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TOC\o"1-2"\h\u28298第一章工业自动化行业概述 349921.1行业定义与分类 3241211.2发展历程回顾 379811.3行业规模与增长 320258第二章工业自动化技术进展 492822.1自动化核心技术 4321532.1.1传感器技术 441942.1.2控制系统技术 4165842.1.3技术 4260502.1.4机器视觉技术 4171522.2智能化发展趋势 4150272.2.1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424402.2.2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537592.2.3自适应控制技术 5122812.3互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 5268282.3.1工业互联网 570182.3.2云计算与工业自动化 547982.3.3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5194392.3.45G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57362第三章工业市场分析 5264383.1产业发展现状 5312863.2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6116783.3应用领域拓展 617326第四章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6209534.1传感器技术概述 7211704.2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7145354.2.1温度传感器 7196114.2.2压力传感器 7325374.2.3位置传感器 774584.2.4速度传感器 7256404.3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 798904.3.1高精度、高稳定性 7265664.3.2智能化 7238284.3.3网络化 870834.3.4多功能、集成化 827219第五章工业控制系统发展 8279705.1控制系统技术概述 8115705.2控制系统市场现状 948305.3控制系统未来趋势 912887第六章工业网络通信技术 9244826.1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概述 9320116.2网络协议与标准 1070756.2.1网络协议 10264526.2.2网络标准 10107576.3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0235746.3.1高速传输技术 11218016.3.2面向服务的通信技术 117856.3.3无线通信技术 1164366.3.4安全可靠的通信技术 1130195第七章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 11182027.1工业大数据概述 1138037.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11287157.2.1云计算概述 1192057.2.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 11156387.2.3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势 12248717.3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未来发展 12163287.3.1工业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12143027.3.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发展趋势 1230305第八章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13241848.1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概述 13131858.2安全标准与规范 13255778.2.1国家标准 13322168.2.2行业标准 13167718.2.3国际标准 13187628.3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发展趋势 13256148.3.1设备安全 13159148.3.2软件安全 14119218.3.3网络安全 14100718.3.4系统可靠性 14195858.3.5故障诊断与预测 149796第九章工业自动化行业政策与法规 1456709.1政策环境分析 1410719.1.1国家政策导向 1485729.1.2地方政策支持 15291979.1.3行业发展规划 15109769.2行业法规与标准 15217629.2.1法律法规 1572309.2.2行业标准 15274769.3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15283219.3.1政策扶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15138849.3.2法规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15167249.3.3政策与法规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1514086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16689710.1工业自动化行业前景展望 161698610.2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161128710.2.1投资机遇 1667710.2.2投资风险 162678110.3投资建议与策略 171919610.3.1投资建议 171317410.3.2投资策略 17第一章工业自动化行业概述1.1行业定义与分类工业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调节、智能决策,以实现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质量稳定的一种生产方式。工业自动化行业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执行系统、传感器、工业软件等。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工业自动化行业可分为以下几类:(1)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2)执行系统:包括电机、气动、液压等执行器。(3)传感器: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4)工业软件:包括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1.2发展历程回顾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此阶段以单机自动化和简单生产线自动化为主,主要采用模拟电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2)中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此阶段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逐渐形成了PLC、DCS等自动化系统。(3)高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此阶段以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特点,工业自动化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1.3行业规模与增长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第二章工业自动化技术进展2.1自动化核心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以下为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2.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基础,通过检测和转换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等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传感器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2.1.2控制系统技术控制系统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等。控制系统技术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1.3技术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焊接、搬运、装配、检测等环节。当前,技术正向高精度、高速度、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2.1.4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识别、定位、检测等功能。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故障诊断、智能监控等领域。2.2智能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下为几个主要趋势:2.2.1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2.2.2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2.2.3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2.3互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互联网技术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下为互联网与工业自动化融合的几个方面:2.3.1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通过连接人、机器、数据等资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该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产业升级。2.3.2云计算与工业自动化云计算技术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有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维护。2.3.3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该技术在物流、制造、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2.3.45G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5G技术具有高速、低时延、大容量等特点,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更高效的通信手段。未来,5G技术将在远程控制、实时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章工业市场分析3.1产业发展现状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工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市场,拥有众多优秀的工业企业和研发机构。以下是对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现状的简要概述:(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工业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市场。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工业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一。