空题1.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如磷酸)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乙醇(CH₃CH₂OH);CH₂=CH₂+H₂O$\xrightarrow[\text{加热加压}]{\text{磷酸}}$CH₃CH₂OH2.丙烯与溴化氢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反应,主要产物是______,该反应的机理是______。答案:1-溴丙烷(CH₂BrCH₂CH₃);自由基加成2.3简答题1.简述过氧化物效应的机理(以丙烯与HBr反应为例)。答案:过氧化物效应(反马氏加成)的机理为自由基加成,分为三步:(1)引发:过氧化物(如ROOR)分解生成烷氧自由基(RO·);(2)增长:烷氧自由基夺取HBr中的H,生成溴自由基(Br·);Br·加到丙烯的CH₂=上(含氢较多,自由基更稳定),生成二级自由基(CH₃CH·CH₂Br);(3)终止:二级自由基夺取HBr中的H,生成1-溴丙烷(CH₃CH₂CH₂Br)和Br·,Br·继续参与增长步骤,直到两个自由基结合或歧化终止。2.4实验题1.设计实验验证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并排除取代反应的可能。答案:实验步骤:(1)制备乙烯:将乙醇与浓硫酸按1:3体积比混合,加热至170℃(防止生成乙醚);(2)将乙烯通入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现象;(3)反应后,用pH试纸测反应液的pH值;(4)对比实验:将溴水与铁粉混合,观察现象并测pH。实验现象:(1)乙烯通入溴水后,溴水褪色;(2)反应液pH与原溴水相近(无明显酸性);(3)溴水与铁粉混合后,溶液褪色,pH降低(生成HBr)。结论: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无HBr生成),而非取代反应(会生成HBr)。三、氧化反应本部分考察烯烃的氧化反应,包括高锰酸钾氧化(酸性/碱性条件)、臭氧氧化(产物推断)、催化氧化(工业应用)。3.1选择题(单选/多选)1.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氧化的产物是()A.丙酸(CH₃CH₂COOH)B.丙酮(CH₃COCH₃)C.CO₂和乙酸(CH₃COOH)D.丙二醇(CH₃CHOHCH₂OH)答案:C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烯烃时,双键断裂:CH₂=(含两个氢)氧化为CO₂;CH=CH₃(含一个氢)氧化为乙酸(CH₃COOH)。2.下列烯烃经臭氧化分解后,只得到一种产物的是()A.乙烯B.丙烯C.2-丁烯D.2-甲基-2-丁烯答案:AC解析:臭氧化分解规律:双键断裂,每个双键碳上的基团变为对应的醛或酮。乙烯(CH₂=CH₂)分解为HCHO+HCHO(一种产物);2-丁烯(CH₃CH=CHCH₃)分解为CH₃CHO+CH₃CHO(一种产物);丙烯(CH₂=CHCH₃)分解为HCHO+CH₃CHO(两种产物);2-甲基-2-丁烯((CH₃)₂C=CHCH₃)分解为(CH₃)₂CO+CH₃CHO(两种产物)。3.2填空题1.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环氧乙烷();2CH₂=CH₂+O₂$\xrightarrow[\text{____℃}]{\text{Ag}}$22.某烯烃经臭氧化分解后得到乙醛(CH₃CHO)和丙酮((CH₃)₂CO),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答案:2-甲基-2-丁烯((CH₃)₂C=CHCH₃)3.3简答题1.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的产物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答案:(1)酸性条件:高锰酸钾氧化性强,氧化彻底,双键断裂,生成羧酸、CO₂或酮。例如,乙烯(CH₂=CH₂)氧化为CO₂和H₂O;丙烯(CH₂=CHCH₃)氧化为CO₂和乙酸(CH₃COOH)。(2)碱性/中性条件:高锰酸钾氧化性弱,氧化不彻底,生成邻二醇。例如,乙烯氧化为乙二醇(HOCH₂CH₂OH);丙烯氧化为1,2-丙二醇(HOCH₂CHOHCH₃)。四、聚合反应本部分考察烯烃的加聚反应,包括聚合机理(自由基、配位)、产物结构(聚乙烯、聚丙烯)、工业应用(高压/低压聚乙烯)。4.1选择题(单选/多选)1.聚乙烯的聚合机理主要有()A.自由基聚合B.阳离子聚合C.阴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答案:AD解析:工业上聚乙烯的生产方法:高压聚乙烯(LDPE):自由基聚合(过氧化物引发,高压高温);低压聚乙烯(HDPE):配位聚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低压低温)。2.下列关于加聚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单体必须含有双键或三键B.产物是高分子化合物C.产物中含有单体的片段D.产物中没有小分子生成答案:ABCD4.2填空题1.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n表示______,产物的名称是______。