(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工业技术逐渐成熟,部分产品和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3)产业链不断完善:我国工业产业链逐渐完善,从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中间层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到下游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工业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2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1)市场规模:我国工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工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2)增长趋势:以下是我国工业市场增长趋势的几个方面:(1)需求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业需求将持续增长。(2)政策推动:国家政策对工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3)技术创新: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4)应用领域拓展:工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汽车、电子等行业,逐步延伸至新能源、食品、医疗等领域。3.3应用领域拓展(1)汽车行业:作为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汽车行业对工业的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工业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2)电子行业:电子行业对工业的需求也较高,特别是在SMT(表面贴装技术)领域,工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食品行业对工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工业可以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高效。(4)医疗行业: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手术、康复等。(5)新兴领域:除了传统领域,工业在新能源、环保、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章传感器技术与应用4.1传感器技术概述传感器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传感器技术涉及多种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学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处理和输出部分组成。敏感元件负责感知被测物理量,转换元件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分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输出部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4.2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4.2.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主要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等,它们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2.2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流体或气体的压力,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压力传感器可分为机械式、电容式、电感式等多种类型,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4.2.3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包括线性位置传感器、角度位置传感器等。它们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如伺服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等。4.2.4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电磁式、光电式等多种类型。速度传感器在自动化生产线、电机控制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4.3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4.3.1高精度、高稳定性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传感器技术将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传感器的功能。4.3.2智能化智能化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集成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等,实现传感器的智能化,使其具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等功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4.3.3网络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将实现网络化,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传感器网络将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度能力。4.3.4多功能、集成化未来传感器技术将向多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一机多能,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传感器技术还将与其他领域技术相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数据支持。第五章工业控制系统发展5.1控制系统技术概述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ControlSystem,简称ICS)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系统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器:控制器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解析输入信号、执行控制策略和输出控制信号。常见的控制器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嵌入式控制器等。(2)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用于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度、小型化和智能化。(3)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调节和控制。常见的执行器有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和液压执行器等。(4)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工业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现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常见的通信协议有Modbus、Profinet、CAN等。(5)人机界面:人机界面(HumanMachineInterface,简称HMI)是操作人员与工业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现代HMI技术趋于智能化、可视化,以提升操作便利性和生产效率。5.2控制系统市场现状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控制系统市场销售额逐年增长。(2)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加大在工业控制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3)产品多样化:工业控制系统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通用型控制系统、专用控制系统等,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4)技术不断创新:工业控制系统技术不断更新,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融合,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5.3控制系统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如下:(1)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将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水平。(2)网络化:工业控制系统将逐渐实现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远程监控、运维和优化。(3)安全性:工业控制系统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安全性愈发重要。未来,工业控制系统将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4)开放性:工业控制系统将逐步打破封闭的体系,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5)定制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工业控制系统将实现更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第六章工业网络通信技术6.1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概述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现场设备、控制系统与上层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与交互。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工业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涉及传输介质、网络协议、通信设备等多个方面。6.2网络协议与标准6.2.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速率、同步方式等关键技术参数。常见的工业网络协议有Modbus、Profinet、CAN、EtherCAT等。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工业网络协议:(1)Modbus: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它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如串行线路、TCP/IP网络等,具有简单、易用、可靠等特点。(2)Profinet:Profi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网络协议,具有高实时性、高可靠性、易于扩展等优点。Profinet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实时通信、非实时通信等。(3)CAN: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是一种面向工业控制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具有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等特点。CAN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4)EtherCAT:EtherCA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实时工业网络协议,具有高实时性、高可靠性、低成本等优点。EtherCAT采用主从通信方式,支持高速数据传输。6.2.2网络标准网络标准是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它规定了网络通信的接口、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关键技术参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业网络标准:(1)IEEE802.3:IEEE802.3是针对以太网制定的标准,规定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参数。(2)IEEE802.11:IEEE802.11是针对无线局域网制定的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子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参数。(3)IEC61158:IEC61158是针对工业以太网制定的国际标准,包括多种工业以太网协议,如Profinet、EtherCAT等。6.3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趋势6.3.1高速传输技术工业生产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速传输技术成为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10Gbps、25Gbps等高速以太网技术已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还将向40Gbps、100Gbps等更高速度发展。6.3.2面向服务的通信技术面向服务的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它将通信服务与业务需求相结合,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面向服务的通信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6.3.3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5G、WiFi6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无线通信技术将有助于降低布线成本,提高生产灵活性。6.3.4安全可靠的通信技术工业控制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可靠的通信技术成为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以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七章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7.1工业大数据概述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正日益成为推动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工业大数据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数据、生产过程数据、质量数据、供应链数据等。这些数据具有体量庞大、类型繁多、增长迅速等特点,对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7.2.1云计算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中部署在云端,实现按需分配、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7.2.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1)设备监控与预测性维护通过将工业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云端,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稳定性。(2)生产调度与优化利用云计算平台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生产调度的智能化,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供应链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库存成本。7.2.3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势(1)降低成本: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部署和高效利用,降低企业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2)提高功能:云计算平台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功能需求。(3)灵活扩展: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扩展,满足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变化。7.3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未来发展7.3.1工业大数据的发展趋势(1)数据量持续增长: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大数据的体量将持续扩大。(2)数据类型多样化:工业大数据将涵盖更多类型的数据,如视频、图像、音频等。(3)数据处理技术不断进步: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工业大数据处理技术将不断优化,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7.3.2云计算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发展趋势(1)边缘计算与云计算融合:边缘计算将作为云计算的补充,实现数据处理和存储的优化。(2)行业应用深化:云计算将逐步渗透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各个应用场景,实现深度应用。(3)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安全与隐私保护将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关技术将不断升级。通过不断优化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将实现更高效、智能的生产方式,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第八章安全与可靠性技术8.1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概述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是指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对设备、软件、系统运行等方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和改进,降低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的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可靠性、故障诊断与预测等。8.2安全标准与规范为了保证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标准与规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安全标准与规范:8.2.1国家标准我国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GB/T16855.12008《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8.2.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石油、煤炭等行业标准。例如,JB/T103082014《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等,这些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8.2.3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如IEC61508《功能安全》系列标准,该标准对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生命周期、安全等级、安全完整性等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8.3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发展趋势8.3.1设备安全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设备安全成为关键因素。未来设备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采用冗余设计,提高设备本身的故障容错能力;应用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设备的互换性和维修性。8.3.2软件安全软件安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软件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强化软件编码规范,提高软件质量;应用安全编程技术,降低软件漏洞;采用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保障软件运行安全。8.3.3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采用安全通信协议,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施,防范网络攻击;加强安全审计和监控,及时发觉和处理安全事件。8.3.4系统可靠性系统可靠性是衡量工业自动化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未来系统可靠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故障容错能力;应用故障树分析、Petri网等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8.3.5故障诊断与预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是保障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未来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故障预测和预警;加强对故障处理和维修技术的研发,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第九章工业自动化行业政策与法规9.1政策环境分析9.1.1国家政策导向我国高度重视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还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以促进工业自动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9.1.2地方政策支持各级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为工业自动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部分地方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9.1.3行业发展规划为推动工业自动化行业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工业自动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要实现销售收入翻一番,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2行业法规与标准9.2.1法律法规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质量、计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了行业的发展秩序。9.2.2行业标准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制定。这些标准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