答案:nCH₂=CH₂$\xrightarrow[\text{催化剂}]{\text{}}$[-CH₂-CH₂-]ₙ;聚合度;聚乙烯2.丙烯加聚反应的产物是______,其结构单元为______。答案:聚丙烯;-CH₂-CH(CH₃)-4.3简答题1.简述自由基聚合的三个步骤(以乙烯聚合为例)。答案:(1)引发:过氧化物(如ROOR)分解生成烷氧自由基(RO·),RO·夺取乙烯中的H,生成乙烯自由基(CH₂=CH·);(2)增长:乙烯自由基与乙烯单体加成,链不断增长,生成高分子自由基(如-CH₂CH₂-·);(3)终止:两个高分子自由基结合(生成稳定高分子)或歧化(一个夺取另一个的H,生成两个稳定高分子)。五、鉴别与分离本部分考察烯烃与烷烃、炔烃的鉴别方法(试剂选择)及混合气体的分离提纯(实验设计)。5.1选择题(单选/多选)1.鉴别乙烯、乙炔和乙烷,可选用的试剂是()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银氨溶液D.浓硫酸答案:ABC解析:溴水/酸性高锰酸钾:乙烯、乙炔褪色,乙烷不褪色(区分乙烷);银氨溶液:乙炔生成白色沉淀(乙炔银),乙烯不反应(区分乙烯和乙炔)。2.分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最适宜的方法是()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通入溴水C.点燃D.通入浓硫酸答案:B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生成CO₂(引入新杂质);溴水与乙烯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液体),乙烷不反应(可分离)。5.2实验题1.设计实验分离并提纯乙烷中的乙烯和乙炔杂质。答案:实验步骤:(1)除去乙炔:将混合气体通入银氨溶液,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乙炔银),收集气体(乙烯+乙烷);(2)除去乙烯:将步骤(1)的气体通入溴水,乙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液体),收集气体(乙烷);(3)回收乙炔:过滤步骤(1)的溶液,得到乙炔银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生成乙炔气体(可收集)。5.3简答题1.为什么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乙烯和乙炔?答案:乙烯和乙炔均含有不饱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乙烯氧化为CO₂和H₂O,乙炔氧化为CO₂和H₂O),无法区分;应选用银氨溶液(乙炔生成白色沉淀,乙烯不反应)。六、综合应用本部分考察烯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乙烯制聚乙烯、乙醇、环氧乙烷)、反应条件的选择(如温度、催化剂)及案例分析(如乙醇生产方法的选择)。6.1选择题(单选/多选)1.工业上用乙烯制乙醇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氧化反应C.聚合反应D.取代反应答案:A2.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于制聚乙烯、乙醇、环氧乙烷等化工产品;B.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果实;C.作为燃料,用于燃烧发电;D.作为制冷剂,用于冷藏食品。答案:AB6.2填空题1.工业上用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反应条件是______,催化剂是______。答案:____℃,1-5MPa;银(Ag)2.乙烯催熟果实的原理是______。答案:乙烯促进果实细胞呼吸作用,加速淀粉转化为糖、有机酸减少、色素增加,从而催熟果实。6.3论述题1.试分析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主要应用。答案:乙烯是“化工之母”,其重要性体现在:(1)塑料生产: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PE),用于制造薄膜、容器、管材等(占乙烯消费量的50%以上);(2)化工中间体: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用于酒精、消毒剂);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用于乙二醇、表面活性剂);(3)合成橡胶:乙烯与丙烯共聚合生成乙丙橡胶(EPR),用于轮胎、密封件;(4)农业应用:乙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催熟香蕉、番茄等果实。乙烯的生产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应用涵盖塑料、橡胶、纤维、化工、农业等多个领域。6.4案例分析1.工业生产中,为什么选择乙烯与水加成制乙醇而不是乙烷水解?答案:(1)反应条件温和:乙烯与水加成需催化剂(磷酸)、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